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趕屍大道》第1章:趕屍圖卷
  “呱呱呱。”

  夜鴉撲騰雙翼掠過高空,星月閃耀,血光隱現。

  密林中,一被三個黑衣人包圍的青衫少年,坐在火堆旁瞧著星月中蘊含的血光,嘴裡絮絮叨叨著,“星月顯血,是為大災?”

  言罷青衫少年陷入沉思,火光映照出秀氣的五官,膚色古銅,膝蓋上捧著一卷竹簡,上書明月大洞真經等大字。

  “為何這道經自言為修玄之始,大道之本?”

  青衫少年頗為苦惱,從懷裡掏出另一卷道書,與膝蓋上文字略顯新穎不同,這道書邊沿早已磨損,文字也更難認知一些。

  青衫少年將腰上的環玉摘下,激發其內靈氣,靈光顯現,放在眼前,適才將道書上的文字轉換成看得懂的大元神文。

  “奇哉怪也。”

  青衫少年仔細對比兩本道書,臉上浮現出濃濃的不解,“都是修行之門,為何差別如此之大?”

  世間仙法難尋,能得其一,便是大福緣,如讓外人知曉,如這少年般,一手一本修仙入門之法,恐會引得江湖追殺。

  此人正是宋行,他本是個異界人,不知名原因來到此,從黃口到束發之年,他自小聽村裡老人常言,世間有神仙。

  宋行對於神仙一事也頗為好奇,束發之禮完成後便離開家鄉,被人坑過,被騙過,被騙去當苦力過。

  好在萬般辛苦總有回報,他拜入六詔境的羅刹門之下,又因不解其意,三年之際已至,未入煉氣,不願受那勞役之苦,故而逃脫而出。

  在這黑水詔境內淪落為方野道人,靠著替人趕屍為生。

  也得益於此,不得修真之門心灰意冷之際,胸藏有趕屍圖卷,方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之意。

  “唉,言傳道,法不可輕傳,莫非我注定是無緣仙途?”

  宋行瞧著千辛萬苦尋得的二卷道書,又陷入不解其意的詭異狀態中。

  分明膝上便是能令人踏入修行之門,自此餐霞飲露,成為修仙中人。

  可偏偏就是不解其內意思。

  “或可按這趕屍圖卷所言,嘗試煉屍入道?”宋行嘀咕著,看向四周的三具屍體,一生前乃是大善人,皮膚白淨,

  一生前乃是大好人,明眸善睞,一生前乃是孝子,披麻戴孝。

  三人皆為被妖魔禍害而死的橫死之人,宋行接受他們家人的委托,送回故鄉,同時也是為自己做兩手準備。

  原本計劃著道書對比一二,或可解開心中疑惑,再回住處,嘗試吞吐靈氣,入那煉氣之境。

  而如今這法子依舊行不通,自己依舊雲裡霧裡,不明其意,看都不看不懂,怎麽去修?

  而另一手準備,便是以胸中趕屍圖卷上所言,尋三屍,以此煉化為身外三魂,可以此入道。

  雖不倫不類,頗有旁門左道的意思,萬般無法門的情況下,宋行也顧不得其他。

  “旁門便旁門,好過當一渾渾噩噩的凡人要強。”

  宋行搖頭歎氣,旁門左道也是入門,總比每日面朝黃土背朝天,渾渾噩噩的活一世更好。

  既這世間有仙神,說如何也要踏入這修真之門。

  枕著包裹睡了一夜。

  宋行一手灑落褐色粉末掩蓋蹤跡,大拇指穿過環玉,催動其內靈力,環玉是在羅刹門之時偶然從同門手中所得。

  其內注有靈力,以口訣催動,能令宋行這個門外漢使用煉氣道徒才能使用的道術仙法。

  羅刹門三年,宋行雖沒能入修真之門,

卻也不是一無所獲。  修行分五境,煉氣、築基、金丹、元嬰、陽神,陽神不知其名,羅刹門的門主,傳聞便是一位即將步入金丹道師的強者。

  三年中,宋行見過的,也不過是築基道士而已,那神采,真乃是靈光必現,雲霧隨動,宛如謫仙般。

  煉氣便是吐納天地靈氣,煉而用之以強化三寶,壯大心神體魄,為築基打下基礎。

  說來簡單,吐納人人皆會,然而精華便在於一個煉字,如何煉?如何煉而所用?

