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驚異進化論》第20章 後門
  當當當。鍾聲響起,陳陌停止講述。

  故事自然還沒講完,不過這正好符合他的預期。故事會,誰規定一個故事不能分為上下兩部分呢?

  望著其余三個方位坐著的面具人,陳陌滿意地點點頭。此時他們幾人就好像牌桌上的賭徒,大家都對自己擁有的籌碼遮遮掩掩,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底牌暴露。

  但這幾個賭徒沒有意識到一點,怎麽才能確定某人亮出的底牌就一定是他最終的手牌呢?

  沒錯,陳陌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老老實實按照規矩辦事。他知道自己永遠無法在規則上超越其他人。既然不能利用規則,那不如就打破它,或者說,嘗試尋找漏洞,再構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灰色地帶。

  陳陌迫切地想成為那隻翻越柵欄的黑山羊,而從遵規到逾規的過程則是源自於內心深處對於FOE越來越強烈的不信任感。

  自從《電梯》扮演過後,陳陌就深刻反思了自己的行為,他認為自己失敗的原因是無知。然而當他作為講者述說故事時,他有了全新的體驗。

  恐懼源自於無知,引發恐懼的無知卻是人為賦予的。他的無知,是在FOE告訴他頭頂的“井口”大小後產生的。

  換言之,FOE在故意誘導他探索“遊戲規則”。

  對於FOE的目的,他一直心存疑慮。這個“程序代碼”太過人性化,它的身份肯定不止觀察者這麽簡單。

  有時候陳陌也覺得自己是不是過於敏感。現實中他不過是一名暴富後又迅速破產的失敗者,在布局者的眼中他連一枚棋子都算不上。

  難道這一切真的只是湊巧嗎?

  就在剛剛,陳陌產生了一個全新的想法,這個想法來自他在《騙局》中看到的關於欺騙大師的定義。

  真正的欺騙大師,他說出的十句話中有九句半是正確的,而剩余的半句可能在之後的實踐中也能被證實。

  但正是這半句話,會在無形之中對你所未知的過去進行欺詐,從而改變前面九句半的真實定義。

  這一連鎖反應將誘使你在看似客觀的實踐中加入主觀認知,最終產生符合預期的“偽結論”。

  依據詐騙師理論,FOE關於規則性質的提示應該不會出錯。換句話說,可以從實踐中發現錯誤的謬論它是不會作偽的,因此陳陌可以確認一輪答辯實質就是貓鼠遊戲。

  正在陳陌胡思亂想時,他又一次體驗到時空錯亂產生的意識混沌感。他能察覺出周圍環境的差別,但短時間內身體無法控制,他只能在黑暗中繼續思考接下來的“尋人計劃”。

  陳陌在自己講述的故事結構中設計了一個表裡世界。表世界是探靈三人組在醫院中的遭遇,裡世界則是主人公五年前的回憶。

  按照他的想法,如果意識投射進“鬼”角色,那自然是最好的。鬼在故事中主要有地縛靈,方紅,林玥,鍾主治以及未出場的失蹤人員。這些角色在他的故事情節中屬於未知范疇,不受邏輯束縛。

  假如扮演的是“鬼”,陳陌就能夠在陰影中觀察眾人的變化,必要時還能利用超自然力查驗身份。

  他在故事架構中有意地摻雜了許多有利於作弊的“後門”,扮鬼則能將優勢無限擴大。可以說只要陳陌是“鬼”,他贏下這一輪賭局的把握能達到九成九。

  次一級的選擇是猴子。陳陌在這個人物身上至少設定了“博聞”,“冷靜”,“思維縝密”,“洞察敏銳”等多個特性,

屬於劇本中的“偵探”。  然而猴子還有一個隻屬於陳陌的“BUG”。

  劇情中猴子不能多言,說出的話具有預言特點,但猴子的特異能力遠不及此。

  陳陌從李靜雯的電梯故事中汲取了經驗,他發現了雨衣人雨衣的顏色除了簡單的變化以外似乎還有指示功能,證據就是他看到的雨衣人是身穿《電梯》從未提及的紅色。

  《電梯》中的雨衣顏色確實會發生變化,但李靜雯並未解釋緣由。這就好像小說作者挖出的“坑”。不管這個“坑”最後能不能被填上,至少它最開始被挖出時作者是有一些想法的。

  陳陌沒有說出的“想法”就是:猴子具備陰陽眼,他能分辨死物並預見一定限制下的未來。

  當然,如何出老千陳陌也有辦法。能見鬼,見到的可是鬼的真身,利用這點他能快速判斷扮鬼玩家是否是李靜雯。

  而預言功能,是陳陌設置的陷阱。他自然無法保證李靜雯一定不會扮演“猴子”,所以預言就是他用來牽製特殊情況的秘密武器。

  被限制後看到的未來,就好像看見了一盞黑暗中的油燈。燈光下一片光明,燈光以外全是黑暗。

  從某種意義上說, 猴子是陳陌的“專屬人物”。這把雙刃劍只有他自己擁有使用說明書。

  最差的情況就是扮演胖子。胖子是陳陌最大的陷阱,如果說猴子是“雙刃劍”,胖子則是一顆“地雷”。

  在陳陌設定中,胖子深度近視,而他們四人只有李靜雯戴著眼鏡。這就意味著誰踩上胖子這顆“地雷”誰倒霉。

  而最複雜的情況則是附身主角。主角分身兩個世界,裡世界會出現兩個“主角”,陳陌無法確認裡世界的主人公是否一人扮演。

  主角的優勢在於第一視角。故事的發展都是主角第一視角的經歷。第一視角意味著觀眾看到的世界都是主角眼裡的世界,也就是說劇情走向陳陌一清二楚。

  就在這時,陳陌如遭雷擊,他突然想到一個可怕的問題:如果表裡世界不是同一人扮演......

  這不是搬石頭砸自己腳嗎?他固定第一視角原意是為了限制觀眾,搞出表裡世界的目的則是製約角色出場范圍,方便查找。因此一開始陳陌就沒想到主角不是同一人的問題。

  但規則沒說相同角色必須一人扮演,那主角的設計就成了計劃中一大敗筆。陳陌有種功虧一簣的感覺。

  還不容陳陌多想,下一秒他就感覺到自己站在鬼樓門口。

  唉,鬼是不可能了。如果是胖子,這把直接出局;如果是猴子,自己開局就站在絕對優勢一方。

  可千萬別是主角。陳陌在心裡默默祈禱。他真是寧可忍受近視眼鏡,也不想遭受腦力折磨。

  是死是活就在睜眼的一瞬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