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天下第一逆賊》第235章 出海的日子到了
要說朱高煦就此,就對大明皇帝位徹底放棄,是斷然不可能的。

 沒有人能夠因為一個還沒有實現的大夢想,就放棄相對來說,更加簡單一些就能得到的東西。

 至少……

 相較於征服整個世界。

 大明的皇帝位還是要容易得到一些的。

 朱瞻基同樣明白這個道理,畫大餅人人都會,沒有給出切實的好處,老二叔真的會放棄對大明皇帝位的追求?

 “二叔,大明絕對不能有第二次靖難!”朱瞻基沉聲警示著。

 這番話是何用意?

 朱高煦笑了笑,答非若問道:“你三叔可不會信了你這一套。”

 朱瞻基說:“皇爺爺如今正是春秋鼎盛呢。”

 短暫的沉默之後。

 正堂裡,終於是響起了一片歡聲笑語。

 ……

 整個永樂十六年的正月裡。

 東南沿海,都被官兵們破家的陰影所籠罩著。

 似乎是一張大網,牽扯網絡著無數的枝蔓,將所有依附在這張網上的獵物,給統統剿滅。

 朝廷的旨意,沒多久也就傳到了東南沿海。

 朝廷說的很明白,此次朝廷官兵在東南的行為,都是在清剿與倭寇勾結,為禍大明沿海百姓的明奸。

 所以,朝廷行的是正義之舉,為的是大明的百姓。

 末尾還提到,百姓凡是發現有可疑之人,與倭寇勾結,都可前往官府通報消息,一經查實朝廷不吝賞賜。

 隨著朝廷的公文行發各地,民間原本還憂心忡忡的百姓,總算是稍稍的安下心來,松了一口氣。而在朝廷許諾只要向官府告密,就能有賞賜,更是極大的刺激了東南沿海的百姓們。

 導致的結果就是,如今整個東南沿海,但凡是走在外面,都會無數雙眼睛盯著,來審視你是否是和倭寇有所勾結。

 “那黃四郎怎麽也沒有想到,他的一份書信,導致了整個東南明奸的覆滅,也不知道如今他在福建,看著周圍舉目無人,會是作何感想。”

 杭州城外,已經進入到建設尾期的東海艦隊碼頭上,幾把遮陽傘下,鄭忠顯得很是得意洋洋。

 自從他在拓林村在的水師大營,背上買官賣官的罵名,就一直在默默的忍受著。

 若不是為了太孫的大計,在那黃四郎帶著銀子找上門的時候,他就要留下銀子,殺了黃四郎。

 如今,他身上的罵名和朝廷的彈劾還沒有消失,但一想到黃四郎機關算盡,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他就歡喜的很。

 朱瞻基和王景弘等人,依次躺在遮陽傘下,注視著碼頭外的錢塘江口和海面。

 剛過完年,駐扎在松江府拓林村那邊的幼軍衛三所,以及鄭忠負責集結操練的水師,都已經陸續趕了過來。

 當初花費重金,才買了一個水師千戶的黃四郎,則是帶著三條已經在水師內部被淘汰了的戰船,先行去了福建。

 被修建一新的東海艦隊港灣裡。

 正停靠著幾艘全新的戰船。

 這些戰船,待在一群大明寶船中,顯得很是突兀,引人注目。

 它們的船艙甲板更加的修長,尖銳的似乎是能撕裂敵艦的穿船頭,抱著一層閃閃發光的鋼鐵。

 順著船體向下看沒入水中的船底,能很清晰的看出,這幾條戰船的船底不同於旁邊的平底寶船,而是尖底的。

 在甲板和最深吃水線之間,一排黑洞洞的口子,透著光能看到裡面一尊尊的火炮。

 往上。

 除了位於中後部的船舷艙室外,前端有九座遠超大明現有火炮尺寸的巨炮,被三三一組的並列在一起,從前到後依次三座炮台依次增高。

 而在甲板尾部,則是兩座炮台,上面各有三尊小一些尺寸的巨炮。

 即便是小一些,也遠比現在有的火炮大上不上。

 這是為了戰爭而生的戰艦!

 所有人看到這幾條戰船的第一眼,心中便會升起這樣的想法。

 可惜沒有蒸汽輪機,鋼鐵產量和質量低下,鍛造拚接工藝原始。朱瞻基的目光平靜的看著近在眼前的五條新式戰船,心中並不是很滿意。

 若是有蒸汽輪機,這個世界上將沒有一艘漂在水上的船,能夠跑得過大明的戰船。

 若是鋼鐵產量和質量能夠提高上去,鍛造拚接工藝進步,便能夠製造出真正而純粹的鐵甲戰艦!

