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裡的活兒乾完,一家子六口,高高興興的回家。
羅似錦和奶奶在地頭也幫了一會兒忙,不過奶奶下地幫忙,羅似錦那是在地頭純粹自己玩兒。
以為老太太舍得福寶在這裡受罪啊?
那才不是。
羅似錦在這裡待著,這天上那毒辣辣的太陽立刻就被雲彩遮上了。
天氣變得不冷也不熱,正好讓人們乾活兒。
時不時還吹著小風。
收秋時候的炎熱立刻就被緩解,人們乾活的勁頭都足了幾分。
老太太看看天都不敢讓孫女回去,自家這孫女兒自帶的福氣的屬性。
到哪兒哪兒天氣隨著孫女兒的需要來改變,這已經不是第一回。
下午的時候,羅建梅和姚三妹也加入到了收秋的行列當中。
因為人多,今天乾活兒特別快。
晚上回到家裡,羅建梅和姚三妹端上來已經燉的酥爛的肘子。
兩個人蒸的大白面饅頭,糧食和肉都是他們從城裡帶回來的。
臨回來之前,娘特意從市場上買了300斤白面,買了100斤大米。
對於他們家來說,這可是大手筆。
可是特別會過日子的三個女人,那是誰都沒往心裡去,這是他們自己掙來的錢。給自家男人吃點兒好的不算什麽。
更何況他們又不差錢。
剩下收秋的日子,三天他們就已經把地裡的活兒乾完。
老爺子本來以為今年的年景不錯,糧食也算是豐收。
而且今年是第一年包產到戶,他們家五畝地,種的全是麥子。
這一畝地能產五百斤麥子,就已經算是不錯。
這個年代又沒肥料,又不打藥的,產量提高不到什麽程度。
還是老把式精心伺候地,再加上老天爺風調雨順,才能有這個產量。
誰承想在打谷場上曬好了麥子,一過秤的時候,連老爺子都驚呆,他們家一畝地麥子居然收了一千三百斤。
老爺子一開始都懷疑生產的隊的秤出問題。
可是兒子和他稱了幾次數字都是一模一樣。
他們家五畝地居然收了六千五百斤麥子。
歷時之間,羅家成了村裡萬眾矚目的一戶人家。
其他人家的麥子收上來的數量都很正常。
當然要比起往年生產隊一起乾的時候產量自然有提高,畢竟這是給自己家乾。
很多人家的麥子都能達到一畝地收到四百五到五百斤,比起生產隊大集體的時候產量都是顯著提高。
可是一千三百斤這個數字,簡直是天方夜譚,很多人家都趕來看這個熱鬧。
“羅老爺子,你和你兒子這是怎種地的呀?怎就能種出來一畝地一千三百斤。”
多少人是羨慕啊。
很多人對於一畝地一千三百斤沒有一個深入的概念。
要知道,去年生產隊分糧食,一家一個大人帶兩個孩子,一年只不過分270斤糧食。
而且還是帶皮的,去皮之後一天連一斤糧食都沒有。
這270斤糧食裡面只能分到手的只有200斤,剩下70斤都是分的一些紅薯,玉米,豆子之類的東西。
小孩子是不算人頭分糧食的,也就是家裡有幾個大人按幾個大人分,要是一家三口,兩個大人養活一個孩子,那還馬馬虎虎,可是誰家不是三四五個孩子。
就算兩個大人養活三個孩子,一家也不過才能分五百多斤糧食,
算下來一天才一斤多。 五張嘴吃一斤多,而且是一天三頓,你可以想象到一頓飯才能吃多少糧食。
當然這是以前沒有包產到戶之前,大隊分糧是這麽分的,現在既然包產到戶了,一年給大隊交任務糧。
按照他們大隊的標準,一共公糧,購糧加在一塊他們家應該交八百斤公糧。
八百斤可不少。
問題是剩下的更多,六千五百斤去掉八百斤,媽呀!
不少人心裡一算,都是吃驚。
老羅家這是要發財啊。
就算糧食不值錢,可是一斤麥子也有一毛一。
那絕對有大幾百塊錢。
誰胃裡不是冒酸水。
再看看自家的麥子,有人喃喃自語。
“難不成,福寶真是個福星?看看老羅家自從那小丫頭出生之後,一天日子過的比一天強,啥好事兒他家都能趕上。”
“你還別說,那丫頭的運氣還真是不一般,上一次他爹帶著他和我們一起進山打獵。那可是扛下來,一人一頭野豬,外加兩頭羊。”
“要照這麽說的話,這福寶還真不一樣。”
“難倒真是福星?”
“這可真說不準。有的人福運就是那麽好,稍微沾上的運氣周圍的人都能受益,你看看老羅家,自從生了福寶,這家裡日子都過成什麽樣了?
你別看人家分家,聽說現在都到縣裡去做買賣,先別說買賣做的好壞,就衝羅老太太現在敢買幾十斤豬肉回來給羅家一家子打牙祭,就能看出來指定掙上錢了。
更別說這羅家還真的邪性。出個門兒就能撿上野豬,上山打獵羊和野豬全能打回來。 哪怕就是一塊兒去打豬草看到的那豬草都比別的地方旺。”
一時之間,羅家的陳年舊事全被人翻出來口口相傳。
似乎從這裡面就印證了羅家人的非同一般。
羅老爺子樂的那是合不攏嘴。
糧食打了這麽多,今年哪怕就是遇見年景不好,一家也不會餓肚子。
雖然他和兒子兩個給地裡使了不少力氣,那是精心呵護著這地。
可是也沒想到這地會給這麽大的回報,再回頭看看他們家的小胖丫頭,正在那裡歡快的從地上撿起綠瑩瑩的麥穗兒,在手裡搖晃著像一個狗尾巴草一樣,在那裡跟著她大哥二哥撩貓逗狗。
小丫頭笑的沒心沒肺,小短腿兒跑的特別歡實。
羅老爺子看看老天爺,老天爺對他們羅家不薄。
羅家打了六千多斤糧食的事情,幾乎傳遍了四裡八鄉,周圍村子那是獨此一戶。
羅建設和羅建國回到家的時候都有點兒懵。
他爹和三弟什麽時候變成種莊稼的老把式?
雖然說他爹這麽大年紀種糧食,那肯定是老把式,問題是他們兩個也不次。
這些年三兄弟跟著他爹是手把手學出來的,誰也別說誰學的好,誰也別說誰學的不好。
一個師傅教的徒弟能有什麽差別,大家兄弟之間還能不了解對方是什麽本事!
可是他們兩兄弟那是累死累活,家裡還有其他壯勞力幫忙,居然一畝地只能打700斤。
而他爹一畝地就1300斤。
這人比人能氣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