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武林隨筆之三害》第1章:2道引3害,瞎話說江湖
  大乾朝,名字取自《易經》:大哉乾元。

  話說大乾朝已經定鼎中原二百余年,仍呈現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

  恰逢永泰十三年春,天屏山上,春雪未消,銀裝素裹。兩個老道人相對而坐,品茗對弈,一白發白須白衣白靴,一黑發黑須黑衣黑靴。

  兩道人無名,姑且以白道人、黑道人稱之。

  白道人二指夾住一白棋,道:“天下該變了。”

  黑道人接話道:“變個屁,想當攪屎棍你直說。又想出來什麽鬼點子了?”

  白道人輕輕放下棋子,道:“吾夜觀天象,當今天下,江湖當有變。”

  黑道人不管白道人這故弄玄虛的廢話,拿起棋子快速下在了棋盤上。

  白道人繼續道:“天下苦武人久矣,前朝之時,便時有動亂,包稅、結盟、魔門,乃至於三十年前的六派之亂,均由武人起。”

  黑道人道:“你要是又說些俠以武犯禁的廢話,就趕緊閉嘴。”

  白道人也不生氣,道:“你說,要是把武林置在廟堂的掌控之下,如何?”

  黑道人:“廟堂如果能掌控,早掌控了,為什麽不掌控呢?還不是因為那些個武功高強的人太能打了?你我修道之人,又不能直接出手,像那前朝末年的張真人,一人打遍九州,屠了上萬魔門高手。這種人,你怎麽管?”

  “就算他打不過上萬的披甲銳士,他跑了之後,今日殺個縣令,明日偷襲個知府,後天去皇宮裡拉泡屎,你管的了?”

  白道人:“難管,便不管嗎?”

  黑道人:“你TM是不是又要說試試,反正試試又不要錢。”

  白道人撫須微笑道:“然也,知我者,你也。”

  黑道人看白道人表情,就知道他沒憋好屁,當即把棋子一扔,怒道:“草,你又要坑我。”

  白道人微笑著搖頭,道:“只是借你的接引羅盤一用。”

  黑道人一臉無奈,掏出了接引羅盤道:“說吧,想怎麽搞。”

  白道人拿過了接引羅盤,道:“無它,隨手下三枚閑棋而已。”

  黑道人道:“下吧,下吧,跟老子下棋都沒贏過,還整天搞花裡胡哨的。”

  白道人臉一黑,有點繃不住,道:“吾以天地為棋盤。”

  黑道人噗嗤一聲笑了,陰陽道:“是是是,你以天地為棋盤。但不好意思,你又輸了。”

  白道人低頭一看棋盤,心裡快速算了一下,輸了半目棋。低聲一句:“草!”拂袖而去。

  黑道人在後面夾起嗓子用一種太監的尖銳聲音嘲諷道:“吾以天地為棋盤。”

  白道人一聽,就更生氣了,卻隻讓黑道人笑的更大聲。

  卻說那白道人離了天屏山,掐指一算,騰雲駕霧,乘風而起。來到了一處迷霧中。

  迷霧裡,有三個人開車自駕遊。

  分別是李天興、白光、周康威。白光一臉興奮的隨著車中音樂扭來扭來,一臉yin笑對李天興道:“李狗,跟你說,這次露營有夫妻哦。套子和小藍丸我都準備好了。”

  李天興興致缺缺,道:“沒意思,不如打遊戲。”

  “草,跟你這個太監沒話說。狗康,你肯定去。”

  “不去,怕得病。”

  “淦!那我只能自己享受了。”

  車子開了許久,慢慢的,周康威發現了不對:“白狗,我們是不是一直在白霧裡。”

  白狗關了音樂道:“好像是的。”

  突然一陣天旋地轉之後,三人驚訝得發現,他們三個坐在石頭上,周康威得雙手還朝前伸著,保持著開車時得姿勢。

  三人前面站著一白發白須白衣得老道士,老道士微微一笑:“我們有緣!你們可願意拜我為師?”

