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我以疆域換壽命》第七十章諸國聯軍成立的原因,新的危機
  李景隆大軍的到來,徹底讓沐英開始對諸國聯軍展開反擊,一路追擊到烏隆,沐英依舊沒有停下腳步,以李景隆三人率領的生力軍為主力,直接對烏隆展開了進攻。

  聯軍驚慌失措,就想繼續往後跑,他們感覺自己被明軍給包圍了似的,一點都不想留下來。

  而恰逢聯軍營地傳來軍令,讓他們進行撤離,因為大營也遭到了明軍的進攻,聯軍當即撤出烏隆,丟下三萬在這裡阻擋,繼續向後撤離。

  另一邊的朱標,已經率領大軍來到了豐沙灣,進入到萬象府之內,只是距離戰場,依舊有著五日的路程。

  “太子爺,西平侯傳來軍報!”

  行軍途中,宋忠的聲音匆忙傳來,朱標停下步伐,拿起宋忠手中的沐英軍報,直接看了起來。

  沐英這次的軍報,說的就是諸國聯軍的事情,朱標的疑惑如今也算是解開了,那就是吳哥國王闍耶,這人與上一任吳哥(高棉)國王因陀羅跋摩三世一樣,以上座部佛教為國教,同時抵禦暹羅的進攻。

  然而大明悍然出兵攻下安南、佔婆、南掌,將暹羅、吳哥都給震住了,尤其是吳哥,吳哥國王闍耶每天祈求禱告,然而因為沐英的厲兵秣馬,準備對吳哥發兵,闍耶被嚇壞了。

  急忙派人去聯系暹羅,暹羅也是停下對吳哥的進攻,因為大明的兵鋒就在眼前,暹羅也怕得要死。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漢人,名叫劉槐的人,為闍耶獻上一策,派出使臣聯系周邊各國,大說特說大明的威脅,說如今安南、佔婆、南掌相繼被滅,接下來是吳哥,那再後面,是不是就他們那些小國了?

  因為這個原因,各國都是無比的重視,各國國王紛紛派出大臣前來吳哥進行商議,而劉槐因此也成為了闍耶的心腹。

  而劉槐這個人怎麽來的呢,這是元朝時期,1295年,吳哥還是闍耶跋摩八世為國王時期,元朝派出使團前往吳哥,周達觀作為欽使隨員(翻譯)就在其中,撰寫的真臘風土記,意義重大,如今都是研究柬埔寨吳哥政治、民俗、文化的唯一紙面資料。

  這些都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其中有一人,名叫劉常弘,此人最後留在了吳哥,現在的劉槐,就是劉常弘的後代。

  因為是漢人,知道許多其他人不知道的,這個計策,是劉槐獻上的,還有火器,是劉槐獻上的基本工藝,然後讓人直接仿造大明的。

  為此在吳哥闍耶的牽頭下,一個反明聯盟初步成立,成員國有暹羅、大城、勃固、阿瓦、阿薩姆、孟加拉、彭抗、帕賽、末羅瑜、滿者伯夷、渤泥國、蘇錄,最後還有麓川,加上吳哥自己,再把麓川這個土司當成一國的話,那就是十四國聯軍!

  然而這都還是其次,這人最騷的是,十四國結盟還不滿足,繼續唆使闍耶繼續聯合泥婆羅、德裡蘇丹國、拉其普特、吉吉拉特、以及察合台等汗國,再聯合北方的韃子,以及朝鮮、女真、倭寇等國。

  這人給闍耶的理由也很簡單,不把大明打倒,那麽日後總有一天,大明會出兵將他們全部滅國,而像韃子、女真、朝鮮、倭寇這些都是對大明有意,亦或者是被大明錘過的,很容易拉攏。

  這一提議,不僅闍耶,其余小國全部都同意了,尤其是思倫法,叫得最歡,然後闍耶就派人向各國派出使臣,而且是以反明聯盟的身份去的,不是以某一國,而劉槐更是被闍耶派去了北方找韃子。

  因為之前的元朝讓這些人太深刻了,元朝強得完全不像話,他們這些小國,都是被支配過恐懼的,加上劉槐又是漢人,闍耶就讓劉槐去了,隻為打造一個最為強大的反明聯盟。

  而這些小國的目的也很簡單,那就是他們只要大明西南這些地方,外面的他們也不去爭,只要物資分配給他們就行了。

  然後就這麽兒戲一樣,這十四國就開始召集兵馬出兵了,最終湊出了五十三萬大軍,兵分兩路,從麓川攻入雲南算一路,吳哥與暹羅這裡集結三十五萬,就為攻破萬象進入以前的南掌,以及攻平高進入以前的佔婆。

