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在大唐能簽到》第591章 辦法
李世民對李泰那麽喜歡,對長孫皇后的心情感同身受。

但是作為皇帝,必須要有取舍。

“放心吧,揚州氣候比長安還好,青雀不會有事的。”

李世民安慰了一句,想了想說道:“朕會從太醫院派一名太醫隨同青雀一起去揚州,放心吧。”

太醫都是服務皇室的,雖然有些大臣勳貴生病,皇帝也會派禦醫前去看病,但那只是恩典。

藩王就藩,皇帝還派禦醫隨同的,至少在大唐還是第一次。

可見李世民對李泰多麽的寵愛了。

“多謝陛下,這樣臣妾就放心了。”長孫皇后露出了一絲笑容。

“謝什麽青雀也是朕的兒子。”李世民有些不悅的說道。

“陛下,快用膳吧,等會涼了就不好吃了。”長孫皇后起身為李世民夾菜。

……

東宮

“你說的是真的?父皇真的下旨讓青雀去就藩?”李承乾有些不敢置信的說道。

他今天領命處理李祐的事情,複命後,就回到東宮處理奏章。

加上李世民只是下的口諭,並不需要經過中書三省,因此並沒有傳揚開來。

因此李承乾還不知道這件事。

“回殿下,此事雖然還沒有傳開,但是臣已經打探清楚了,確實是陛下下的旨意。”杜荷肯定的說道。

杜荷是杜如晦的兒子,貞觀四年杜如晦病逝前,李世民感念他的功績,把城陽公主賜婚給了杜荷。

城陽公主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所生,正宗的嫡女。

雖然城陽公主沒有李麗質和晉陽公主受寵,但是畢竟是嫡親公主。

眾所周知,李世民對長孫皇后所出的子女,比其余的子女要好上幾分。

只不過城陽公主現在還是個七八歲的小女孩,還沒有成婚,杜荷還不是駙馬。

杜家在杜如晦在的時候,可謂是門可羅雀。

但是杜如晦死了三四年了,杜家兄弟比較平庸,杜家自然就沒落了,也印證了那句話人走茶涼。

杜荷雖然平庸,卻不甘心,想恢復杜家以前的榮光,所以在沒什麽人投靠李承乾的時候,選擇了投靠李承乾。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咪咪閱讀, 安裝最新版。】

李承乾對杜荷的投靠也非常開心,把杜荷引為心腹。

杜荷雖然是次子,沒能繼承爵位,但是身為杜家人,也能代表杜家了。

杜家雖然沒落了,但好歹也是一個國公府,加上杜如晦以前在朝中的威望,杜家還是能影響到一些人的。

所以李承乾對杜荷非常看重,讓杜荷幫他收集情報。

杜荷雖然能力平庸,但是也不是一無是處,機密的打探不到,但是一些不是太機密的消息還是能打探到的。

“太好了,只要青雀他去了封地,孤也就放心了。”李承乾高興的說道。

“殿下不要高興的太早,據臣得到的消息,李總管傳完旨後,魏王立馬就進宮了,一個多時辰才出來,定是向陛下求情去了。以陛下對魏王的寵愛,弄不好,真會被魏王說動,收回成命。”杜荷說道。

杜荷別的本事沒從杜如晦身上學到。

但是錦上添花比不上雪中送炭的道理他還是懂的,因此選擇在很多人都不敢投靠李承乾的時候投靠了李承乾。

因此他非常盡心的為李承乾謀劃。

杜荷此人怎麽說呢,歷史上他能跟著李承乾造反,證明忠心是有的,但也只是忠心,能力卻一般般。

但凡有些眼光的都知道,李承乾只要安心的當太子,皇位肯定是李承乾的。

如果他能看到這一點規勸李承乾,

或許李承乾也不會造反。“父皇金口玉言,豈會朝令夕改。”李承乾的話像是回答杜荷,又像是自我安慰。

“殿下覺得以陛下對魏王的寵愛,沒有那個可能麽?”杜荷質質問道。

其實李承乾把李泰當成心腹大患,除了李泰受寵外,未必沒有杜荷的功勞。

杜荷投靠李承乾,自然想要李承乾對他重視。

如何讓李承乾重視呢?

自然是幫李承乾做事立功,只有這樣,太才能算是從龍之功臣。

然而李世民自己就是造反起家的,自然對太子和皇子非常防備。

因此李承乾這個太子,可以說的上是一點權利都沒有。

沒有權利,他要做什麽才能立功呢?

杜荷很快想到了他父親杜如晦,就是因為幫李世民謀劃,等李世民等級後,一躍成為宰相。

李承乾雖然是太子,但是虎視眈眈的皇子可不少。

而李泰第一個表露出想爭奪皇位,自然成了杜荷的目標。

正好李承乾對李泰也非常不滿,經過杜荷一挑動,把李泰當成了心腹之患。

面對杜荷的質問,李承乾沉默了,李世民有多寵愛李泰他自然明白,其余親王的封地只有幾個州,而李泰的封地多達二十多個州。

別的親王成年後立馬就前往封地,對於李泰,李世民就好像忘了一樣,根本不提。

李祐之所以賴在長安,沒有前往封地,李世民也沒有管,和李泰也有很大的原因。

如果李世民命令李祐去封地,有人拿李泰說事,怎麽辦?

如果李泰去求李世民,李世民還真有很大的可能會取消這個命令。

“那孤應該怎麽辦?青雀留在長安,孤始終不踏實。”李承乾說道。

雖然林軒之前勸說過他,但是人的心就是如此,一旦忌憚起來,並不是那麽簡單就能放下的。

杜荷心中一喜,他說那麽多自然想到了應對辦法,一旦他的辦法起了效果,李承乾肯定會感謝他。

“殿下,東宮的那些老師都是儒家子弟,儒家最講究的就是倫理綱常,親王成年就藩,自古如此,之前就有人反對過,只不過被陛下壓下來了。但是這次是陛下下的旨,如果那些大臣知道了,陛下想反悔也難了。另外,可以叫人把這件事傳遍長安,到時候,即便陛下能壓住群臣,也要考慮對皇室威嚴的影響。”

三國時期曹操手下謀士旬彧給曹操的評語就是“知錯, 改錯,不認錯。”

作為君主,犯錯了可以改,但是絕對不能認,因為這會極大的打擊自己的威信。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就是其中的典型。

當時全國各地的糧食運往京都,但是糧食這個東西在運輸途中難免會有損耗,一旦在出發地開具好文書,到了京城對不上了,就麻煩了。

當時的官員就想了一個辦法,直接在空白的公文上蓋章,交給運糧的官員,等到地方了,核算好數目以後,再填寫。

這樣的方式,並不是明朝獨有的,唐宋時期就在用。

但是朱元璋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大怒之下,直接處死了所有有關的官員。

事後朱元璋明白過來,也曾後悔,但是人都殺了,後悔也沒用,不僅如此,朱元璋也沒有為那些人平反的意思。

那些人有錯麽?

錯肯定是有的,畢竟這樣做是違規的。

但是不這樣做他們有什麽辦法?

眾所周知,明初官員的俸祿可以說是歷史上最低的。

糧食少了,總不能自己掏腰包補上吧。

但是不補糧食和文書上的數目對不上,到時候朱元璋說他們貪汙了怎麽辦?

事後朱元璋自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對運糧的一些要求做了改正,但是他卻不可能去認錯。

杜荷的辦法就是把這件事坐實,一旦傳遍長安,李世民也不好更改。

到時候李泰就不得不去封地了。

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小說,免費暢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