 如今日月堂給這五條新式戰船提出的設計思路,就是舍棄載員能力以及承載能力,單獨追求火力和速度。

 在給東海艦隊的說明之中,這五條新式戰船,需要各自配備一條寶船、兩條中型戰船護衛輔助。

 不然,說不定什麽時候,這五條新式戰船在戰場上打著打著,就會發現彈藥都用完了。

 材料和工藝的落後,限制了新式戰船向著獨立進行海戰的方向發展。

 不過如今用來鎮壓大明周邊海域,卻也幾乎可以算是開掛一般的存在了。

 一旁的東海艦隊總督王景弘,最近剛剛適應了新的身份。

 按照朝廷對東海艦隊的權力下放和責任要求,他這位東海艦隊第一任總督,在這裡擁有著絕對的權力。

 哪怕是因為被調整被監軍的鄭忠,以及加入到東海艦隊的政委團和參謀團,領頭的兩位年輕的總政和總參,也無法過分的插手他的意志。

 身為監軍的鄭忠,隻負責東海艦隊對皇帝的忠誠問題。

 總政負責每條戰船官兵不做過違反軍紀的事情。

 而總參,則隻對艦隊總督負責,在訓練和作戰之時,提出相關意見。

 很完美的搭配。

 哪怕王景弘明知,鄭忠是皇帝派來監視他的,政委團是為了讓東海艦隊不成為他王景弘的,參謀團是為了讓他在戰爭爆發的時候不至於昏了頭。

 王景弘卻沒有任何的怨言。

 此時看到太孫的目光,正看向那五條新式戰艦。

 王景弘默默的看向不遠處的一座小山頭。

 原本那座山頭,要比現在高上不少的。

 但是在五條戰船打光所有的彈藥之後,高聳的山頭便被抹平城小山頭了。

 至於這五條戰船的速度?

 在親眼見識過後,王景弘就下達了命令,沒有來自旗艦的軍令,這五條船絕對不允許獨自出戰追敵。

 不為別的。

 實在是東海艦隊其他船,追不上它們!

 “太孫,朝廷什麽時候將我東海艦隊的戰船,都給換了?到時候,也好將這些戰船,還給鄭公公……”王景弘在一旁直白的試探著。

 “還?”朱瞻基的臉上露出擠兌的笑容,盯著王景弘:“總督大人要一代新人換舊人?這要是在秦淮河上,那是要被姑娘們集體唾罵的。”

 王景弘臉上露出尷尬,卻強撐著說:“鄭公公遠在南疆,周圍情況不明,如今奴才帶著這麽些戰船回來,唯恐他那邊支撐不住,還是要早些支援鄭公公才是。”

 “那往後新造的戰船,都給送到南疆去吧。”朱瞻基繼續懟人不倦。

 王景弘趕忙從躺椅上站起:“太孫,這可不行!”

 朱瞻基挪揄著:“怎麽不行?總督大人不是擔心鄭公公那邊缺少戰船,唯恐出事嗎?”

 王景弘尷尬的笑著:“沒有太孫您在,鄭公公哪懂得怎麽用這些新式戰船……等什麽時候他回來了,您教會了他,到時候再給他新式戰船就是了……”

 說著,王景弘默默的打量著太孫。

 若是要細究起來,他這番話便是有爭權奪利的嫌疑。

 這在朝廷裡,不是一件好事。

 朱瞻基卻是輕笑了起來,他厭惡朝廷裡的那些文官們,蠅營狗苟爭權奪利。

 但是他從來不擔心大明的軍人們爭權奪利。

 甚至於,他更希望,大明的軍人們能夠多多的去爭權奪利。

 當然,不是為了一個位子,而耍起陰謀來。

 而是為了戰爭!

 為了大明開疆拓土去爭權奪利。

 “東海艦隊作為本土第一支艦隊,會逐步用新式戰艦,替換原有戰船,這一點我可以向你承諾。”朱瞻基沒有說別的,而是用最直接的話,來激勵和安撫王景弘。

 聞聽此言,王景弘當即滿臉笑容。

 即便如今他已經是大明第一支艦隊的總督,心中的喜悅依舊是讓他忍不住的搓著手。

 王景弘已經開始幻想,等到自己統帥著無數的新式戰船,馳騁在海面上,大明的敵人們只能聞風而逃,該是何等的威風。

 “卑職定不辱沒大明東海艦隊之名!”王景弘沉聲回應。

 朱瞻基笑了笑,看向似乎正睡得迷糊的齊子安:“陸戰隊那邊如何?”

