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下第一逆賊》第202章 我們牽著手1起去建設大草原
一秒記住【】

 第一更!

 ……

 連著三天。

 朱瞻基一步沒有踏出過自己的書房。

 如此,才算是將三個情感脆弱的女人,給徹底的安撫住。

 弄走了三人後,朱瞻基又開始陷入擔憂之中。

 在東宮,他能以一當三。

 可南疆那邊還有一位。

 那可是一頭猛虎。

 以一當百!

 到最後,朱瞻基也沒有想出一個穩妥的辦法,只能是暗自決定,最近到了要加強核心力量鍛煉的時候了。

 ……

 江南秋色漸濃。

 自重陽宴後,朝廷諸事也基本都收歸到皇帝的手中。

 因為皇帝當日在重陽宴上的口諭,朱高煦和朱高燧兩人,在應天城並沒有逗留幾日,就被催促著趕往南疆。

 按照皇帝的意思,他二人並沒有得到統軍一方的權利,只不過是作為一員猛將,到額宏大帳下聽調。

 兩位王爺終究是走了,至於他們二人心中有在想些什麽,旁人也不得而知。

 ……

 又過了十多日。

 一支龐大的俘虜隊伍,由南邊緩緩進入應天地界。

 禁衛大營兵馬出動,將從南疆押送而來的三萬名俘虜,就地分成兩隊,被各自帶走。

 為大明基礎道路建設,自願無私奉獻的三萬南疆土著,被帶到了石山礦場,帶到了水泥燒製工坊,帶到了應天境內各段已經劃分好的路段上。

 朝廷裡,一時間忙碌起來。

 新式水泥路的建設,已經在朝堂上議論過了,工部和戶部力推,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在一旁支持,沒有不通過的理由。

