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下第一逆賊》第212章 黃老爺是個好人
深秋。

 即便是在江南,也變得逐漸寒冷起來。

 松江府的官道旁,有著不少的楓樹林。

 紅通通的葉片,隨風飄搖著,顯得十分可愛好看。

 遠處的田野裡,辛勤的百姓們,並沒有在才成秋收之後,就徹底的歇下來,還在田間地頭做著疏通溝渠等農活。

 而楓樹林下,也並沒有所謂的‘停車坐愛楓林晚’的野趣場景。

 除非是傻子,不然柔軟的大床,不比狹小的馬車舒服?

 杜牧那貨,大概隻覺得野戰刺激,卻根本不懂得,真正的床笫之歡是怎樣的。

 官道上,七匹戰馬馱著七個人。

 不是旁人,正是隱藏身份出京,前往沿海滅倭前線的朱瞻基等人。

 路並不是去松江府城的,而是直直的往大海而去的。

 朱瞻基在心裡,評判完杜牧的野戰詩,目光投向前方,官道盡頭的小鎮。

 小鎮不大,三五百戶,千余人生活聚集地。

 鎮子就是依靠在官道旁修建的,一眼能從這頭看到另一頭。

 鎮子上,有陣陣的讀書聲傳出,百姓們圍繞著鎮子外圍,在修建著些什麽。

 整個小鎮,顯得格外的生活和忙碌。

 於謙卻是滿眼的憂慮,淡淡的頌唱著:“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范文正的漁家傲·秋思。

 可是這裡是江南的松江府,並未是在塞下。

 這裡也沒有衡陽的大雁,有的是茫茫萬裡大海。

 不過於謙顯然是在借舊時詩詞,抒發如今的心情。

 如今,於謙同樣是在大明海疆,同樣是功業未成,同樣是不知何時了。

 他不知道,這一場事關整個大明倭患的軍略大計,要到什麽時候才會結束。

 心中的憂慮,自然是情不自禁的就產生了。

 朱瞻基開口:“一日不除倭寇,大明海疆便一日不得安寧,在倭寇未成大患之前,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要比等到事不可為之時,再做亡羊補牢之事,更加容易。”

 於謙點點頭:“這個道理,我也是知曉,但想到因為宵小倭寇,我大明官兵就要出現損失,我心中不忍……”

 “一將功成萬骨枯!朝廷定然是做不到拿將士的生命,鑄就不朽功績,但想要滅除倭患,犧牲是不可避免的!”朱瞻基沉聲回答著。

 隊伍,也在不斷的靠近著小鎮。

 按照計劃,他們要在這裡休整一夜,等到明日才會繼續藏匿身份,趕到幼軍衛大營外,與齊子安私下見面,等松江府的事情安排完之後,就會轉道南下錢塘,等到王景弘帶著戰船回來。

 離小鎮越近,看到的東西也就越發的清晰。

 只見這座還尚不知名的小鎮外,無數的百姓正在揮舞著各種工具,在環繞著整個鎮子,挖出一條又寬又深的溝壑。

 用眼細細測算一下,就能看得出,這條還沒有成形的溝壑,最少會有一丈的寬度和深度。

 對於這個小鎮來說,是個不小的工程量。

 此時,鎮上的健壯的男人們,都在已有一人深的溝壑裡,不斷的將底部向下以及兩側挖深挖寬。

 而那些力氣小一些的婦孺,則是在溝壑上方,用肩挑手抬的方式,將一筐筐挖出來的泥土,搬運到溝壑後方,圍繞著小鎮堆砌出一道土牆來。

 盡管這個時候天氣已然轉涼,但百姓們卻都隻穿著單衣,揮汗如雨,臉上還帶著濃鬱的不安和焦急,似乎對現在已經不可能再提高的速度很是嫌棄。

 不遠處小鎮的出入口,有一座涼棚,幾名穿著統一樣式的男人,正在指揮著百姓熬煮著涼茶。

 這些人,是要將這座鎮子,修建成一座堡壘!

