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神隻時代之妖怪神仙》第166章 女人之間的決鬥
2019.10.30更新

跟大家道個歉。之前我說獨孤九劍不是所謂的因果律武器,結果最近發現了新的訪談內容……央視2台《對話》節目采訪金庸?

我尼瑪真就激光製導因果律武器啊!

原回答:

據我了解,獨孤九劍可以說是金庸武俠裡被人誤解最深的東西之一了。金庸先生對於這門武功是帶有非常深刻的思考的,他用了一整本書的體量來解釋這一門武功,重要性甚至不低於任何一個主角。金庸曾將他最敬重佩服的圍棋大師吳清源比作擅使獨孤九劍的風清揚

可惜很多人不解原著之意,憑模糊印象或電視劇表現胡亂揣測。在此準備以十四部金書的原文為基礎,做一些比較系統的分析,摸索一下金庸先生當年創作九劍的脈絡。

誤區1:令狐衝風清揚不會破氣式。

誤區2:獨孤九劍不需要內力,離了劍就沒用了。

誤區3:獨孤九劍對付不了獅吼功,令狐衝一吼就暈了。

誤區4:獨孤九劍第一式就有360種變化,所以也是有招。

誤區5:獨孤九劍是獨孤求敗利劍時期的武功,不如楊過學到的重劍劍法。

誤區6:無招勝有招——  

先從破氣式開始吧。一般修習內功之道,多為增強內力。同樣的一拳一腳、一掌一劍,在內力平平之人使來,不過令敵人摔倒受傷,或以之拆解對手來招。但內力一經增強,輕輕一掌,即可使敵重傷嘔血,甚或一命嗚呼;揮劍架出,可將對手沉重攻來之兵刃反彈自傷,將對手虎口震裂,甚或兵刃脫手高飛。武功高低往往便決於內力之深淺。——神雕,玉女心經
令狐衝仍沒覺察到,繼續說道:“咱們和人動手,對方倘若內功深厚,兵刃和拳掌中往往附有厲害內力,無形有質,能將我們的長劍蕩了開去。——笑傲,治傷
原來各劍派都有上乘氣功為根基,劍招上倘若附以渾厚內力,可就不是那麽容易破去了。這道理本也尋常,只是我想得鑽入了牛角尖,竟爾忽略了,其實同是一招‘有鳳來儀’,在林師弟劍下使出來,又或是在師父劍下使出來,豈能一概而論?石壁上使棍之人能破林師弟的‘有鳳來儀’,卻破不了師父的‘有鳳來儀’。——笑傲,邀客

獨孤九劍可以破解天下武學的招式,但如果對手內力強勁,附在招式之上,那就不那麽容易破了,所以,破氣式既為對付身具上乘內功的敵人而用,則應是結合其余各式,破解附以渾厚內力的招式的法門。

很多人說令狐衝破氣式尚未練成,或者風清揚也不會破氣式,其實大謬不然。他將內力慢慢運到木劍之上,一劍之出,竟隱隱有風雷之聲。但不論敵手的內力如何深厚,到了“獨孤九劍”精微的劍法之下,盡數落空。——笑傲,探獄

這句話就是再明確不過的對破氣式的直接描寫。具體是如何讓敵人內力全部落空的呢?原文中是這樣說的:揮灑如意,與封不平片刻間便拆了七十余招,兩人長劍始終沒相碰一下,攻擊守禦,全是精微奧妙之極的劍法——笑傲,圍攻
這棋枰二尺見方,厚達一寸,是件極沉重的兵刃,倘若砸在劍上,就算鐵枰平平無奇,全沒特性,長劍也非給砸斷不可。令狐衝身子略側,斜劍往他右脅下刺去。黑白子見對方這一劍雖似不成招式,所攻之處卻務須照應——笑傲,打賭
二人你一劍來,我一劍去,霎時間拆了二十余招,兩柄木劍始終未曾碰過一碰。——笑傲,

探獄內力全失的令狐衝,只要和對手武器相交,長劍便會被對方震飛,從田伯光到封不平到黑白子到任我行,都曾想憑內力碾壓,但令狐衝單憑劍法精妙,無人能碰到他手中長劍,對方內力再高,也無所施其技。令狐衝不敢稍有停留,自己沒絲毫內力,只要有半點空隙給對方的內力攻來,自己固然立斃,那婆婆也會給他擒回少林寺處死,當下心中一片空明,將“獨孤九劍”諸般奧妙變式,任意所至的使了出來。這“獨孤九劍”劍法精妙無比,令狐衝雖內力已失,而劍法中的種種精微之處亦尚未全部領悟,但饒是如此,也已逼得方生大師不住倒退。——笑傲,傾心

敵方內力雖強,但卻不給他任何空隙攻來。獨孤九劍,有進無退,每一劍都攻敵必救,自己就無需防守。你內力再高,要是碰不到對手的兵器,那就阻擋不了他的攻勢。

令狐衝受到內傷後,自身已無半點內力,所以他面對的每一個人,對他而言都是身具上乘內功的高手,要想打贏,他必須讓劍法高到讓對方內力全然無法起效的地步,換句話說,令狐衝內力全失後打的每一場仗,都在使用破氣式。至於第九劍“破氣式”,風清揚隻傳以口訣和修習之法,說道:“此式是為對付身具上乘內功的敵手而用,神而明之,存乎一心。——笑傲,傳劍

破氣式的關鍵,就在於【神而明之,存乎一心】這句話,很多人望文生義,以為這是形容境界的,但要是知道這兩個詞的意思,就會知道完全不是這回事。

神而明之,出自《易·系辭上》:“紀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的意思是“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奧妙,在於各人的領會”。

