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北伐朝鮮,朱元璋心服口服》第八十一章 酈興閔氏,石見銀山
  朱文正的南北分治提議,讓王祺無法拒絕。

  他又不是傻子。

  心裡清楚,要是他不同意,那明年的今天,就是忌日了。

  “朱元帥,我還有一事,希望元帥能答應下來,我聽遍照法師提起,元帥尚未娶妻,身邊也無侍妾,我希望元帥能納一高麗大族貴女為妾。”

  “國主這是想用美色腐化迷惑我?”

  朱文正神情一肅,沉聲說道。

  關鐸、沙劉二等人,就是被高麗人的美人計所惑,以致於紅巾將士沉迷於女色,戰鬥力大降,王祺又重提舊事,顯然是還不死心。

  “元帥誤會了,且聽我說來,紅巾諸將士離鄉在外,身邊無有女人照顧,而正好我高麗女多男少......,元帥若是能做一個榜樣,我們兩家結成姻親之好,豈不是兩全其美。”

  “還有,元帥可知,我高麗人之所以矮小,主要就是島內近親通婚,代代傳承所致,若是能有紅巾將士的惠存,以後也能和元帥等人一樣高大....。”

  王祺抬頭看著朱文正,一臉的希翼。

  他在元朝上都當過人質,見識比其他高麗人要廣,知道人種不同,個子也不相同。

  高麗人是南方人種,個子矮小,和倭人相差無幾,而紅巾軍將士大部分高大健碩,兩者之間差異甚大,要是能讓兩者結合,則下一代高麗人的個子就會高大起來。

  “此事容以後再說吧,等南北分治之後,我方出男,你方出女,有合適的再行選配,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一旦成就姻緣,必須隨男,不能隨女。”

  朱文正沉吟稍臾,對王祺的提議沒有再堅決反對。

  紅巾軍長途征戰,體力差的、成拖累的早就不在了,男多女少的問題十分突出,對那些一早就跟著關鐸、沙劉二等人征戰的將士來說,渴望有個女人,不僅僅是生理需要,還是心理需要。

  如周芷若這樣的紅巾軍女將,要不是她是彭瑩玉徒孫、周子旺之女,身份特殊,再加上她說過要嫁給朱文正,早就被軍中將領給求婚了。

  接下來,就算朱文正能救出紅巾軍主力數萬人,也還是要面臨婚姻問題,所以,直接回絕王祺,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萬事還是要從長聚議。

  等以後北紅巾、南高麗的局面穩定下來,讓紅巾軍將士討些高麗婆娘,倒也不是不可以,總比討蒙古、女真的蠻女要好。

  王祺聽朱文正沒有堅拒,心中不由大喜。

  剛才他向朱文正提議,納一個高麗大族貴女為妾,這件事情看來不能拖了。

  要當朱文正的妾,相貌肯定要好看,還要有學識,最好還和中原有淵源,這麽一算下來,高麗國內大族能牽扯上的,就只有驪興閔氏。

  閔姓只有京畿道驪州郡一個本貫。相傳其始祖為孔子弟子閔損,也就是論語中的那個“子騫”,宋朝時,閔稱道東渡高麗,繁衍出驪興閔氏。

  有孔子門生弟子的淵源,或許朱文正不會嫌棄。

  王祺心裡想什麽,朱文正無暇關注。

  他下一步的注意力,還是要聚焦在解救紅巾軍主力上面。

  這段時間,關鐸、沙劉二得了李仁任所獻的高麗女人,在開京醉生夢死,已經徹底的墮入了美色陷阱之中,朱文正鞭長莫及,也救不了他們。

  他真正想要解救的,是被困在開京周圍的數萬中路紅巾軍主力。

  這些紅巾軍的中堅力量,才是他朱文正以後在半島北部立足的根基。

  另外,1360年,也是劉福通的紅巾軍面臨生死考驗的一年,韓林兒、劉福通在失了汴梁之後,退守安豐,隻憑一座城池苦守,這等局面,不可能支撐多久。

  在山東路,毛貴被趙均用所殺,王士誠、續繼祖、田豐等紅巾軍將領群龍無首,蒙元為了剿滅東路紅巾,更派出了李察罕、王保保這一對名將出馬。

  一旦東路紅巾全軍覆沒,朱文正就算在朝鮮半島穩住了,面臨的形勢也不樂觀。

  提早籌謀,布局山東,對朱文正來說,也是重中之重。

  ......

  江華島行宮,前廳。

  這一場裡應外合,奔襲江華島高麗王室的戰事,在朱文正、姚廣孝的主持下,正在論功行賞。

  首功歸屬於鄭夢周,沒有他的遊說,金景禪不會立馬叛亂,而朱文正也沒有機會,假冒倭人殺入島內,一舉抓獲王祺、寶塔失裡。

  次功歸屬辛旽,這個高麗僧人在最後時刻,說服王祺躲入弘法寺,這個提議對最後抓住王祺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功歸屬倭人北條知良,此戰倭人先登入島,在殺入行宮之時,與安祐的宮帳軍打了一個天昏地黑,倭人武士戰死六十,還剩下的四十來人, 也是個個帶傷。

  除了這三功之外,剩下的常遇春、鄧玉龍等將領,倒是撿了個大便宜,等他們上島時,金景禪、安祐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僅支撐了一小會,就宣告敗亡。

  鄭夢周、辛旽、北條知良立了軍功,又得了獎勵,一個個喜笑顏開。

  其中,鄭、辛兩人還算好的,他們一個是文士,一個是僧人,並不怎麽在乎賞賜的財帛是多少。

  北條知良則不一樣,當姚廣孝將行宮中的繳獲銀錠一百錠交到他手裡時,這個鐮倉幕府的繼承人熱淚盈眶,一個勁說,這銀錠一看就是來自倭國的石見國銀山。

  聽他這麽一說,朱文正倒是感興趣起來,石見銀山的開采史記載,最早應是在1309年,距離現在1360年,已經過去了快五十年。

  以這座銀山的儲存規模,銀的產量極大,有銀錠被轉賣到高麗,倒也說得過去。

  “北條君,你想要得到更多的銀錠,就多多去招募石見國的人,等以後我們去往倭國,就能搶先一步,把石見銀山拿下,到時候,功勞少不了你的。”

  在北條知良面前,朱文正毫不掩飾自己將來要入主倭國的野心。

  “大人放心,我北條家族在石見國還有些人脈,要找些忠勇的武士,並不是難事?”

  北條知良興衝衝答道。

  朱文正對石見銀山表露出興趣,讓他很是高興。

  石見國那座銀山的價值,北條知良並不清楚,他現在一門心思,就是想要殺回倭國,奪回幕府將軍的寶座,至於說銀山歸誰,北條知良並不在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