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苦寒仙》第107章 朝堂
  北益。

  作為益朝的都城,整座的城池繁華程度自然比其他地方要富麗堂皇。

  宏偉氣派的皇宮,在朝陽的照耀下更添幾分悠久的韻味。

  但見一座最大的皇宮之前,匾額上寫著乾霄殿三個大字。

  殿外站著一大群人,他們都是益朝的文武官員,此時他們都在等候這上朝。

  一個身著藍雀補服的太監從殿中緩緩走出,文武大臣們看見那太監都立刻停止了交談,面色鄭重。

  “上朝!”

  隨著那太監朗聲說道,官員們都緩緩的朝殿中走去。

  來到殿中,他們自己都井然有序的站到指定的位置上,看來每日上朝連站位都養成了習慣。

  “皇上駕到!”

  官員們這時都紛紛跪下,齊聲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伴隨著他們的聲音,從後堂之中走出兩個男子,那男子約莫四十歲的年紀,面色紅潤,意氣風發,一副帝王之相的威嚴讓人敬而生畏,長年累月的丹藥供養,讓他的面容如同青年一般,這便是益朝的皇帝益仁宗。

  另一個約莫二十來歲,面相與仁宗相似,這是他最看中的三兒子恭王。

  “都起來吧。”

  大臣紛紛謝過皇上,紛紛站了起來。

  這時,一個鶴發童顏的老者上前一步,道:“啟稟陛下,律仙司梁玄清前幾日帶兵闖入振國縣,毀壞府衙,驅趕煉丹仙道,還將丹爐毀壞,請陛下治罪!”

  這個人便是益朝當朝的國師盧光瑞,他自幼在益朝大山之中修道,平常給大山周邊的村民煉丹治病,名聲漸漸的傳了出去,更神奇的是吃過他的丹藥的村民,幾乎都是百歲高齡。

  這讓益神宗饞涎欲滴,畢竟當上了天子,讓子民俯首稱臣,后宮佳麗三千,想讓誰死就讓誰死的權利不是誰都能夠舍棄的。

  益神宗便差人花了大功夫將盧光瑞出山,並拜他為國師,每日聽他開起養生專欄節目,大力提供煉丹的各種條件。

  盧光瑞自己也做了一個違背祖訓的決定(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替神宗收集各種草藥,那個丹爐是用花了重金從民間四處收集的不出世的材質,請能工巧匠做成的。

  這時候聽到煉丹爐被毀的消息,朝堂上的每個大臣都登時喧嘩起來。

  畢竟大家都知道益神宗把這個丹爐當作他的最寶貴的東西之一,沒有了丹爐,就如同他被宮刑。

  “好大的膽子!大仙司何在?”益神宗怒拍桌子斥喝道。

  “陛下息怒!臣也有事啟奏。”大仙司也上前一步恭敬道。

  益神宗雖然渴望長生,但自己的工作是沒有耽誤的,他知道在強敵環伺的時代,稍微的懈怠都可會全盤皆輸,另外他十分注重自己名聲,怕被史官寫他是個昏君。

  所以盡管內心十分的生氣,但為了的明君形象,強忍了怒氣,冷冷道:“講。”

  “陛下,梁玄清帶人前往振國縣目的是為了查處東江城撫淮縣、南川縣、振國縣聯合貪汙,欺詐百姓的貪官汙吏。”

  大臣們這時又一陣嘩然,一大早過來早朝早餐都沒有吃,就聽到這兩個朝堂的大佬神仙打架,瓜是一個接著一個。

  “到底怎麽回事?朕要你細細說來。”

  隨後大仙司將張謙如何在東江城查案的經過、結果一一跟益仁宗說了一遍。

  眾人聞言,都是心中一動。

  益神宗聽完後,內心也是一沉,沒想到自己每天兢兢業業的創業,自己底下的人竟然中飽私囊,難怪每年的錢都不夠用。

  “陛下,據貧道所知,振國縣那邊並無查處任何贓款,而且丹爐毀壞阻止了陛下的精修,是在是大不敬啊。”盧光瑞慷慨激昂道。

  果然是個無恥老賊,就死咬著丹爐的事情不放。

  這樣朝堂的鬥爭就是這樣,黨爭互相之間的彈劾都是圍繞著一個話題不斷的放大、擴大。比如一些人在說了個夢話吐槽一下益朝,輕則欺君,重則謀反。

  “陛下,撫淮縣、南川縣兩處已經查處贓款千萬兩,而且根據撫淮縣李林的口供,這些貪官汙吏能夠如此囂張,全是因為背後有五城巡撫周珊、十城巡撫林坤的支持。”

  “一派胡言!大仙司此舉簡直就是血口噴人!無中生有!周巡撫與林巡撫都是我朝棟梁之才,豈可與這些人狼狽為奸。”盧光瑞怒道。

  大仙司冷笑道:“是不是狼狽為奸,只怕國師比我更清楚吧。”

  “陛下!此事牽連甚廣,其中還有兩個巡撫,不得不慎重。”

  “陛下,根據東江城的百姓舉報,還有李林的口供,人贓並獲,鐵證如山,還請陛下能夠將他們繩之以法,彰顯天威,人心歸附。”

  “陛下......”