存乎一心,出自《宋史·嶽飛傳》:“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意思是“運用得巧妙、靈活,全在於善於動腦筋思考”。嶽飛少年時隻喜野戰,上司宗澤說道:“爾勇智才藝,古良將不能過。然好野戰,非萬全之計。”因授以布陣之法。嶽飛說道:“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宗澤對他的話也頗為首肯。但嶽飛後來征伐既多,也知執泥舊法固然不可,但以陣法教將練卒,再施之於戰場,亦大有製勝克敵之功。這番經過也都記在《破金要訣》之中。——射雕,大軍西征

嶽飛的這句話原原本本的出現在射雕中,也是為了說明行軍打仗不可拘泥舊法,正符合獨孤九劍“無招勝有招”之要旨。

所以,“神而明之,存乎一心”並不是一個類似“深不可測”“入神坐照”“出神入化”“隨心所欲”之類形容境界的片湯話,而是一個很明確的對破氣式原理的描述,風清揚的那句話翻譯過來就是,破氣式是為對付身具上乘內功的敵手而用,它的奧妙之處,全在於善於動腦思考。也就是對任我行時明確提到的:使這“獨孤九劍”,除了精熟劍訣劍術之外,極大部分依賴使劍者的靈悟,一到自由揮灑、更無規范的境界,使劍者聰明智慧越高,劍法也就越高,每一場比劍均無舊軌可循,便如是大詩人靈感到來,作出了一首好詩一般。——笑傲,探獄

所以風清揚為何不像傳之前八式一樣傳破氣式也就顯而易見了,因為劍法能教,聰明才智這種東西沒法教。黃蓉已花了將近一個月工夫,才將招數傳授了魯有腳,此時再把口訣和變化心法念了幾遍,叫他牢牢記住,說到融會貫通,那是要瞧各人的資質與悟性了,卻不是師父所能傳授得了的。——神雕,英雄大宴

破氣式雖然有練法和修習之法,但使出來的劍法高低取決於各人資質悟性,是因人而異的,師父就是想教也教不了。

第二個常見的誤解是獨孤九劍不需要內力,離了劍就沒用了,這是把武功和武功使用者混為一談的經典謬誤。向問天道:“你的刀呢?”令狐衝道:“在下使劍,就可惜沒劍。”向問天道:“你劍法怎樣?你是華山派的,劍法恐怕也不怎麽高明。”令狐衝笑道:“原本不怎麽高明,加之在下身受重傷,內力全失,更是糟糕之至。”向問天道:“你這人莫名其妙。好,我去給你弄把劍來。”(這幾句話太古龍了)——笑傲,聯手

令狐衝前期身受內傷,內力全失,他使出的獨孤九劍沒有內力,並非不想,而是不能。

順便說一下,有人說令狐衝無內力能打贏高手說明笑傲江湖水平低下,這是典型的為黑而黑。洪七公武功原已精絕,既得聞上乘內功訣竅,如法修為,自是效驗如神,短短數日之中,已將八脈打通一脈,輕身功夫已回復了三四成。若論拳勁掌力、搏擊廝鬥,仍還不如一個初練武功的壯漢(三聯版為“全然不會武功的壯漢”)——射雕,島上巨變

五絕高手洪七公在用不出內力的情況下,搏擊廝鬥尚不如壯漢,無內力的令狐衝能贏江湖一流好手,只能說明獨孤九劍強絕無倫。令狐衝一躍而前,腰刀連鞘挺出,直刺其喉。那人尚未驚覺,已然送命。令狐衝不禁一呆:“我這一刀怎地如此快法?手剛伸出,刀鞘已戳中了他咽喉要害?”自己也不知自從修習了“吸星大法”之後,桃谷六仙、不戒和尚、黑白子等人留在他體內的真氣已盡為其用,高強內力再加獨孤九劍,那便勢不可當。他原意是這刀刺出,敵人舉刀封擋,刀鞘便戳他雙腿,叫他栽倒在地,然後救人,不料對方竟無絲毫招架還手的余暇,一下便致了他死命。——笑傲,伏擊

和其他所有的武功一樣,內力是可以正常加成在獨孤九劍上的,高強的內力不僅可以增加獨孤九劍的威力,甚至還能改變獨孤九劍的打法。那人卻不追擊,以掌作劍,頃刻之間,將“玉女十九劍”中那六式的數十招一氣呵成地使了出來,這數十招便如一招,手法之快,直是匪夷所思。(掌劍)——笑傲,面壁
忽聽那老者道:“蠢才!手指便是劍。那招‘金玉滿堂’,定要用劍才能使嗎?”令狐衝腦海中如電光一閃,右手五指疾刺,正是一招“金玉滿堂”,中指和食指戳在田伯光胸口“膻中穴”上。田伯光悶哼一聲,委頓在地,抓住令狐衝喉頭的手指登時松了。(指劍)——笑傲,傳劍
腰刀忽地遞出,刀鞘頭戳在他胸口。那人“啊喲”一聲大叫,身子向後直飛出去。令狐衝沒料到自己內力竟如此強勁,卻也一呆。(鈍器)——笑傲,伏擊
他提起燭台當劍使,手臂一抬便刺入了一人咽喉,頃刻間殺了六人。(利器)——笑傲,密議
令狐衝和盈盈不約而同的一聲歡呼,眼見左冷禪又一劍刺到,令狐衝舉短棍便往左冷禪咽喉挑去,那正是敵人劍招中破綻的所在。(骨頭)——笑傲,聚殲

足見只要修為夠高,內力夠強,獨孤九劍可以以包括掌指在內的任何載體使出,當然,也包括無形劍氣。並非離了劍就沒用了。

那令狐衝又是怎麽回事呢?他運力於指,向那人背心戳去。那人背上一痛,回刀砍來。令狐衝拳腳功夫平平,適才這一指雖戳中了敵人,但不知運力之法,卻傷不了他。——笑傲,積雪

