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地師》一百二十九 礦難
“還我親人!”

  “天日昭昭!”

  “討還血債!”

  “……”

  在縣衙門口,二三十名生員頭戴白布在情緒jī昂地喊著口號。在他們的身後,跟著數十名帶孝的農民,其中女人居多,還有老人和孩子。這些農民不像生員那樣大膽,在縣衙門口,顯得有些拘謹,臉上的表情裡夾雜著幾分哀痛,還有幾分惶恐。

  一群衙役手拿水火棍站在縣衙門前,保護著縣衙,以防有人趁亂衝擊,對於生員和農民們的示威舉動,並不加以乾預。百姓到縣衙門口來喊冤的事情並不少見,衙役們對於這種群體事件已經有處理的經驗了。不過,由生員帶頭來鬧事的事情,在豐城尚屬首次,這令衙役們還是有些緊張。

  “這是怎麽回事?他們要鬧什麽?”韓文站在門內,對剛剛出門去了解過情況的快班班頭蕭安問道。

  蕭安低聲說道:“是金礦那邊,常公公開的金礦,出事了。”

  “金礦出事了!”韓文大驚失色,“你有沒有問清楚,到底是怎麽回事,還有,金礦出事,這些生員為什麽來鬧事?”

  蕭安剛才已經與幾位生員和農民聊過了,此時便把自己聽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向韓文做了匯報。

  原來,蘇昊找到了源裡村的那個金礦之後,礦監常蕪喜出望外,回到南昌就開始著手安排采礦事宜。他從南京工部那邊找來了一些采礦和選金方面的工匠,進駐源裡金礦,又調了兩隊士兵在礦區周圍守衛,接著就迫不及待地招募當地民工開始挖礦了。

  蘇昊臨去羅山之前,曾經叮囑過韓文,讓他帶話給常蕪,要千萬注意金礦的安全問題。這處金礦的地質條件不太好,岩層破碎,極易發生冒頂事故。韓文倒是把這話婉轉地告訴了常蕪,但常蕪邀功心切,哪裡聽得起這樣的忠告。

  按照規矩,金礦在開采的過程中需要隨時以hòu木板支撐巷道頂,以防冒頂。但常蕪急於趕進度,讓礦工們拚命地往裡挖,支撐頂篷的事情一再拖後。結果,事故就真的發生了,一個礦硐在開采的過程中發生了整體的坍塌,把五名從周圍招募來的民工壓在了裡面。等到工友們冒著生命危險把他們扒出來的時候,五個人已經都沒救了。

  礦難這樣的事情,在當年並不稀罕。常蕪作為一個高高在上的礦監,對此更是不以為然。聽到消息,他的第一個反應是進度不要因此而受到影響,隨後才想到撫恤的事情。所謂撫恤,其實也就是給每個死難的礦工家裡扔了五兩銀子,算是燒埋費用而已。

  這件事到這一步,本來也就結束了。古代的人命真的很不值錢,礦工們下井之前都是簽了生死狀的,死生各安天命。但死難的礦工中間,有一個人的弟弟就是龍光書院的生員,他接到家裡人送來的信,當即就嚎啕大哭起來,引得書院的生員們一齊聚攏過來。聽說同學的哥哥因為開挖金礦而遇難,生員們當即就炸鍋了。

  “大家可知這金礦的來歷否?”有消息靈通者向眾人問道。

  大多數的生員並不知道金礦是怎麽回事,於是消息靈通人士便開始給大家科普了:這個金礦,是萬惡的礦監所開,采出來的黃金,是為了討好皇上的寵妃鄭娘娘。這個鄭娘娘可了不得,她迷惑了皇上,讓皇上廢嫡立幼,實乃禍亂國本之源。

  國本之爭的事情,生員們都是知道的。由於大儒們鍥而不舍的洗腦教育,生員們都堅信,廢嫡立幼是禍國殃民的事情。導致這一事件發生的是鄭娘娘,所以鄭娘娘也就是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太監常蕪是鄭娘娘的人,所以他自然也是為虎作倀的惡棍。

  如今,惡棍開的金礦出了礦難,導致了礦工的傷亡,我等讀書人心憂天下,豈能袖手旁觀!

  就這樣,生員們私下裡進行了串聯,又連夜送信,召來那些死難礦工的家屬,集體前往縣衙,要討個說法。這些礦工家屬本來並不敢來,但架不住生員們的反覆勸說和利誘。生員們告訴他們說:這開礦一事是縣衙促成的,現在出了事,自然要由縣衙來做主。五兩銀子的燒埋費哪能抵得上一個青壯勞力的價值?必須讓縣衙拿出更多的錢來,安排孤兒寡母們的生活。

  普通農民對於律法的了解哪裡比得上書院的生員,聽生員們這樣一說,礦工家屬覺得似乎也有一些道理。再說,有生員打前陣,他們只需要站在背後就可以,這樣的事情,為什麽不做呢?

