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弘邑錄》第20章: 劫辰己世(16上)
  陌陽洛水寄翠秸,伊賦鳴鳥天上闕。

  載初元年,武則天稱帝,改元天授。豫章王李亶,謀亂犯上,反對武則天享堂承製。

  武則天大怒,命武承嗣著刑部緝拿李亶,押赴神都。至都即斬首,擢屍懸於明德門,將其妻兒及屬下,並罪打入天牢,交由刑部逐一審查。

  發生這等謀逆之事,武則天為穩固政權,便大興牢獄。

  秋官侍郎周興,行事跋扈,誣告韓王李元嘉聯合安樂公主謀反。周興獲得武則天允諾,將一眾皇親貴胄處斬,削宗去籍。

  澤王李上金及其弟許王李素傑,去信神都舊部,命其留意內宮,可將諸事密告。幾日後,其二人得到密信,告知神都宮內有禍事發生,或牽連二人。

  澤王與許王得報後,便趕赴神都,負荊請罪。武則天命周興審問其二人可有參與韓王謀亂。

  二人惶恐,自述並未參與謀亂,可令刑部審查。周興審問無果,欲動用大刑。

  澤王與許王二人驚恐不安,便密告豫章王李亶私藏天書,此書載有天下奇聞異事,道論命理,且有延年益數。

  周興大喜,得到此書,便能獲得武則天賞識。於是乎,將二人押至其住所禁足監視。

  此後幾日,周興密查此事,並在李亶部下一名將領宅裡,搜查到天書。

  周興當日便進宮獻書,武則天得到天書後,賞賜周興黃金絲綢,並令其不得將此事外傳。

  是年,武則天已領悟天書的部分內容,並論道方丹,命人煉製駐顏之藥。

  又過幾日,武則天命武承嗣處死澤王與許王。武承嗣著令來俊臣密告周興參與謀反,周興自知其身難逃,便伏法請罪,流放西南。

  武則天怕天書之事外漏,便命人在途中將周興殺害。此後將天書改為為洛書,引以神都洛陽之意。

  “你說的這個故事有漏洞。”小胡說道:“澤王與許王二人的封地距離豫章王李亶那麽遠,怎麽參與謀反。再者他們就連書信來往恐怕都有人監視,根本就沒機會見面。”

  “那他們二人究竟犯了什麽滔天大罪,就已謀逆罪論處。”李顧說道。

  小胡說道:“還有,周興可是有具體罪證的,並不是莫須有的罪行。”李顧微笑道:“你怎麽知道那些罪證是偽造的?”

  小胡咧咧嘴,說道:“你也是憑想象來編造這個故事。”

  正當他們討論興致之時,突聞房門外有敲門聲,李顧打開房門,見來者為張千千,便讓其進入房間。

  “剛才在門外就聽到你們在裡面有說有笑。都在說些什麽呢?”張千千一進來就問道。

  “沒什麽,我們說的都是一些茶余飯後的軼事。”李顧說道:“千千,明天的事辦得怎麽樣了?”

  張千千從冰箱裡拿出一瓶礦泉水,喝了一口說道:“考古隊那邊的接洽還算順利。就是老徐那裡,不知何故,一直問我們這幾天都去哪裡,做了什麽。”

  “那你是怎麽回答的。”李顧問道:“我隨便說一些小事,給他搪塞回去。不過最後他還一直告誡我說別去考古發掘現場,但我沒答應。”

  “別管老徐了,李大腿,我們什麽時候出發。”小胡說道。“希迪剛才就說過明天早上出發,如果沒有什麽意外那就這麽定了。”李顧說道。

  隨後張胡二人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間。

  第二天早上。

  李顧一行人驅車來到考古發掘現場。這輛車是希迪特意在當地租借的,

李顧囑托他要租一輛加長型九座的商務車,同時還要買一些簡單的攝影設備。  這樣才能顯現出他們幾個人是完整的記者團隊,歐陽度由於沒有記者證明,所以只能當司機留在車裡。

  這座古墓位於常河市新常鎮,整個新常就位於太行山的邊緣地帶,是常河少有的山區。

  此時,在一座小山半山腰上,幾十位考古人員,頭頂著酷熱的天氣,正在忙碌的開展發掘工作。

  接待李顧他們的是考古隊的副領隊,名叫張浩,四十歲上下的年紀,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身著帽衫以及五分牛仔褲。