  三人一臉懵逼,雖然電影電視小說遊戲都看過穿越題材的,但真輪到自己時都以為那是假的,第一次穿越的朋友都知道,一開始是很難相信的。

  所以,懵,也是人之常情。

  白衣道士也不等三人回答,自顧自道:“既然你們同意了,那我便賜予你們三個一人一樣寶貝。”

  說罷,白衣道士長袖一揮,在三人面前浮現了十個白色光團。

  白衣道士:“選一個吧,選中什麽都是緣分。”突出得就是一個隨機,哦,不,隨緣。

  先不說三人同意不同意,不論真假穿越,好像都要選。三人對視一眼,各自挑了一個。那白光直衝腦門而來。

  然後便又是一陣天旋地轉,耳中只有白衣道士的聲音:“投胎去吧,徒兒們,十八年後,我們再見。”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先聊聊書中對江湖的設定。

  首先是武者的境界設定,以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返虛、練虛合道四句話為根本,將武人分成了五個境界,煉精、練氣、煉神、煉虛、合道。

  前面四個境界,戰鬥力都比較模糊,為何呢?

  且聽我細細道來。

  所謂煉精與練氣的區別,便是武者體內是否練出了內力,但內力並不是影響戰鬥力的唯一因素。比方說一個身高兩米,天生神力的壯漢,使一根三米長的精鐵棍,那一個身高一米七,剛剛練出內力的瘦小夥,能打贏他嗎?

  很難,或許各位理解的不太直觀,這也是許多武俠書的一個弊端,戰力十分的不明朗。

  但若是量化分析,諸位便可以明白為什麽。

  壯漢的數據便是:力量100,速度40,攻擊范圍:三米(極限長度為4.2米,手臂加棍子長度),內力:0,攻擊力不好量化,但是我們可以自己定一種規則,如攻擊力=速度乘以質量乘以內力加持系數乘以內力數量(若內力為0,則此值默認為1)。

  瘦小夥的數據便是:力量40,速度70,攻擊范圍:兩米,內力10。從數據比較,明顯是壯漢更強。

  一次持械攻擊的威力,受到武器鋒利度、武器重量、武器揮舞速度、內力加持四個直接因素影響。同時還有前搖、後搖。前搖可以理解為武器的揮舞幅度,一般來說揮舞幅度越大,你的動作越大,威力越大,但是別人就容易閃躲。同樣的,這樣大開大合的招式,一旦打空,武器的回防速度、下一個招式的銜接都會變慢,也就是後搖。這兩個是遊戲術語,但描述的很貼切,筆者便直接用了。

  其中,武器揮舞速度受到使用者力量、內力加持、發力技巧三個因素影響。

  那麽有人會有疑問了,為什麽內力加持出現了兩次呢?

  原因是,不同的武功,加持的方式不一樣,第一種,直接加持,比如說修煉的某種劍法,或許練劍的人力量提高的並不是很大,但是使用一些特殊招式時,就是能夠發揮出很強大的威力。

  至於再進一步分析原理?對不起,不知道,知道的話筆者自己就去練了,還寫書?

  第二種,就是類似於金剛功、易筋經這類提升肉體的煉體功法,這種功夫練到高深處,隨手拿個幾十斤的鐵棍隨意亂甩,那就是觸之即傷、碰之則亡的下場。就不需要特意的去練高深的劍法、刀法、槍法、棍法了。

  為了盡可能直觀的展示書中人物的戰鬥力,有時候會采用類似於遊戲的數值方式。

  但與遊戲還是有許多區別的,首先就是沒有血條,其次就是書中人物的攻擊每一次的攻擊力並不是固定的,人家切磋可是講究虛虛實實的,也就是輕重擊。以及要害打擊,你喉嚨被割與胳膊被割那肯定不是一個傷害。

