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北伐朝鮮,朱元璋心服口服》第四章 斷後
  常遇春、鄧玉龍、張子明。

  三人是朱文正從朱元璋手底下撬來的初創班底。

  兩年時間的“潛伏”,朱文正結交豪傑志士,也有不小的成就。

  其中,常遇春是有名的猛將,性情直爽,對朱文正的忠誠度很高,因為忽悠常遇春北上,朱元璋還耿耿於懷,寫了書信,把朱文正給狠狠的罵了一通。

  張子明在歷史上跟著朱文正守洪都,奉命出城求援。

  朱元璋解圍洪都遲緩,張子明失望之下,獨自回返,想著先回城內鼓舞士氣,結果不幸被陳友諒抓住,押解至城下,當眾削首身死。

  鄧玉龍是鄧愈的兒子,一員年輕氣盛又勇猛善戰的猛將,洪都之戰時,血戰東城門,最後力盡而亡,悲壯之極。

  有這一層淵源,朱文正對常遇春、鄧玉龍、張子明很是信任。

  “子明、遇春、玉龍,你們來了,說說想法。”

  朱文正點頭,示意親衛展開輿圖,與三人圍在一處,細細密議。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朱文正現在班底薄,有能力的就幾個,聚在一起,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才是正途。

  “稟千戶,依屬下之見,關平章有攻略遼陽行省之心,接下來肯定是要攻打遼陽城,我們這些外系人馬,先鋒任務搶不到,斷後的可能性倒是很大。”

  張子明撚著頜下的幾根胡須,歎息說道。

  紅巾軍流動作戰,沒有根據地,只能到處流竄,這等無後方的機動作戰,實際上就是在賭運氣。

  “文正,最新的戰報,上都的東南方向大寧路一帶,已經發現了納哈出的探馬赤軍斥候,預計還有兩日,就會到達遼陽行省廣寧路懿州。”

  常遇春黝黑的臉色如鍋底,神情很是凝重。

  廣寧路是遼陽西面的門戶。

  關鐸要想在遼陽立足,必須要先守住廣寧路,唯有如此,才能擋住從四面八方殺來的納哈出、孛羅貼木爾、佛家奴、高家奴、世家寶等元將的主力。

  “守懿州,守廣寧路,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關平章、潘平章為了救援劉丞相,在上都放火屠城,鬧出諾大動靜和聲勢,元廷恨吾等入骨,豈會給我們一條活路?”

  朱文正歎了口氣,對這一支紅巾軍接下來的前途,也是無奈。

  劉福通佔領北宋都城汴梁之後,以再興大宋為口號,號令天下英豪,勢頭一時無兩。

  在風光之余,劉福通、韓林兒所部,遭到元軍的重點圍剿,李察罕大軍圍困汴梁,屢敗紅巾軍。

  關鐸、潘誠在上都放火,就是想吸引元軍注意力,為劉福通等人突圍創造條件。

  現在,元廷因為上都被焚,從皇帝到重臣、將領個個瞪圓了眼珠子,調兵遣將,四面圍剿,誓要滅了關鐸這一支北伐紅巾。

  “文正兄弟,平章有令,命你部懿州留守,廣寧路的安危,就由你部一力承擔,切切不能讓偽元人馬破了懿州。”

  就在朱文正召集部下商議之時,帳外洪亮的聲音響起,一個七尺身高,體壯寬背的虯須大漢掀簾而入。

  朱文正抬頭一看,卻是關鐸手下大將,上兵萬戶毛居敬。

  在北伐軍中,嫡系、雜牌界線分明。

  毛居敬這人一身蠻力,早年是山西一帶的馬賊,後來關鐸、潘誠北伐經過太原,毛居敬舉兵呼應,一時隨者雲集。

  朱文正麾下的猛將常遇春,與毛居敬不打不相識,兩人關系不錯,連帶著朱文正和毛居敬也有交往。

  別的不說,朱文正手底下的七十余騎,戰馬就是從毛居敬處,用繳獲的元軍輜重換得。

  “毛大哥,廣寧路地廣人稀,懿州城垣以夯土城牆為主,年久失修,我這千把人,還不夠納哈出等人塞牙縫的,平章這道命令,實在是為難人.....。”

  朱文正將毛居敬讓入帳內,臉色難看。

  斷後。

  說白了就是送死。

  朱文正雖然佩服關鐸等人孤軍北伐的勇氣,但並不意味著,他就甘願當炮灰,冤死於元軍刀下。

  毛居敬聽言,歎氣說道:“文正,廣寧路要是好守,又怎麽可能輪得到你我,關平章志在西進,大軍主力已往遼陽城去了,我們這些旁支外系,能有個存身之處,就已算不錯的了。”

  “平章去了遼陽城?莫非下一步要打高麗?”

  朱文正遲疑了下,問道。

  元末的歷史,留存的史籍很少。

  尤其是劉福通、關鐸、潘誠、毛貴等紅巾將領,更由於朱元璋的原因,多有缺失。

  特別是此次龍鳳北伐的真實情況、時間點及詳情,朱文正記得不甚清楚。

  有限的記載裡面,只寫道紅巾軍攻佔上都之後,停留了短短七天。

  七天之後,氣急敗壞的元廷就被派出多路大軍對關鐸、潘誠這一支紅巾軍進行圍剿。

  隨後,中路紅巾軍關鐸、潘誠等人與東路紅巾軍王士誠、續繼祖一部在遼陽合兵一處, www.uukanshu.net 南下攻打大都,結果在大寧路遭遇失敗。

  倉促應戰,一盤散沙的紅巾軍被打得大敗,王士誠、續繼祖領殘部從金州、複州渡海,前往山東益都路,想要重歸東路紅巾,投奔主將毛貴。

  關鐸、潘誠、沙劉二等人,繼續率領紅巾中路軍向東,攻克遼東重鎮遼陽,上奏設立遼陽行省。

  遼陽一帶是遼東人口最為稠密、氣候較為適宜之地,向東南可攻擊高麗,西南可伺機進逼大都,且於山東隔著渤海相望,海路來往近便,可以遙相呼應。

  關鐸等人的這個構想,不能說沒有實現的希望。

  但問題是,遼陽距離中原腹地還是遠了些,面對元軍的圍攻,紅巾軍孤立無援,處境堪憂。

  現如今,關鐸命朱文正守廣寧路懿州,朱文正好不容易聚攏了千余人馬,積攢了一點家底,自然不肯為關鐸等人的失算而賣命。

  “這樣吧,我讓千戶周子盛帶一隊人馬與你一同守城,他的麾下有老卒勁兵兩千余眾,你們合兵一處,也有三千余將士,若是省著點用,也許能撐到平章援兵到來。”

  毛居敬想了想,說道。

  朱文正說的也是實情,毛居敬衡量再三,最後決定分派一隊人馬,與朱文正一同守城。

  這個周子盛,是南派紅巾軍開山始祖彭和尚的弟子,其兄長周子旺在江西行省舉事,自號“周王”,後被元軍鎮壓被俘身死。

  周子盛領殘部北上,投奔劉福通,因其身份為南派紅巾,與朱文正也算是同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