令狐衝的短板在於他出身華山劍派,他隻學過將內力運於手中的兵器上,在這個基礎上他手持鈍器(刀鞘),依然能傷人。但他拳腳功夫平平,不知運力於拳掌腳指之法,如果沒能戳到穴位(田伯光、陸大有),那就不能傷到身具武功之人。張君寶一拳打在尹克西胸口,他從來未練過拳術,這一拳打去隻如常人打架一般,如何傷得了對方?——神雕,華山之巔
這句話最是要緊不過,你出拳打人,打何處,也是心要用在何處。你打他之時,心神貫注,便如你師父所言,要用意不用勁。——神雕,華山之巔
他不知張君寶練了《九陽真經》中基本功夫,真力充沛,已是非同小可,只不過向來不會使用,這時分別得到覺遠和楊過的指點,懂得了用意不用勁之法,那便如寶劍出匣,利錐脫囊,威力大不相同。——神雕,華山之巔

如果如張君寶一般,學會了將內力運於拳腳中的基礎方法,令狐衝馬上便能脫胎換骨。就如同段譽如果學會了內力使用的基本方法,那六脈就再也不會時靈時不靈了。

第三個誤解是說因為令狐衝被任我行一吼就暈了,所以獨孤九劍對付不了獅吼功。

其實令狐衝被吼暈主要原因依然是因為他當時身受內傷,內力全失,這個短板倒是和獨孤九劍沒有關系。至於獅吼功一類的武功本身確實是有破解之道的,而且也不一定非要用到獨孤九劍。這時三僧的內功已施展到了淋漓盡致,有心要長嘯向山下少林寺求援,卻開口不得,這當兒只要輕輕吐出一個字,立時氣血翻湧,縱非立時斃命,也必身受內傷,成為廢人。——倚天,夭矯三松鬱青蒼
張無忌一開口,真氣稍泄,三僧的掌力便排山倒海般推將過來,隻得催力抗禦。——倚天,夭矯三松鬱青蒼
費彬立即還劍相刺,但莫大先生一劍既佔先機,後著綿綿而至,一柄薄劍猶如靈蛇,顫動不絕,在費彬的劍光中穿來插去,隻逼得費彬連連倒退,半句喝罵也叫不出口。——笑傲,授譜

獅吼功的催動與內力息息相關,只要能逼得對手全力施展內功進行招式攻防,獅吼功自然就不攻自破了。令狐衝當時內力全無,他的修為還不足以讓任我行全力以赴。

第四個誤解是說獨孤九劍第一招就有三百六十種變化,是有招的,這就是沒有結合上下文造成的斷章取義。

這個誤解通常是片面的理解原文產生的:只聽風清揚又喃喃的道:“第一招中的三百六十種變化如果忘記了一變,第三招便會使得不對,這倒有些為難了。”令狐衝聽得單是第一招便有三百六十種變化,不由得吃了一驚。——笑傲,傳劍

這一段要結合風清揚後邊說的話來看。風清揚道:“你倒也不可妄自菲薄,獨孤大俠是絕頂聰明之人,學他的劍法,要旨是在一個‘悟’字,決不在死記硬記。等到通曉了這九劍的劍意,則無所施而不可,便是將全部變化盡數忘記,也不相乾,臨敵之際,更是忘記得越乾淨徹底,越不受原來劍法的拘束。——笑傲,傳劍

這就很明顯了,前邊讓令狐衝死記硬記這些變化是為了領悟“九劍劍意”,就像做例題不是為了讓你背題,而是要領悟例題背後的公式和思路。等通曉了九劍劍意之後,“便是將全部變化盡數忘記,也不相乾”,所謂三百六十種變化都要忘乾淨,才能真正得到獨孤九劍的神髓。這要旨和“獨孤九劍”相輔相成,“獨孤九劍”精微奧妙,達於極點,但畢竟一招一式,尚有跡可尋,待得再將“以無招勝有招”的劍理加入運用,那就更加的空靈飄忽,令人無從捉摸。——笑傲,打賭

同樣,這一段也是要和後邊的話結合起來看的。提起腰刀,指東打西,使的全然不得章法。“獨孤九劍”本來便無招數,固可使得瀟灑優雅,但使得笨拙醜怪,一樣的威力奇大,其要點乃在劍意而不在招式。——笑傲,伏擊

雖然獨孤九劍學習的時候是有招的,但是這些只是為了領悟九劍劍意的例題,真正的獨孤九劍就是“九劍劍意”,也即是無招。要知張三豐傳給他的乃是“劍意”,而非“劍招”,要他將所見到的劍招忘得半點不剩,才能得其神髓,臨敵時以意馭劍,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倘若尚有一兩招劍法忘不乾淨,心有拘圃,劍法便不能純。——倚天,太極初傳柔克剛

和張三豐給張無忌傳劍是一個意思。那“獨孤九劍”中的“破劍式”雖隻一式,但其中於天下各門各派劍法要義兼收並蓄,雖說“無招”,卻是以普天下劍法之招數為根基。——笑傲,探獄
“獨孤九劍”本來便無招數,固可使得瀟灑優雅,但使得笨拙醜怪,一樣的威力奇大,其要點乃在劍意而不在招式。——笑傲,伏擊
這一下劍刺敵目,已是跡近無賴,殊非高手可用的招數,但令狐衝所學的“獨狐劍法”本無招數,他為人又是隨隨便便,素來不以高手自居,危急之際更不暇細思——笑傲,繡花
但令狐衝所學的獨孤九劍全無招數可言,隨敵招之來而自然應接。敵招倘若只有一招,他也只有一招,敵招有千招萬招,他也有千招萬招。——笑傲,傷逝

最後的總結,對於其他武功來說,招式就是武功本身,對於九劍來說,九式只是為了理解九劍劍意,最終達到無招的手段。如果說其他武功是“技”,那獨孤九劍就是由“技”達“道”。原文中金庸反覆強調,完整的獨孤九劍就是無招,也就是獨孤劍意。

第五個誤解是,獨孤九劍是獨孤求敗利劍時期的劍法,比楊過的重劍差得多了。

同為和獨孤求敗有關系的武功,令狐衝的獨孤九劍和楊過的重劍不可避免的會被人拿來進行比較,這個誤解實在過於廣泛,犯這個錯誤的人基本上以看了一兩遍書的一知半解人士居多。