  平高那裡集結了五萬軍,大部分主力依舊在萬象,因為沐英的大軍就在萬象,闍耶就是想要一舉擊破沐英的主力大軍。

  朱標看著軍報,看完之後,心中五味雜陳,他就說嘛,這些小國怎麽就突然開了竅一樣,竟然還會搞聯合了,搞聯合就算了,居然開始研發起火器了,火器是這些人能夠玩得懂的嗎?

  然而就是這個劉槐,若是沒有這個人,哪會有如今的這些破事,而這個吳哥,反正以後都被暹羅給攻滅,讓他大明攻滅就不行嗎?

  現在這些人十四國組成了反明聯盟還不樂意,還特麽要去拉上其他小國一起,尤其是拉上北方的韃子,東北的女真、朝鮮,以及倭寇這些,朱標想想都牙疼。

  因為在朱標看來,這劉槐搞不好還真有可能成功,韃子就不說了,南下乾大明已經不是想了一天兩天了,也就是如今瓦剌要脫離韃靼,加上在捕魚兒海被藍玉乾得元氣大傷,韃子暫時蹦躂不起來。

  但這只是暫時,後面韃子對大明的威脅,比其他任何一個地方的威脅都要大,這就是他看重北地的原因。

  至於女真、朝鮮,或許不會那麽心動,但是如今十四國的聯盟,若是再加上韃子,女真與朝鮮不心動才是怪事。

  至於倭寇,朱標都不用想,這些倭寇巴不得打入大明,好佔據那片富庶之地,倭寇眼饞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從古惦記到今。

  看完軍報,朱標很是凝重,如今最為重要的,就是要把這個反明聯盟給乾下去,不能讓這個反明聯盟再次擴大了,就十四個成員國,就搞出了五十萬大軍,再加入一些,明軍都要殺不過來了。

  而且哪怕就是如今的五十萬大軍,不對,五十三萬聯軍,朱標很清楚絕對不是這些小國全部的力量,就拿洪武二十一年麓川思倫法入侵大明,就特麽三十萬大軍。

  雖然最後被沐英打得抱頭鼠竄,但是一個麓川都能拿出三十萬軍,其他小國能拿出多少?

  盡管這個數字有些水分,那就算成十萬,十四個成員國,這個反明聯盟還能再拉出五十萬大軍來。

  朱標心頭思緒萬千,好好的,現在局勢就這麽出現了變化,一旦讓劉槐說服了韃子,再加上闍耶已經派出使臣去往的倭寇等國,不知不覺,好家夥,大明直接被包圍了。

  思慮許久,朱標最終也不再去想,有的事情要來,那也擋不住,反正他是都要打的,那就正好提一提節奏了,別人先來攻大明,他再反擊回去,也不怕朝中有人反對了。

  朱標隨即看向宋忠。

  “將這份軍報立即給我父皇送過去,記住,要快,另外,對周邊各國的情報,加快速度布置!

  再給大明各處邊境去信,讓他們務必注意周邊小國的動靜,同時厲兵秣馬,隨時做好大戰的準備!”

  這份軍報他相信朱元璋看了之後會知道怎麽做,朱元璋對待這種事情,一向都是鐵血強硬的,哪怕就是所有小國聯合在一起,朱元璋都不會讓步的那種。

  現在他就是要讓朱元璋全面做好接下來的大戰準備,各項物資的調配,大軍的調動,以及新軍的組建,都需要人去完成,這些都需要大量錢糧去支撐。

  看著滿臉沉重的朱標,宋忠就知道這封軍報的內容不是什麽好消息,而且還很壞,不然不足以讓朱標這樣,當即便是下去準備了。

  朱標隨後下令大軍加速前行,五日的路程,不過三日時間,就風塵仆仆的抵達萬象。

  在途中,朱標也是先後收到了沐英兩次大戰的軍報,第一次主動以少打多主動出擊的軍報,讓朱標看了滿是高興,誇讚沐英的話是沒有停過。

  而當第二次戰事的軍報傳來,朱標心中也滿是沉重,雖然李景隆三人率軍趕到最終大勝,但是明軍的傷亡同樣不少,達到了一萬五千余人,兩戰下來,明軍傷亡直接達到兩萬五千余人。

