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齊俗訓》:治世之體易守也,其事易為也,其禮易行也,其責易償也。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農工商,鄉別州異,是故農與農言力,士與士言行,工與工言巧,商與商言數。
意思是,在治世,人們堅守本職崗位,它的事情也容易完成,它的禮儀也容易實施,人們間的債務也容易償還。所以,一人不兼任多種官職,一官也不兼任多種事務,士農工商各行其職,在不同的領域從事不同的工作內容。因此,農夫們在一起談論勞動力之強弱,士人們在一起討論德行的高低,工匠們在一起研究工藝技術的精巧,商人們在一起交流生意經。
古人提出士農工商的本意,是為了各行各業,能更好的發展。
但是自從世家形成以後,世家一直利用士農工商的概念,來劃分階級,就是為了顯示他們高人一等。
現在林軒用商人不事生產,加收商稅,是為了限制商人的增加,讓他們根本無法反駁。
但是不反駁,就意味著,他們家的商隊,都需要交商稅。
一時間,世家的官員都在絞盡腦汁,想著阻止李世民加收商稅的辦法。
“此事就這麽定了。”李世民非果決的說道,根本不給世家應對的機會。
王澤出列說道:“請問陛下準備將此事交給何人負責?”
既然此事已成定局,他們無論如何要把把這個權利抓到手裡。
李世民當然知道王澤的想法,淡淡的說道:“朕準備讓門下省值班侍奉馬周全權負責商稅一事,隸屬民部管轄。”
馬周是誰?世家在腦海裡轉了一圈也沒印象。
“陛下聖明!”世家的官員紛紛附和。
在他們眼裡,李世民既然派一個無名小卒管理商稅一事,就代表李世民對商稅一事並不是太過重視。
這樣一來,加收商稅一事,對他們影響不大,沒必要因為這件事去得罪李世民。
他們不知道馬周是誰,林軒知道啊。
這可是個大牛人,雖然現在名聲不顯,但他是未來的宰相啊。
馬周出身貧寒,雖有一生才學,卻一直窮困潦倒。
後的常何看重,收為門客,才不至於流落街頭。
去年李世民令百官上書談論朝政得失,常何因是武官不涉獵經學,馬周便為常何陳述合乎時宜的事二十多件,叫他上奏,事事符合旨意。李世民不信常何有這樣的才能,叫來詢問,常何說:“這不是臣所能寫出的,是家客馬周草擬的。他每次和臣談論,無不以忠孝為宗旨。“李世民當天召見了馬周,在馬周尚未到達期間,四次派人催促。待到馬周拜見後,李世民和他談論得非常高興,令他在門下省值班侍奉。
林軒冷笑,你們現在不把馬周放在眼裡,等你們知道馬周的厲害就晚了。
李世民見沒人在反對,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和大臣商議其他的事情。
這次大朝會,一共歷經兩個時辰才結束。
大朝會結束後,就是李世民接見外國使臣的時候。
林軒不管爵位和職位,都不夠格留下陪同,他也沒想留下來,早點回去睡覺不香麽!
走出太極宮,林軒看見太極宮外的廣場上,站著很多外國人。
他們正按著禮部官員安排的順序排著隊,等著覲見。
林軒心底無端的生出一種自豪感,這就是大唐,讓萬國朝拜的大唐!
……
“參見天可汗陛下!”各國使臣躬身行禮。
李世民看著各國的使臣,有些志得意滿,哈哈一笑說道:“免禮!”
各國使者紛紛遞交國書和禮單。
李世民隨意翻看了一下,因為各國每年的禮物都差不多,他也沒太在意。
“咦?”
當翻到吐蕃的禮單的時候,李世民有些驚訝。
不是禮物太少了,而是禮物太多了。
吐蕃並沒有對大唐稱臣,怎麽會送如此多的禮?
李世民不動聲色的看了吐蕃的使臣一眼,現在的場合也不好多問,只能事後找人調查一番,看看他們的用意。
“大唐陛下,我吐蕃國主一直仰慕大唐文化,聽聞大唐長公主待字閨中,想求娶大唐長公主。”祿東讚躬身說道。
李世民臉色一變,他終於知道吐蕃為何送這麽重的禮了。原來是想打他女兒的主意。
“吐蕃地處偏遠,朕的女兒恐怕習慣不了,此事不用再說了。”李世民拒絕道。
別說他答應把李麗質嫁給林軒,就算沒答應,他也不會同意。
祿東讚笑著說道:“陛下,我吐蕃國主非常有誠意,如果陛下同意,吐蕃願意歸附大唐。”
雖然松讚乾布已經統一了吐蕃,但是吐蕃並不平靜。
松讚乾布此次派祿東讚出使大唐,只是為了穩定國內不穩因素,並沒有準備求娶公主, 對大唐稱臣的打算。
然而祿東讚來到大唐以後,得知大唐最受寵的長公主還未婚配,就動了心思。
如果吐蕃能娶到大唐的公主,不止可以穩定國內局勢,還可以吞並吐谷渾。
等土番強大以後,甚至可以進攻大唐。
“此事等朕考慮考慮,朕已設好宴,款待各位。”李世民聽到吐蕃願意稱臣,有些心動,但是要把他把李麗質嫁到吐蕃去,他肯定不願意的。
……
宴會過後,各國使者離開後,李世民把一眾重臣,叫到書房。
“你們對此事怎麽看?”李世民沉聲問道。
“陛下,此事當然不能答應,吐蕃一個彈丸小國,憑什麽娶我大唐公主?”程咬金不屑的說道。
很多人紛紛附和,認為不應該把公主嫁到吐蕃去。
然而一些文臣卻不讚同,認為和親之事自古有之,吐蕃越漸強大,如果能得到吐蕃的臣服,無疑對大唐很有利。
“好了此事容後再議。”李世民看著爭吵不休的大臣,出聲說道。
吐蕃稱臣的誘惑,他有些拒絕不了,但是也不願意把女兒嫁到吐蕃去,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
祿東讚遞交國書,請求和親,願成為大唐附屬國,永修和平。
這件事在長安引起軒然大波。
有些人覺得,吐蕃地遠偏僻,不應把公主嫁過去受苦。
有些人覺得,吐蕃既然願意稱臣,大唐做為禮儀之邦,嫁個公主過去,嫁個公主過去加深兩國關系,也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