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唐初大儒》第三十二章儒家劍道
  “去吧!寶劍雖然好,不過是象征意義更大而已。”秦耀揮揮手說道。

  秦家從鹹陽帶出了不少東西,並不缺少好東西,因此只是吃驚之後,眾人就冷靜了下來,並沒有反對秦耀的舉措。

  秦穆提出來的這些東西,價值如何,他們都看得出來,增加收入,增添人口,都是增加秦家的底蘊,更別說秦穆還是秦瓊的兒子,都值得交好。

  …………

  “凌雲兄!你不忙碌你的事情,怎麽一大早又來了?”秦穆一臉苦笑,看著坐在胡凳上的秦嶽問道。

  “我說懷道兄弟,你這不行啊!正所謂聞雞起舞,勤學不輟,你這天天睡到這個時辰,往後豈不是和為兄一樣,一事無成。”秦嶽笑盈盈的,一副語重心長的說道。

  “我喜歡夜深人靜的時候讀書,劍術我不會,所以不用起來那麽早。”秦穆翻了個白眼,一面穿衣服一面說道。

  “嘿嘿,為兄知道你不會劍術,因此特意來教你劍術。”秦嶽笑著道。

  “真的嗎?”秦穆驚喜的問道。儒家劍道和武者的不同,因此秦穆想學,都沒人教,秦嶽願意指點,他當然高興。

  “當然是真的,你看我劍都帶來了。”秦嶽一揚手道。

  秦穆這才注意到,秦嶽今天穿了一身勁裝,案幾上放著兩把寶劍。

  隨便洗了一下,秦穆招呼道:“來吧!我們開始。”

  “這把劍,是家父送給懷道兄弟你的。”秦嶽雙手捧劍,遞到秦穆面前說道。

  “這…”雖然知道這是秦家感謝自己,送的禮物,秦穆還是有些遲疑,不知道收下合不合適。

  “收下吧,這把劍留在秦家,也沒有用武之地。”秦嶽說著,一把塞進秦穆懷裡。他生怕慢了自己舍不得。

  “這把劍不簡單吧?”雖然秦嶽說得輕巧,不過看他一臉肉疼的樣子,秦穆就有所猜測。

  “唉!你猜得不錯,始皇三十六年,一顆隕石墜落到了東郡,得天外隕鐵,當時最著名的鑄劍大師徐夫子,耗時兩年終於鑄成,成劍隻日,電閃雷鳴,天出異像,隱約有龍吟之聲,足有半日方結束。始皇以大秦國號為名,賜名秦劍,又叫定秦劍。”秦嶽介紹道。

  “什麽!”秦穆一聽,驚呼一聲,手一抖,寶劍差點掉到地上,急忙遞給秦嶽說道:“凌雲兄快快收回,如此寶物,我怎麽敢要。”

  “這當然不是定秦劍。”秦嶽很滿意的看著秦穆失態,並沒有接劍,反而淡淡的說道。

  秦穆忍不住想要罵人,合著剛才牛叉的介紹,都是唬人的。

  “雖然不是定秦劍,不過也是同樣的材料,同一個大師鍛造的,只不過因為材料有限,此劍短一些,窄一些。”秦嶽臉色一正,看著寶劍介紹道。

  “這還是太貴重了,我不能收。”秦穆雖然不舍,還是拒絕道。

  “收下吧,我說這些,並不是想要說劍有多珍貴,只是想請懷道兄弟你多珍惜它而已。”秦嶽搖搖頭說道。

  見秦嶽態度堅決,秦穆也知道推脫不了,於是慎重的點點頭道:“自當如此。”

  “劍名背手,長四尺,削鐵如泥,吹毛斷發只是等閑;這是一把上過戰場的劍,武安君當年,就是持此劍自刎;因此這把劍煞氣滔天,一般人別說用,拿著都會被煞氣迷了神志,成為一個只知道殺戮的怪物。”秦嶽介紹道。

  “什麽!”

  看著秦穆瞪大眼睛的樣子,秦嶽笑著繼續說道:“我們儒家使用,

當然沒有問題;浩然之氣,至大至剛,正是一切煞氣,邪氣的克星。”  武安君秦穆當然知道是誰,號稱殺神的人,就連他都死在這把劍下,可想而知煞氣有多重,現在沒有感受到,應該是沒有出鞘的緣故。

  “浩然之氣雖然克制煞氣,不過煞氣過重,會反過來壓製浩然之氣吧。”

  “不錯,水可以滅火,火大水少,水也會被燒乾;不過身據浩然之氣,就沒有性命之憂,這是很肯定的。”秦嶽讚同道。

  想來秦家也不可能害自己,因此秦穆也不再擔心,拱手道謝,收了下來。

  “如此我就厚顏收下了,改日再去謝秦伯父。”

  “兄弟你對秦家的恩情,也不淺,這樣謝來謝去,何時到頭。”

  “凌雲兄言重了,一點小事,談何恩情。”

  “不說這些,我們開始練劍吧。”秦嶽轉移話題。

  “要練劍,首先要明白儒家的劍道, 儒家起於至聖孔子,春秋之時尚武,想要周遊列國,沒有腰中長劍可不行。儒家劍道,在於衛道,除惡,畢竟總不能每一件事,都用浩然之氣攻敵吧?而且也不是每一個儒生,都有手段,以浩然之氣應對敵人的。劍術也就順理成章了。”

  秦嶽解說得很直白,秦穆一聽就明白了,儒家劍道,主要作用就是防身,對付普通弱小的敵人。這一點兩個世界看來都一樣。

  孔子的父親本就是當時魯國的一位武將。史料有記載孔子除了擁有異於常人的相貌,他還擁有異於常人的力氣。古代的城池大門乃是城池最後的一道防線,古代用的攻城車,碩大無比的圓木撞擊城門,有時候都未必能輕易得逞,可見城門材質之厚重堅實,開關城門都是得依靠幾個人的力量才能做到,但史書中說,孔子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推開城門,可見其力量之大。

  那怕這個世界不一樣,也是有共通的道理和相似之處。

  “無論是儒家,還是武者,道家等,都有養兵一說,儒家就是以自身浩然之氣,不斷蘊養寶劍,時間長了劍身帶有浩然之氣,也就更顯神異。

  簡單點說,武器都是礦石鍛造,以自身氣血蘊養,時間長了,就和身體一部分一般,用著更加順手,當然也更加厲害。”秦嶽繼續說道。

  材質同化!這是秦穆的認為,秦嶽的話他聽明白了一些,不過疑問也很多。

  “以浩然之氣養劍,是不是蘊養時間越長越厲害?能不能用兩把武器,一般平時使用,一把蘊養起來,作為底牌,對付強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