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天下第一逆賊》第247章 新世界的大門
最新網址: 皇帝很是瀟灑的走了。

 獨留下他的三位心腹臣子和長子。

 夏元吉、宋禮、金純三人默默的看向朱高熾。

 太子爺聳聳肩:“既然陛下說了,三位老大人就在這裡用過飯再回城吧。”

 三人都沒有動。

 眼神在繼續交流著。

 最終,宋禮緩緩開口:“殿下,您認為現在到了必須要革新的時候了嗎?”

 朱高熾搖搖頭。

 就在三人以為太子爺同樣覺得,這個時候並不是朝廷推行革新的好時機的時候。

 朱高熾卻是開口道:“我不知道。”

 從徽州府在解決了地方八姓之後,就全面接手監督徽州革新事項的太子,竟然在這個時候說他不知道?

 這樣的回答,不得不讓三人齊齊愣住。

 朱高熾則是再次重複:“孤不知道,此時擴大推行革新,是否是一件正確的事情。但至少,我們應該去嘗試!”

 夏元吉小聲詢問:“殿下是擔心會失敗?”

 一旦朝廷正是確定革新的政策,必定會出現反抗。

 這些被觸動利益的人,一旦反抗起來,其勢頭定然是來勢洶洶。

 失敗,是與成功相伴而行的。

 成功自然是眾人期許的結果。

 可一旦失敗,大明自此之後的幾代人,將絕對不可能再提革新之事。

 對此。

 前宋可鑒!

 朱高熾點頭道:“如今大明看似東征南討、九邊穩固,然則卻也好似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容不得半步走錯。錯,就是萬劫不複!”

 反對派永遠都會存在。

 哪怕僅僅是因為你早上吃的太多。

 或是你踏進門用錯了一隻腳。

 金純笑了笑站起身,看向眾人:“諸位都不餓嗎?老夫可是餓了!既然陛下說此處的夥食不錯,咱們是不是該聽陛下的話?”

 夏元吉呆滯了一下,然後笑出聲來:“陛下說的,自然是沒錯的!快走快走!老夫也確實是餓了!”

 ……

 應天城。

 雞籠山上。

 皇帝的鑾駕走的很快,從城外皇莊沒有用多少時間,就到了這裡。

 車駕停在了山下。

 小沙彌帶著皇帝,漫步在上山的階梯上。

 “老和尚怎麽樣?”朱棣跟著小沙彌詢問著。

 小沙彌依舊是一副恭敬謙卑的模樣,打著佛禮道:“回陛下,師父說了,生死早有注定,如今的一切不過是上天想要讓他表現的而已。”

 聽著小沙彌的解釋,朱棣不由的搖搖頭,無奈的苦笑一聲。

 老和尚這番話,倒是越發的有得道高僧的樣子了。

 看著小沙彌稚嫩的臉頰,朱棣突然詢問道:“你師父死了之後,你想做什麽?”

 大概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問題。

 小沙彌顯得很是認真,他徹底的停下腳步,站在台階上皺著眉顯得很是認真的思索起來。

 朱棣倒是也不急,陪著小沙彌等待著問題的答案。

 想了很久,小沙彌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師父一直說,現在的人少了些東西,我想去找到這個缺少的東西是什麽!”說完,小沙彌像是自嘲一般的笑了起來。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稚嫩的沙彌,會露出這樣的笑容來。

 朱棣繼續詢問著:“你能找到?”

 小沙彌搖搖頭:“師父找了一輩子也沒有找到,貧僧自然也是找不到的。所以,我想去秦淮河逛逛……”

 反轉來的太突然,讓朱棣一時之間無以應對。

 這麽一個整日裡待在寺廟裡,吃齋念佛的小沙彌,竟然知道秦淮河?

 老和尚果然不是個正經玩意!

 簡直就是佛家恥辱!

 朱棣心中有些憤憤,覺得老和尚這些年躲在這山上,正經事沒乾多少,倒是給佛門禍禍的不輕。

 他不由沉著臉,質問道:“這也是老和尚教你的?”

 小沙彌沒做多想,當即搖搖頭:“不是……是太孫以前過來的時候和貧僧說的……”

 頓時。

 朱棣一臉黑線。

 一來是因為他冤枉了老和尚。

 二來則是因為他沒有想到,竟然是自己的寶貝孫子帶壞了這個小沙彌。

 於是,他更加的嚴厲:“太孫都和你怎麽說的!”