楊過的粉絲可能一看就不樂意了,那我先上金庸自己的答案吧。金庸圖書館--金庸新新聞獨孤的劍法楊過沒有學完整,劍法不如令狐衝,內力強過令狐衝

金庸明言,楊過所學的劍法是不完整的獨孤劍法,劍法上是不如學到了完整獨孤劍法的令狐衝的(但是他內力強過令狐衝)。神雕總是不會言語的畜生,誘發導引則可,指教點撥卻萬萬不能,何況神雕也不能說會什麽武功,只不過天生神力,又跟隨獨孤求敗日久,經常和他動手過招,記得了一些進退撲擊的方法而已。——神雕,神雕重劍

看看獨孤求敗的四個時期。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神雕,神雕重劍

呃……

令狐衝你全程用過什麽凌厲剛猛無堅不摧的利器嗎?

啥?砍十八銅人用了寶刀?

你的劍法變化繁多嗎?

啥?你學的時候要把招式都忘了?

你啥時候靠兵器的特質贏過哪個人嗎?像楊過靠玄鐵劍贏金輪那樣?或者像滅絕靠倚天劍贏莊錚那樣?

啥?你拿燭台殺人?

我明白了,獨孤九劍是燭台時期的刀法!

。。。

好吧,這個利劍期間和獨孤九劍有什麽聯系能讓你們想到一塊去嗎?如果令狐衝使用利劍就說這是獨孤求敗的利劍時期劍法,那十六年後的楊過也用利劍和金輪對打,大概也是利劍時期劍法?難道是越練越回去了?

還有人拿楊過的想法說獨孤九劍是變化多端的劍招,不如重劍。同時越來越覺以前所學劍術變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獨孤求敗在青石上所留“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遠勝世上諸般最巧妙的劍招。——神雕,神雕重劍

但是這和獨孤九劍又有什麽關系呢?獨狐九劍的要旨,在於看出敵手武功中的破綻,不論是拳腳刀劍,任何招式之中必有破綻,由此乘虛而入,一擊取勝。——笑傲,傷逝

在各版電視劇中,獨孤九劍都被表現成一種花裡胡哨的劍法(要不然拍出來不好看),但實際上這是一門輸出端異常簡潔的武功。便在他躊躇難決之際,嶽不群已急攻了二十余招。令狐衝隻以師父從前所授的華山劍法擋架,“獨孤九劍”每一劍都攻人要害,一出劍便是殺著,當下不敢使用。——笑傲,三戰

說白了,獨孤九劍就是看見對方破綻在哪,直接一劍捅死,完事。

縱觀笑傲全書,令狐衝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只出平平無奇的一劍就擊退對手,鑄劍谷開起殺戒比起蕭峰在聚賢莊還要乾淨利落,作為實戰狂魔獨孤求敗的絕學,獨孤九劍最終出來的每一劍都是直指對面破綻的殺招,所以無需變化多端,也不太可能變化多端。

再者,楊過在鑽研木劍時想到,如果劍法精奧,以快打慢,以輕製重,木劍也能勝過重劍,說明木劍境絕不是單純的內力增強,劍法也要同步提高。於是折攀樹枝,削成一柄木劍,尋思:“玄鐵劍重近八十斤,這柄輕飄飄的木劍要能以輕製重,只有兩途:一是劍法精奧,以快打慢;一是內功充沛,恃強克弱。”——神雕,情是何物

以輕製重?劍法精奧?以快打慢?可巧,獨孤九劍全部符合。這要旨和“獨孤九劍”相輔相成,“獨孤九劍”精微奧妙,達於極點,但畢竟一招一式,尚有跡可尋,待得再將“以無招勝有招”的劍理加入運用,那就更加的空靈飄忽,令人無從捉摸。——笑傲,打賭
這第三招‘破刀式’講究以輕禦重,以快製慢。——笑傲,傳劍

而且重劍劍法,尚需遵循劍理。當晚他竟不安睡,在水中悟得了許多順刺、逆擊、橫削、倒劈的劍理。到這時方始大悟,以此使劍,真是無堅不摧,劍上何必有鋒?——神雕,神雕重劍

然而獨孤九劍卻超脫了劍理。這一下變招出於人人意料之外,古往今來武學之中,決不能有這麽一招。如此一來,先前刺向小腹的一劍竟是虛招,高手相搏而使這等虛招,直如兒戲。可是此招雖為劍理之所絕無,畢竟已在令狐衝手下使了出來。——笑傲,打賭
丹青生退出兩步後,隨即踏上兩步。令狐衝長劍跟著刺出,這一次刺向他左脅,仍是隨手而刺,全然不符劍理。——笑傲,打賭

足見獨孤九劍的境界,本就在重劍之上。

其實獨孤的前三個境界,看他說“以之”“恃之”,說明這些期間都不同程度上的依賴了兵器本身的材質,利劍鋒利,軟劍變化,重劍無鋒。以此使劍,真是無堅不摧,劍上何必有鋒?但若非這一柄比平常長劍重了數十倍的重劍,這門劍法也施展不出。——神雕,神雕重劍
此劍如此威猛,大非尋常,劍身深黑之中隱隱透出紅光,莫非竟是以玄鐵製成?這玄鐵乃天下至寶,便是要得一兩也是絕難,尋常刀槍劍戟之中,只要加入半兩數錢,凡鐵立成利器。(莊錚你死的好慘啊)——神雕,鬥智鬥力
其實這劍共重九九八十一斤,若非如此沉重,楊過內力雖強,也不能發出如許威力。——神雕,鬥智鬥力

尤其是重劍劍法,極其依賴重劍材質。

然而獨孤在第四個階段把這些都舍棄了。

【不滯於物】,不會倚仗利劍的凌厲,也不追求軟劍的變化,同樣不依賴重劍的威猛。禿筆翁、丹青生、丁堅、施令威四人只看得目瞪口呆,眼見令狐衝的劍法既非極快,更不威猛凌厲,變招之際,亦無甚麽特別巧妙,但每一劍刺出,總是教黑白子左支右絀,不得不防守自己的破綻。——笑傲,打賭

不追求速度,不追求變化,不追求力量,他最後追求的是什麽呢?