  這一身新潮的打扮與他現在的工作極其不符,他帶著李顧一行人到考古現場,還一邊做著考古工作的解說。

  李顧對他前面講述的內容不怎麽感興趣,比如人員構成和前期準備工作等,不過他還是假裝在筆記上記下來。

  當張浩說到怎麽發現這座古墓的時候,李顧這下興致就來了。

  一年多前,在這座小山附近的一個小村莊裡,有一農戶姓胡,其人沒有名字,由於排行老五,村裡人都叫他胡老五,是村裡有名的鰥夫。

  這胡老五沒什麽愛好,平時就好抽幾口旱煙,晚上獨自小酌幾杯。

  有一天傍晚時分,他喝完酒準備出去小解。當他路過羊圈時,突然聽到山羊的慘叫聲,他趕緊打開圍欄木門,衝了進去。

  就在這時,好像有幾個東西從羊圈裡跑出來,他定睛一看,發現地上有一灘血跡。

  胡老五剛才還醉得迷迷糊糊的,這下突然清醒過來。他立即邁步趕回屋內,拿出手電筒,往那些東西逃出的方向追去。

  借著一股酒勁,他愣是追了幾裡路,來到一處山坡。這座小山名叫將軍山,關於名稱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此地有座將軍墳,

  第二種說法有點離奇,傳說唐代有一位將軍,帶著一支軍隊,路過此地,在這座山上駐扎,當天晚上營地沒有什麽事情發生,極為平靜,可第二天,當侍衛進入將軍的帳篷時,發現他人已經不在裡面,可是帳內一切如常。

  侍衛趕緊將此事通報給副將,後者命人在此地附近找尋,整整找了一天一夜都不見將軍的蹤影。副將覺得此事頗為詭異,便急令眾將士離開此地。

  由於這座小山有著怪異的傳說,故而附近鄉村的村民很少來這裡,哪怕是放牧也繞道而行。

  也不知道怎麽回事,那幾個東西跑到這裡後,便消失得無影無蹤。胡老五無奈的在附近找到一塊石頭坐下,並從腰間拿出煙杆,將煙袋裡的煙絲裝入煙嘴,用火柴點上,吧唧吧唧的抽了幾口。

  突然間,他似乎聽到嘰嘰的碎聲,不知是不是酒勁壯了膽,他愣是站起來,一股腦的循著聲音直衝過去。

  由於這幾天都下著蒙蒙細雨,加上春霧,地上很潮濕。跑動的過程中,他不小心腳上一個滑步,整個人一個踉蹌,倒在地上,連翻帶滾的掉下山坡幾十米遠。

  不過好在山上草密且濕軟,他沒什麽大礙,只是受點皮外傷。他急忙撿起掉在地上的手電筒,不停的向周圍照射。

  在他身後十幾米遠的地方,借著手電筒發出的光芒,他看到幾個直徑大約一米的小洞。

  他覺得這些小洞裡面,可能有什麽東西晚上偷襲羊群,逃回這裡。再加上他剛從山上掉下來,還受了傷,不禁大罵道,“這些晦氣東西,我非得扒了你們的皮不可。”

  說完便跑過去,隻身爬進其中一個洞,他進入沒多久,就聞到一股腥騷味。

  “原來是騷東西。”他一邊大罵,一邊彎著身體快速爬行。

  他爬行幾十米遠,還沒見到什麽東西,心裡有點失落,正想回頭。突然間,他的右手似乎摸到一塊硬物。

  他用手電筒照了照,發現竟然是磚塊。他急忙用手將磚塊附近的泥土刨開。

  胡老五發現面前竟然是一堵磚牆。就在這時,他突然想到這座山的詭異的傳說。

  這讓他嚇到額頭直冒冷汗,趕緊爬出這個小洞,並且用手扒著泥土向上攀爬,

  當他爬到山坡小路時,顧不上流滿鮮血的雙手,一個勁的跑回村子,剛到村口,就暈了過去。

  第二天凌晨,住在村口的村民早起乾農活,發現倒在地上的胡老五。他們趕緊將他送到當地的鄉鎮衛生院。

  送醫途中,他告訴村民,在將軍山上有一座建築,隨後他斷斷續續的講述事情的經過,村民們覺得很怪異。這時有位村民說道:“會不會是墳墓啊。”