 到此時,不少人才算是看明白,當初太孫從兩淮弄來的那兩百萬兩銀子,是要被用在這個地方的。

 於是,大家又聯想到,前些日子剛剛才被趕到南疆的兩位王爺。

 若是兩位王爺知曉了這事,只怕是又要暴跳如雷了。

 且不提兩人如何如何。

 隻說應天城裡。

 在皇太孫的提議下,朝廷為了表示對新式水泥路的重視,特意弄了一個開工儀式。

 地點就在正陽門外的大街上。

 正陽門直通洪武門,走過千步廊,就能到承天門,後面便是皇城端門和午門。

 選在正陽門外,舉行開工儀式,是朱瞻基的意思。

 這裡離著皇城近,老爺子抬抬腳也就過來了。

 有皇帝主持開工儀式,對於後期的水泥路建設推進,所能起到的作用,不言自明。

 開工的日子,是欽天監選出來的。

 好日子,大吉大利。

 一早。

 滿天紫光。

 晴空萬裡。

 正陽門外,已經是無數禁軍把持。

 山川壇旁邊的十字街口,是應天城外水泥路的修建起點。

 無數的彩旗飄揚,一條條紅底黃字的橫幅高掛。

 上面書寫著各式口號標語。

 同樣是皇太孫的手筆。

 因為也算是對新式水泥路的推崇。

 工部、禮部都沒有提出反對的意見。

 在路旁的空地上,禁軍特意留出了一大塊的地方,讓應天城內外的百姓,能夠有抵近觀看開工儀式的機會。

 在道路中央,很長一截路,都已經被南疆戰俘們平整過了。

 水泥路的模具,也已經被固定在兩側,只等著水泥倒下。

 路的兩側,是一名名身穿麻衣的南疆戰俘。

 他們的腳上,都被套上了鐵鏈。

 得益於道路兩側的橫幅宣傳。

 應天城的百姓們知道了,這些人的身份乃是從南疆來的。

 他們有感於,在南疆對大明的侮辱,對大明軍人的傷害,所以他們自願前來大明恕罪。

 於是,百姓們對這些南疆戰俘,便沒有了一絲的同情。

 甚至於,百姓們開始覺得,這些人是不是在南疆老家過不下去了,才故意來到大明,想要把大明給吃窮。

 如今,朝廷讓他們乾活,那就是要讓他們明白,天下是沒有免費的午餐的。

 原本還有些擔心百姓會有使用戰俘有意見的官員們,見此也就樂呵呵的笑了笑,心中的擔憂自然也就沒了。

 大約八九點鍾。

 從正陽門後面,有錦衣衛緹騎出現。

 皇帝一整套的行頭,魚貫著從城門洞裡出來。

 在後面,足夠品級伴駕的官員們,緊隨其後。

 朱瞻基扛著一把鐵鍬,跟在後面。

 鐵鍬被打磨的閃閃發光,杆子上系著一個大紅花。

 這是等下,要讓老爺子親自鏟一鍬水泥,放到模具裡面的。

 到了路口,皇帝從鑾駕上走了下來。

 旁邊,無數早早就聚集起來的百姓們,頓時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

 

 ^0^ 一秒記住【】

皇帝滿臉笑容,看著自己的子民們喜悅的樣子,心裡覺得,應該下旨讓老二、老三,在南疆專心收集戰俘,盡快多送些回來才是。

 到了被固定好的模具前。

 朱瞻基眼疾手快,將備好的鐵鍬送上:“陛下。”

 朱棣點點頭,接過鐵鍬。

 一旁,早就準備好的第一車水泥,在兩名戰俘的催促下,緩緩駛了過來。

 朱棣暫時的止住了運送水泥的馬車,他昂首挺胸,環視四方。

 沉聲提氣道:“朕,惟願大明前路平坦,如此路之堅不可摧,綿延萬萬裡!我大明百姓,皆可安居樂業,再無饑寒交迫之困!”

 皇帝大發宏願。

 讓在場的百姓,更加熱烈的歡呼起來。

 開工儀式現場的氣氛,在一瞬間被推到了高潮。

 朱棣這時候,才招招手,讓運送水泥的馬車過來。

 馬車是特別打造的。

 在尾部,有一個閘口,閘口下面是一個小鬥,只要打開閘口,馬車裡的水泥就能流到小鬥笠,方便皇帝陛下用鐵鍬鏟起。

 若是按照正常的計劃,往後的馬車,都是直接運送水泥到路上,直接打開後面的車廂,會有戰俘爬到車廂裡,在上面將水泥一股腦的推到路基上。

 朱棣看著精心準備的小機關,臉上笑意濃鬱。

 他伸手,打開同樣被系著一朵大紅花的閘口。

 頃刻之間,閘口下面的小鬥就被裝滿,他趕忙伸手將閘口關上。

 然後提起鐵鍬,鏟起滿滿一鐵鍬。

 按照之前大孫子所說,將一鍬水泥,緩緩的倒在了壓實平整過的路基上。

 然後,朱棣高舉起鐵鍬,向著四周示意。

 現場再次響起震天歡呼聲。

 朱棣緩緩退下。

 兩名戰俘爬到車廂上的水泥裡,將整個尾部打開,兩人推動著工具,整個車廂的水泥便如同瀑布一般流淌到路基上。

 這時候,朱瞻基則是帶著老爺子,還有在場的文武大臣們,到了一旁臨時搭建好的看台上。

 按照流程,他們要在現場觀看一會,好對新式水泥路的建造有個全面的認識,然後才是回城。

 今日準備的很是充足。

 隨著第一輛馬車裡的水泥被倒下。

 隨後,無數輛馬車,運載著攪拌好的水泥,傾倒在路基上。

 眨眼間,約莫有一裡地的路基,就被水泥堆滿。

 這時候,有戰俘開始下到路基上的水泥裡。

 他們拿著一根根大棒,連人帶棒在水泥裡不停的攪拌著。

 這是為了讓水泥漿和石塊充分的混合,保證道路質量的。

 沒有振動機的年代,用戰俘的身體去攪動,是最節約成本的方式。

 當路基上的水泥被充分攪拌之後,就會有人開始拿著一根橫跨整個路面模具的鐵板,小心翼翼的從頭開始,將路面刮平。

 隨後,便有人在搭起的高過路面半尺左右的平台上,拿著小鐵片,一塊一塊的將整個路面給徹底平整。

 等到快要凝固的時候,才會有人拿著鐵耙,在路面上劃出一道道防滑槽來。

 看台上,無數的官員,看得興起。

 這是他們從未見識過的道路建造方式。

 在以往,最好的道路,便是宮中用石塊鋪設的道路。

 平整無比。

 但是,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卻是驚人的。

 可如今,只要將石頭變成水泥,用模具規定道路厚度和尺寸。最後,再將那些神奇的泥漿倒進去,讓戰俘按照順序一一平整即可。

 從時間上來說,遠比過往節省了數倍有余。

 而堅固程度?

