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莫出軌
我們還記得周曉梅吧。
她離婚了。
原因是王剛再次出軌。
男人管不住自己的眼睛有情可原,一旦管不住褲襠裡的東西就容易出事,出大事。
女人可以容忍男人的花心好色,但不能容忍出軌。反過來男人也一樣。
解決出軌的最直接最有效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離婚。
離婚後的周曉梅帶著孩子回到娘家。王剛也爭取了孩子的撫養權,但她沒給。
父母看著閨女帶著孩子回來,知道是離婚了,也沒說啥。
能說啥呢?自己的閨女自己知道,性子烈,不可能容忍女婿的出軌行為。當然,他們也不能容忍。只是都老了,看不得閨女一個人帶著孩子過活,難免傷心難過。
周曉梅在家待了一個月,離婚後的傷心勁兒過的差不多了。還有一個月過年,她想年前就這樣了,年後得找工作乾活,不能總這樣待著。
想到找工作就想到了老譚,還得找這個同學加小叔。
老譚到家的第三天接到周曉梅的電話,他不知道周曉梅離婚的事,乍一聽說很是吃驚。周曉梅簡單的向他說了離婚原因,然後問能不能給安排個工作。
老譚想了想問:“你打算在省城還是在呼市?”
“呼市吧,換個地方,心情能好點兒。”周曉梅說。
“孩子怎辦?你能不想嗎?”老譚問。
“沒事,這兩年也都是我媽帶著了,不怎跟我想了就回來看看,還能怎著。”周曉梅說完歎了口氣。
“過完年去呼市吧。”老譚說。
年後呼市的中央廚房店開業,木蘭調過去當店長,海東路店長還沒選好,周曉梅去正好。按理說以周曉梅的能力能當區域經理,但她到阿巧畢竟是新人,不能給那麽大的職務,先從店長做起吧。
“小叔,我老奶奶是不是要過生日了?”周曉梅問。
“嗯。”
“今年正好在家,到時候我去。”
和周曉梅通完電話,五姐說:“上兩天我回和尚溝給咱媽領地錢去,碰著後院二嫂子了,她說曉梅離婚了,帶著孩子在家呢。”
“我才知道。”老譚說:“她一直沒給我打電話。”
“我記著二嫂子還想把她給你介紹了。”老姐夫帶著調侃的意味說。
“哪有的事,都老黃歷了。”老譚說。
老姐夫不懷好意的笑了笑,說:“你注意點,把她領到跟前兒上班,別叫林燕知道。”
“林燕早就知道。”老譚說:“這些年都跟著我幹了,也就這兩年沒在一起。她前夫那人挺好的,跟我哥們兒,我們一起合作的時候也犯過類似錯誤,但有孩子後改了,誰知道這又犯了。”
“老周家丫頭都厲害,管得嚴唄,高壓下必有反抗,準是那男的忍受不了,出去找樂子了。”老姐夫說。
“你倒是挺能想象。”老譚笑了。
“怎地?你還有啥想法呀?也準備出去找一個唄。”五姐白了一眼老姐夫,語氣不善的說。
老姐夫立馬歇火。
五姐由周曉梅的事引到老譚身上,對弟弟說:“別看你不說,也知道你和林燕倆啥樣。跟你說不能做越軌的事,看家恆多好,你還有這麽大個兒子呢,知道不。”
老譚點頭道:“嗯,知道,放心吧,不能。”
五姐嚴肅的說。“不管怎說林燕是親媽,孩子到啥時候都得跟親爸親媽在一起。你看那些離婚的,

單親家庭,孩子都發畏,性格也不健全。
我班上有兩個孩子是單親家庭,一看就和雙親家庭的不一樣。人家別的孩子在那玩呢,熱火朝天的,這兩個孩子就在旁邊瞅著,不靠前,也不愛說話。他們爸媽沒離婚的時候不這樣,都挺正常的。
大人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可大了,看著孩子不說,其實啥都知道,自己就覺著低人一等。人家別的同學都有爸有媽,自己沒有,心裡委屈。尤其是跟著爸爸過的,穿衣服就看出來了,人家有媽的衣服乾乾淨淨,打扮的立立正正的。沒媽的衣服就髒,鞋也埋汰,和沒人管似的,瞅著心疼。”
老譚說:“我不能”