那就是【無招勝有招】。

第六個誤解,也許不能稱為誤解了,而是一個完整的問題。獨孤九劍的無招勝有招,到底是個什麽東西?它為什麽能破盡天下武功招式?

思考題,在明白什麽是無招之前,先問一句,【招】是什麽?

很多人,連金庸小說裡的“招”是什麽都不知道,就在那胡亂分析“無招”,鬧出很多笑話,如“出手就是有招”“無招就是不出招”等。

要想知道什麽是“無招”,一定要知道什麽是“招”,知道了什麽是“招”,“無招”的意思就顯而易見了。

先看幾段原文。說著拾起地下一柄單刀,突然之間,大堂中白光閃動,丈余圈子之內,全是刀影。段譽還沒來得及跨步,便已給刀背在肩頭重重敲了一下,“啊”的一聲,腳步踉蹌。他腳步一亂,那西夏武士立時乘勢直上,單刀的刃鋒已架在他後頸。段譽嚇出了一身冷汗,只有呆立不動。——天龍,今日意

在不會武功的段譽看來,慕容複那些動作就只是“白光閃動”“全是刀影”。王語嫣道:“適才他跟你動手,一共使了一十七種不同派別的武功。”段譽奇道:“什麽?隻這麽一會兒,便使了一十七種不同的武功?”王語嫣道:“是啊!他剛才使單刀圈住你,東砍那一刀,是少林寺的降魔刀法;西劈那一刀,是廣西黎山洞黎老漢的柴刀十八路;回轉而削的那一刀,又轉作了江南史家的‘回風拂柳刀’。此後連使一十一刀,共是一十一種派別的刀法。後來反轉刀背,在你肩頭擊上一記,這是寧波天童寺心觀老和尚所創的‘慈悲刀’,隻製敵而不殺人。他用刀架在你頸中,那是本朝金刀楊老令公上陣擒敵的招數,是‘後山三絕招’之一,本是長柄大砍刀的招數,他改而用於單刀。最後飛腳踢你一個筋鬥,那是西夏回人的彈腿。”她一招一招道來,當真如數家珍,盡皆說明其源流派別,段譽聽著卻是一竅不通,瞠目以對,無置喙之余地。——天龍,今日意

但在精通各派武學的王語嫣看來,慕容複的一舉一動,無一不是各門各派的招式,就連看上去只是普通動作的“刀背擊肩”“刀架後頸”“踢人跟鬥”都是三個門派的招式。澄識問道:“那位女施主出手打你,所使手法如何?”淨濟、淨清都低下頭去,說道:“弟子沒看清楚。”澄識問其余二僧:“你們沒挨打,該看到那女施主的手法身法?”二僧道:“只聽得拍拍兩聲,兩位師兄就挨了打,那女子好像手也沒動,身子也沒動。”——鹿鼎,老衲山中移漏處佳人世外改妝時
澄心道:“四名師侄全沒看到她出手,可是兩人臉上已挨了一掌,這種武功,本派千葉手中是有的,武當派回風掌是有的,昆侖派落雁拳、崆峒派飛鳳手,也都有這等手法。”——鹿鼎,老衲山中移漏處佳人世外改妝時

四名師侄完全看不清的出手,老和尚隻憑表現就能推測出大概是哪些門派的武功。綠衫女郎恍若不聞,又是一刀,重重砍在韋小寶背上。韋小寶又叫:“哎喲,我的媽啊!”綠衫女郎再砍了兩刀,隻砍得韋小寶奇痛徹骨,幸有寶衣護身,卻未受傷。——鹿鼎,老衲山中移漏處佳人世外改妝時
澄觀道:“偷學的武功!她二人的分筋錯骨手中,包含了武當、昆侖、崆峒、點蒼四派手法,在師叔背心上砍的這三刀,包含了峨嵋、青城、山西六合刀的三門刀法。如此雜駁不純,而且學得都並不到家,天下沒這一派武功。”韋小寶大感詫異,說道:“咦,她們這些招式,你每一招都能知道來歷?”他不知澄觀八歲便在少林寺出家,七十余年中潛心武學,從未出過寺門一步,博覽武學典籍,所知極為廣博。少林寺達摩院專研本派武功,般若堂卻專門精研天下各家各派武功。——鹿鼎,老衲山中移漏處佳人世外改妝時

就連阿珂這樣的菜雞看起來隨便砍的三刀,都有門派有來路。

上邊幾段是為了說明,哪怕金庸寫的時候隻描述了動作,這些動作也是武功招式的一部分。此刻歐陽鋒一口咬空,洪七公哪能放過?立即一招“笑口啞啞”,中指已戳在他嘴角的“地倉穴”上。——射雕,華山論劍
蕭峰更不打話,呼的一掌,一招降龍十八掌中的“見龍在田”,向慕容複猛擊過去。他見藏經閣中地勢狹隘,高手群集,不便久鬥,是以使上了十成力,要在數掌之間便取了敵人性命。——天龍,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
楊過退步避開,跟著“魂不守舍”、“倒行逆施”、“若有所失”,連出三招,跟著是一招“行屍走肉”,踢出一腳。這一腳發出時恍恍惚惚,隱隱約約,若有若無,國師哪裡避得過了?——神雕,大戰襄陽
張無忌喝道:“來得好!”橫過石頭擋架,當的一聲,這一刀砍在石上,火花四濺,石屑紛飛。張無忌舉起大石,順勢推了過去。高老者叫道:“啊喲,這是‘順水推舟’,你使大石頭也有招數麽?”——倚天,排難解紛當六強

