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在兩千年後考古現在》第145章:實驗工廠
“我在兩千年後考古現在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從實驗室二層往下走就沒必要再走安全通道了。

 因為中間挑空那塊被玻璃封蓋的部分往後走有一條斜著向下的通道。

 就跟商場超市那種斜坡扶梯一樣。

 順著這條通道就能走到下面。

 而且實驗室第三層到第五層都是這樣的通道連接。

 順著通道下來。

 挑空部分同樣是被玻璃封死的,目測那塊方形晶體包裹的機器還在更下面,應該是在第五層。

 莊遙他們也不著急,而是開始查看起這一層來。

 相對於第二層密封的實驗室。

 第三層同樣是各種實驗室,而且比第二層更加完善,佔地面積也更大。

 可以說從零部件使用壽命,機器結構,電力設施以及機器環境等一系列測試實驗室這裡一應俱全。

 甚至在第三層盡頭還有一間最大的實驗室,這裡面將一台機器徹底拆分,每一個部件都連接著不同的線路。

 但是機器之間又互相連接。四周牆面上都布滿了大屏幕。

 看起來好像是測試機器整體運行時候各個部分的實時監測。

 實驗室大門依然是緊閉狀態。

 所以暫時還是進不去,老張還在上面忙著開其他的門。

 莊遙他們只能草草看完這一層就繼續向下走。

 他們打算先大體探索一下,有一個大概了解,再好好安排接下來的事情。

 總不能一無所知,然後遇到麻煩就臨時找人吧。

 隨著莊遙他們把實驗室三層到五層全部走馬觀花的探索一遍,對整個地下實驗基地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簡單來說這個實驗基地就是圍繞著之前他們看到的那台艙形機器服務的。

 整個實驗基地分成兩部分,第二層和第三層是實驗室,分成一個個小房間,對不同的部位結構進行各種試驗。

 第四五層則是一個小型的實驗工廠。

 所有的實驗工廠面對中間挑空部分的那一面都是玻璃牆壁。

 只不過這個玻璃牆面看起來很厚實也很結實,不知道是什麽製作工藝。

 整個牆面密封的很好,哪怕是眾人已經找到了門口,人仍然被擋在外面。

 玻璃門上鎖不是問題,關鍵是上完鎖之後,看樣子還具有密封效果,這就很厲害了。

 要知道普遍的玻璃門要想有密封效果那是不可能的,開門關門那個縫隙怎麽處理?

 更何況過了這麽多年仍然具有密封能力,這更讓人不可思議。、

 當然,無塵車間不可能只靠一個玻璃門,在裡面還有另外兩道隔離通道,外面的玻璃門只是其中一個防塵密封屬性。

 但就僅僅這一點也讓考古隊歎為觀止,甚至一度以為這是外星科技。

 倒是莊遙並不意外,人類科技基本都是跳躍式發展的,每到一個時期都會出現科技爆炸的高光時刻,也會有科技停滯不前的黑暗時刻。

 這兩種情況是交替出現的。

 從工業革命到數字革命。

 經歷過好多次科技爆炸。

 甚至莊遙生活的年代就經歷過不止一次,無論是智能機的出現帶來的互聯網科技躍升,

 還是他晚年電池技術突破、通信技術的發展以及大數據綜合利用帶來的低空交通無人駕駛的大發展。

 後面又經歷過幾百近千年的發展,相信有過幾次科技爆炸很正常。

 無論是建築工藝、新型建築材料,還是說實驗室裡用到的密封材料、防塵材料乃至那台不知用途的機器,都還算在人類的認知范圍以內。

 當然,太好的密封技術就是略微阻礙了他們進入車間探索的腳步。

 也幸好玻璃是透明的,從外面可以看到裡面的情況。

 不然考古隊看著這些房間能急死。

 考古隊的人挨個趴在每一個車間外面看了一遍。基本所有的車間機器都不相同。

 所有車間裡面的機器合起來是一條小型的生產線,負責生產艙形機器的各個部件。

 從外觀配件到內部核心結構、電路板、接口、配套的部件甚至芯片都能自主生產。

 可以說只要把這條生產線修複,就能夠生產出一台完整的機器。

 當然,這也是不可能的,畢竟不僅有科技代差,還有原材料、安裝調試、內部程序等一些列問題。

 但不可否認,如果這條生產線還有修複價值,那給這個時代帶來的將是顛覆性的科技革新。

 無論是輸電、蓄電、信號、圖像處理、數據存儲、程序閃存等等各個方面,光從這台機器的大小以及功能推測就可以看出。

 更別說這個實驗室完全超越了這個時代的所有科技水平。單單一個防塵密封塗層就不是現在的人能夠做得出來的。

 走馬觀花的看完了整個基地。

 莊遙他們面對緊閉的車間,只能在外圍收集一些資料。

 寧學文和奚宛扛著一台相機開始拍照記錄。

 莊遙也沒有閑著,他來到樓上開始幫著工程組架設線路管道,希望能加快一下工作進度。

 雖說時間上不著急,但是這麽多好東西看得到摸不著,那種煎熬太折磨人了,嘴上說著不急,但是莊遙的身體還是很真實的。

 

 而就在莊遙他們還在實驗室裡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汗流浹背的探索忙碌的時候。

 此時遠在京都的一間生物實驗室裡。

 趙雅晴聲音顫抖的喊道:

 “第98次試驗,開始,啟動防護罩,啟動輻射裝置……”

 在她的面前是一塊巨大的玻璃,這可不是普通玻璃,而是含鉛量很高的特製玻璃,專門用來進行觀察核輻射試驗的。

 大家在醫院X光室拍片的時候,醫生和機器中間隔著的就是這種玻璃。

 不過趙雅晴面前這塊更高級也更昂貴而已。

 這塊玻璃後面,一片大約一平米的培養基上,生長著一片深綠色的苔蘚,而正上方,一台機器裡面密封著一小塊放射物質鈾-235。

 而趙雅晴身後則是他的老師李承平教授和他帶領的團隊。

 所有人此刻正滿臉期待的透過玻璃看著裡面的試驗。

 目前正在進行的正是未知苔蘚的核輻射吸收試驗。

 之前已經測試了數十種輻射元素,苔蘚的表現力都非常驚人,絕大多數核輻射都會被苔蘚吸收,最長的也不超過一個星期。

 而現在則是放射物質半衰期相對於其他放射物質要久到離譜的鈾-235.

 堪稱放射界的老壽星,起步就是幾億年的壽命,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難題。

 因為老式核電站和核彈用的核原料基本都是這種鈾-235。這也導致地球目前大部分地區特別是最有價值的沿海地區被核輻射籠罩。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146章 實驗工廠)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我在兩千年後考古現在》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