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紅樓:家父王子騰》第一百一十六章:增援目的
  之前王烈還在納悶,怎麽他們陳兵在遂寧城下這麽多天,結果北邊潼川等城怎麽就沒有一點動靜。

  城下說是一萬人,實際去掉攻城所產生的千余人傷亡,也就八千多人。這還是馬千乘臨時從石柱那邊調來了三千算是白杆兵預備役的士兵來負責駐扎安嶽、潼南和樂至城並看管俘虜。

  否則現在圍在遂寧城下的士兵能不能過五千都是個問題。

  只有這點人,按理來說叛軍怎麽也應該想點辦法來吃掉他們才對。結果一直以來一丁點動靜沒有。頂了天也就是北邊潼川射洪等城有些一眼就能看出來敷衍的刺探行動。

  直到今日看了四川的戰況,王烈這才明白遂寧城這裡的歲月靜好純粹是因為前線給出來的巨大壓力。

  對叛軍來說,讓遂寧城的這一萬人和負責圍城的這一萬人放在一起大眼瞪小眼算是比較賺的。因為現在叛軍的注意力只能夠在保寧府的戰場上,潼川的戰局壓根就沒法看。

  這時候能用一個沒什麽卵用的遂寧城鎖住這這些官兵不讓他們亂跑,或者說即便他們跑了遂寧城的人也能及時匯報讓叛軍有個防備,怎麽算都不虧。

  但朱燮元可就不這麽覺得了。

  這筆帳算來算去算到最後,朱燮元眼裡就只剩下了一個虧字。

  和叛軍不同,朱燮元是知道這萬余士兵的質量。一千成建制騎兵部隊,幾千陸戰幾乎可以說是當世之巔的白杆兵,就這麽放在遂寧城下乾混日子?那朱燮元肯定不乾啊!

  所以在接到馬千乘的求援時,朱燮元直接從正面戰場抽調了整整三萬人,加上合州一帶的一萬守軍,攏共四萬人帶著火炮來幫助攻陷遂寧城。

  能從正面戰場抽三萬人,主要也是短時間內嘉陵江一帶不會有什麽大規模戰役打,三萬人擺在那多半也派不上什麽大用場,抽調以後對局勢影響不大。

  “朱布政使還真夠照顧咱們的。本來烈都以為是想要調撥我們直接去保寧府協助攻城,沒想到居然是來協助攻打遂寧。”

  知道朱燮元沒有直接把他們調離遂寧城而是直接決定派出來四萬人幫助他們拿下遂寧時,王烈腦海裡第一個冒出來的想法就是朱燮元為了不讓王烈和馬千乘在遂寧城這邊留下個攻城不破被迫撤離的汙點。

  倒不是王烈自戀,覺得朱燮元非得貼著他討好他,而是以朱燮元這種老油子的性格,既能不影響戰局還能順手做個人情的手段玩得肯定非常純熟。

  尤其是王烈這種優質股,基本沒有根本性利益衝突的老油子在碰到類似王烈這樣明顯今後前途無量的新起之秀時做做人情幾乎是本能。誰知道今後哪天就能用得上呢?

  相比沉浸在人情世故裡邊的王烈,馬千乘很顯然就理智得多。送個順水人情,馬千乘信,但要說為了送這個人情特意調過來四萬軍隊,馬千乘覺得可能性不大。

  人家朱燮元現在也已經到了黃土埋半截的年紀,縱然王烈現在是朝堂上炙手可熱的新星,但能不能活到王烈把前途變現的那天還不一定呢。

  所以在腦海中仔細過了一下輿圖,馬千乘這才說道:“王公子,你覺得等到攻陷遂寧城後沿江而上攻佔射洪再往西北直接威逼中江,如何?”

  圍城的這兩個月,王烈也不是純當個遊手好閑的擺子,附近的輿圖早就被他牢記。馬千乘這邊剛說完,大致的地形圖就出現在了他的腦海裡。

  等他順著馬千乘的思路將目光轉到中江城上時,瞬間明白了馬千乘的意思。

  中江城,位於潼川府與成都府的交界處,距離成都府的地界很近。只要官兵能夠帶著幾萬人的聲勢浩浩蕩蕩地逼近,可想而知,叛軍一定不能坐視不管。

  否則中江城被朝廷拿下,直接就可以進兵成都,壓根就不用再在嘉陵江一帶與叛軍對峙。

  “原來朱布政使這是靜極思動了啊。”念此,王烈老臉一紅,微微有些尷尬。剛才他還以為是朱燮元準備送他個人情來著。結果現在看來這順手送的人情還真是有夠隨手的。

  人家朱燮元最重要的目的明顯就是要加快戰爭節奏,不想再繼續拖延了。

  被叛軍堵在嘉陵江東側月余不得寸進看起來沒什麽毛病。那麽一道大江,沿江又是幾座堅城,別說一個月,就算是半年、一年時間不得寸進都屬於情理之中。

  但朱燮元打心底肯定是不想繼續耗下去。

  戰爭進行到這個程度,兩邊基本都是明牌。朱燮元知道叛軍拖延時間就是為了多搜刮一些成都府的財物。

  這點他是真忍不了。

  成都乃是四川省會, www.uukanshu.net不提什麽被掠奪過狠今後布政使司回歸成都以後需要耗費多大的力氣去收拾叛軍留下的爛攤子,單說朱燮元在成都居住了多年,從感情上,他也不想到頭來看到一個滿目瘡痍的成都城。

  所以明面上看起來朱燮元沒有必要著急,實際這老兄恨不得明天就帶兵殺進成都把叛軍都給宰了。

  這時遂寧城帶著它西北方向的中江闖入朱燮元的視線裡,一下子就被他找到了這個機會。

  正因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從頭到尾潼川府內只出現了王烈和馬千乘的萬余人,所以叛軍短時間內肯定是不會料到還能突然再蹦出來整整四萬人。

  這意味著只要動作夠快,在叛軍的大軍反應過來之前攻下遂寧再往北拿下射洪,以射洪為前哨向中江城施壓,叛軍就不得不動起來接招。

  不管是調動成都府內的朵乾都司軍隊守備中江還是調動保寧府前線的叛軍回防,對朱燮元來說都是很理想的狀況。

  前者,因為朵乾都司的軍隊大多掌握在貴族手裡,調動了大量朵乾都司的軍隊就意味著短時間內現在在成都府內劫掠的朵乾都司的貴族不會撤離,朱燮元在前線也就能心安理得的耗下去。

  若是後者,那就更好了。兩軍對峙的前線戰場上,只要一方出現幾萬人的大規模調動,想要一點破綻不露是根本不可能的。這就給了朱燮元迅速突破嘉陵江的時機。

  而朱燮元需要承受的唯一風險,不過只是前線失去三萬人以後不可避免的兵力短缺。但在兩方對峙的局面下,這還能叫個事?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