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貞觀公務員》第四十一章:文官賣瓜
  唐朝時期還真的有一位治水名人,和歷史上的李冰、西門豹可以比肩的那種。

  此人名叫薑師度,不過,他是高宗朝出身,等到了垂拱時期才出任。

  陳平安是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貞觀時期的治水名人是誰。

  只能說,這時候最主要的朝政方向,還是在攘外安內,有名的大臣還是那些跟隨著李世民南征北戰的文臣武將。

  早朝還在繼續,以工代賑這個法子的具體實施細則,還需要商討。

  畢竟,以工代賑的作用主要是在賑,其次是工。

  李世民現在拿出來用,那自然是也要稍微改變一下,看起來還是叫以工代賑,實際上,可能就是催生大唐基建工程的發展。

  貞觀元年少有災情,自然也就不需要賑災,可老百姓的生活依然是男耕女織、生產力非常落後。

  也因為前期的戰火紛飛,導致很多百姓都藏進了深山老林之中。

  陳平安也有建言,要想辦法讓這些百姓可以下山,可以組建成為一個村落,可以落戶,可以成為村民,這樣一來,他們本身可以獲得更多的耕地,大唐也能獲得更多的耕地,還會多出一部分的賦稅。

  不然,讓他們繼續藏在深山老林,這些人只會自養自足,讓大唐白白損失這一部分的勞動力。

  陳平安說的太多,李世民聽的是雲裡霧裡,但是這也不妨礙他可以吸收其中很有道理,操作性也很強的建言。

  這一次的以工代賑,其實還是和以前興修水利差不多,區別在於,如今叫做以工代賑,同時,也多了一個工錢。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為陳平安說過,小農經濟之中的貨幣流通,銅錢放在國庫,只能是一堆爛銅,只有流通起來,流進平民百姓的口袋,才算是真正的貨幣價值。

  不僅要讓國庫的錢能夠流通起來,還要讓世家大族、富商鄉紳們的錢也流通起來。

  國庫的錢流進百姓們的口袋,世家大族、富商鄉紳們的錢,流進國庫,如此循環,才能夠實現民富國強。

  這就是一個形而上學的經濟學文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陳平安隻負責說,李世民不僅要聽,還要能悟。

  而當陳平安明確表示自己能力不足,無法負責以工代賑、興修水利之後,大臣們的心思也就活躍起來。

  這件事兒,如若做好了,那就是大功勞一件。

  不僅僅是功績,自古以來,治水都是能夠青史留名的功績,是足以獲得很高的政治、民間聲譽的。

  誰不想舉薦幾個人,好給自己拉幾位朝堂同盟啊。

  貞觀時期的朝堂,確實稍有黨爭,那是因為根本就爭不起來。

  因為李世民乃是馬上皇帝,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再加上,李世民英明神武,也非常果斷,深諳帝王心術,朝堂之上的官員的那點心思,他早就看透了。

  第二個就是這朝堂之上的勢力,在秦王府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然後還非常穩固。

  這個穩固的基礎就在於門閥世家。

  高士廉、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王珪等文臣,哪一個不是出自於名門之家?

  他們不需要爭什麽,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又經歷了玄武門之變,有了從龍之功,只要是老老實實輔佐李世民,肯定是能善始善終,留下美名。

  陳平安也很快就見到了,什麽叫做唐朝的舉薦製。

  一個一個站出來,就好像是媒婆一樣,把自己舉薦的人一頓誇。

  可他們所舉薦的人名,陳平安是一點兒印象都沒有。

  什麽清河六崔、晉陽三英、博陵七子等,完全就像是孝廉製,以孝廉為由,舉薦官員。

  好家夥。

  李世民只是隨口一提的話,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立即就好像是媒婆一樣,對著自己舉薦的人一頓誇。

  誰都想要在以工代賑之中,分一杯羹。

  不過,陳平安也發現,他們的舉薦,也還算是合理,沒敢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舉薦的人確實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等,到了最後,卻只能是擔當一個長史,負責後勤。

  至於真正的治水官,其實還是要一位就算是不懂治水之道,卻也能有識人之明、用人之能的人才行。

  這裡面,陳平安倒是聽到不少有些熟悉的人,比如崔民乾、韋挺、楊師道……。

  這些人一聽就比較靠譜。

  只不過,李世民最後還是沒有定下治水主官的人選。

  以工代賑和興修水利這兩個方針,算是開啟了,先在長江中下遊試點。

  因為這是用以工代賑的法子來興修水利,和以前不太一樣,自然也就要先試一試。

  其次,也就是民富國強和小農經濟了。

  李世民拿出了一個奏章,讓郭安交給文武大臣們傳閱,上面記載著胡商、中原商賈的雙方往來大概數據。

  裡面更側重於走私,也就是一些門閥世家、還有當地豪商等,為了賺錢,直接把大唐明令禁止的貨物,賣給了突厥、高麗。

  大臣們一看,頓時臉色一變。

  大家都有一些不明白,李世民在這一次的早朝,來這麽一出,是什麽意思。

  同時,也有人看向了陳平安,在他們看來,李世民拿出這個奏章,很有可能是陳平安的。

  不過,李世民也沒有讓文武百官在那裡盲猜,直接開口道:“你們可看明白了?”

  文武百官們連忙低頭,一言不發。

  “嘭!”

  李世民一手拍桌,沉聲道:“當真是好大的膽子!”

  “朕明令禁止之事,他們卻還敢肆意妄為,這是不把唐律當回事兒,更是藐視王法!”

  高士廉、長孫無忌等人也都不敢說話,這時候,為那些商賈說情,就是為門閥世家站隊,成為了陛下的眼中刺,可是,要針對這些商賈,那就是要對門閥世家出手。

  這在高士廉等人看來,是絕對不明智的選擇,特別是在距離玄武門之變過去還沒多長時間的情況下。

  所以,他們只能是選擇沉默,等待著李世民的聖令。

  因為他們相信李世民不是那種容易暴躁的人,更不是被人幾句話就可以左右的人。

  果然,李世民接下來的話,可以說,算得上是今日常參早朝影響最大的一項國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