 只是一眼掃過,朱瞻基的心中便有了答案。

 於謙在一旁,目光之中浮出一絲擔心,壓著聲音說:“公子……他們是要自保……”

 這裡離沿海,已經沒有多少的距離了。

 很顯然,這個鎮子是在害怕倭寇的到來,會將他們現在所有用的一切都給搶走,同時將他們現在的生活給徹底的破壞掉。

 自保,是一件好事。

 但對於朝廷來說,卻是一件壞事。

 這代表著,基層的百姓正在對朝廷的軍事力量失去信心。

 他們不相信大明的衛所官兵,能夠將從海上侵略而來的倭寇給阻擋住,所以才會自發的開始想要保護自己的家園。

 朱瞻基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

 他記得,大明旬報最近一直在宣傳,朝廷關於抗擊倭寇,建立一條堅固海疆防線的訊號,為的就是安定沿海地區百姓的不安心情。

 可即便是如此,這個鎮子上的人們,依舊不願意相信朝廷能夠保護他們的承諾。

 “幾位公子,不要再往前面走了!”

 鎮子上,有剛剛搬運完一筐泥土的老伯,看著官道上的七個人,不由高聲呐喊勸阻著。

 見太孫還在深思,於謙微微一歎,驅趕著馬上前,到了那老伯面前翻身下馬。

 “老伯,此話怎講?”於謙禮儀無可挑剔,就如一位謙謙君子一般。

 小鎮老伯長歎一聲:“再往前,官道都沒了,你們要是接著往下走,不單單是路難走,說不得離海近一些,就會撞上那些倭寇了……”

 於謙說:“大明的官兵呢?晚生要是沒有記錯的話,咱們松江府可是有數千官兵的。”

 老伯又是一聲長歎,他搖搖頭,指著小鎮外的工地:“看到沒有,咱們鎮子都在挖溝造牆了,就是怕那些殺人如麻的倭寇衝上岸。金山衛那些官兵,要是能守得住,前邊那個可憐的拓林村,就不會整個村子都沒了……那可是三百多號人啊……”

 說著,老伯繼續搖著頭,滿臉的擔憂,卻未曾見到一絲憤怒。

 這是已經麻木了的表現。

 於謙張了張嘴,對於拓林村慘案,他找不出任何可以為松江地方衛所解釋的理由。

 老伯看到少年人吃癟,卻並沒有高興起來,他走到路邊的大石塊上坐下,拍拍一旁,招招手。

 “若是往年,聽到倭寇要來,咱們這啊早就往內地跑了,要麽躲進府城裡頭,要麽就到更遠的親戚家裡。”老人家絮絮叨叨的陳說著。

 有心探究的於謙,走了過來坐在一旁,追問道:“那今年為何不走了?”

 遠處,停留了許久的朱瞻基等人,也在緩緩的靠近過來。

 老人家只是看了一眼,笑了笑:“都是咱們鎮上的黃老爺善良!今年咱們鎮上大豐收,交了給朝廷的賦稅後,還剩下好些呢!這些東西,咱們可帶不走。”

 “所以,那個黃老爺建議你們不要走了?”於謙詢問著。

 老人家點點頭,又搖搖頭:“黃老爺可不是光讓我們不要走,他還說了,就算倭寇真的來了,咱們也能擋得住!”

 於謙回過頭,看著乾的熱火朝天的工地,他不覺得這些溝壑土牆,真的能擋得住那些一心劫掠的倭寇,但他也不好打擊老人家的信念:“於是你們就開始做這些事情了?”

 老人家哈哈一笑:“都是黃老爺,不光是想要守住咱們今年的收成。還拿出了錢糧,召集咱們鎮上的人,一起來修建這些。黃老爺家出錢出糧還出人,聽說黃老爺家裡還在操練家丁,發誓要和咱們鎮子共生死呢。”

 於謙有些驚訝:“還能有這樣的人?”

 地方上的地主老財,但凡是聽到要強盜要來,第一件做的事情,必定是收拾家中金銀細軟,然後在第一時間逃離。可不會像這位黃老爺一樣,能說出共生死的話來。

 似乎是因為有人震驚於此,老人家顯得很是高興,堅定的說:“黃老爺是個天大的好人啊!”

 “你們就不怕,這些東西擋不住倭寇嗎?”終於到來的朱瞻基,則是毫不顧忌的開口發問。

 和於謙坐在一起的老人微微一愣,但是並沒有生氣,他抬抬頭看向眼前的年輕人,憨憨一笑。

 老人家開口道:“怕啊,怎麽不怕?可是黃老爺說了,倭寇上岸是搶東西的。只要咱們這些東西能阻擋他們一段時間,他們自己就會離開,去更容易搶到東西的地方去。”

 黃老爺不簡單啊!