  “好了!”

  盧光瑞正想反駁,被益神宗一生斷喝,用手揉著太陽穴不耐煩道:“吵得朕頭都疼了,你一嘴我一言,你們讓朕聽誰的。”

  二人同時道:“陛下息怒。”

  益神宗長舒了一口氣,隨後看向身邊的恭王道:“皇兒,你認為如何?”

  但見恭王沉思半晌,腦中好似在整理剛才大仙司和盧光瑞的信息,隨後道:“父王,兒臣倒一個提議。”

  益神宗面色忽然變得有幾分期待,畢竟這是他最器重的兒子,在他身上花的心思的確不少。

  “這件事情要分成兩件看,一來撫淮縣、南川縣都已經查出了贓款贓物,而且也有人證口供,那自然是要將撫、南兩縣的官員問罪的,況且這些贓款能夠補充國庫為我國發展做了有力的保障,這是功。”

  “二來,振國縣也有供詞說涉嫌貪汙,絕非偶然,兒臣認為還是要繼續追查下去的,不然振國縣的百姓看到撫、南兩縣的貪官伏法,便生異心,對父王的威名不利。”

  益神宗在一旁聽的津津有味,自己能夠躺贏偷懶是真的爽,兒子真棒。

  “至於丹爐毀壞......丹藥固然重要,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對於天下甘願歸附父王的恩澤的百姓相比,我益朝想要創立百年基業自然要以民為天,父王為了百姓利益而損失丹藥,也不失為一件美談,況且國師神通廣大,煉丹的法門自然不止這一種。”

  益神宗聽完以後登時心花怒放,不愧是繼承了朕的良好基因啊。

  “說的好啊,好!”

  國師的內心已經走過了一億隻羊駝。

  很明顯這一場辯論,恭王不站在他這一邊。

  這時,一個太監來到益神宗身旁低聲了幾句。

  益神宗面色一驚,道:“哦?皇叔來了?快請。”

  那太監領了命,隨後朗聲道:“宣,四豐王上殿。”

  但見一個身著白蟒袍的男子,胸口繡著一條蛟龍,身材魁梧高達,面色黝黑,深情肅穆。

  “臣四豐王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四豐王雖然是皇上的皇叔,但來到朝堂之上依舊還是要行君臣之禮。

  “皇叔快快請起,快賜坐。”益神宗道。

  四豐王謝過,坐下以後恭敬道:“臣近日聽聞東江城知府張謙,查處撫淮縣、南川縣兩處貪官汙吏,功不可沒,真乃我大益之棟梁。”

  這話一出,大仙司內心一動,心中又喜又驚又憂。

  喜的是四豐王這話已經就宣告了盧光瑞今天完全輸了,貪官汙吏一定會繼續查處,這樣就達成了當初他把張謙帶來益朝的目的。

  驚的是,他也知道四豐王現在密謀造反,張謙作為他的臥底與四豐王接觸,沒想到這麽快就得到了四豐王的信任,而且當著皇上的面保他,讓他十分的佩服。

  憂的是,他怕張謙反骨,假戲真做。

  畢竟他也是修行了幾百年的人,心中的城府與計謀,眼光都十分的老辣。

  益神宗聞言也是心中一驚,心想原來這個案子牽連了這麽多人。

  現在很明顯二打一,盧光瑞是不佔優勢的,如果自己還抓著丹爐不妨,滿朝的大臣肯定會心中罵自己是個昏君,棄百姓不顧,總是想著自己的長生。

  所以現在自己是不可能再怪梁玄清毀了丹爐了,雖然自己心中還是很心痛,但少數服從多數,沒辦法

  他朗聲道:“此次,律仙司與東江知府張謙為本朝鏟除貪官汙吏,為我朝立了一個大功,朕決意,賞律仙司玉龍丹三百顆,封東江城知府張謙為四城巡撫,統管西州的東江、永昌、上朗、五江四城。”

  四豐王行禮道:“陛下聖明。”

  就是這句聖明,讓益神宗又是一喜,道:“但貪官汙吏不能不查,請律仙司繼續分管,不得有誤。”

  “臣領命。”

  隨後朝堂再議了幾件事情,直至中午才散去。

  大臣們從殿中慢慢的走了出來。

  大仙司走出殿外,覺得今天的陽光格外明亮,天空格外藍,心情好看母豬都是西施。

  這時,一個侍衛走到大仙司旁邊道:“仙司大人,恭王有請。”

  大仙司一怔,隨後點了點頭,跟著那個侍衛徑直走向一處偏殿。

  但見此時恭王早已經在門外等候,笑道:“仙司大人,晚輩等候多時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