  這些還只是這兩次大戰的傷亡,將其他小的傷亡加在一起,也是不小了,極大。

  隨後繼續前行,到了萬象,朱標也總算是松了一口氣,因為這代表那些聯軍,沒有攻入到境內,大戰都在暹羅與吳哥之內進行的。

  隨即朱標繼續向著萬象大營而去,而沐英與李景隆等人已經開始等候朱標的到來,這次李景隆三人可謂是意氣風發,初來萬象,直接就是大敗二十萬聯軍,隨後又攻克烏隆,將聯軍再次逼退上百裡。

  這份戰績與功勞,三人心中都是無比開心的,以往他們都是操練大軍,即便是李景隆,都沒有怎麽好好的實際大戰過,除了上次朱標出征略微歷練了一番,但這次這麽大的陣仗,三人都是頭一次接觸。

  擊敗幾萬人和大敗二三十萬人,這中間的區別可是大得很,完全就不是一個概念的,三人對這次戰事,都是無比的滿意。

  眾人等了許久,朱標的大軍緩緩出現,幾人率先來到朱標面前,沐晟開始帶著朱標帶來的大軍進入營地進行休整。

  “參見太子爺。”

  朱標看著幾人,也是露出了笑意。

  “英哥好本事,擊敗數十倍的諸國聯軍,未能讓他們踏入到境內,接連取得大勝,當真英勇。”

  “你們三個也很好,到了之後還知道根據局勢主動出擊,幫助英哥取得了大勝,這次能夠大勝,你們的功勞不小。

  這次的經歷,你們三個好好消化消化,對你們以後有臂助,多向英哥學習學習,爭取以後做得更好。”

  對於沐英,朱標是一個勁的誇,對於李景隆三人,朱標可不敢誇得太多,還得及時壓下來,沐英他不擔心,不會飄,但這三人,尤其是李景隆與徐增壽,他可沒有把握。

  萬一他誇得太過,這三人信以為真,開始飄了起來,以後指不定哪天會給他來個大敗驚喜他一番。

  沐英聽著朱標的誇讚,也是笑了。

  “太子爺,這也並非只有我一人之功,全賴全軍將士用命,尤其是後面聯軍全力反撲,付出的傷亡很大,若不是將士們死命堅守,恐怕還真讓那些所謂的聯軍踏入境內了。”

  聽著沐英的話語,朱標眼中更是欣賞,明明很大的功勞,卻是往全軍將士身上推,雖然確實是這樣。

  “英哥,我知道了,你的功勞,我不會忘,將士的功勞,我也記得清清楚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次我來,也有剛出台的新待遇,過後就通傳全軍,讓每一個軍士都知道,大明沒有忘記每一個為大明浴血奮戰的人!”

  朱標拍了拍沐英的肩膀,沐英也滿是感動,隨後李景隆才開口。

  “太子爺,這次能大敗聯軍,主要也是沐將軍吸引了眾多聯軍,尤其是以三萬軍抵禦二十萬聯軍的進攻,反而讓那些聯軍損失慘重,這才給了我們機會,讓我們得以以五萬人,大敗十多萬聯軍。”

  李景隆也不是笨人,相反很是聰明,沐英的回答,他是直接照著搬了過來,只是換了一番說辭,但在他心中,雖然很高興這次立下大功,但也有他說的這個原因在內。

  如今李景隆也不是一點實戰經驗都沒有的人,已經從紙上談兵逐漸變為實際對戰了,戰場上的一些形勢,他是非常明白的,沒有沐英,他們也確實無法取得這樣的大勝。

  朱標這次是真的欣慰了,他以前對李景隆確實存在偏見,但如今,這個偏見已經逐漸在消失了。

  李景隆正在用實際行動證明,他李景隆可行,是個大才,就像李文忠那般。

  “好,不錯,有這個清醒的認知就好,如今你們都還年輕,未來啊,過後都是你們的,現在就要漲漲經驗,以後好挑起重任來。”

  李景隆聽得興奮,這是這麽久以來,朱標第一次這麽跟他說話,尤其是讓他以後挑起重任,李景隆心中都樂開了花,但面上卻是沒有多少表現。

  “太子爺,您放心吧,以後末將一定跟著沐將軍他們好好學,不辜負太子爺的期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