 小沙彌伸出手,在光滑的腦袋上不停的撓著:“太孫說出家人也要在紅塵之中摸爬滾打,如此才能參悟透真正的佛法。我覺得太孫說的很對,因為這些年師父的那些佛經我都讀完了,但還是沒有感受到佛祖……”

 說著,小沙彌一臉堅定的看向皇帝:“所以……貧僧覺得,太孫說的應當沒有錯,該去寺廟外面摸爬滾打一番。想來到時候,才能真的感受到佛祖……”

 似乎很有道理。

 朱棣不由的想到自己。

 當年太祖高皇帝還在的時候,自己的夢想是什麽?

 大概就是為大明朝,永遠的鎮守北方,甚至在有機會的情況下,替太祖高皇帝將北方所有的敵人統統殺死,然後將他們的頭顱用馬車裝好,擺起長長的隊伍,插上最華麗的旗幟,然後送到應天城來。

 好得到太祖高皇帝的一聲誇獎。

 後來,他希望成為一個好皇帝。

 但他同樣不知道,一個好皇帝應該怎麽成為。

 是時間和這個世界,讓他成為了現在這樣的一位君王。

 朱棣不由的點點頭:“這個秘密我會替你保守,等老和尚死了,朕會給你旨意,你想做什麽都可以!”

 前半句是用私人的身份,後半句是用皇帝許下承諾。

 小沙彌茫然的點點頭,在他這個年紀和閱歷,顯然是不明白皇帝的這番話究竟是什麽意思。

 身份和年紀有著天差地別的兩人,結束了這場簡短的對話。

 朱棣也終於是出現在了姚廣孝的草屋前。

 此時,院子內外的一株株桃樹,已經露出了一個個的花骨朵。

 盛開不是過時間的問題而已。

 一點點的粉紅,將周圍的環境裝點的自然和諧。

 即便這些年來過無數次,朱棣依舊對老和尚這樣的怪異癖好有些不解。

 桃花本是年輕的少男少女們追求的美好事物。

 卻成為了一個和尚。

 一個老和尚的喜好!

 推開院門,朱棣就看到一個藤椅放置在院中最大的那顆桃樹下。

 朱棣記得,這顆最大的桃樹,還是他當年在出征回京的路上發現的,然後親自帶回來栽種在這裡的。

 藤椅上正躺著一人。

 不是旁人,正是那讓整個大明朝都知道的那個和尚。

 今天的陽光很好,但是外面的風也不小。

 朱棣看到這幅場景,顯得有些不太高興,皺皺眉頭看向周圍。

 除了躺在藤椅上的姚廣孝,便再也看不到寺廟裡的其他人。

 “怎麽只有你一個人在這裡?朕是不是該砍了那些禿驢們的腦袋?”

 朱棣一邊責問著,一邊走到了姚廣孝的面前。

 藤椅上的姚廣孝雙眼輕輕的合上,沒有做出回應。

 似乎是被太陽曬得睡著了。

 朱棣目光靜靜的注視著對方。

 原本就已經老邁的姚廣孝,此時越發的蒼老起來。

 病痛讓他的臉上沒有一絲的血氣,暴露在外的兩隻手,如同乾枯的枝乾一般時日無多。

 蒼老垂暮的姚廣孝,生機盎然的桃樹林。

 在朱棣的面前形成了一副鮮明的對比。

 很是無情!

 他一瞪眼,提高聲音呼喊著:“沒死就吱聲!”

 藤椅上傳來一陣悠長的換氣聲。

 伴隨著藤椅發出陣陣咯吱聲,躺在上面的姚廣孝緩緩的睜開自己的雙眼。

 看著站在自己面前,擋住自己眼前陽光的皇帝,姚廣孝不由的皺起眉頭。

 他顯得有些不樂意:“讓一讓,擋了貧僧的太陽了!”

 老和尚的回話很讓朱棣意外。

 難道這是在仗著自己要死了,所以就開始無所顧忌了?

 有鑒於此,朱棣打算不追究對方的放肆,自己從一旁搬來了一個椅子坐下,然後很是認真的用目光審視著依舊躺在藤椅上的老夥計。

 “朕讓太孫回來,難道有錯?”朱棣的話有些責備的意思。

 姚廣孝卻是輕笑著搖起頭來。

 大概是因為病痛,讓他還接連咳嗽了好一會兒。

 直到平複下來之後,姚廣孝這才開口道:“陛下,您要太孫回來,恐怕不單單是要讓他來見貧僧最後一面吧?”

 朱棣瞪了姚廣孝一眼,很是不滿的責備著:“在你這個老禿驢面前,朕就一點心思都藏不住?”

