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怪乎顧衝如此癡迷。
這本就是最純粹、玄奧的天地之理。
也是最樸實的道家天道思想。
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
人身終究是後天產物,生死有命,即便修為通天,依然會有壽數將近的一天,這是任何世界都不能例外的事情。
所謂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凡人若想長生,超脫生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唯有效法天地,才能得長生!
打破肉身皮囊的界限,將境界修煉至如天地般包容,便謂之破碎虛空,這個破碎虛空便指的是破碎自己的肉身,唯有打破凡胎限制,才能超脫生死。
“咦,這裡居然有兩具屍體!”
石之軒驚疑不定的聲音,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連顧衝也不例外。
此刻,大家都看見了大殿的一處角落有兩具屍體,其中一具身上衣物已經腐朽不堪,寇仲過去輕輕一碰,便風化了去。
地上有九個遠古篆字。
“廣成證破碎金剛於此。”
從地上的字跡得知,這位便是上古時期的那位廣成子。
顧衝見狀,臉上露出淡淡笑容。
破碎金剛,破碎虛空,一個意思,都是指打破了肉身凡胎禁錮,元神超然而去,與天地同壽。
人身之軀殼,之於所追求的天地大道來說,是負累。
正是因為有後天這有壽之軀殼限制,凡人再如何努力,也無法長生。
就像草原之戰,被迫飛升的傅采林,也是破碎金剛,隻保留了元神,遺棄了軀體。
不過,顧衝卻默然搖頭,這也是世界的限制。
此界只是一個三階世界,元氣有限,世界等級不高,人身的成就只能如此,要想長生就只能舍棄後天軀殼,將元神反先天,做到與天地同壽。
哪怕當時向雨田進入仙門,保留了重傷的軀體,但肉身老朽之後,也必定會舍棄掉。
這一步跨到了終點,不過成就卻也止步於此。
且不說主世界周天界,便說銀河聯邦的公民,雖是一步步修煉,從無到有,一點點的增加自己的壽命,但是,這種世界的人,明顯未來更具潛力。
以元神合天地,雖然一步到位,卻完全放棄了對於本身軀殼的利用。
人身並不是負累,也是與精神一般的大寶藏。
真正的大道,理應性命雙修,不止將元神練就先天不死,便是軀殼也應該邁入不死。
這就是銀河聯邦道路方向。
凡、道、果、劫。
凡境之後,就是道境。
而道境的第一步,就是成就肉身不滅的道體境!
凡境壽命的極限也就五百年。
而道體境,開辟無量神竅,能夠輕輕松松活成千上萬年之久,一直到元神腐朽寂滅為止!
而這個世界的破碎金剛,元神同樣會腐朽,但在此過程中卻沒有肉身,雖然得以延壽,卻失去了再進一步的可能。
何者更高,一眼可分。
不過,顧衝也知道,這是世界的局限性,畢竟這是一個三階世界,修行之路到此也就盡了。
這個世界的修行之路雖然走差了,不過,萬事萬物不能全然否定掉它的全部價值。
這四十九副戰神圖錄,大方向是讓人破碎虛空,元神寄托天地的方法,但其中內裡也有顧衝所需要的東西。
例如其中一幅圖,名曰“天地無極”,乃意是“人身一太極,天地大無極,心中無念,不分彼此”。
這是說天地與人身之間有一道屏障,這個屏障就是自己的“心”,是自己的心將軀殼和天地的聯系當中,是一道圍牆,只要將“心”這個屏障拿開,就可與讓人身這一小天地,回歸天地大宇宙當中。
從此,天地宇宙之能量,亦為我之能量,可隨時予取,用之不竭。
還有那第三十八副“天地萬物形相不同,溯源其流,蓋歸一也,故能身合如一,我與木石何異,我與日月星辰何異,貫之一也,天地精華,盡為我所奪。”
第三幅圖:“天之為天,非陰極乃陽不生,物窮則反,道窮則變,無路可入處,方有入”。
顧衝一身所學太多太雜,唯有硬功自成一體,融合成了龍象不滅體,而武技和內功一直沒有形成大一統的功法。
武技先且不說,就內功的十幾種異種真氣而言,雖在易筋經的統攝下不衝突,但是相互掣肘,威力難以完全激發不說,更讓顧衝時常有一種滯澀之感。
顧衝也想利用天賦融合,可是許多內功由於屬性不同,又或者是顧衝武道積累不足,難以強行將其融合。
這幾幅戰神圖錄雖然仍屬於身合天地的思路,但是顧衝將其中的菁華剝離出來,立刻茅塞頓開,以此窺見將自身種種功法融合為一的修行方法。
瞬間。
顧衝心念浮動,便按照“天地無極”之圖的心法修煉起來,將己心暫時拿開,立刻體會到了天地自然的萬事萬物, 好似自己已經融入了天地萬物當中。
他本深處在驚雁宮之下數裡,四周全是石壁,然而,此刻進入以人身小天地,回歸無極狀態後,竟然察覺到了周天星鬥,尤其是左右的兩顆星辰,一陰一陽之亙古蒼老之力,是那般雄壯,比肉眼感知還要直接。
此刻,他好似與這兩顆星辰都不分彼此了,只需要心念一動,便可隨意取用其中力量。
陰陽之力是最古老和基礎的力量,顧衝本身又有九陰九陽的功法,既然“天地無極”之圖能化陰陽之力為己用,顧衝打算以陰陽之力為基礎,道、魔、佛、水、火、山、陰陽、回氣、療傷等真氣屬性融為一體,練成一門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內功。
戰神殿中,石之軒此刻看見顧衝的身體四周,開始湧入大量的陰陽精氣。
他佩服不已,不愧是天下第一高手兼古今第一天才,只看過戰神圖錄這麽一會兒,便可將心法取為己用,練成了其中一幅圖。
他再看向廣成子屍體邊的另外一人,看此人面貌,多半就是丹王安世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