 “回太孫,陸戰隊組建一切順利。”

 明明像是睡著了一樣的齊子安,當即站起身來,抱手回稟。

 看著臉上都快要起皮了的齊子安,朱瞻基點點頭,安下心來:“海戰有東海艦隊,可若是清剿東海諸島,乃至於隨後佔領東瀛本島,都需要用到陸戰隊。九邊那邊最近不太安穩,禁軍大營時刻準備著支援九邊,朝廷不可能從禁軍大營給咱們調派兵馬。沿海各地抽調的兵馬,用盡心挑選。一旦到來,立即適應海上作戰,適應運兵船。”

 先期兩萬兵馬,隨後另有三萬兵馬。

 總數五萬的陸戰隊,將會成為第一支踏足東瀛本島的大明軍隊。

 隨著陸戰隊的建立,幼軍衛已經在向著中間力量發展,而齊子安漸漸從領兵衝鋒的將才,向著統帥一方的帥才發展。

 海戰有東海艦隊之王景弘。

 登陸作戰有齊子安。

 再有已經下到百戶所一級的政委,和諸軍諸營參謀。

 朱瞻基想不到,自己還能為大明的軍隊,增加更多的助力了。

 正在老大服侍下,坐在碼頭最前端釣著魚的朱高煦,這時候提起了空空如也的魚竿,摔在了一旁。

 “娘希匹的,老子釣了半天,也沒見一條魚!”半天的功夫,一條魚沒見著的朱高煦,顯得有些憤憤不平,罵罵捏捏的。

 伺候著的朱瞻壑只能是憋著笑。

 朱高煦目光一轉,看向港口裡的那五條新式戰艦,神情一動:“你說,要是用這五條船,對著水裡轟上幾輪,炸他娘的天翻地覆,今晚是不是就可以吃到魚了?”

 炸魚?

 還是用東海艦隊新入列的戰船炸魚?

 朱瞻壑一時無語,覺得自家老爹的想法,果然是常人無法度之的。

 見兒子不說話,朱高煦又是一陣氣,搬起旁邊的一塊碎石,就給砸進遠處的水面。

 咣當一聲。

 錢塘江的江面上,濺起一大片的水花。

 水下,貼著水面,幾尾肥碩的大魚,歡快的圍繞著水花遊蕩著。

 似乎是在嘲笑大明的漢王殿下,準頭實在是太差了一些。

 “娘的!”

 “……”

 朱高煦又是一陣罵罵捏捏,憤而轉身,向著後面曬太陽的幾人走去。

 到了近前,朱高煦直接開口:“好侄兒,咱爺幾個在這曬了多少天太陽了?什麽時候出海?你二叔我,還等著駕馭浪頭,殺盡倭寇!”

 王景弘、齊子安等人見漢王殿下到來,趕忙行禮。

 朱瞻基有些無奈,抬頭看看頭,回道:“二叔,還有幾日便是二月二龍抬頭,我早已托人算過,是個拔錨起航的好日子!”

 放屁!

 二月二本來就是個大好的日子!

 哪裡用得著算!

 想了想,離著二月二也沒有幾天了,朱高煦便改口道:“你二叔我提出的,穩扎穩打,一步一碉堡的策略,可是要工部的那些匠人們在才成,出航前他們能到?”

 誰又能想到,在戰場上一向如猛虎下山的朱高煦,還會提出穩扎穩打的策略。

 朱瞻基笑了笑點頭:“二叔放心,工部的匠人和日月堂工科學子們,已經帶著必要的東西,入了浙江,沒幾日便能到。”

 海戰朱高煦不懂,但是整隊大明佔領東瀛本島,他倒是提出了不少的意見。

 用東海艦隊上的火炮,轟開東瀛本島,陸戰隊隨後登陸。

 在佔領第一個穩定據點之後,便開始讓工部的匠人們,負責建造完整的堡壘。

 在隨後的推進戰爭中, 用戰俘來建設更多的堡壘防線,層層遞進,一圈圈的將東瀛島上的倭人給推進深淵一般的大海之中。

 工部和日月堂,這一次就被抽調了不少人過來。

 基本都是製造水泥和火藥的。

 水泥可以為明軍在東瀛到上,提供一個完全可靠的防線。

 火藥也能持續不斷的供應前線大軍。

 總不能大軍的火藥用完了,還要從本土運過去。

 早先的軍事會議中,朱瞻基還沒有提出的時候。

 朱高煦就創造性的提出,將火藥產線隨軍攜帶,用於軍隊可持續進攻。

 大明的漢王爺,自從大年夜的時候上了課。

 腦袋瓜子終於是開竅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