哪怕使大石頭,也是有招的!風清揚微微一笑,道:“這就是了。學武之人使兵刃,動拳腳,總是有招式的。”——笑傲,傳劍

這句話說得很滿,但反映了金庸的武俠小說裡一個“反直覺”的狀況,那就是:金庸寫的學武之人臨敵對戰的每個動作,都是他使用的武功的其中某招的某個變化。

金庸的武俠小說裡,習武之人除了修煉內力之外,就是從秘籍或師長學習武功招式,從最低等的太祖長拳、羅漢拳,到頂級的降龍十八掌、六脈神劍、打狗棒法、辟邪劍法,盡皆如是。這“太祖長拳”本身拳招只有六十四招,但每一招都是相互克制,喬峰看準了對方的拳招,然後出一招恰好克制的拳法,玄難焉得不敗?——天龍,雖萬千人吾往矣
但見張君寶“拗步拉弓”、“單鳳朝陽”、“二郎擔衫”,連續三招,法度之嚴,勁力之強,實不下於少林派的一流高手。——倚天,武當山頂松柏長
當下依著降龍十八掌的招式,自一變以至九變順序演將下去,疾風呼呼,掌影已將郭靖全身裹住。——射雕,華山論劍
再觀看一會,本因、本相、和保定帝三人的劍法也已使完。本相小指一彈,使一招“分花拂柳”,已是這路劍招的第二次使出。鳩摩智微微點了點頭,跟著本因和保定帝的劍招也不得不從舊招中更求變化。——天龍,劍氣碧煙橫
洪七公淡淡一笑,撿起地下一根枯柴,身子斜倚石壁,口中傳訣,手上比劃,將三十六路棒法一路路的都授了她。——射雕,千鈞巨岩
林家辟邪劍法雖然號稱七十二招,但每一招各有數十著變化,一經推衍,變化繁複之極。——笑傲,傷逝

而且,已經成型的招式,不同人使出來基本大同小異。喬峰見他來掌並不剛猛,便即左掌圈轉,右掌還以一招“亢龍有悔”,這一掌有發有收,留有極大余力。——天龍,千裡茫茫若夢
說著左腿微屈,右臂內彎,右掌畫了個圓圈,呼的一聲,向外推去,手掌掃到面前一棵松樹,喀喇一響,松樹應手斷折。——射雕,亢龍有悔
他左手劃個半圓,右手一掌推出,正是生平得意之作“降龍十八掌”中的“亢龍有悔”。——神雕,風塵困頓
郭靖知道師父雖然摔下,並不礙事,但歐陽鋒若乘勢追擊,後著可凌厲之極,叫道:“看招!”左腿微屈,右掌劃了個圓圈,平推出去,正是降龍十八掌中的“亢龍有悔”。——神雕,故人之子

普通的招式的練法,是要求完全沒有錯誤的。他從師練劍十余年,每一次練習,總是全心全意地打醒精神,不敢有絲毫怠忽。嶽不群課徒極嚴,眾弟子練拳使劍,舉手提足間只要稍離了尺寸法度,他便立加糾正,每一個招式總要練得十全十美,沒半點錯誤,方能得到他點頭認可。——笑傲,傳劍

如何理解?其實大家都是了解過的,只不過很少往這個方面去想。這些就是招

金庸世界裡的習武之人,打架的時候是有這樣一個技能表的!這些也是招甚至……

同樣的技能,按出來都是一樣的,這些存在於每個人“技能表”裡的,固定下來的拳腳刀劍套路,就是招式。

一個人所學的各門武功,每門武功的各路招式,每路招式的諸般變化,構成了金庸小說中習武之人龐大的“技能表”。不過一般名家高手,所精的劍法總有十路八路,每路數十招,招招有變,極少有使到千余招後仍未分勝敗的。(武功-招式-變化)——笑傲,傷逝
楊過突然頭下腳上,倒過身子,拍出一掌,說道:“這是‘倒行逆施’的三十七般變化之一。”(武功-招式-變化)——神雕,排難解紛
任何掌法劍法必定連綿成套,多則數百招,最少也有三五式,但不論三式或五式,必定每一式中再藏變化,一式抵得數招乃至十余招。(武功-招式-變化)——倚天,倚天長劍飛寒铓

以上結論,十四本書,千余武俠人物,從初入江湖的庸手,到一時俊傑的絕頂高手,幾乎盡數包含在內,幾無例外,這些拳腳刀劍的招式,加上五花八門的內力,就是金庸龐大武俠江湖的地板磚和磚下土。

我們再回到風清揚的教導。風清揚指著石壁上華山派劍法的圖形,說道:“這些招數,確是本派劍法的絕招,其中泰半已經失傳,連嶽……嶽……嘿嘿……連你師父也不知道。只是招數雖妙,一招招的分開來使,終究能給旁人破了……”——笑傲,傳劍

這段話可以說說通了金庸小說中武林人士和武林高手的分界線。普通的江湖人士,滿足於將學到的武學招式練熟,就如同玩格鬥遊戲,學會了如何發招,放超必殺,就自然成為高手,打起來左一個葵花三連,右一個百八十二式,但只知道發招,哪個威力大就發哪個。忽聽得蕭峰說道:“三弟,你這六脈神劍尚未純熟,六種劍法齊使,轉換之時中間留有空隙,對方便能乘機趨避。你不妨隻使一種劍法試試。”——天龍,老魔小醜豈堪一擊勝之不武

段譽作為一個不會武功之人,雖然掌握了威力極大的六脈神劍出招表,但是只會一個一個瞎放技能,按出哪個就是哪個,所以面對慕容複也不能速勝。轉念又想:“那顯然不是在於劍招的威力,而是他使劍的法子。這等使劍,不論如何平庸的招式,我都對付不了。”——笑傲,面壁

