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北伐朝鮮,朱元璋心服口服》第三十一章 陳慶之的後人
  姚廣孝一番漢唐歷史以及朝鮮半島邊疆郡縣的知識普及,聽得慶千興一愣一愣,他雖然是高麗軍的副都元帥,但對中原王朝的了解,僅限於宋、元兩朝。

  強盛無比的大唐,慶千興雖然知道,但由於大唐興兵攻打高句麗的原因,高麗國對大唐多有抹黑。

  高麗的吏官甚至還異想天開,杜撰了高句麗在同唐朝的戰爭中大獲全勝,攻入長安生擒唐太宗李世民。被射瞎了一隻眼睛的唐太宗跪地求饒,並自願割讓半壁江山。

  慶千興聽罷姚廣孝之言,臉上泛起紅潮,精神振奮,整個人又好像活了過來,就仿佛重獲新生一般。

  姚廣孝引經據典的說辭,讓他幡然醒悟,原來他不是高麗人,而是漢唐後裔,本來就有投降念頭,這會兒心中最後的堅持不複存在。

  有慶千興的榜樣示范,西京城中的高麗軍士卒更是兵敗如山倒,投降者一時多達四千余人,逃跑得廖廖無幾。

  “某是西京人氏,吾父曾說過,先祖從青州渡海而來。”

  “某的祖上,來自長安,也就是大唐的王都,按這麽算,某也是根紅苗正的大唐後裔。”

  西京城中的高麗軍投降將士,被姚廣孝、慶千興之言所惑,此時為了保命,更是一個個主動將自己的祖宗籍貫亮出來,以證明自己就是漢人和唐人。

  “不要臉,真他娘的太不要臉了。”

  “樸百戶,你我的家鄉在全羅道,可惜了?”

  樸惜英、洪大智兩個高麗籍將領一邊詢問西京守軍狀況,作著登記,一邊小聲嘀咕。

  他們兩個的家鄉籍貫,都在開京以南的全羅道,往上數幾代,也還是高麗人,這會兒只能羨慕慶千興的運氣。

  姚廣孝一言降慶千興。

  在府尹李春富重傷身死、慶千興投降的情況下,西京城中,高麗已無有號召力的官員。

  朱文正這一支不到萬人的偏師,在短短的二十天的時裡裡,以奇跡般的速度,佔領高麗的西北道的大片土地。

  西京府尹李春富府邸。

  朱文正臨時議事之地。

  這一支紅巾偏師的各級將校、幕僚謀士,紛紛到齊,朱文正居正中,姚廣孝在左首,文官以張子明為首,武將以常遇春為首,剛剛投降的慶千興站在樸惜英的身邊。

  不過,從樸惜英的態度來看,顯然對慶千興並不認可。

  軍議開始。

  姚廣孝受朱文正之托,開始論功行賞。

  首先,由領兵的各軍將領匯報斬獲情況。

  排第一的還是常遇春。

  他雖然沒有第一時間殺入西京,但奮力一炮,轟殺了西京城中的最大官員府尹李春富,就這一項戰績,就讓人無話可說,更何況,常遇春之前還有清川江奇襲大勝的成就。

  排第二的是高麗人樸惜英。

  樸惜英此次隨軍入高麗,帶路黨的作用明顯,尤其是派遣洪大智、魯五六入城,成為左右西京最後局勢的勝負手,為樹立榜樣示范,樸惜英功勞列第二,也是必然。

  排第三並列的是鄧玉龍、魯五六、洪大智等人,他們各有軍功,均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尤其是魯五六,更是得到了朱文正親賜的一柄六十二斤水磨镔鐵禪杖,這禪杖是西京府庫中的繳獲,上一任主人不知是誰,在府庫中蒙塵多日,魯五六使將起來,卻是正好。

  與這些軍中將領不同,堅持到西京最後一刻,後來幡然醒悟的慶千興,也被朱文正賜座。

  朱文正見到慶千興時,早就聽姚廣孝提及此人。

  打仗,猶豫不決。

  鬥志,也是欠缺。

  這個慶千興唯一的作用,就是高麗軍西北道副都元帥的身份,千金買馬骨,有了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投降的高麗將領。

  所以,慶千興真正的作用並不是在戰場上,而是他作為高麗西北道的最高軍事將領,號令西北道的高麗軍放下武器,回歸祖籍漢唐。

  慶千興的反正,還有自認是漢唐後裔的言論,對生活在高麗西北部的百姓影響極大,也讓高麗軍內部矛盾重重,分崩離析。

  “慶元帥,你們慶家的祖上出處,某已經查閱了史籍,後漢時,有洛陽人慶鴻,位至琅琊、會稽二郡太守,所至俱有政聲,當時就有人稱:前有管鮑,後有慶廉。”

  “當然,這只是一個大致的猜測,以慶元帥之能,更大的可能,或是南朝大將陳慶之的後人,名師?將莫?牢,千軍萬馬避?袍。慶元帥可聽說過這句話?”

  姚廣孝站在朱文正的身畔,向慶千興提及家族淵源之事,他所提的兩人,皆是慶姓或者與慶字有關的名人,尤其是陳慶之,更是名將中的名將。

  朱文正微笑不語。 www.uukanshu.net

  姚廣孝這個說法,純粹就是硬湊,慶千興要是陳慶之後人,估計陳慶之要從棺材裡出來,狠狠的揍這個打仗不行的無能之輩。

  “大人,我慶千興也是漢唐後裔,願以大唐高仙芝大將軍、先祖陳慶之將軍為榜樣,率眾歸附天兵!”

  “西北道諸城的高麗守卒,籍貫也和我等一樣,皆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按漢唐時的疆域設置,我們這些人,就是當年跟隨大漢天軍、大唐天軍征戰高句麗的守邊將士,此次一同認祖歸宗,必能助大人一臂之力。”

  慶千興被朱文正、姚廣孝一番禮遇,激動的無以複加,連連向朱文正保證,自己是中原守邊將士後人,從今往後,一定聽從朱文正的命令。

  論功行賞之後,朱文正終於有機會在西京城中休整下來,在兩腳踏進在舒適的床榻上的一刻,他的心情還是複雜交織。

  朱元璋、馬秀英說媒,逼得朱文正從應天府不辭而別,北上參加紅巾軍龍鳳北伐,這無疑是一次賭搏,而且還是九死一生的賭搏,因為北伐朝鮮的紅巾中路軍最後的下場就是全軍覆沒。

  明知必死,仍要前往。

  朱文正心中的悲壯之意可想而知。

  現在,有了佔領高麗西京的功績,他終於可以真正的獨領一軍,擺脫關鐸、沙劉二、潘誠等人的束縛,成為左右紅巾軍未來走勢的中堅力量。

  接下來,只要能再進一步,攻下高麗的王都開京,他就能在叔父朱元璋、嬸嬸馬秀英面前,揚眉吐氣,不用再擔心,淪為政治交易的犧牲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