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下第一逆賊》第200章 皇帝為何不發飆
沒有稿子了,一滴都不剩了~

還有一章晚點寫好就發~

求推薦票~求月票~求打賞~

……

不提朱瞻基,是如何將年輕的衍聖公改造成新時代優秀青年的事情。

且說殿內,被宗室團團圍住的漢王爺和趙王爺兩位。

太子的話很少,宗室們一開始上前,交談了兩句,雙方點到為止,便一個人坐在位子上等著皇帝的到來。

而朱高煦和朱高燧,則是言語不斷。

幾名封地食邑,離應天較近的宗室親王、群王們,手裡捏著酒杯,一臉殷勤。

“今日宮中重陽宴,有如此盛況,都是漢王的功勞啊!”

“是極是極!若是高煦,我等也沒有這次覲見陛下的機會了。”

“這大明啊,誰都覺著咱們這幫宗室富貴,可又有誰知道,我等之不易,還是漢王明白,多次上奏要為我等請恩賜。”

“……”

一眾的吹捧,讓朱高煦滿臉紅光,精神抖擻。

他未曾開口,旁邊老三朱高燧,則是已經開口:“在場的,都是自家叔伯兄弟,一家人自然是不說兩家話。若是不想著自家人,難道還取替草原上的那些余孽,想著怎麽讓他們過得更好些?”

“是的是的!”

“一筆寫不出兩個朱字!”

“都是一家人!”

這時候,朱高煦才開口:“說到底,還是陛下信賴宗室,陛下與太祖高皇帝一樣,都是掛念著宗室裡的自家人。若無陛下,這重陽宴如何能辦好?”

這大概是政治正確的話。

在場的人,當即一陣附和,連連點頭。

有人回頭,悄悄的看了一眼周圍,然後壓低了聲音:“聽說,戶部官倉裡的那堆銀子,要用在那勞什子新式水泥路的修建上……”

朱高煦的眼簾微微一動。

這是在說如今依舊躺在戶部官倉裡,朱瞻基從兩淮弄來的那兩百萬兩銀子。

有人在一旁開始連連搖頭:“本王也有聽說,是要從應天到北平,皆用那新式水泥路替換。”

“如此……”有人在沉吟,盤算著:“數千裡的路,只怕是再多一個兩百萬兩也是不夠的吧?”

“哼!年紀輕輕,獻媚於上!陛下必定是想著,路修得更好些,能有利於北巡、北征。倒是讓某些人,找到機會可以上下其手!”有人在憤懣。

“此話不可說……”有人開口勸阻,眼神默默的看向上方禦座近處的太子爺。

有人在哼哼著,撇撇嘴:“所以當初,我等說的沒有錯。那位當真是甘心安居一隅的?朝廷裡,好些官員可都是對這件事,持支持態度的。這說明什麽?”

還是太子黨!

朱高煦輕咳了一聲:“原本,我是想著,如今年景越發的好了,朝廷雖然也要用錢。但兩百萬兩,終歸是能拿出幾十萬兩,貼補一下宗室,也好找補找補讓日子過好些。倒是沒有想到,那些銀子盡數都要拿去做這事……”

“依我看啊,他這樣做,不過是為了左手倒右手。錢無論如何,終究是要到朝廷的。再借著這事,拿出來到自己手上,也就成了乾乾淨淨的了。”

“理是這個理,我可是聽說,這一趟兩淮,地方上的鹽商可謂是怨聲載道,大多幾乎都快要家破人亡了。”

“那兩百萬兩銀子,還能是大水衝來了?大風刮來了?還不是在兩淮,狠狠的盤剝,才給弄回來的!”

“要我說啊,且看著吧。等到兩淮鹽課出了問題,看看到時候該怎麽收場!”

朱高煦笑了笑,淡淡道:“諸位叔伯兄弟,終究還是一家人。有人不仁不義,

大夥可不能無情。真要是到時候出了事,終究還是要幫襯著一下,咱們自家人的臉面,還是要護住的。”“哎……”

“要我說啊,論仁義,誰人能比得過漢王殿下?”

朱高煦連連擺手:“這話可不敢當。等今日這重陽宴結束,諸位稍作歇息。聽說秦淮河那邊,新出了一位俏佳人,還有一套戲班子,到時候我給請回王府,邀了諸位叔伯兄弟,一同好好的喝上一杯。且著,我那王妃,說是最近家裡頭進了些下面的特產,到時候諸位叔伯兄弟,回去的時候也一並帶上。”

“如此甚好!”

“哈哈哈……”

……

“太子是不是太安靜了些?”

“難道你要太子也去聯絡宗室?”