各個技能和超必殺威力都很大,但是一招一招分開來使,就很容易被人抓住間隙針對和反擊,如果要讓對手不易破解,其實要點不在於招式的威力,而在於出招的方法。那老者道:“唉,蠢才,蠢才!無怪你是嶽不群的弟子,拘泥不化,不知變通。劍術之道,講究如行雲流水,任意所至。你使完那招‘白虹貫日’,劍尖向上,難道不會順勢拖下來嗎?劍招中雖沒這等姿式,難道你不會別出心裁,隨手配合麽?”這一言登時將令狐衝提醒,他長劍一勒,自然而然的便使出“有鳳來儀”,不等劍招變老,已轉“金雁橫空”。長劍在頭頂劃過,一勾一挑,輕輕巧巧的變為“截手式”,轉折之際,天衣無縫,心下甚是舒暢。——笑傲,傳劍

比如在這時候,令狐衝掌握的“連招”。旋轉膝落+真空片手駒二段葵花+八稚女+豺華令狐衝聽到這裡,心中一動,隱隱想到了一層劍術的至理,不由得臉現狂喜之色。風清揚道:“你明白了甚麽?說給我聽聽。”令狐衝道:“太師叔是不是說,要是各招渾成,敵人便無法可破?”風清揚點了點頭,甚是歡喜,說道:“我原說你資質不錯,果然悟性極高。——笑傲,傳劍
風清揚又道:“單以武學而論,這些魔教長老們也不能說真正已窺上乘武學之門。他們不懂得,招數是死的,發招之人卻是活的。死招數破得再妙,遇上了活招數,免不了縛手縛腳,只有任人屠戮。這個‘活’字,你要牢牢記住了。學招時要活學,使招時要活使。倘若拘泥不化,便練熟了幾千萬手絕招,遇上了真正高手,終究還是給人家破得乾乾淨淨。”令狐衝大喜,他生性飛揚跳脫,風清揚這幾句話當真說到了他心坎裡去,連稱:“是,是!須得活學活使。”風清揚道:“五嶽劍派中各有無數蠢才,以為將師父傳下來的劍招學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哼哼,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了人家詩句,做幾首打油詩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機抒,能成大詩人麽?”——笑傲,傳劍

真正的高手,就在於各招渾然天成,活學活使,自出機杼。當下展開”桃華落英掌法”,在陣中滴滴溜溜的亂轉,身形靈動,掌影翻飛。黃蓉心道:“爹爹教我這桃華落英掌法時,我隻道五虛一實,七虛一實,虛招只求誘敵擾敵,豈知臨陣之際,這五虛七虛也均可傷敵殺人。”(虛實轉化)——射雕,荒村野店
這一招他日夕勤練不輟,初學時便已非同小可,加上這十余年苦功,實已到爐火純青之境,初推出去時看似輕描淡寫,但一遇阻力,能在刹時之間連加一十三道後勁,一道強似一道,重重疊疊,直是無堅不摧、無強不破。這是他從九陰真經中悟出來的妙境。縱是洪七公當年,單以這一招而論,也無如此精奧的造詣。(後勁疊加)——神雕,故人之子
天下武術之中,任你掌力再強,也決無一掌可擊到五丈以外的。丁春秋素聞“北喬峰,南慕容”的大名,對他決無半點小覷之心,然見他在十五六丈之外出掌,萬料不到此掌是針對自己而發。殊不料蕭峰一掌既出,身子已搶到離他三四丈處,又是一招“見龍在田”,後掌推前掌,雙掌力道並在一起,排山倒海的壓將過來。(掌力合並)——天龍,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
慕容複雖擅“鬥轉星移”的借力打力之法,但對方招數實在太過精妙,每一招都是隻使半招,下半招倏生變化,慕容複要待借力,卻是無從借起,隻得緊緊守住要害,俟敵之隙。但鳩摩智招數奇幻,的是生平從所未見,一拳打到半途,已化為指,手抓拿出,近身時卻變為掌。(變招奇速)——天龍,枯井底汙泥處
宋青書大駭:“太師父和爹爹均是要我做武當派第三代掌門,決不致有甚麽武功秘而不授。俞二叔這套快拳快腿,招式我都是學過的,但出招怎能如此之快,豈不是犯了本門功夫的大忌?可偏生又這等厲害!”(快慢轉換)——倚天,君子可欺之以方
令狐衝眼見對方劍法變化繁複無比,自己自從學得“獨孤九劍”以來,從未遇到過如此強敵,對方劍法中也並非沒有破綻,只是招數變幻無方,無法攻其暇隙。(變幻無方)——笑傲,探獄
那老者純采守勢,端的是絕無破綻。可是這座劍鋒所組成的堡壘卻能移動,千百個光圈猶如浪潮一般,緩緩湧來。那老者並非一招一招的相攻,而是以數十招劍法混成的守勢,同時化為攻勢。(一轉攻勢)——笑傲,圍寺
他這些日子來苦思破解這劍招之法,總是有一不可解的難題,那便是對方劍招太快,破綻一現即逝,難加攻擊。(唯快不破)——笑傲,傷逝

這些高手並非單純的靠內力增加招式威力,而是改變了出招的方法,能把固定的招式,活學活使,轉化為更適合自己的用法,這就是風清揚說的“自出機抒”,說明這個人對武學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解,足以開山立派了。總之,這個程度,已經是金書中絕大多數高手和絕大多數主角到達的境界。

但是對於獨孤傳人來說,這只是第一步。風清揚道:“活學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無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你說‘各招渾成,敵人便無法可破’,這句話還隻說對了一小半。不是‘渾成’,而是根本無招。你的劍招使得再渾成,只要有跡可尋,敵人便有隙可乘。但如你根本並無招式,敵人如何來破你的招式?”——笑傲,傳劍

上面已經總結了,在金書中,招式就是固定下來的套路。那麽無招勝有招又是什麽呢?為求準確,還是先上金庸本人的答案,出自金庸在浙大的演講《歷史人物與武俠人物》,知網有下載鏈接。找出缺點,一劍刺死,就是無招勝有招

反教條主義,發生什麽事情,就用實際的方法解決,這不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麽!