 聽到老人家說出的答案,朱瞻基不由點頭。

 對於那黃老爺所說,他是認同的。

 倭寇衝上岸,為的就是搶奪一些可以帶走的東西。現在的他們,可沒有任何,想要佔領大明的想法。

 他們敢於搶掠大明,但他們也知道,大明並不是他們能夠戰勝的。

 所以,當他們從海上衝到大明的土地上,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第一時間裡,殺燒搶掠,用盡一些手段將能搶的東西帶走。

 要是在這個鎮子外停留的太久,會大大壓縮他們的搶奪盛宴,甚至有可能拖延到大明衛所官兵反應支援過來,從後面將他們的後路給截斷。

 甚至,不用那些衝上岸的倭寇,親自到這裡,那些潛伏在大明百姓中間的明奸們,就會將這個鎮子的消息傳遞給倭寇,從一開始就避開這個地方。

 於謙看了一眼到來的朱瞻基,他站起身,向老人家行禮,歉意道:“老人家,我們是從北邊回來的,要回到錢塘去。想在此地歇息一晚,不知可否?”

 老人家當即點頭:“原來是錢塘的公子們,剛剛聽你這位公子說話,言語間就有些錢塘那邊的味道。歇息當然可以,雖然鎮子外面亂,但鎮上的人家,也有不少空置的屋子,不過……”

 於謙熟悉的笑著:“幾兩銀子,雖然不多,但也是我等對主家收留的一點敬意。”

 老人點點頭:“公子良善,老頭子剛剛想到,我家老二他們那邊屋子,還有幾間空屋子,要是公子不嫌棄,等下老頭子就帶你們過去先安置好……”

 原來老頭是打了這個主意,要為自家創收呢。

 於謙對老人家的小心機,沒有反感,樂呵呵的點頭同意。

 擔心那好幾兩銀子跑走的老人家,立馬是站起身,他也不管剛剛說的等下再去,拉著於謙就往鎮子上走:“老頭子看公子們也是走了一路,定然是累了,這就帶幾位公子過去先安置好行囊細軟,再要家裡的小子去外面裝回來幾筐上好的甘草,將這幾匹老馬喂得飽飽的!”

 老人家的心思是如此的直白。

 朱瞻基等人也不當面揭穿,微笑著表達謝意,牽著馬跟隨在老人家身後,往鎮子上走去。

 大抵是因為快要到正午了,小鎮入口出的涼棚下,似乎是管事的人,開始大聲的招呼著正在挖溝搬土的鎮民們回來。

 走在前面的老人家,腳步不停,回過頭說:“這些是黃老爺家的管事下人們,每日裡都是他們將做好的飯菜送來的,還有敞開喝都管夠的涼茶。就是有點不好……”

 “哪點不好?”朱瞻基很是好奇。

 “嘿嘿……黃老爺啊,給我們的每頓飯裡,總是會埋著一塊又大又肥的肥肉,我們都在擔心,等這溝挖好了,嘴巴也喂刁了,就吃不下自家的那些個飯菜了……”

 老人似乎是在埋怨,但是那滿臉的喜悅,卻是不加任何的掩飾。

 或許,他不是在擔心,吃不下以後自己家的飯菜,而是擔心再也吃不到一塊又大又肥的肥肉了。

 而在朱瞻基等人看來,被老人多次提及的黃老爺,則是引發了他們格外的關注。

 朱瞻基相信,這個天底下是有處於統治階層,且還是好人的存在。

 但他不相信,這樣的好人,是能這樣隨隨便便就遇見的。

 到了小鎮入口,走路的速度就慢了下來。

 因為,就設在入口處的涼棚下,已經是圍滿了趕來吃飯的百姓。

 在前面帶路的老人家,更是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搶過來了一大碗飯菜,一邊扒拉著一邊招呼著人讓出路來。

 等眾人鑽出人群。

 就見老人家停下了腳步。

 “黃管事,是有什麽事要老漢去做的?”老人家將留到最後的肥肉吞進肚子裡,面帶感激的看出站在路邊的一個中年,大腹便便的男人。

 黃管事則是搖搖頭,臉上帶著笑意對老人家說:“可吃得飽?沒吃飽,再去拿一碗,不過可沒有肥肉了。”

 老人家連連點頭:“吃飽了!吃飽了!”

 黃管事欣喜道:“吃飽就好。我是見這幾位公子,似乎有在咱們鎮上留宿的意思,所以便想請幾位公子,到我們黃府下榻。不知幾位公子,意下如何,能否賞光?”

 最後,這黃管事,對對著朱瞻基等人詢問的。

 態度很是謙虛,總是笑面迎人。

 倒是讓朱瞻基等人微微一愣,當真是沒有想到,這個黃家的管事,竟然這般的會做人,當真是樂善好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