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我以疆域換壽命》第五十四章京學,1不小心查到鐵太子黨身上了
  朱標看著眾人,將眾人的表情盡收眼底,隨即也是笑了,這些人怎麽想的,他大概能夠猜到一些,但如今說到了這裡,他也不準備繼續等了。

  隨即朱標調整思緒,緩緩說道:“你們剛才所說的,都非常不錯,尤其是解縉,說的更加務實,也考慮到了很多,詳細度也是更高。

  這裡,孤就再做一些補充吧,當然,你們所說的,都要一同整理,解縉,此事交給你,稍後我說的,包括你們剛才所說的,你下去之後,總結出來,做出來之後,把折章遞上來。”

  解縉聞言,滿是激動,當即起身。

  “臣,遵命!”

  隨後朱標再次開口道:“孤就直接說了,如今因為財政問題,但是這事,也必須得處理,至於這學院,首先便是在京師,建立京學,這個京學,非國子監。

  京學的學生,並非從小開始,而是面對天下士子,只要沒有步入仕途,便可盡皆來京學入學,但是最為基本的,那就是進入京學,會有考核,只有通過考核者,才能進入京學之中。

  京學的全稱,名為京師學院,由孤,親自擔任院長一職,若是在京師之中,有學識與各項才能突出者,孤親自安排,可再次進入國子監進學。

  此京學,教學時間為期三年,每年秋季,開始進行招生,每次招生,一千人,且即便進入到學院之中,也會存在各種考試,在學院裡面,也將實行淘汰製,具體標準,待學院成立,再會進行公布。

  京學招生,凡是大明戶籍,均可參與,也就是說,比如那些加入大明的蒙古人,以及其他人,只要他擁有大明戶籍,達到要求,便可前來參與京學的入學考試。

  這個要求,那就是至少要達到會試通過的門檻,才能來參加京學的入學考試。

  至於大明的戶籍,以後將會更加嚴格,不是有人想加入,就能加入的,當然,放棄將會更加容易,此事過後再說。

  而進入到京學,與科舉考試,互不衝突,進入到京學,每年畢業前十,可直達禦前,由孤或者皇上,親自考核,合格者,直接錄用,而其余人盡皆需要通過科舉入仕。”

  朱標說到這裡,喝了一口茶水潤潤嗓子,才接著開口。

  “至於在各府、各縣開設學院,如今條件還不滿足,故而孤決定先在大明挑選五個府來建立學院,這五府學院,與京學同時開始動工,學院招生自小開始。

  名額分配問題,分出一半給普通百姓,而屬於普通百姓的這一半名額,則以家中有人入軍,入軍時間兩年以上者,享有優先級,而在軍中立過功者,優先級將會最高,家中有徭役達到兩人者,同樣享有優先級。

  至於另一半名額,便按照解縉所言進行。

  而百姓名額之中,那最高優先級的判定,過後孤會讓兵部以及五軍都督府聯合商議來制定,對於為大明立下功勳的人,大明不會忘,不僅不會忘,還要為他們解決後顧之憂!

  至於學院老師問題,京學的老師,由皇上,以及孤親自指定,學院老師,同樣會由朝廷統一安排,屆時會有針對老師的考核,達到考核之後,朝廷會授予他準許教學的教師資格證。

  以後大明所有學院的教師,無論是朝廷創辦,還是民間創辦,教書先生必須持有朝廷授予的教師資格證,才能正式成為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

  此事,便先這般,具體很多事宜,比如這個教師資格證的事情,也需要朝廷出面,屆時孤會與皇上來商量此事,你們如今要做的,就是挑選在哪五府率先開辦學院。

  以及開辦學院之後,學生的入學費用,該以多少執行,學院裡面,除了提供教書育人的場所,以及老師外,還應該提供哪些物品,或者能夠為學院學生,再起到哪些作用。

  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事情,都必須要做好,你們下去想好之後,呈折章到孤這裡來。

  最後,今日所議之事,不許泄露,在事情沒有定下之前,誰若是泄露了出去,就別怪孤,無情了!”