 工部那邊,前幾日已經拿了不少凝固後的水泥塊到朝堂上,與一眾朝堂同僚觀看。

 水泥塊很是堅固!

 所有人,似乎都看到了,大明往後的道路,將會千百年不腐,牢固無比,就如同大明的江山社稷一般。

 萬古長存!

 ……

 一個優秀且合格的官員。

 需要時刻對每一件發生的事物,保持著足夠的聯想能力。

 沒有想象力的官員,就不應該去當官,而是應該扛著鋤頭,脫掉靴子,走進泥地裡,作者不需要任何思考的農活。

 如今的大明朝堂,官員們不論大小,都還有著足夠的聯想能力。

 看著眼前逐漸凝固、成形的水泥路。

 工部的官員,想到的是,這樣的道路若是推行到整個大明的田間地頭,工部便能將往日最難開采收集的各式材料,源源不斷的輸入到應去的地方。

 戶部的官員,想到的是,這些水泥路的建成,會對賑濟災情、收取賦稅等國朝錢糧事物,起到多大的推動力。

 吏部的官員,想到的是,他們調派官員的速度,也要以前更加的便捷,地方上的權利空白會被極大的縮短。

 兵部想到

 ^0^ 一秒記住【】

的是,水泥路的便捷,各地可能發生的民變和叛亂,將會被朝廷用最快的速度調集兵馬鎮壓。

 五軍都督府。

 左右都督們,此時的目光格外的閃耀。

 他們在竊竊私語,不斷的有新奇軍事論點,被不斷的提出。

 “我已問過工部官員,他們的測試結果,新式水泥亦可用於營寨建設。若大軍出動,需要建立長期營寨,水泥可一夜初步凝固,再一日徹底凝固。我軍往後,將再也不用煩心於野戰安營之困。”最先說話的是成國公朱勇。

 在場的左右都督們裡,他算是最為年長的幾位之一了。

 長年以來征戰沙場,統軍一方。

 征戰之時,不可能永遠都是在城池之中,在野外的時間其實要遠遠超過在城池中。

 這個時候,就要考慮帶領大軍,在野外安營扎寨了。

 大軍安營,其實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不足與外人道也。

 因為關系到全軍上下的性命安危,往往一座長期固守的營寨,都需要付出許久的時間才能被建設完成。

 這邊極大的拖延大軍的戰略部署。

 如今有水泥在,工部也通過了測試,能夠被運用到軍隊安營扎寨上。水泥建設的營寨,將會比原木製作的更加堅固,也更加的便捷。

 有了成國公開頭。

 張輔當即輕笑著開口道:“往後我大明九邊將士,能夠安穩的睡覺了!”

 如今大明軍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軍事統帥之一的張輔一開口,眾人立馬認同點頭。

 “五軍都督府該去信鄂宏大,要他另外收繳俘虜,送往九邊,為我大明將士建造更加堅固的戍堡、邊牆、陷阱。”張輔在軍中一直有愛護百姓的名聲。

 武安侯鄭亨讚同道:“九邊防備,一直簡陋,所幸我軍將士上下一心,年複一年的堅守邊塞,忍受風寒。鄂宏大該為九邊同袍出這份力!為九邊各處建造更加堅固完善的堡壘,使我軍將士再不受風寒襲擾,專心禦敵!”

 朱勇接過話:“若有此水泥,我等是否可以建議朝堂,將長城沿線重新修繕加固,連通各段城牆,使北方草原被長城徹底阻擋?”

