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北伐朝鮮,朱元璋心服口服》第九十三章 高麗權臣李仁複
  漢人英雄之中,冠軍侯霍去病是藍玉的偶像。

  漢武年間,年輕的霍去病率軍迂回焉支山,擊破匈奴,所用的策略就是千裡奔襲,直搗匈奴單於王庭。

  現在,朱文正將奇襲的任務交給藍玉,正合了他的心意。

  激動之下,藍玉不顧長途渡海疲憊,迫不及待常遇春探討起了奇襲計劃中行軍向導、路線安排、遇敵機變等諸般軍務。

  有常遇春幫著藍玉支招,朱文正也終於放下心來,一心一意對付開京眼前的危機。

  從種種跡象來看,高麗人發動,就在眼前。

  而身處在開京,手握紅巾精銳的朱文正,必是李仁任等人重點打擊的目標,這一點,從朱文正駐營地的安排上,就能知曉。

  坐以待斃。

  那肯定不可取。

  從最穩妥的角度來看,朱文正現在就可以不管不顧,拔營而走,關鐸、沙阿二還有開京周圍其他紅巾軍各部死活,與他無關。

  等到了西京,高麗勤王軍就算把開京圍一個水泄不通,也不能奈朱文正如何?

  但是,這麽做的話,紅巾軍就算有逃出的,也不會比歷史上潘誠、左李帶出的一萬騎兵多多少。

  就在朱文正主意未定之時,開京城中,老對手李仁任卻是得到了強援。

  李仁任家中。

  李仁任坐於下首,仰視上首的體形偉岸,和蒙古人一樣有健碩身體的兄長李仁複,一面敘述開京的形勢,一面請教下一步的策略。

  李仁複是高麗和元朝兩國進士,曾經擔任高麗司空、尚書左仆射,兼禦史大夫,後來又遷參知政事,地位相當於丞相,妥妥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其後,李仁復出使大都,更得元順帝信任,被單獨任命為征東行省都事,不再擔任高麗的任何官職。

  這個身份上的變化,使得李仁複成為元廷在高麗的代言人,他的話甚至比王祺更加的管用。

  李仁任之前的謀劃,背後都是李仁複在遙控指揮,要不是朱文正的突然出現,打亂了李仁複的安排,他也不會冒險從南京來到開京。

  “二弟,你剛才介紹的這個朱文正,端端是個厲害人物,我們切切不可輕敵,李齊賢那裡,不要再和他聯系了,依我推斷,他可能已經背叛了我們。”

  “關鐸那裡,你尋個由頭,邀他去萬壽台一遊,等到了山道險要之處,尋個機會將他推下去,這樣就算事後追究,也可以推脫說是意外。”

  “記住,這件事情,交給別人去做,你到時候離得遠一些,不要太靠近了。”

  李仁複厲聲叮囑,再三關照。

  從朱文正兩次對李仁任施暴來看,他肯定是對李仁任起了疑心,在這個關鍵時候,李仁複可不想李仁任被朱文正抓住把柄。

  “大哥放心,我安排元松壽去做,這家夥頭腦簡單,容易衝動,就算被抓了,他出於義氣,也不會很快將我供出來?”

  李仁任信誓旦旦說道。

  論坑人的手段,他們兄弟兩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元松壽這些高麗籍降官,一個個都是被他們李氏兩兄弟拿來賣的。

  “二弟,關鐸出事之後,你也不要回開京了,直接去平州李成桂軍中,讓他速速進兵,直赴開京城,將紅巾賊一網打盡。”

  “我這就動身回返南京,開京這裡是紅巾賊的地盤,實在不能久留。”

  李仁複說罷,將一件黑色的大氅披在身上,然後轉身離開。

  他是蒙元在高麗的最高官員,身份特殊,要是被紅巾軍知曉,鐵定要遭到抓捕。

  .....

  章溢躲在李仁任府外的陰影裡面,整個人冷得快要凍僵了。

  他的身上隻穿著一件單薄的夏衣,根本不能禦寒,這使得他的牙齒吱吱吱的打起架來。

  大殿上與朱文正別過之後,章溢回到住處輾轉難眠,朱文正連煽李仁任耳光,最後卻什麽事都沒有,還得到關鐸賞識的情景,讓他幡然醒悟。

  這年頭,有實力可以橫行無忌。

  沒有實力,就只能和他現在一樣,被人佔了位子,什麽好處都得不到。

  要想翻身,就必須先乾翻李仁任。

  以前,他是找不到靠山,現在,有朱文正可以依靠,章溢覺得,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麽。

  所以,他才會冒著凍死的危險,躲在李仁任府外,盯著裡面的動靜,希望能找到李仁任暗中行事的證據,然後再報給朱文正。

  李仁複走出李仁任府中時,被章溢發現,這讓章溢欣喜若狂。

  雖然他不知道這個高麗男人是誰,但就從他半夜從李仁任家裡出來,這人的身份肯定不簡單。

  想到這裡,章溢激動的不能自製,他要趕到朱文正的營中,報告這個新發現。

  .....

  翌日。

  關鐸一覺醒來,腰酸背痛,李惠妃年輕,他卻已老了,每每行事,都是感到力不從心。

  幸好的是,開京的局勢還算平靜。

  朱文正、李仁任兩人在他的調解下,沒有發生大的衝突,這是最大的利好消息。

  至於說,兩人私底下的小矛盾、小磨擦,關鐸並不在意,甚至還喜聞樂見。

  製衡之術的關鍵,就是讓手底下的人對立起來,這樣上位者才能居高臨下,打一方拉一方,再拉一方打一方,保持平衡的均勢。

  也正因為這個考慮,關鐸對紅巾軍缺衣少食的情形雖然知道,但並不是很在意。

  在他看來,只要餓不死人,紅巾軍中的這些將校,就會聽從他的命令,要是真到了餓死人的地步,他再壓迫李仁任供糧就是。

  一大早,李仁任提議去萬壽台祭天,還花言巧語說,祭天之後,就代表著紅巾軍在高麗這一方土地,得到了檀君的庇佑。

  關鐸一聽這話,立馬答應了,他飽讀書籍,記得在《魏書》中有檀君的記載。

  檀君,高麗史記載是天神帝釋的庶子桓雄的兒子,建立檀君朝鮮,建國一千五百年後,又讓位給箕子,自己則隱居為山神,活了一千九百零八歲。

  若能得到這樣一位上古神仙的保佑,那他就是關氏朝鮮的始祖,想到這裡,關鐸喜不自禁,遂不顧李惠妃的勸阻,執意要往萬壽台一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