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朕這一生,如履薄冰》第一十九章 做大哥的
  隨著劉榮話音落下,原本還能聽到木塊碰撞聲的牌桌之上,隻瞬間安靜了下來。

  老二劉德含笑看著大哥劉榮,面帶讚同的點了點頭。

  老三劉淤不知是輸得太多,還是仍舊不能將四弟劉余當自己人,望向劉余的目光中,隱約帶著一絲審視。

  而老四劉余,則是在劉榮誠懇的目光注視下,面色陰晴變幻許久,才終灑然一笑。

  “是……”

  “凡世、世間事,多、多難、兩全;”

  “魚、魚與熊、熊掌、不、不可兼、兼得。”

  “總要有、有個、抉擇,取、取舍……”

  言罷,劉余又似是下定決心般,含笑一點頭,將面前的牌往前一推。

  最普通不過的屁胡,也算是表明了劉余,以及劉余背後,眾皇子兄弟的立場:大哥吃肉,老二老三啃骨頭,我們兄弟幾個,喝點兒湯就行。

  體會到劉余這層深意,劉榮隻帶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深深凝視向劉余目光深處。

  良久,方索然無味般長歎口氣,從牌桌前起身。

  “今天,就到這裡吧。”

  “該忙正事兒嘍~”

  嘴上說著,劉榮手上,也將那足有拳頭大小的布袋拿起,不輕不重的放在劉余身前。

  “先帝崇倡簡樸之風,兄弟們的日子,怕也松快不到哪兒去。”

  “老五歷來尚武,又整日裡嚷嚷著,沒有趁手的強弓。”

  “——拿這些錢去少府,給老五打一把好弓。”

  ·

  “哦,對了;”

  “老二啊……”

  一聲招呼,老二劉德應聲而起,見劉榮朝自己微一點頭,便折身而去,不多時又帶著幾卷竹簡而來。

  便見劉榮接過竹簡,旋即如數家珍般,一卷一卷遞到劉余手中。

  “卜家說,相面之術,分相地、相人、相獸。”

  “平日裡聽老二說,老四喜犬類?”

  “喏,這卷《相狗經》,當是能供老四閑時解悶了。”

  “——不過雞犬之類,終非正道。”

  “老四用於怡情尚可,斷不可沉迷此道。”

  劉榮話音未落,劉余那本還帶著些許局促的面容,隻陡然間綻放出一陣狂喜!

  剛要開口表達謝意,卻見劉榮好似一位正在整理書籍的文吏般,低頭再抓起一卷竹簡。

  “老六怕生,不怎麽與人交談,也不知道他喜歡什麽。”

  “碰巧得了卷《秦廷秘聞》的殘卷,權當是話本看看得了。”

  這一下,不單是劉余面色劇變,便是一旁的老三劉淤,都有些按捺不住伸手討要的衝動了。

  《秦廷秘聞》,並非是什麽名家所著,甚至壓根兒就不知道是什麽人寫的,又有多少是真的;

  但對於困居深宮,理論上沒有機會走出宮牆的眾皇子、姬嬪而言,這種不知來由,且講述前朝宮廷秘聞的類小說,不說有價無市,也起碼是可遇不可求。

  在劉余滿是感激、劉淤略帶幽怨的目光注視下,劉榮又將最後兩卷竹簡一股腦塞進劉余懷裡。

  “老七好辯論,這卷殘卷也不知出自何處,講的是那場關於‘白馬非馬’的名辯。”

  “至於老九……”

  話說一半,劉榮隻略帶些害臊的摸了摸鼻尖,朝劉余懷中,那最後一卷竹簡一昂首。

  “咳咳,九歲多啦,不小啦……”

  “稍微了解了解男女之事……咳咳咳……”

  此言一出,劉余當即心下了然,望向劉榮的目光中,也不由帶上了些許複雜。

  只是這抹複雜,僅僅是出於劉余對弟弟的關切,以及對心目中,大哥劉榮偉岸形象崩塌的茫然。

  ——做大哥的,給小弟搞黃書?

  多少有些冒昧了吧?

  但換個角度說,這雖然不像皇長子會乾的事,倒也很符合做大哥的……

  “就先這樣吧,若是想玩兒,你們留下玩兒就是。”

  “我得去趟宣室。”

  “——丞相入宮覲見,可是已經有好幾個時辰嘍~”

  “若不去一趟,都不知道要鬧成什麽樣兒……”

  語帶慵懶的說著,劉榮甚至還不顧形象的伸了個大懶腰,才整理了一下身上衣衫,朝著宣室殿的方向走去。

  而在牌桌前,望著大哥離去的背影,皇四子劉余抱著懷中竹簡的手緊了緊,嘴角之上,也悄然翹起一抹淺淺的弧度……

  ·

  ·

  ·

  未央宮,宣室殿。

  除了天子啟、丞相申屠嘉,整座宣室殿內,便再也不見第三道身影。

  禦榻之上,天子啟滿是疲憊的揉著額頭,卻還是壓不下突突直跳的太陽穴;

  而在殿中央,丞相申屠嘉拱手跪地,面上神情滿是哀戚。

  很顯然,君臣二人之間的坦誠交流,並沒能取得什麽積極地成果。

  不知沉默多久,終還是天子啟將手從額角放下,又極盡疲憊的長呼出一口濁氣。

  “丞相,怎麽就不明白呢?”

  “——吳王劉濞,是必定會反的啊?”

  “——是必定會為王太子報仇的啊!!”

  “殺死王太子的仇人,此刻正端坐在未央宮宣室正殿的禦榻之上!!!”

  “他吳王劉濞, www.uukanshu.net 怎麽可能不暴起篡逆?!”

  ·

  “偏那吳王劉濞,是父皇入繼大統之後一手扶持,又是許其鹵海得鹽,又是允其開山得銅、鑄銅為錢的強藩!”

  “其國富,其民眾,其兵強!!!”

  “這般關乎宗廟、社稷的大事,朕不先下手為強,難道還要等他吳王劉濞叩關函谷,方後發製人嗎?”

  好話壞話都說了個遍,天子啟已然是口乾舌燥,隻煩躁的咽了咽不存在的唾沫。

  只是申屠嘉仍舊是那副跪地拱手,滿目哀創的神態,似是仍在祈求天子啟。

  “正是因為關乎宗廟、社稷,陛下,才不得不慎之又慎呐……”

  “若是有萬全準備,都不需要陛下籌謀布局,老臣便會一馬當先,力主推行《削藩策》。”

  “但如今的漢家,還萬萬承受不起一場波及大半,乃至整個關東的諸侯叛亂呐……”

  這,便是說到了天子啟和申屠嘉的第二個分歧。

  第一個分歧,是天子啟覺得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申屠嘉卻覺得謀定而後動,應該後發製人;

  而這第二個分歧,便是天子啟認為《削藩策》推行之後,基本只有吳王劉濞是鐵定會反的,其他藩王則大都會觀望。

  只是作為丞相——作為漢家社稷實際上的管理者,申屠嘉更為深切的知道:齊系、淮南系諸王,究竟懷揣著怎樣的心思;自太祖高皇帝以來,便愈發不受長安監管掌控的關東,又爛到了怎樣駭人的程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