老實講,剛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滿腦子都是什麽辯證方法論的基本原則,辯證唯物論的重要原理,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來,滿本上都寫著四個字“隨機應變”!Emptyyourminds,beformless,shapeless,likewater.Youputitintoacup,itthecup.Youputitintoabottle,itthebottle.Youputitintoateapot,ittheteapot.Watercanflow,oritcancrash.Bewater,myfriends.(保持空靈之心,無形,無法,就像水一樣。水倒入杯中就成了杯子的形狀,倒入瓶中就成為瓶子的形狀,倒入茶壺中就成為茶壺的形狀。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像水一樣吧,我的朋友。)——李小龍

至此,我們也可以把握到金庸想通過獨孤九劍的無招勝有招表達的思想:一門武功,一式絕招,就如同一個學說,一項理論,不管威力再強,變化再精,武理再深,如果固步自封成為套路,那就一定會有不適用的地方或不能解決的缺陷,也就是破綻。要是能把握到破綻,那麽再強的招式,也照樣不堪一擊。只有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拘泥任何教條,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才能達到武學的最高境界。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製流,兵因敵而製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孫子兵法·虛實篇》

但是還有個很重要的點,無招,並不等於無敵!不被破,也不意味著不會被打敗!一個從未學過武功的常人,拿了劍亂揮亂舞,你見聞再博,也猜不到他下一劍要刺向哪裡,砍向何處。就算是劍術至精之人,也破不了他的招式,只因並無招式,‘破招’二字,便談不上了。只是不曾學過武功之人,雖無招式,卻會給人輕而易舉地打倒。真正上乘的劍術,則是能製人而決不能為人所製。——笑傲,傳劍

“無招”很容易,但“無招”和“無招勝有招”之間,需要至少二十年的勤修苦練,也就是修為。就如同修習了降龍十八掌和九陰真經的郭靖在很長時間內依然不是裘千仞的對手,而修習了蛤蟆功,全真劍法,玉女心經,打狗棒法,彈指神通,玉簫劍法的楊過還打不過李莫愁,有六脈神劍,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傍身的段譽打慕容複要靠大哥救場,虛竹身負三老內力打個丁春秋都不能速勝一樣。獨孤前輩當年挾此劍橫行天下,欲求一敗而不可得,那是他老人家已將這套劍法使得出神入化之故。同是一門華山劍法,同是一招,使出來時威力強弱大不相同,這獨孤九劍自也一般。你縱然學得了劍法,倘若使出時劍法不純,畢竟還是敵不了當世高手。此刻你已得到了門徑,要想多勝少敗,再苦練二十年,便可和天下英雄一較長短了。——笑傲,傳劍

同樣,令狐衝也不是初練獨孤九劍就能靠“無招勝有招”天下無敵。他在學了九劍一年左右的時間不敵修煉葵花寶典十二年的天下第一高手東方不敗,是很正常的事情。那“獨孤九劍”中的“破劍式”雖隻一式,但其中於天下各門各派劍法要義兼收並蓄,雖說“無招”,卻是以普天下劍法之招數為根基。——笑傲,探獄

獨孤九劍的九式,本身就已經是“精微奧妙,達於頂點”的劍法,而參透了其中的獨孤劍意後,高屋建瓴,使出的無招自然更加空靈飄忽,難以捉摸,在這個基礎上的“無招”,才能真正達到“無招勝有招”。

破劍式以普天下劍法之招數為根基,令狐衝自小出身劍派,在用劍方面有深厚基礎,所以他對破劍式體會最深,對用劍的敵手也發揮最好。同樣,獨孤九劍的其余各式應該也是以天下各種兵器拳腳的武功招式為基礎,要破解天下武功的招式,首先要掌握天下武功的精義,方能明白如何乘虛而入,破敵取勝。令狐衝拳腳功夫造詣甚淺,因之獨孤九劍中那“破掌式”一招便也學不到家,既看不出對方拳腳中的破綻,便沒法乘虛而入。這兩大高手所施展的乃當世最高深的掌法,他看得莫名其妙,渾不明其中精奧,尋思:“劍法上我可勝得衝虛道長, 與任先生相鬥,也不輸於他。但遇到眼前這兩位的拳掌功夫,我隻好用利劍一味搶攻。風太師叔說,我要練得二十年後,方可與當世高手一爭雄長,主要當是指‘破掌式’而言。”——笑傲,三戰

令狐衝的短板限制了他的武功發揮也限制了他的武學進境,當他補齊了自己的短板,不光能掌握破掌式,甚至可能領悟到獨孤當年“無劍勝有劍”的妙境。但見那女郎拳腳越來越亂,心想:“古人說道,武功到於絕指,那便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聽說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衝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難道……難道……”——鹿鼎,天生才士定多癖,君與此圖皆可傳

這點也正符合金庸想通過獨孤九劍表達的思想:隨機應變,不拘套路,自然能不被任何人克制針對,但首先自己要有深厚的知識基礎,和扎實的操作功底。而要想克制對方,還一定要先理解對方的套路,方能找到對方套路中的破綻,此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綜上所述,獨孤九劍和無招並非空中樓閣,也不是所謂的因果律武器(劃掉,我萬萬沒想到它真的是),而是金庸凝聚多年寫作思想,將現實理論與小說結合,創造出的一門包羅萬象,且與時俱進的至高武學。但令狐衝所學的“獨孤九劍”,乃是古往今來至高無上的劍法,獨孤求敗以此劍法橫行天下,從未一敗,非但從未一敗,到得晚年,連勉強與他對得十招之人也不可得。獨孤求敗英雄寂寞,鬱鬱以終,而這套劍法,卻經風清揚而傳到了令狐衝。——笑傲(連載版),江南四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