“但……”

殿內,朝臣位置上。

以內閣首輔胡廣為核心,楊榮、金幼孜、楊士奇兩位閣臣,連同幾名尚書、都禦史等,聚在一起,小聲的討論著事情,目光不時的看向聚成團的宗室們。

方才,最先說話的是楊士奇。

反問的,是金幼孜。

工部尚書宋禮,伸手將首輔面前的最後一塊桂花糕拿走,塞進嘴裡。

他最近有些春風得意,渾身乾勁。

眼看著,等到重陽宴結束,日月堂那邊的測繪完成,他就準備在提請開工新式水泥路的建造了。

南疆那邊,頭一批整整三萬名俘虜,已經被押送在路上了,消息早幾天也已經傳回京了。

宋禮現在一心想著,要怎麽充分最大化的利用這批無私的、熱心腸的,奮不顧身的想要為大明基礎建設出力,為大明社會發展添磚加瓦,積極奉獻的南疆俘虜們。

他晃晃腦袋,看了眼依舊是空空如也的禦座,不由出聲:“話說,陛下為何今日來的這般遲?”

重陽宴是皇帝要辦的。

不來的人也是皇帝。

經過宋禮這麽一提醒,眾人倒是醒悟過來,不由的紛紛都看向上方禦座。

禮部尚書金純開口解釋:“凡應天八十以上老者,今天都被請入了宮,想來陛下這會兒,還在與他們交談吧。”

重陽尊老。

宴請城中高壽百姓,是體現皇家仁義的好機會。

首輔胡廣點點頭,看向還想伸手拿東西吃的宋禮:“大本,那新式水泥路,耗費如何,如今工部可有定數?”

朝廷要推行新式水泥路,最近大夥議論了不少。

且在大明旬報上,最近連著兩期,都在討論新式水泥路的優勢,以及向大眾灌輸基礎建設的優點。

眼下,戶部官倉裡也有兩百萬兩銀子。

第一批三萬名俘虜,也在路上了。

新式水泥路的建造,近乎已成定局。

但身為內閣首輔,胡廣需要知道,做好這件事情,朝廷到底要下多大的力氣。

總不能,像前隋一般。

河挖好了。

天下沒了。

大明不是前隋,是要千秋萬代的。

身為內閣首輔,胡廣有責任,維護大明的長治久安。

宋禮笑了笑,很是輕松:“方略快要出來了,按照先前的推斷。重頭是在人力、原料上,但有南疆那邊的支援,便少了一半的壓力。而水泥是用石材燒製的,同樣幾無成本。”

胡廣滿意點頭。

朝廷裡的大小官員,他身為首輔大抵都是清楚的。

宋禮是個能臣,他既然說耗費不多,那便不會多到哪裡去。

正是這時,有小官從外面走了進來。

是都察院的人。

他到了都察院都禦史劉觀身後,俯身低頭,小聲私語。

少頃,都禦史劉觀目光一凝。

他抬頭,眼神之中有些憂慮,看向首輔。

……

恰是此時。

從殿外,數量眾多的老翁老嫗,在宮中太監們的帶領下,魚貫而入。

他們穿著滿繡福壽字樣的新衣,臉上帶著激動和熱切。

在太監們的指引下,到了安排好的位置上。

胡廣等人,不由的回頭看向禦座。

皇帝依舊沒有了!

按照流程來說,皇帝和城中高壽老人們交談完之後,該是一同出場的。

現在皇帝沒有來,則說明,皇帝還另有要事在辦。

胡廣當即回頭,看向都察院都禦史劉觀。

“出什麽事了?”

首輔發問,臉上滿是憂慮的劉觀,不由一歎:“千防萬防,怎麽也沒有想到,我都察院裡,竟然有人挑了今天這個日子,入宮上奏陛下,似是要彈劾漢王與趙王二位……”

蠢貨!

既然選在今天彈劾宗室的兩位親王!

在場的人,紛紛在心中怒罵。

這樣乾,豈不是故意撩撥皇帝的火氣嘛!

愚蠢!

次輔楊榮當即發問:“可知是為何事彈劾?”

都禦史劉觀無奈的搖搖頭:“若是知道還好,可眼前就是什麽都不知道,才是最急人的……”

首輔胡廣,一時間隻覺得頭疼不已,不由伸手扶額,閉目沉思。

眾人也沒了談話的心情,各自安靜下來,只等著皇帝最終的到來。

……

時間回撥到一刻鍾前。

偏殿之內。

皇帝與城中高壽老人們,相談甚歡。

古往今來,長壽者都被統治者所喜愛。

因為這表明著,天下太平。

唯有太平,人才能活的更加久遠。

所以,這是無可爭議,活生生的帝王功績。

朱棣與老人們拉著家常,所談的無非是家裡有多少人,兒女如何,子孫如何,又生活的怎麽樣,對朝廷有沒有什麽希望和期盼。

老人們便整體的回答著,現在過得很好,都能吃得飽。

於是,君民同歡。

少頃。

殿門外有太監走了進來,小聲的說了一句。

不多時,山東監察禦史步入殿內。

到了皇帝面前,山東監察禦史便立即跪拜下來。

“臣彈劾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

皇帝的臉當即就陰沉了下來,揮揮手,要人將長壽老人們帶到正殿之中。

等到老人們都走光後,朱棣幽幽開口:“你叫什麽名字?”