 姚廣孝看向朱棣,反問道:“陛下在貧僧這裡,有過隱藏嗎?”

 朱棣沉默了下來,看著眼前行將就木的姚廣孝,這個讓他發動靖難,讓他登上大明朝皇位的老和尚。

 忽然,朱棣哈哈大笑了起來。

 兩滴淚水從他的眼角擠出。

 早就習慣了皇帝的姚廣孝歎息一聲搖搖頭。

 他盡量想讓自己的聲音更大一些:“陛下要太孫回來,是想要讓他主持革新之事吧?”

 朱棣的笑聲止住了。

 他定定的看著姚廣孝,鄭重點頭:“是的,朕希望能由他主導革新之事!”

 “但是陛下想過,若是革新失敗,太孫所背負和面臨的局面嗎?若是失敗,不單單是革新之事失敗,同樣是陛下的失敗!”

 姚廣孝的話點到為止。

 但是朱棣卻清楚,老和尚這是在提醒他,要是讓朱瞻基主導革新之事失敗,大明朝的江山在將來基本就不可能再交代朱瞻基的手上。

 而皇太孫,是朱棣這輩子最滿意的一件成就。

 由皇太孫主導的革新之事失敗,也就是他自己的失敗。

 朱棣卻是搖搖頭:“只要朕在,朕就絕對不會容忍革新之事失敗!”

 姚廣孝也在搖頭:“陛下似乎從來沒有這般的肯定一件事情,哪怕是您率軍北征。陛下難道不覺得,讓皇太孫這麽早的牽扯進這麽多的事情裡面,是一件拔苗助長的行為嗎?”

 “這個世界上沒有順風順水的事情,若是不經歷這些,大明如何能再有雄主出現?”朱棣拒絕的很是堅定,他的意志早就已經堅定。

 姚廣孝目光之中露出失望:“你就不能再緩一緩嗎!”

 這一次,老和尚再也沒用任何尊敬的詞匯。

 朱棣同樣沒有感受到被侮辱,他只是深深的歎息。

 一聲歎息之後,朱棣像是也蒼老了無數歲一樣:“朕覺得自己越來越老了,老的都不知道能不能再一次親自統帥我大明將士,去草原上征伐前朝余孽。”

 “陛下是在擔心自己不能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嗎?”姚廣孝嘲諷的說著:“陛下應當知曉,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完。這個道理,還是皇太孫當年與貧僧說的。”

 朱棣搖搖頭,無奈的笑著:“那小子就是鬼機靈!朕知曉自己做不完所有的事情,但朕要在躺進陵寢之前,讓大明徹底的穩固下來。朕同樣不知道,自己會在什麽時候就躺進那冰冷的陵寢之中!”

 “所以陛下想要讓太孫早早的深入朝堂,在群臣面前建立威信,這才要讓他這般早的介入到這些紛爭之中?”

 朱棣看向姚廣孝:“難道這幾年,就不是這樣嗎?”

 姚廣孝輕笑了一聲,自嘲道:“貧僧言盡於此。但陛下要知道,貧僧這些年看人,唯有面對他的時候看不清。誰也不知道他會帶著大明走向何處。正是因此,貧僧一直以為,讓他再成熟一些才好。”

 “到時候,朕會讓你知道的!”

 朱棣站起身看著一直躺在藤椅裡的姚廣孝。

 這一次,他沒有擋住老和尚眼前的陽光。

 ……

 東瀛。

 京都城。

 京都禦苑。

 這裡的一切,都嚴格的按照著中原王朝古往今來的風格進行著營造。

 其中,尤以前唐風格最為明顯。

 往日裡此處宮殿樓宇,層層高疊。

 然而在現在,這裡是一副滿地焦土的場景。

 那些用料講究的宮殿,此時紛紛倒塌化為廢墟。

 宮殿周圍的林木, 只剩下一根根焦黑的枝乾,還豎立在同樣焦黑的土地上,無力的像是一陣風就能將它們吹散一般。

 在整座京都禦苑四周的城牆上,無數面大明龍旗、日月旗等,遍布在各個角落上。

 這些旗幟,昭示著此地的主人已經更換。

 現在,在這座京都禦苑,乃至於是東瀛倭人們的京都。

 已經屬於大明!

 今天,京都禦苑之中,引來了自被明軍攻破那一夜之後,第二次大批明軍入內。

 從南宮門開始。

 一隊隊披甲明軍將士,整齊的列隊在宮道兩側。

 有重要的大人物要來這裡!

 他們的皇太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