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盜墓之民國奇人傳》巴蜀秘藏 第22章 古蜀舊跡
  眾人又從嘉陵江上行船數日,直到七日後的午時,沈希言等人方才在水面上隱約看見遠方的港口碼頭。

  貨船行近後,早有數十位袍哥弟子在此等候,為首的乃是袍哥會仁、義、禮、智、信的五旗旗主。

  原來這五位旗主算了陸子坦等人的路程,料定陸子坦等人這幾日必會來到廣漢縣,故而早早的在此迎接。

  這五旗旗主聽了陸子坦之命,率領百十號五旗弟子中身強力壯者,先一步趕至廣漢縣,征集了大量船隻以備後用。

  當下老道士等人下了船,由五旗旗主引路,來到了袍哥會設在廣漢縣城內就近的一處堂口。

  本地堂口的堂主原先曾屬渾水派系,聽聞五旗旗主說近日陸總把頭會大駕,早已令手下人將這處堂口布置的張燈結彩,好似過節一般。此時見了陸子坦真容,更是大表忠心,一派討好。

  老道士等人來此的目的,除了袍哥會的五旗旗主等少數幾人知曉外,並沒有將消息大肆散布出去。

  陸子坦也懶得在搭理那位堂主,只是照例詢問了他幾句,廣漢縣境內,袍哥會開辦的灰色產業是如何處理的,然後就讓他退了下去。

  一行眾人中,只有老道士,玄音大師與蕭松算是倒鬥的高手。當下三人一番商量,打算先往傳聞中,古蜀國遺址所在的廣漢城西七裡外的鴨子河去查看,等探知虛實後在回來做計較。

  倒鬥其實是個技術活,若沒有一套完整的本事,只是隨便找一個山丘沒頭沒腦的死挖,絕不可能挖出龍樓寶殿。青城派二老不曉得此中門道,對尋龍點丘之事又無甚興趣,於是主動提出留在堂口等待,並未隨行。

  於是眾人決定,由老道士,玄音大師,沈希言和蕭松,以及陸子坦父女,輕裝簡行,親自前去鴨子河附近查探一番,回來後在組織人手挖掘。

  老道士等人出了縣城,一路向西行了七裡,果然看見一條延綿的大河,兩岸鸕鶿、鶴鷸等飛禽嬉戲,四周山脈不絕。

  這條河正是是鴨子河,據那日老道士聽仙源當鋪的掌櫃“通天眼”所言,古蜀國遺址就在鴨子河附近!

  此時雖是晌午,但天氣卻有些陰沉,日光也被阻隔在烏雲之中。

  沈希言遙望四周,因見遠處山林中隱隱泛起金白之光,因此大驚失色。

  一旁陸箐箐見沈希言面色如此,忙問道:“師兄這是怎麽啦,為何這副見了鬼般的表情?”

  原來老道士所授《發丘撼龍經》有言:“凡山谷之中,遙聚金光,其下必藏金玉!”

  古時候,倒鬥發丘的盜墓者,往往扮成遊行的方士,行走在名山大川之間。他們自稱拜山苦修,實際上卻是憑借一雙肉眼辨識所謂的寶氣,而這辨識寶氣的法子,就是盜門裡“望氣點丘”之術。

  倒鬥之人所謂的“寶氣”並非彩霞霓虹等自然之光,而是埋在地下裡的金玉所滋養出來的一種特殊的光芒。

  比如一把十分鋒利的寶劍,藏於匣中。如果有人猛地打開匣子,就會冒出一道寒光,這其實是最常見的一種“寶氣”。

  因為扮成方士的盜墓者,常常需要登高觀望,多少有些故弄玄虛的姿態,百姓們不知此中道理,以為這些方士是在進行修行,於是便將他們稱之為“望氣師”。

  後來,一些真正的道士以此為靈感,跑到山上望氣修煉。

  時間久了,竟然真的讓他們琢磨出了一種修行方式,這就是道門裡的“望氣之術”!

  道門創造的望氣之術是一種參悟天地的修道之法,

與盜門“望氣點丘”尋找陵墓的目的並不一樣。  正因為盜門與道門同音,再加上這麽一層緣故,所以老道士平日裡才做成道士打扮……

  倒鬥分丘的人都知道,金玉乃是石中之極品。若有大量金珠埋藏於地下,日子久了,其上空就會泛起金光,這就是所謂的珠光寶氣!

  此時沈希言所見到的,自然不是雲虹彩霞等自然之光,正是地下埋藏的大量金玉所養出來的“金光寶氣”!

  那泛起寶氣的山谷裡,樹木遮天蔽日,再加上這會的天氣正好陰翳,那寶氣隆隆的升起,愈發亮敞。

  沈希言也只是聽老道士談論過“寶氣”,生平還是第一次見這等明亮的“寶氣”,故而此時大覺驚奇。

  老道士等人也沒想到此處的寶氣如此濃鬱,本以為還要費一番功夫,沒想到如此輕易的就看到了地下藏有龍樓寶殿的征兆。

  蕭松多年縱橫川蜀,也是第一次在川蜀地界見到如此濃鬱的寶氣,此刻喃喃道:“寶氣有如此規模,這地底下得藏了多少金玉……?”

  眾人正在震驚於這如此濃鬱的寶氣時,一旁玄音大師卻開口疑問道:“我等都知古蜀國善鑄青銅,青銅並非金玉,此地本不該滋生出如此氣派的寶氣……”

  玄音大師這一句提醒的話,頓時讓眾人又生驚疑。莫非此地並非古蜀國遺址,而是古代某一位王侯的陵墓不成?

  這原本該藏有大量古蜀國青銅的遺址,為何會散發出唯獨金玉才能滋養出來的寶氣?

  蕭松也以為弄錯了,於是又看起兩旁的山勢來。

  只見此地的山脈雖也纏綿,勉強屬於龍脈。但山脊陡而不高,山脈斷而不續。在風水上屬於“龍困淺灘”之像,雖屬龍脈,卻並非利於葬人的吉壤。

  “龍困淺灘”困住的乃是凶龍,若有人敢將陵墓建在此地,其後世非得被這凶龍鬧得斷子絕孫不可。

  當下蕭松道:“此地絕非龍樓大墓的營建之地,不可能會有王侯將自己的陵墓建造在此地!”

  老道士和玄音大師自然也懂得尋龍定丘之術,他二人遠遠的觀望後,也讚成蕭松之言。

  既然此地不會藏有龍樓寶殿,那麽這寶氣必然只能是古蜀國地下遺址裡的金玉滋養出來的。換句話說,古蜀國不但善於鑄造青銅器,而且還遺留了大量金玉!

  這個猜測著實讓眾人驚訝,古蜀國在當時要發達到什麽程度,才能既善於鑄青銅,還可以冶金玉?

  當下老道士道,反正已經找到了古蜀國遺址的具體所在,回去好好準備一番,待明日清晨,就帶領袍哥弟兄們進山挖掘,非要將古蜀國遺址挖出來不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