  這是一門學問,仙道學問。

  宋行知曉,以功法為基,便可行之,關鍵是他看不懂功法就很氣,那怕曾在羅刹門下,每逢初一十五便有授業老師開壇講道。

  他也是雲裡霧裡,不明所以。

  宋行一邊帶著三具屍體上山,時不時在路旁布置一些陷阱,畢竟是叛徒,羅刹門的弟子,可不會放過他這麽一個行走的道功。

  需防范再防范。

  宋行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這山無名,也不高,只不過是山上靈氣比山腳下更濃鬱一些,瞧著閃爍的環玉,宋行找了一處空曠的地方便停下。

  大善人皮膚白淨如美玉,大好人縱然身死,卻也給他眼神明亮之感,孝子縱然死了,也有一股孝敬父母的好人氣質。

  此三人都是人中善類,以趕屍圖卷所言,人之內,藏五行/五晦,善類獨佔其一,吸食煉化,可增長三寶。

  宋行心中觀想趕屍圖卷,識海頓生變化,精氣神三個大字雄踞天中,而旁邊顯化的是三具被趕來的屍體的名字。

  己身是一透明道人坐在虛空之中,人首部有精氣神三寶浮現,脈絡清晰,五髒蘊含五行清晰可見。

  早已看了多次,縱然再看,宋行不由得高呼神奇,仿佛透視般,將內裡情況所見全部明曉。

  意識深入小人中,視角再變,己身處於趕屍圖卷內,望著精氣神三大字,“煉善人為精、煉好人為神,煉孝子為氣,速速顯靈。”

  聲如洪鍾大呂般撼動趕屍圖卷,三大字旁的三人影急速消散,宋行隻覺三股無形之力沒入體內。

  意識淡出小人,再度以上帝視角觀察趕屍圖卷內的情況,道人體內三寶正在快速壯大,同時帶動五髒內的五行。

  隨著三寶五行的溢滿、交融,一絲絲乳白色的光華如水銀般浮現在道人經脈中,三寶逐漸停歇,唯獨留下乳白色的光華遊走經脈。

  而與之前不同的是,道人身上覆蓋一層淡淡光華,宛若螢火。

  玄關開竅,百脈具通。

  宋行意識離開趕屍圖卷的時候,腦中浮現出曾經在羅刹門下,授業老師所言的煉氣最後一重關。

  當第一縷靈力誕生,其後便可孜孜不倦,自行煉化吐納而入的靈氣,增長靈力亦是在增長三寶。

  “這便是煉氣?”

  宋行睜開雙目,頓感體內不同之處,全身的細胞仿佛都活了過來一般,呼吸間有種通透感,仿佛全身都伴隨著口鼻呼吸而呼吸。

  玄妙的感覺。

  宋行來不及打量自己現在的情況,肺腑之間傳來饑餓感,好似三天沒吃飯般,要大快朵顧。

  “玄關若開,需保持靈氣充足,才可穩住境界!”

  宋行後知後覺回想起授業老師的這句話,苦惱自身並無靈錢,“時也命也,能入煉氣已經是多年求索,知足常樂,知足常樂。”

  自我安慰著,宋行打開包裹,靠著山上的稀薄靈氣,他早晚得餓死,隻得食用少許靈米搭配尋常玉米製成玉米飯填充肚皮。

  靈力運轉略微生澀,無法,以道書所言,人間五谷乃蒙蔽人體玄門,阻礙道途所在。

  羅刹門中,入了煉氣境的道徒,自有仆役會為其送上因靈氣而生長的靈五谷,不僅沒有人間五谷阻礙道途的功績,還能助力道徒修行。

  吃飽喝足,休息片刻。

  宋行這才打量自己的情況,最顯著的變化便是身輕如燕,五感大增,氣力增長頗多。

  曾是仆役弟子是便聽同門傳言, 煉氣之後,縱然不學武,縱然是翻山越嶺,飛簷走壁不過等閑。

  更到後期,身如鳥兒般,踏葉而行,踏波而立。

  故而大元神朝除了仙道鼎盛外,江湖也是異常的興盛,多是無築基法門又無道術仙法傳承的修行中人組成。

  宋行自問,目前自己還不具備到那踏葉而行,踏波而立的境地,但翻山越嶺,如履平地。

  “妙哉妙哉,待道爺再去尋三大善人,以資三寶,哈哈哈。”

  暢懷大笑,迎著落日,下山,朝著最近的集落而去。

  “砰。”

  言笑間,宋行手腕處一道白光環繞極速飛行,白光閃爍,隨後便是雷鳴般的巨響傳出,一擊將三人粗的大樹擊穿,瞧著冒煙的樹洞,“環刀術威力也增長不少。”

  羅刹門給仆役弟子們準備了三類道術,一為催靈術,乃是為了種植靈五谷而準備,二為猿背拳,乃是增長體魄的法門,為鍛造而準備。

  三為殺伐術法,環刀術。

  三類中,催靈術宋行早已駕輕就熟,已經用環玉內的靈力進行培育靈五谷,而猿背拳更是他敢獨自一人行走山中,不懼豺狼虎豹的根本。

  至於環刀術,此乃真正的道術仙法,宋行倒是也用過,不過太消耗靈力,以前用一次環玉內的靈力就會消耗殆盡,得第二天才能用。

  撿起指刀,宋行臉上笑容滿面,走路三步一蹦,頗為輕快。

  行走至半夜,宋行停下腳步,只因為他走的快,身後突兀的出現腳步聲,也走的很快。

  而停下來之後,腳步聲又消失一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