  “原來如此。”韓文扼腕道,“我一向反對采金,就是因為聽聞采金極其危險,傷人無數。此次若非常公公逼迫太緊,我是斷然不會行此下策的。”

  方孟縉在一旁說道:“東主,此事已經發生了,還是盡快想個善後的法子吧。依我看,這些家屬也只是想多要一些燒埋銀子,不如從縣衙拿一些銀子出來,撫恤一下,這也是人之常情。”

  韓文道:“礦難一事,我並不知情,若是事先知道,肯定會撥付銀兩加以撫恤的。這個常公公做事也是太過絕情,豈有五兩銀子就買一條人命的道理。方先生,你考慮一下,我們縣衙拿出多少銀子來撫恤,比如合適?”

  方孟縉皺著眉頭道:“這撫恤銀子嘛,倒不一定需要多少,一家能夠再給上20兩,他們就會非常滿意了。這邊關的士兵陣亡了,朝廷的撫恤也沒有這麽多。只是我剛才在想,這書院的生員為何也摻和進此事了呢?”

  “你沒聽蕭安說嗎,那是因為有一個遇難的礦工的弟弟就在書院讀書,生員們想必也是出於同窗情誼,來為他出頭吧。”韓文說道,“這些生員也好生無理,有什麽事不能好好說,非要鬧成這個樣子,待到此事了結,我一定要找吳之誠好好說說,讓他把生員們管束得嚴一點。”

  方孟縉搖搖頭,指了指外面,對韓文說道:“東主,你聽,他們喊的話又變了。”

  韓文側耳一聽,不由得嚇了一跳,原來外面生員們的口號真的變了:

  “關閉金礦!”

  “驅除閹監!”

  “嚴懲斯文敗類蘇改之!”

  ……

  “這是怎麽回事?怎麽連蘇改之也一並罵上了?”韓文吃驚地問道。

  蕭安訥訥地答道:“是這麽回事,生員們都知道,是蘇師爺探的金礦。他們說,若非蘇師爺趨炎附勢,幫閹……呃,幫常公公找到了金礦,也就不至於有今日之事了。”

  “荒唐!”韓文怒道,“蘇改之是為了替本縣分憂,才不辭辛苦去找到了金礦,這些生員懂什麽?若非蘇改之找到了金礦,全縣的富戶、百姓,個個都要加賦,豈不是更加困苦?這礦難之事,本是無法預料的,怎麽能算到蘇改之身上去呢?”

  方孟縉道:“此事有點複雜了,若他們只是爭一些燒埋銀兩,縣衙拿出銀子來,也就了結了。聽生員們這個意思,似乎是衝著金礦來的,而且其中對常公公也頗為不敬,然後才是牽扯到了蘇改之。此事若是傳到常公公耳朵裡去,可就麻煩了。”

  “依師爺之見,當如何處置呢?”韓文問道。

  方孟縉道:“這樣吧,這麽一大群人在縣衙門口吵鬧,甚是不妥,周圍的百姓已經聚攏過來看熱鬧了。再鬧下去,我們想不讓常公公知道,也不可能了。蕭安!”

  “在!”蕭安應道。

  方孟縉道:“你安排衙役,把外面吵鬧的人都請到東閣裡歇息,好生安撫。然後讓他們選出幾個人,到大堂來,就說知縣大人要問話。”

  “明白!”

  蕭安答應一聲,吆喝著衙役們出門去了。少頃,外面的口號聲弱了下來,有一個人在對眾人大聲說道:“大家且隨差役們進縣衙去歇息,待我等面見縣尊,陳說事由。 ”

  此人似乎還有一些威信,他喊過之後,眾人開始陸陸續續地隨著衙役們走進縣衙,前往院子一側的東閣休息。東閣的面積不足以裝下這上百人,於是還有一些人蹲在東閣外面的空場上,小聲地聊著天。絕大多數的農民都是第一次進縣衙,看著縣衙裡的一切都覺得新鮮,同時又有一些畏懼感,因此倒不敢怎麽鬧騰了。

  蕭安指揮衙役們在一旁守候著,以免眾人不守規矩,擾亂縣衙內的秩序。他自己則帶著三名被眾人推舉出來的代表,前往大堂,去面見韓文。

  “學生王生賢拜見縣尊大人。”

  “學生彭時濟拜見縣尊大人。”

  “學生程棟……拜見縣尊大人。”

  前兩個人都是秀才身份,所以都是站著向韓文行禮。最後一人正是程棟,他尚無秀才功名,嚴格地說不能叫作生員,而只能叫做童生,依律見了知縣是要磕頭行禮的。他遲疑了一下,終於緩緩地跪下去,向韓文規規矩矩地磕了一個頭。

  “起來說話吧。”韓文說道。

  “謝縣尊。”程棟站起來,與兩名同伴並肩站在公案前。他雖然身份比兩名同伴要低,但卻顯得最為穩重,即便前面坐著的人是一縣之尊,他也絲毫沒有局促不安的感覺。(【】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