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袁道友看錯了吧。”李淳風說道。
袁天罡淡笑道:“或許吧。”
他知道李淳風不相信面相之說,也沒在這上面繼續多說。
……
“參見陛下。”
林軒實在不知道李世民找他來幹嘛,他和李麗質的婚期將近,雖然婚禮由禮部準備,不需要林家做什麽,但是成婚以後,李麗質可是要住在林家的,還是要做一些準備的。
李世民擺了擺手,說道:“扶桑之前的使者在登州港登船後遇到刺客,死了大多數,這件事你應該知道吧?”
“回陛下,臣聽說了。”
扶桑人死就死了,給他有什麽關系,反正他對扶桑人也沒有好感。
等等,李世民叫他來,不會以為是他乾的吧?
“陛下,這件事可是和臣一點關系都沒有啊,臣離開長安的時候,他們可還在長安呢。”林軒連忙說道。
李世民說道:“朕自然知道這件事和你沒關系,這件事是王家乾的。”
“那陛下這次找臣來是?”林軒問道。
“扶桑又派人來了,說如果朕允許他們派遣唐使來大唐學習,他們就不追究此事。”李世民說道。
事實上,李世民也沒把扶桑國放在眼裡,不然也不會單單只找林軒來商議了。
他叫林軒來,只是想聽聽林軒的看法。
“陛下,絕對不能答應他們。扶桑難不成還敢派兵攻打大唐不成?”林軒不屑的說道。
不對,以扶桑人的性格,弄不好真的敢。
畢竟歷史上就發生過白江口之戰。
雖然是因為百濟遺臣向扶桑求援,但是扶桑人明知道百濟的敵人是大唐,依然派兵支援,可見當時的扶桑天皇並沒有對大唐太過畏懼。
光憑這件事,扶桑或許不一定會對大唐動兵,但是加上大唐拒絕扶桑譴使來大唐學習,搞不好扶桑真有可能對大唐動兵。
“扶桑只不過是彈丸小國罷了,朕自然不懼,只是現在草原未定,朕不想節外生枝。”李世民說道。
他的意思是先答應下來,反正扶桑到大唐一來一回,花費的時間不短。
等扶桑遣唐使到大唐,幾個月已經過去了,到時候在拖一拖,等平定草原,有的是時間收拾扶桑。
“陛下,你可知道扶桑的國王號什麽麽?”林軒問道。
李世民的想法,林軒自然知道,但是林軒並不想這麽做。
假裝妥協,也是妥協,即便是假的,林軒也接受不了向扶桑妥協。
李世民疑惑的看著林軒,不知道他在打什麽啞迷。
“陛下,扶桑的國主號稱天皇。”
“什麽!區區蠻夷小國的國主竟然敢稱天皇?”
李世民聽完直接炸了,他號稱天子,對方竟然敢號稱天皇。
雖然只是一個稱號,對於李世民來說,也是不能容忍的。
“此事你是怎麽知道的?”李世民並沒有被憤怒衝破理智,有些狐疑的看著林軒。
扶桑的國主號稱天皇,這件事就連他都沒有得到消息,可見扶桑有意隱瞞。
他一直好奇,據他所知,林軒從未去過扶桑,但是卻好像對扶桑非常了解。
而且從林軒對扶桑的態度來看,林軒好像和扶桑有仇一樣。
他有些懷疑,林軒是不是在忽悠他。
“陛下,臣說的是真是假,陛下把扶桑的使者召過來一試,自然就知道了。”林軒說道。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林軒一眼,對李木說道:“傳扶桑使臣。”
“是。”李木應了一聲,退出出去。
李世民看向林軒,說道:“依你之見,這次的事情應該怎麽解決?”
林軒想了想,說道:“等下陛下試探出來,可以故作憤怒,把扶桑使臣趕走便是。”
李世民點了點頭,這不失為是一個好辦法。
倒不是他怕了扶桑,只不過大唐畢竟理虧,傳揚開來,對大唐的名聲不好。
“陛下,扶桑人狂妄自大,說不定會借此事對大唐動兵,不得不防。”林軒提醒道。
“呵,扶桑敢對大唐用兵?”李世民好似聽到了什麽天大的笑話。
倒不是李世民自負,而是扶桑自從漢朝和中原聯系上後,一直對中原王朝恭敬有加,以前連他們國王更換,都要到中原王朝來請求冊封。
李世民自然不信扶桑會對大唐動兵。
李世民有這種想法很正常,扶桑在明朝之前,也就唐朝的時候和大唐打過一仗。
但是在元末天下大亂的時候,扶桑也戰事頻發,很多戰敗的諸侯,就組織武士、浪人到沿海地區劫掠。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了防止沿海居民和倭寇勾結,更是實行了海禁。
終明一朝,倭寇給明朝帶來了無盡的創傷。
從開始的‘剿倭’到後來的‘抗倭’,倭寇的危害可見一斑。
後來扶桑更是在中原大地上,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扶桑人的骨子裡,就充滿了狼性。
只不過,現在還沒人意識到罷了。
但是林軒卻知道扶桑人的狼性。
扶桑真正發展起來,就是因為在唐朝學習的技術。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明朝的倭寇橫行,歸根結底來說,是李世民一手造成的。
林軒不敢說他能改變以後的王朝更替,但是限制扶桑,他卻要試著去做一做。
“陛下,扶桑雖然國小,但是他們如果對大唐用兵,是從海上來的,大唐並沒有成建制的水軍,如果扶桑派兵劫掠大唐沿海,如何抵擋?”林軒說道。
“你的意思是讓朕組建海軍?”李世民問道。
林軒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如果組建一直海軍,不僅能防備扶桑,更能為以後進攻扶桑做準備。”
他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以後進攻扶桑做準備。
以扶桑現在的技術,大唐滅掉扶桑完全沒問題。
大唐存在兩百多年,現在不過才建國十幾年罷了,就算按照原來的歷史發展,大唐也還有兩百五十年左右的壽命。
如果現在把扶桑佔領,移民過去,一兩百年後,扶桑早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
“建一支水軍消耗太大了。”李世民搖了搖頭說道。
“陛下,建一支水軍,攻打高句麗的時候,可以派一支奇兵,從海上直入高句麗的腹地。”林軒說道。
李世民眼睛一亮,打高句麗已經成為了他的執念了。
知道貞觀時期歷史的都知道,李世民登基以後,打過那麽多仗,唯有打高句麗的時候,李世民選擇了禦駕親征。
要知道,皇帝禦駕親征不僅需要魄力,光是說服文武大臣,就是一件很難的事。
即便如此,李世民還是力排眾議,禦駕親征,可見他對征服高句麗,有一種別樣的情節在裡面。
林軒相信,他這麽說,李世民肯定會同意。 16063/10058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