  這番話令村民們驚恐不已,從衛生院回來後,他們趕緊將此事告知村長。

  村長一開始猶豫要不要上報,不過村民們覺得將軍山充滿詭異。他們可不敢上山,便勸村長放棄貪念,上報鎮政府。

  鎮政府當天就派文化站的工作人員到達這裡,他們進到那個小洞了解一下,發現的確是一座墓葬,便上報給縣和市文化局。

  幾天后,省考古研究院派人抵達此地,做前期勘探,初步確定為漢墓。但是不知是何緣故,院領導並未批準發掘此墓。

  直到今年開春,院裡才準許組織一支考古隊進駐將軍山,開展考古發掘工作。

  “那你們現階段對此墓的發掘到了什麽程度?”小胡趕緊問道。

  “由於這座墓是磚室墓,並且還是依山而建,並不需要挖開過多的封土,所以我們工作開展得很順利。”張浩說道:“我們大概在明天或者後天就可以開啟主墓室。”

  “進展得蠻快的嘛。”李顧說道:“張隊,我們想麻煩您一件事,能不能帶我們去那些小洞那裡看一下,我們需要完善這篇新聞報道。”

  “沒問題的,院裡的領導叫老李和我盡量配合你們工作。”張浩爽快的答應道:“是現在就去嗎?”李顧答道:“是的,麻煩您了。”

  幾分鍾後,李顧一行人在張浩的帶領下,來到那幾個小洞所在的地方,它們位於墓葬的右側。

  他們一靠近洞口便聞到一股騷味,李顧和小胡對視一下,小胡知道他想說什麽,便點了點頭。

  由於空口狹小,所以只有李顧和希迪跟隨張浩進入洞內,他們三人拿著手電筒在洞裡,摸索著前行。

  張浩到達那堵磚牆所在的位置,用電筒照射一番,並說道:“胡老五刨開的磚牆就在這裡,我們就是憑著這些青磚才確定此墓為漢墓。”

  “這些小洞是盜洞嗎?”李顧問道。“不是的,我們將這些小洞探查了一遍,發現並不是人為挖掘的。”張浩答道。

  其實這是李顧故意問的,他當然知道這些並非盜洞,但是張浩並未回答這些小洞是如何形成的,這令他很詫異。

  就在三人從洞裡返回時,他們聽到洞外有人在說話,似乎很著急的樣子,李顧趕緊加快腳程,快速想洞口爬行。

  他們爬出洞口後,一名現場考古人員已在那裡焦急的等候張浩,李顧很快便得知,原來就在幾分鍾前,在考古現場,一名考古人員不小心破壞主墓室的大門結構,大門已經開裂。

  張浩立即向考古現場奔去,李顧他們則跟在後面。

  當他們趕到現場時,只見主墓室大門右側有個大窟窿,張浩大聲呵斥道:“不是說只是開裂嗎,現在怎麽破開一個大洞了。還有,是誰破壞了主墓室的結構。”

  工作人員被這聲怒吼給嚇住了,都不敢出聲。就在這時,現場有一位資歷頗深的老考古人員對張浩說道:“張隊,你先消消氣,是這樣的,幾分前主墓室大門的確有開裂的痕跡,不過就在剛才突然就破開了,從而形成這個洞。”

  張浩聽到這話,心中的怒氣才消去。緩緩的問道:“是什麽原因造成?”他剛問完,那名老考古人員便答道:“還是由我來回答吧。”

  “剛才小王搬運頂梁木的時候,不小心碰到大門,大門門頂的恆橫梁震動一下,隨便大門下方便有開裂的痕跡。”

  “我叫人通知你後的片刻時間,開裂的地方便形成了這個洞。我就納悶了,小王雖然不小心用頂梁木碰觸到大門。但是以我多年的考古經驗來看,這扇大門不該如此脆弱。”

  李顧聽完這話,也覺得這件事極為怪異,便上前查看一遍大門,一刻鍾後,他終於發現這扇大門破裂的緣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