山東有監察禦史十人。

可是,皇帝很有可能,會一直記得跟隨在他身邊征戰沙場的,某個普通官兵的名字。

“臣單興言,洪武年間進士。”山東監察禦史單興言回道。

“你要彈劾朱高煦、朱高燧二人?”朱棣的臉色有些難看。

單興言稍稍抬頭,看到皇帝黑壓壓一片的臉色,趕忙再次低下頭:“臣聞聽,此次重陽宴,非是內府出錢,而是漢王與趙王商議,去戶部討要五萬兩所得而操辦。漢王尚為監國之時,借口重陽宴,耗費國庫錢糧。今日宮中之重陽宴,亦不過數百人,豈有耗費五萬兩之多。

臣又聞,漢王府驕奢成風。自宗室入京以來,王府之中幾度大擺宴席,耗費驚人。

臣彈劾漢王、趙王,身為宗室,不知節儉,肆意揮霍國庫錢糧,望陛下嚴懲!”

嘭!

偏殿內,驚起一聲巨響。

朱棣滿臉陰沉如墨,手掌重重的按在桌案上。

“此事朕已聽聞,那五萬兩乃是原本年底,該劃撥賞賜於宗室,此次宗室已然申明,今歲不取朝廷恩賜。爾身為監察禦史,不知實情真偽,妄自彈劾朝堂親王,意欲何為!”

朱棣很不高興。

他很清楚,這一次的重陽宴,花的錢都是從哪裡弄來的。

宗室願意不要今年的賞賜,也要拿來給他辦重陽宴。

這等立功的事情,宗室們在辦了之後,當時就寫了奏章送上來表忠心了。

對於這一次的重陽宴。

朱棣甚至很滿意老二辦的差事。

內府沒有錢,老二卻還滿是孝心,到處找銀子。

就衝著這,朱棣也不準備在這件事情上,懲處老二。

而之所以要辦重陽宴,也是當時為了壓下京師裡流傳的太子黨的事情。

如今隨著他回京,太子黨的謠言,早已煙消雲散。

重陽宴,也如期舉辦。

朱棣已經在思考著,該如何懲治眼前這個混帳禦史了。

然而,只見山東監察禦史單興言,再次俯首開口:“陛下有所不知,那五萬兩雖是將朝廷預備賞賜宗室的錢糧劃撥用於重陽宴。然,漢王與趙王,卻是私下與宗室安撫,將從王府之中,另拿錢糧找補於宗室!”

恩?

聞言,朱棣目光一縮。

這事他不知道!

深吸了一口氣,朱棣目光幽幽的盯著仍跪在地上的單興言。

“朕知道了。”

皇帝的聲音,顯得有些疲倦。

跪在地上的單興言知道,皇帝已經聽進去了,現在是要趕他這個攪擾了興致的人滾蛋。

“臣,告退。”

……

等到禦史也退下後。

朱棣臉色稍稍一松,只是卻讓人看不出,他心裡是怎樣想的。

等到他將心緒稍稍收拾好,也終於是站起身,向著舉辦重陽宴的大殿裡走去。

……

大殿內,樂調忽然變高。

樂聲,將殿內的嘈雜給壓了下來。

殿內的眾人, 趕忙凝神。

皇帝要來了。

沒讓人等多久。

只見朱棣,在一眾內侍的簇擁下,臉色平靜,姿態威武的出現在眾人面前。

看著皇帝坐在了禦座上。

胡廣等人微微一愣,不由的對視交換了一下眼神。

皇帝沒有發飆?

盡管皇帝沒有發火,胡廣還是壓下了心中的疑惑,帶著朝臣們,與宗室、長壽老人們齊齊的向著皇帝陛下行禮。

稍後,便是皇帝開口,對這次的重陽宴表示一下,說一番話。

依舊沒有發飆的跡象。

胡廣等人心中越發的疑惑起來。

在場的長壽老人們,開始統一向皇帝敬酒,表示感謝。

隨後,是宗室向皇帝敬酒。

到最後,胡廣帶著滿頭霧水,帶著朝臣也向皇帝敬了一杯酒。

“到底是怎麽回事?”

“可是沒有彈劾?”

“還是說,陛下對彈劾之事不在意?”

在胡廣旁邊幾桌,幾位內閣、尚書,小聲的交換著心中的疑問。

此時,已經是到了宗室們,向皇帝陛下進獻禮物的時候了。

每一個禮物,雖然都壓製著價值,但卻樣樣精致新奇。

似乎,人人都不想讓自己落下來,要在皇帝面前表現一番。

皇帝一一笑納,不時開口誇讚。

漢王和趙王準備的兩份禮物,更是得到了皇帝充分的肯定和表揚。

等到心急如焚的胡廣等人,已經徹底蒙圈了。

不知道,皇帝內心是怎麽想的。

陛下!

你怎麽還不發飆呀!

請大家記得我們的網站:小說酷筆記()天下第一逆賊更新速度最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