  還有許多盤外招,比如說下毒、扔石灰粉、用暗器、陷阱、火攻、水淹等等。

  那麽再繼續說,練氣與煉神的區別便是神意,也叫法相、借勢。核心便是人的精神對於現實世界的影響。但同樣的,並不是說煉神境的人就一定比練氣境的人厲害。

  以上,便是武者前期三個階段,分別對應人的精、氣、神。

  將三個階段練至圓滿,你還不是煉虛境,只是說明你達到了你自己這副軀體的極限。煉虛境的標志是超凡,即超越凡俗,佛家說無垢無漏,什麽意思呢?就是你要突破你這副軀體的極限,突破極限之後,你會有明顯的不一樣,至於什麽不一樣,每個人都不同。但是當煉虛境的人展露這種不同的時候,你一眼就知道,哦,原來他是煉虛大佬啊。

  那麽,還是那個問題,煉虛一定比練神境強嗎?未必。

  為何?因為煉虛只是你突破極限之後的一個境界,倘若你本身的極限很低呢?比如說你讓一個身高一米五的人,讓他天天練跳高,某一天,他突破了自己的極限,不僅跳得高,還能夠摸到籃筐了。

  你說,他厲害不?

  厲害,但是他跟一個身高兩米二,隨便練練就能夠灌籃的人比,誰更厲害?

  至於說合道境界,則又不一樣,道,什麽是道?不知道,合道,怎麽合?不知道。

  不知道你說個屁?

  所謂,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如果不設定個這麽牛逼哄哄的境界,怎麽體現出這是本武俠小說呢?

  說完了武者境界設定,再來說說社會形態構想。

  筆者看了許多小說,總覺的不對,為什麽呢?咱們想想,沒內力的時候,都有很多人覺的自己牛逼哄哄的稱王稱霸。

  那有內力了,將個人戰鬥力提升了十倍百倍,乃至千倍,那麽社會規則與形態為何沒有大的變化呢?

  有人說,武者強,但又不是無敵。畢竟還有軍隊呢。

  那麽為什麽軍隊不用武者呢?

  設想一下,一批修煉金剛功的少林武僧,身披重甲,手持鐵棍,不要多,上百人,就是一個個人型坦克啊。兩軍正面打時,這不就是妥妥的尖刀隊嗎?用以撕開敵軍陣線。尤記得當初看神雕的時候,楊過是萬軍叢中殺敵如探囊取物。

  再想一下,軍隊為何不招攬江湖高手組成斬首營呢?兩軍對峙,趁著夜色,突然有一隊輕功卓絕、內力強橫的高手,悄無聲息的用踏雪無痕、水上漂接近敵營。斬殺敵酋,事成之後,放出煙花。大部隊再來攻擊。

  再再想一下,如果軍隊大量招收武林中人,那麽會不會有武林中的野心家,勾結軍隊造反呢?

  自古以來,這皇位,奴隸做得、小吏做的、和尚乞丐做得,難道我堂堂門派掌門就做不得?

  什麽武林盟主,和皇位比起來,只能說一坨狗屎。

  於是,便有了前文提到的六派之亂,便是武林門派勾結軍隊叛亂。

  那麽再說,對於社會更廣泛的影響。

  江湖門派以何為生呢?畢竟,武人也是人,吃喝拉撒、婚喪嫁娶、住宅出行、內病外傷這些,都是有實際需求的。

  本書中,江湖門派對於社會的影響在方方面面,除卻上述的軍隊方面,以下再討論幾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稅收。大乾朝行駛的是包稅制,即朝廷將稅分包給私人,起源自宋朝,當時叫撲買,當時經濟繁榮,對於許多鄉間的小集市,為了收稅方便,便以一定金額將稅收承包給當地豪強。

  在本文中,承擔包稅功能的則是各個大小門派。

  第二個方面,宗族與門派;自古以來便有皇權不下鄉的說法,鄉鎮作為基層單位,一般由宗族進行管理。族譜、祠堂、族產等,都是宗族製的具體表現。

  如果世上有武功、內力,那麽在筆者的猜想中,底層宗族與門派可以說是不分彼此。宗族裡的年輕人,肯定是有的習文有的練武。不論是成為一個武林巨擘,還是出將入相,對於宗族來說,都是人才,日後也都是宗族的助力。

  第三個方面,地下世界,也就是黑bang,在沒有武功的時候,這種組織就層出不窮,也就是新中國的強力掃黑下,但是看外國,各種大小的犯罪組織如過江之鯽。

  那麽有武功了呢?這種組織肯定更多,只不過,不叫黑bang了,叫門派。

  在實質上,這些門派,低端的收取保護費,高端的置辦房產、地產、當鋪、酒樓、鐵匠鋪、米店等等。

  其他的還有賭場、窯子、戲院等。

  這些產業江湖門派能不插一手?

