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紅樓之通天之路》第2章 晉指揮永正蓋章,至鳳城考察堪憂
  此次前往鳳凰城的人中,葉戰為定遼右衛指揮同知,賈琮和侯仁安為千戶。

  其中賈琮和侯仁安是通過賈家的關系直接成為千戶的,這並沒有什麽問題。

  但葉戰是如何成為從三品的定遼右衛指揮同知呢?

  當年賈代善為了保住賈家做了很多事,其中一項就是解散自己的親兵衛隊。

  按照大乾規製,國公可以有300名親兵,侯爵可以有100名親兵,伯爵50名,子爵10名,再往下就沒有了。

  而賈代善為了低調隻招了101名親兵。親兵衛隊分為10什,每什有1名什長和9名隊員,多出來的一人則是統領親兵衛隊的隊長。

  能成為國公府的親兵,尤其是榮國公賈代善的親兵的自然不會是一般人。

  事實上,這101人雖然都出身賈家在大乾各地的田莊,但是他們的父輩乃至祖父輩就是賈家的親兵,從小就被教育要忠於賈家,學的又是賈家的戰陣之法,忠誠而又勇猛。

  不僅如此,親兵們在追隨賈代善追亡逐北的過程中也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勳。

  若是累功計算的話,最差的也能成為正六品的千戶,什長基本上都是從五品。而作為賈代善的親兵衛隊隊長,葉戰更是把四大功都立了不止一次,能積功至正四品。

  只是親兵一向忠於賈代善,雖然朝廷有記錄他們的品級,但他們並沒有選擇外放成為軍官,而是一直跟在賈代善左右。

  當然這樣一來的話,親兵的俸祿自然就是由賈家發放了。而後來他們跟了賈琮,俸祿就由張貴每月送到妻兒手上。

  ······

  總而言之,葉戰本身就積功至正四品,再加上先榮國公賈代善親兵隊長的身份和賈家關系的運作,葉戰就成為了從三品的定遼右衛指揮使。

  說來這其中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賈家關系的運作下,葉戰屬於從地方衛所調任定遼右衛。而涉及五品以上軍官的任免自然要經過五軍都督府與皇帝的審查,當然這裡的“皇帝”是指太上皇寧泰帝,永正最多只有知情權,甚至可能連知情權都沒有。

  賈家曾在五軍都督府深耕許久,雖然勢力急劇萎縮,但讓葉戰通過五軍都督府的審查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關鍵是在寧泰帝那邊。

  許是年紀確實大了,記憶力不如從前。寧泰帝在聽到“葉戰”這個名字的時候沒有任何反應,隻以為是正常的人事任命,在錦衣衛驗證過後就痛快地通過了葉戰的任命文書。

  而像這種“非機密”信息自然是可以透露給永正的,於是錦衣衛就把文書給葉戰看了一眼。

  對於自己是最後才知道消息這件事,永正是十分不滿的,只是無奈的是他頭上還壓著太上皇。

  不過永正也不是什麽都沒做。

  他確實對“葉戰”這個名字沒有任何印象,畢竟他身份最低的時候都是郡王,怎麽可能關注一名國公府的親兵呢?哪怕他是親兵隊長。

  但是永正知道了葉戰是從地方衛所調任遼東邊鎮衛所這一信息。

  然後在他的腦補下,葉戰成了一名遭受同僚排擠的非太上皇派系的可憐的優秀將領,畢竟不遭人妒是庸才嘛!

  於是永正在葉戰的任命文書上用玉璽蓋了印,想要向葉戰表示自己才是正統,是自己給他下的任命。

  在收到文書後,賈琮也發現了只有葉戰的文書上面有玉璽印,而其他的都是五軍都督府的印章。

  他也是一陣哭笑不得,但很快也意識到這或許會是一個機會,但這事還很遙遠,暫且按下不提。

  ······

  鏡頭再次回到賈琮一行,此時距離他們離開沈陽中衛又過了五天,終於來到了鳳凰城。

  而墨梅等人則是早兩天就到了鳳凰城,不過他們沒有進城,而是遵照賈琮的吩咐在進入定遼右衛地界後就分頭考察此地的地理、民生等情況。

  當賈琮三人進入定遼右衛地界的時候,墨梅等人也已經初步考察完畢前來迎接。

  “老大(少爺)好!”見到賈琮後,大夥紛紛迎了上去。

  “嗯,”賈琮拿著馬鞭回了個禮,然後迫不及待地問道,“考察的結果怎麽樣?”

  大夥看向了墨梅,她已經匯總好了結果。

  墨梅也不廢話,匯報道:“總體來講十分惡劣。”

  原來,定遼右衛的轄區由長城、千山以及黃海包圍而成,再加上一個孤懸在外的寬甸堡。 而需要駐守的地方除了長城外還有鹼場堡、孤山堡、靉陽堡、新安堡、鳳城縣、寬甸堡以及九連城。

  因此從地圖上看,定遼右衛的轄區就是被長城分成東西兩部分,而且南北防線較長。一旦有大批敵人來犯,那會給定遼右衛造成巨大的防守壓力。

  當然,考慮到定遼右衛面對的主要敵人是人口不足5萬的建州女真,那自然是不可能會突然面臨這麽多敵人的情況了。

  同時,雖然遼東鎮不缺糧食,但是定遼右衛畢竟處於邊境,時常受到建州女真侵擾。雖然建州女真一直沒有什麽建樹,但還是對當地的糧食產量和軍民造成了影響。

  除此之外,此地還飽受人禍之苦,其中主要有三個方向。

  首先自然是前面提到的建州女真了,他們常常侵擾邊境,在永正二年時更是殺死了當時的遼東巡撫和定遼右衛指揮使,使得軍民與女真有著血海深仇的同時也是人心惶惶。

  其次就是來自海邊的威脅,這主要是倭寇。雖然倭寇更偏向於往江南方向劫掠,畢竟江南地區更加富庶,但是也有少部分倭寇會入黃海來入侵黃骨島堡-九連城一帶。不過在見識到定遼右衛軍民彪悍的體質與充沛的武德後,倭寇基本上就不來定遼右衛了,轉而把目光投向了金州衛、複州衛和蓋州衛方向。

  最後也是最主要的人禍不是來自外部,卻是駐扎在鳳凰城的駐軍,這其中以遊擊將軍謝寶慶為首。

  謝寶慶,其人濃眉大眼,膀大腰圓。原來是一名混混,後來因犯事被流放遼東鳳凰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