  一眾人聽聞,紛紛應下,此刻的眾人,心中滿是凝重,朱標說的很多,這裡面所牽扯的,太大,他們一時間都有些反應不過來,但他們很清楚,以後大明的教書育人,將會徹底發生轉變。

  朱標的這些措施,隻從字面上看,在他們看來,會讓大明的教育,再次提升,尤其是京學與教師資格證,這兩點,他們很清楚,將會成為大明以後的主流。

  尤其是京學,這是要將天下有才之士,盡皆集中在這京師學院之中,要知道京師的院長,將會由朱標親自擔任,就這一點,就已經注定了京師學院的不凡。

  尤其是每年畢業的前十,將會直達天聽,這就相當於科舉之中,獲得前十的名次,才能擁有的機會啊。

  而這點也預示著,想要從京師學院畢業,還要經過一道考試,只有合格者,才能順利畢業,而哪怕是進入到京師學院之中,也不是就徹底穩了的,朱標剛才說的考試,他們記得清楚,不合格者,將會有被逐出學院的風險。

  一旦被逐出學院,那麽這個人以後,就難了,即便通過科舉入仕,在朱標親自掌管的學院之中被踢出,這還想要在大明官場上混?可能性已經不大了。

  鐵鉉等人想得不少,其中很多,都是朱標樂於看見的,這個京學,聽著方方面面都很好,一旦進入到京學,能夠順利畢業,未來的前景,就注定不會差了,這不僅是他給出來的潛在認知,事實也是如此。

  但是一旦進入到京學,那麽這些人,將會徹底被卷起來,不想被卷,一旦考試不合格,那面臨的後果,朱標相信,任何一個學子都是不想看見的。

  京學的門檻,加上京學的入學考試,就注定了,進入到京學裡面的人,都不會是一個平凡人,這個京學,也是朱標為大明,做出的人才儲備基地。

  京學一旦正式開始招生,以後大明大才,不說全部,但很大的部分,都將會出自京學,因為天下人,沒有科舉入仕的人,不會忍受得了京學的誘惑,他們自己,會很自覺的來到京學。

  至於國子監,更多的是針對他朱標自己看好的人才,再培養一番後,最後再出來入仕,從國子監而出,就不用面臨科舉的問題了,到時就會由朝廷直接安排職位。

  這些,都是他為了提升京學而做出的準備,如今是在南京建立的京學,等以後北平的京城建立,到時還會建立屬於北平的京學,到時一南一北,南北京學,大明以後的人才,將會更多。

  而民間形成的那些團體,也很難再次形成,只會在皇權之下,形成其他各種利益團體,因為從這兩個京師出來,那代表的,可就是天子門生了。

  至於他說到的戶籍,以及軍功最高優先級,這些都是朱標接下來要處理的問題,大明疆域的擴大,戶籍制度必須要比之前優化才行,尤其是軍功制度,這關乎到軍人的榮譽。

  不僅是增加參軍的人對大明的認可,更是讓其家屬,能夠為進入大明軍中而自豪,要讓別人知道,在大明從軍,擁有多好的待遇以及福利,從而調動更多的人,積極入軍。

  哪怕是徭役,也是如此,歷朝歷代,征兵和征徭役,都是最難的,因為百姓抗拒,但是政策如此,百姓沒有辦法,即便抗拒,也必須得執行,不然牽連全家。

  若是和平盛世,無論是徭役還入軍,那都還好,若是戰亂年代,這兩樣,就足以壓垮一家人。

  這些都是朱標想要去改變的,但是卻又只能慢慢來,大明的財政不支持他做這些事一步到位,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朱標想到這些,其實都是很頭疼的,他發現自己要做的事,是真的多,就現在說的這些,有哪個是好做成的?都需要他投入大量的精力。

  就這些,他還沒有開始對朵乾都司以及烏斯藏都司開始布置,還沒有對大明如今的火器進行優化,這兩樣,也是朱標接下來的核心,都是必須要去做的。

  尤其是火器的發展,這是朱標重心中的重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朱標很清楚,不把武器發展好了,以後還怎麽開疆擴土?