“咱媽歲數大了,禁不起折騰,你啥都懂,有些話我不說你也明白。不管看老人還是孩子,都不能離婚。”五姐說。
“你五姐說得對,離婚不是啥好事,再說咱們家也做不出那事來。你都四十了,過年四十一,不是年輕小夥兒了,老實的過日子比啥都好。”老姐夫說。
“放心吧,我不會那樣。”老譚打著保證。
這一點倒是真的,老譚沒有離婚的打算。他是個很容易滿足現狀的人,這樣人看上去很好,無欲無求,隨遇而安,並且隨和。
但這樣人有個缺點,對家庭生活不細心,不能夠細致入微的體貼身邊人,就連對親人的關心也不夠,屬於粗線條的那種。
而對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卻極度熱情,甚至是廢寢忘食。
這樣人在過去叫勞模,被人尊重。現在叫有事業心,敬業,雖然也被人尊敬,但少有人為之了。
說實話,事業雖好,但家庭同樣重要。隻專注事業,家庭必然出現裂痕;要家庭而不要事業,又難以維系生活。
應該在家庭和事業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做到人們說的那樣,家庭事業雙豐收。
從另一個角度講,家庭美滿是事業的基石,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
很多人的事業如日衝天,可是做著做著就不行了,走了下坡路,為啥?
資金鏈斷裂、市場競爭激烈、大環境不景氣、管理不到位這些原因雖然有之,但都不是主要的。如果細追,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家庭不和諧。
中國人一向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修身為本,以德為之。所以孔子說“德之不修,吾之憂也。”
修之以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我們可能做不到修於邦國天下,但自身和家庭是必須做到的。故而先修身,後齊家,做到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孝為本,以和為貴,最後是“家和萬事興”。
所以說家庭美滿是事業基石,這話不帶錯的。
其實我們不講古人的這些大道理, 用笨腦袋想也能明白,一個人要是連家都整不好,事業也好不到哪去,好也是暫時的。
剛進臘月,老譚三姐家就把豬殺了。
殺豬這天三姐打發兒子金生開車把弟弟和大侄子接到了家裡。
老譚四年沒來三姐家,都有點認不出了。
兩進的院子,闊氣的和過去的地主家沒啥兩樣。五間嶄新的正房坐北朝南,前面停著一台轎車和一台麵包,窗戶前還停著台摩托。
東廂房停放著各式農用機械,有三輪車、大四輪、旋耕機、播種機、噴灌機,還有各式農具,怎一看像個農用機械修理鋪。
西廂房是鴨舍、雞舍、豬圈、牲口棚、糧食屋。雞鴨在院子裡悠閑的逛著,不時發出兩聲歡快的叫聲,還有兩隻肥壯的大鵝,晃著身子扭著脖,仿佛首領一般的耀武揚威。
三姐和三姐夫早就迎出門外,笑呵呵的看著走上台階的老譚父子。
“三姑、三姑夫好!”家恆跑到跟前大聲說。
三姐高興的連聲應承,摸著大侄子的頭說:“長這大個子,比三姑都高了。”
“還沒我大哥高呢。”家恆瞅著金生說。
“你剛多大,還長呢,等你十八、九就比我高了。”金生說。
三姐領著家恆先進了屋,三姐夫和老譚寒暄兩句,也相跟著進屋。
豬已經殺完了,殺豬匠正在剔肉。整個外屋地熱氣騰騰,幾個女人在灶台邊忙活著,切肉的切肉,切酸菜的切酸菜,灌腸子的灌腸子。肉還沒吃到嘴呢,就有了殺豬菜的味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