 徐景昌搖搖頭:“長城沿線太過漫長,如今朝廷南疆正值用兵,九邊耗費亦是不少。戶部等大概是不願意拿這筆錢糧的。若要阻攔北元鐵騎,我當時聽工部尚書宋禮老倌兒,與戶部尚書夏維喆那老倌兒談論過此事……”

 左軍左都督朱廣有些好奇,詢問道:“他二人一介文官,如何懂得軍陣禦敵之事?”

 徐景昌看了眼朱廣,笑笑:“前幾日在內閣走動,為了沿海倭患一事,去了趟戶部,見著那宋大本在場,兩人正在討論這水泥使用的事情。”

 朱廣連忙追問:“他們都談了什麽?”

 水泥的事情,是太孫提出的,日月堂出的整套方案,戶部出錢監督,工部具體實施的。

 要說現在朝堂上,除了太孫以外,誰最了解這水泥的使用方法。

 便是工部和戶部。

 徐景昌壓壓手,示意朱廣稍安勿躁,他換了口氣接著說:“宋大本提到,太孫對草原的意見,乃是在關鍵之地,以水泥修建三尺長寬高的水泥塊,且每一個間隔三尺,交錯排列,如此用以阻攔北元余孽鐵騎之威。”

 “三尺長寬高的水泥塊?交錯排列?”最為穩重的朱勇,在沉吟著。

 他詢問道:“如此規模,耗費如何?”

 還是最關鍵的一點。

 不論設想的如何完美,關鍵在於朝廷能不能拿出足夠的錢糧來。

 徐景昌輕笑一聲:“那要看鄂宏大辦事得不得力了……”

 在場眾人一愣。

 然後齊齊的發出歡聲笑語來。

 遠在南疆,身處軍中,一戰剛歇,渾身染血的鄂宏大渾身一顫。

 安遠侯柳升在一旁聽著幾位前輩大佬們的交談,默默開口:“若是……本侯自小喜愛營造。此等繁瑣之事,屆時可交於本侯操辦,諸位大可整軍備戰。”

 這是要搶活了!

 頓時,眾人目光淡淡的看了過來。

 這廝好不要臉!

 就算是最為正經的張輔,也不由抬起手指著柳升:“你這廝,要不要我等去陛下那裡,替你求個工部的差事做做?”

 柳升揚揚下巴:“此言差矣,本侯不過是心系草原牛羊,免受豺狼偷襲而已。我大明工匠前往草原,本侯親自督辦,這是在為草原牧民建設更好的家園!沒找他們要工錢,便是天大的仁慈了!”

 好不要臉啊!

 我好喜歡啊~

 幾名都督一陣心神蕩漾,覺得柳升是將自己心裡的話給說來了出來。

 徐景昌嘿嘿一笑,搓搓手:“既然是如此功德,豈有我不在場的道理?我等一同,往草原,替他們建設家園!”

 ……

 “諸位叔伯,在聊什麽呢?”

 水泥路實在沒什麽好看的,這玩意,在後世不過是鄉村小道的

 ^0^ 一秒記住【】

原則而已。

 朱瞻基對幾位手握兵權的叔伯,有這般歡聲笑語的場面,趕到有些好奇。

 眾人回頭,看到走過來的朱瞻基,不由招招手。

 “瞻基,宋大本那老貨所說的,要在草原上建造水泥塊的事情,何時操辦起來?”徐景昌拉過來朱瞻基,將其按在自己身邊,連忙追問。

 朱瞻基一愣,遲疑的看向眾人。

 原來這幫老貨。

 是在意淫!

 “大概……還有兩年……”朱瞻基盡量緩和的說著, 生怕讓這群還沉浸在幻想之中的軍中悍匪暴怒。

 然而,只見他一說完,現場便是一陣歎息聲響起。

 這一幫人,和老爺子一樣,一心北征。

 朱瞻基只是稍稍沉吟,便再次開口:“諸位叔伯,眼下沿海倭患,才是最為要緊的……”

 從錦衣衛傳來的消息,很不好。

 沿海各地,倭患越發的嚴重了。

 那幫比南疆猴子還不如的,已經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物種,讓整個沿海地區的大明百姓,時時刻刻經受著無盡的苦難。

 殺倭!

 是目前空閑下來的朱瞻基,最想要做的事情。

 殺盡世間一切倭寇!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