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此子妖孽,斷不可留》第九十二章 強製他們慈悲,果然是妖僧
  “落足人間,就是增加自己的社會價值!

  僧道不事生產,他們真正能獲取民心的方式,就是因為鬼神的存在,而非他們本身擁有多少能力。

  誠然,如慧曇師父,如張真人這般的人物,他們如果去讀書,肯定不會比一般人差。

  但既然是僧人,道人,他就逃不脫貧僧的判定。

  僧道於整個社會的生產來說,就是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蟲!”

  道衍這番話,稱得上是驚濤駭浪。

  朱元璋自己也被他的話說得神色動容。

  要知道,他可是和尚,他說出的話語,卻否定了他立身的位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道衍一起拿跟他暗示過自己不信鬼神,朱元璋此時才發現,這貨比他想象中更狠。

  “歷朝歷代,佛門興則帝王滅,道門也差不多是一樣的節奏。

  其實道理很簡單,當僧道二門興盛的時候,會剝奪太多的社會資源,讓天下財富在佛門內部空轉。

  其實王朝的興衰也逃不過這個規律,只是帝王無法動士大夫,卻可以殺和尚道士。

  本質上,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提供多少匹配的上他們特權的價值。

  所以在陛下眼中,他們的存在就會變得礙眼。

  那如何將他們的價值平衡起來,無非就是限制他們的人數,或者剝去他的權利……”

  道衍說的,正是朱元璋五年後做的。

  他第一個是將天下寺院規模削減,二是將度牒的發放收回官方。

  這可是要了許多人老命的操作,比如老張家……

  他們一年通過發放度牒,可是拿了不少的財富。

  削減規模只是其一,剝奪權利,皇帝主要是將和尚的道士的地位遍地,並且不允許僧道隨意出入寺院,等於將他們的行動給控制住了。

  朱元璋的做法,對於道衍而言,他覺得並不太好。

  因為皇帝也不敢去動僧道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只是在邊邊角角限制一下。

  在道衍看來,這不夠。

  所以他繼續說:

  “貧僧覺得這並沒有將改革進行到底,也不曾讓僧人,道人回歸到他們原本應該有的位置。”

  “他們應該在什麽位置?”

  朱元璋跟道衍聊了一會,整個人變得非常開心。

  這個道衍,確實對他胃口。他對宗教本身有好感,因為他曾經是裡邊的一部分。

  但同時他對它們的力量,也十分警惕。

  這才有了他未來五年後非常擰巴的改革方案。

  “上服務於仙佛,下服務於百姓,這就是佛道二門應該有的位置。

  他們至少也該是個服務業,聽從君王的指揮,遵守他們的義務……

  總不能仗著神佛的名聲,口中說著普度眾生,卻騎在百姓頭上吧?”

  道衍指著遠處正在服務的僧人和道人說:

  “這就是他們應該在的地方,佛言普度眾生,慈悲為懷,道士雖然不說,可也對百姓說出一聲施主。

  施主有難,他們就該出現在該出現的地方。

  僧人,道士,為什麽會獲得百姓信任,除了他們背後的神佛,還在於他們本身的身份,就是負責為百姓安撫苦難。

  這是他們的責任,也是他們的義務!

  如果陛下能通過政令的方式執行這個義務,那自然是好……”

  朱元璋頭皮發麻,他也當過和尚。

  他可知道道衍這種做法,那是太狠了。

  出家人為什麽出家,無非就是想要獲得一個清淨之地,修行成佛而已。

  當然,這是理想的狀態,大部分的人出家,恐怕還是因為加入佛門道門,有利可圖。

  免稅,不事生產放在古代,可是妥妥的福利。

  這也是為什麽老張家的度牒一張賣幾十兩,依然有人趨之若鶩的原因。

  這長此以往下去,僧人確實成為了一份不錯的職業。

  社會地位,也算是上九流之一。

  可如果一旦他們承擔了【義務】,那麽華夏社會上原來屬於僧道二門的組織架構,肯定要受到衝擊。

  比起自己心中想的方法,道衍這個法子其實更狠。

  當然,所謂的狠只針對僧道內部,但如他所言,對於天下是有好處的。

  讓這些人能在關鍵時刻,以服務的形態投入到關鍵的地方,算得上物盡其用。

  只是,佛門和道門,別看歷代皇帝多少都打壓牽製過。

  卻很少有人會朝著組織架構動手。

  其實說白了,還是執行難度大,或者說,怕影響穩定。

  “說得好,但不好辦呀!”

  老朱瘋狂心動,但卻無奈搖頭。

  “有什麽不好辦的,李施主還記得貧僧跟你說過的梁武帝的故事?”

  “你說強製天下僧人不吃肉的事?”

  朱元璋對那件事印象深刻,他古怪地看著道衍。

  雖然是自己陷害的, 可道衍確實也是因為吃肉的事情被發現,而導致流放瓦官寺。

  “皇帝可以以慈悲為名,強製僧人不能吃肉,這件事其實當時的佛門也是拚命反對的。

  可梁武帝好就好在,佔據了一個大義的名分,當時的僧人是有苦說不出。

  而現在……”

  道衍笑得古怪:“那為什麽陛下不能以慈悲為名,強製他們普度眾生……”

  “好!”

  朱元璋忍不住大叫一聲好,惹得遠處的人紛紛投來目光,好在檢校早就將他們聊天的地方遮擋,不然皇帝恐怕要曝光了。

  朱元璋心情激動,他心裡一直想著如何利用僧道。

  道衍的提議,讓他腦洞大開。

  不過他望向道衍的表示很古怪。

  這貨不是打擊報復吧?他因為不能吃肉而被僧人趕出天界寺,然後反手提了一個讓天下僧人強製慈悲的路子。

  如果他這個【李存義】將提議交給皇帝,恐怕天下僧人恨不得吃了道衍。

  “這小子腦子是怎麽長的,果然很妖孽……”

  道衍的想法雖然瘋狂,卻真有執行的可能。

  朱元璋回頭望向遠處的僧人和道士,他其實通過這場瘟疫的治理,已經發現了官府基層工作能力的不行。

  很多應該由地方士紳填補,當這些人缺失之後,變得很難辦。

  這本來應該是華夏延續上千年的傳統,朱元璋不應大驚小怪。

  可是他卻開始重視起來。

  “下邊的和尚,似乎沒有很多……?”

  朱元璋問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