  朱標現在想到這些,都是一陣的頭大,就這些,還是朱元璋如今將國事攬去了大半的情況下才有的,若是朱元璋沒有去攬下那大半的國事,朱標都不敢想自己以後將會有多麽的忙碌。

  將這件事安排下來,朱標隨即就讓幾人下去了,就今天的事,他很清楚,就夠這些人好好緩緩神了。

  別看他如今說得簡單,具體實行起來,可是沒有那麽容易的,他說的那些細節,都足以讓這些人下去研究很久了,而且因為這事,他們還必須進入到民間,真正的去了解百姓的生活水平。

  就是單單一個入學費用,就必須要對真正的百姓足夠了解,不然這事,辦下去就不是為民,以及為明了。

  在一眾人下去之後,朱標也是在想著,什麽時候把這個教育部給搞出來了,如今他所做的這些,都是在為教育部這件事在鋪墊。

  尤其是教師資格證的考核這一塊,就將會影響到天下人,教師的薪資制定這些,都不是那麽好容易完成的,另外還要將這些納入大明的職位體系,不然這個教育部拿來幹嘛?

  如果就是單單主持一個教師資格證的考試,那就不能稱為教育部了,就如同水利司今後要成為水利部一樣。

  部,不但代表的是這個字,更是代表著權重,在朝堂中的重視程度。

  朱標隨即也不再去想,這事的處理,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只有慢慢來了。

  “宋忠,你進來一下。”

  殿外的宋忠聞言,當即走了進來。

  “太子爺。”

  朱標沒有抬頭,揉著額頭說道:“你去通知兵部,以及五軍都督府,明日召開議事。”

  教育的事情告一段落,需要繼續等待鐵鉉等人後續的處理,如今他也要開始處理那兩個地方了,以及剛才說到的軍功問題,這些都是要落實下去的,需要提前進行商議落實。

  至於找朱元璋說這些,朱標沒有這個想法,現在連具體的情況都沒有清楚,問題都沒有解決完,找朱元璋幹啥?

  要找也是他把這些事情的大小問題都解決了,最後再去找朱元璋,同意之後就進行推行。

  得閑的朱標,便是來到後院,看見徐妙錦在繪畫,朱標湊近一看,原來是在畫院落小亭中的景色,徐妙錦繪畫這塊,朱標都得佩服,實在是畫得夠好。

  隨後朱標陪伴了徐妙錦一會,才緩緩走出,不為別的,是因為他讓宋忠去查的趙勉,查出了結果。

  “太子爺,這些就是關於趙勉的情況,請太子爺過目。”

  朱標聞言,直接拿起密折看了起來,www.uukanshu.net 當看完之後,朱標一時間也是無奈了,他是讓錦衣衛去安排證據的,如今順手的一查,這趙勉居然沒有任何問題。

  從趙勉擔任戶部尚書以來,確實一直做得兢兢業業,對此反而在朝中與不少人結下了梁子,每次大明發生水患,趙勉的動作都是極快。

  洪武二十四年,開封再次遭到水患,趙勉還上書朱元璋,在開封再度修建支流,同時在開封周邊,增加三處堤口,以防止再次發生水患。

  只不過因為財政問題,增設了兩處堤口,再增加支流的事情,沒了下文。

  戶部的其他事情,趙勉處理得都是井井有條,而且這人,還特麽是一個堅定的太子黨,朱標提出的不少決策,他都是堅定的支持人,尤其是還向朱元璋提過削減皇室開銷的事情。

  而這人之所以來找他,是因為詹徽已經帶著一幫人去找朱元璋了,然後趙勉為了雙管齊下,才來找他的。

  而唯一出現大一些過錯的地方,就是之前進行土地與人丁的清查,鳳陽府爆發水患,導致沒有能夠及時處理。

  看了一會,朱標也是不管了,太子黨也得先弄一弄了,水利司拆分的事情,必須得進行,只能說先委屈一下這個趙勉了。

  小問題也得往大了整,必須得讓戶部出點大錯才行,尤其是官吏的沉屙,他就不信戶部沒有,反正只要找到事,就有理由可以動手拆分水利的事務了。

  雖然現在朱標想不通,這人是怎麽被朱元璋乾掉的,但他也不關心這些了。

  如今最重要的,還是要把事給辦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