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公說的,老夫豈能沒有想到?”
長孫無忌看向李世民,拱手道:“陛下,那些降卒大多都是同娥設部落的人,而同娥設被活捉,完全可以先用降卒組建一直騎兵,等滅掉同娥設的部落後,在讓他們上戰場,那時他們家人在大唐手裡,部落也被滅掉了,豈會反叛?”
“元奇豈會放過這塊肥肉?即便元奇不動手,那些部落得知同娥設被俘,也會投靠元奇尋找庇護。”魏征說道。
長孫無忌笑道:“元奇要是動手吞並反而是好事,即便那些部落主動投靠元奇,也不影響。”
李世民眼睛一亮,他明白了長孫無忌的意思。
對於遊牧民族來說,人口和牛羊馬匹都是財富。
一旦元奇出兵吞並同娥設的部落,那些部落的人口,就會被各個部落給瓜分掉。
到時候,那些降卒的父母妻兒,都成為元奇手下部落的奴隸了。
即便那些部落主動投靠,結果也差不多。
那些部落的青壯基本被同娥設抽空了,剩下的青壯根本不多,大多數都是老弱婦孺。
但是那些部落的牛羊馬匹都還在,即便他們主動投靠,元奇手下的部落也會動手。
草原就是這麽殘酷。
到時候那些降卒得知自己部落的情況,別說背叛大唐了,恐怕在打元奇的時候,他們比誰都狠。
魏征雖然懂軍事,卻算不上精通,更重要的是,魏征對突厥人的習性不了解。
而長孫無忌是鮮卑人,本來也是遊牧民族,雖然早就被漢化了,但是他對遊牧民族的了解,也遠超眾人。
李世民見許多人還有些不解,笑道:“輔機給眾卿解釋一下吧。”
“是。”長孫無忌把其中的緣由給眾人說了一遍。
“陛下,如果趙國公說的是真的,此計策倒是可行。”魏征說道。
魏征雖然經常懟人,但是他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對事不對人。
可能你的這個提議他反對,但是另一個提議他卻會讚同。
這也讓眾人對他雖然討厭,卻談不上恨。
“降卒的事情就按照輔機說的辦。”李世民一錘定音道。
“你們覺得何人帶朕去犒勞將士合適?”李世民問道。
隨著李世民的話音落下,大殿陷入了安靜,眾人低著頭,看著腳下,好像地上有什麽吸引他們一樣。
像犒軍這種事情,自然是太子或者親王去最合適。
但是代表皇帝去犒軍,可以收攏軍心,而李世民就連本該太子掌握的東宮六率都沒有給李承乾,很明顯不想李承乾沾染兵權。
而在有太子的情況下,讓親王前去,置太子於何地?
當然了,也可以派文臣或者武將去。
但是領兵的乃是李道宗,派出的人選在身份上要和李道宗差不多。
代皇帝犒勞軍隊,也就是俗稱的欽差。
欽差這重身份肯定要高於李道宗的,但是如果選一個原本身份低於李道宗的,李道宗豈能沒有怨言?
身份高於李道宗或者差不多的,文臣武將中並不少。
武將中李靖和秦瓊的威望都要高於李道宗,而兩人都是國公,和郡王同品,倒是非常合適。
但是李靖自覺功高震主,基本屬於退隱狀態。
而秦瓊被李世民疏遠,也不合適。
文臣裡面也就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等少數幾人合適。
但是房玄齡乃是宰相,要輔助李世民處理政務,根本離不開。
想來想去長孫無忌是最適合的人選,長孫無忌乃是外戚,雖然沒有官職在身,其威望卻非常高。
加上李世民對其非常信任,
不管怎麽看,都非常合適。但是在場的都是人精,他們能想到,李世民會想不到麽?
既然李世民能想到,卻不直接下旨,很明顯不想讓長孫無忌去。
李世民見沒人說話,沉默了一會,說道:“朕打算讓太子前去犒賞三軍,你們覺得如何?”
眾人聽到李世民的話,非常震驚。
李世民不可能不知道讓太子犒軍,意味著什麽。
現在李世民卻主動提出讓李承乾去犒軍,難道李世民想要慢慢放權了?
一時間眾人心思各異。
“陛下,臣覺得太子非常合適,太子乃是國之儲君,代陛下前去犒軍名正言順,將士們知道後,定會軍心大振,奮勇當先!”長孫無忌說道。
“臣附議!”眾人齊聲道。
“傳旨:令太子前往前線犒賞三軍,光祿卿張亮領兵一萬隨同!”李世民說道。
張亮出身貧賤,年輕時以務農為業。隋朝末年,李密率領瓦崗軍在滎陽、開封一帶征戰,張亮前去投奔,但是沒有得到重用。
後來李密覆滅, 張亮得到房玄齡的推薦,被李世民召入天策府,擔任車騎將軍。張亮逐漸得到李世民的賞識,被視為心腹之人。
武德九年,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的矛盾激化。張亮奉命到洛陽,秘密聯結山東豪傑,以備局勢變化。齊王李元吉得知,便到李淵面前告發張亮圖謀不軌。唐高祖命有司拷問張亮,張亮緊守秘密,最終得以釋放,遣回洛陽。
不久,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李建成、李元吉,登上帝位,是為唐太宗。張亮因功被封為右衛將軍、懷州總管、長平郡公。
如果當初張亮沒有忍受住嚴刑拷打,出賣了李世民,也就沒有了後面的玄武門之變了。
正因為如此,李世民對其非常信任,短短幾年,張亮屢次升遷,爵位也從郡公升為了國公。
不僅如此,李世民更是認命張亮為光祿卿。
很多人對這個官職陌生,光祿卿掌宮殿門戶及部分宮廷供禦事務。
張亮和李君羨一人看守朱雀門(皇宮正門)一人看守玄武門(皇宮後門)。
只不過朱雀門平常根本不開啟,只有在皇帝登基、冊立皇后太子等大事的時候才會開啟。
因此平常存在感並不高。
但是李世民能讓其守衛皇宮正門,現在又讓其保護太子前去犒軍,看見對其有多信任。
……
東宮
李承乾接完聖旨,謝恩以後,有些心不在焉的送走了宣旨的太監。
“殿下,這乃是天大的好事啊,殿下為何好像並不開心?”杜荷聽完聖旨非常高興,但是看到李承乾並沒有露出喜色,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