  第四個方面,綠林道,山中的叫土匪、水上的稱水賊、西北的名響馬(出自明朝),這些都是正面與朝廷作對,上了通緝榜的。而那些江湖門派自然與這些人不同,不論是名門大派還是有產業的小門小派,一般都走不到這一步。

  那如果有江湖高手走到這一步了呢?畢竟前文也說了,江湖高手或許無法正面硬撼朝廷,但是可以打遊擊啊,今日殺縣令,明日襲知府。

  於是,便有了專門應對這類人的兩個組織,一個是官方的捕盜衛,一個是由武林門派組織的衛道門。對於一些作惡多端的高手,由捕盜衛下“撲殺令”,之後便調兵遣將,生死不論。

  江湖門派與綠林道向來是井水不犯河水,但若是有高手想要行俠仗義,那殺了也便殺了。

  第五個方面,朝廷與武林的關系,一句話概括:既要用,又要防。

  俠以武犯禁,這不是說說而已,前有六派之亂,又有各地武林人士不滿某個縣令或者什麽官收受賄賂製造冤假錯案,怒而殺之。這種,無論貪官該不該殺,朝廷也必須將殺人者法辦。

  朝廷有東廠、西廠、錦衣衛、尚武營、捕盜衛,尤嫌不夠,為了進一步分化各個門派,在門派之間製造嫌隙、仇恨,朝廷還開設了武盟。

  武盟囊括了江湖中的十八個大門派,每三年,選一次武林盟主。每一任武林盟主,都有禦賜金牌、朝廷賞賜錦緞、金銀、寶刀、駿馬;

  也就是說,武林盟主,相當於武林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最高地位。

  有人會說,這不是會讓武林盟主統一武林嗎?對皇上反而會有威脅。

  皇上當然想到了這些。就算皇上想不到,他手下那群大臣也能夠想到。

  首先,武林盟主有名而無實, 意思就是你是武林盟主沒錯,但是各家可以不聽你的,你拿我也沒辦法。其次,每一任武林盟主的爭奪,都會死人,導致這十八個門派之間幾乎每一家都與另外幾家有仇恨。

  為什麽呢?當然是朝廷挑撥的!

  最後,朝廷還可以利用這十八家門派來壓製打壓其他的小門派,不讓其他門派崛起。

  而前文中提到的衛道門,則是抽調十八個門派的高手組成,讓他們去追殺撲殺令上的人。不論是誰死了,朝廷都能接受。

  第六個方面,朝廷自六派之亂以後,進一步提高了對於武林門派的提防,首先,軍隊中原本的陷陣、斬首、斥候三營進行排查,清理了一大批具有江湖背景的武人,同時不再讓有江湖背景的武人擔任軍中要職。其次,要求各大門派提交門派秘籍至宮中,秘密研究並訓練了一群太監專門找這些武功中的破綻,並修煉對應的武功,以專門針對這些武林高手。

  最後,為了既能夠保持軍隊戰鬥力,又能夠不讓江湖門派影響軍隊控制權,由尚武營出面,編撰了幾門武功,一門專精煉體用以所有士卒修煉,一門輕功,修煉好的做斥候,一門刀法,一門槍法,至於弓弩之術,歷來是軍中比江湖厲害。

  以上的幾門功法都有一個特點,易學難精,下限高,但是上限低,比之一般的武功都要難練出內力,但是只要吃的夠多,增長力氣反而比較容易。再配合軍隊結陣、重甲長槍,人越多,戰鬥力越強。

  以上,皆是筆者瞎說的,您就隨便聽聽。

  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