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弘邑錄》第34章: 劫辰己世(23上)
  暗影籠罩在天空周圍,除了微風輕輕的吹著,一切都寂靜無比。

  張千千和小胡來到一處高地,趴在地上觀察不遠處的營地。

  旁邊的卡拉姆輕聲說道:“古驪人的建造的這個營地,已經有五十年的歷史。易守難攻,外人極難進入。”

  他們在這裡等候半個時辰,小胡有點不耐煩,“還要等到什麽時候,我全身都濕透了。”

  “你如果不願意等的話,現在就可以回去,但我不保證路途中會出現什麽意外,比如岩地噴漿,地陷,也有可以遇到境族人,他們可是肉食族。”張千千說道。

  小胡吞了吞口水,感覺胃酸都要從喉嚨裡噴出來。

  一刻鍾後,幾道閃電出現在營地附近,雷聲隨之而來。天空中漸漸下起雷電。

  “可以行動了。”張千千說道。她話剛說完,三人便拿出澆築頭套,戴上頭部。

  臨行前,卡拉姆交待道:“我們變形後,只有二十分鍾的時間保持形態。”

  按下按鈕後,三人很快變形為古驪人,並且看一下時刻表,調好警戒時間。

  他們走到營地入口處,只見這裡已經有幾十名古驪人,正在排隊進入營地。由於天空突然下起雷電,外面的巡查隊都需要返回營地。

  大概三分鍾後,三人順利進入營地,此時警戒時間只剩下十五分鍾。

  營地裡有兩個關押外族人的牢房,如果三人一起行動,恐怕時間不夠。為了節省時間,他們分成兩隊,張千千和卡拉姆一隊,小胡則單獨去另一間牢房,

  張千千二人根據此前掌握的營地地圖,用了將近五分鍾的時間,找到牢房。

  牢房前有兩名守衛,卡拉姆用古驪語對他們說道:“我們要進去審問一名外族人。”

  守衛將二人上下打量一番,然後舉起手掌在他們頭頂上方停下,這時信息傳入守衛的腦裡。他們獲得許可,得以進入牢房。

  他們走到通道中間時,卡拉姆停下來,閉上眼睛搜索關押在這裡的外族人,張千千則跑到在附近尋找。

  他們此行目的是要找到一個人,並將他從營地裡救出來。

  經過張千千和卡拉姆不懈的努力,終於在一個偏僻的地方找到那個人,古驪人以為他只是一名普通人,並未引起重視,隨便找個地方關押。

  當二人靠近那個人時,他頓時開始緊張起來,以為古驪人發現他的身份。

  卡拉姆走到他身旁,用本族語言輕聲說道:“你別慌,我是來救你的。”

  他看著卡拉姆,說道:“願天神保佑我們。”卡拉姆很快便回應道:“感謝靈母澤被大地。”

  張千千扶起那個人,走到通道處,這時距離警戒時間只剩下八分鍾,他們加快腳步,迅速到達牢房門口。

  “我們要帶這個人到別的地方審問。”卡拉姆對守衛說道。

  他們被放行後,低著頭向營地進出口方向前行。

  剛走到半程,那個人突然說道:“右側通道裡,有個房間,是一間雜物處,那裡放置有一台機器,是我被抓的時候,被古驪人繳獲的。我們得將這台機器偷回來。”

  “這台機器和我們的計劃有關系嗎?很重要嗎?”卡拉姆輕聲問道。“有極大的關系。”那個人答道。

  卡拉姆打開存儲於眼睛的時刻表,警戒時間只剩下五分鍾。

  他趕緊走到雜物處,通過基因測試,開啟房門,並用極短的時間找到那台機器,抬起來扛在肩上,

走出房門。  可就在這時,營地警報聲突然響起,與此同時,他們的耳朵裡傳來小胡的聲音:“我被發現了,執行第二計劃。”

  張千千和卡拉姆立即往牢房跑去,那個人跟在他們後面,三人顯得很慌張。

  他們剛跑到牢房門口,就擊倒那兩名守衛,打開牢房,並使用幾種外族語言,向裡面喊話道:“牢房已經打開,你們可以逃離這裡。”

  片刻時間,關押在這裡幾百名外族人一湧而出。張千千和卡拉姆這時也變回原來的模樣,他們與救出來的那個人一起,走在慌亂的人群中間。

  十幾分鍾後,三人成功逃出營地,回到此前的高地上,他們見到小胡。

  “你們也太慢了吧。”小胡微笑道。“你只有一個人,我們可是三個人一起行動,自然比你要慢一些!”張千千生呵斥道。

  “大家能安全回來就好。”卡拉姆說道:“幸好這個營地等級比較低,我們才得以順利逃離。”

  京城筒子胡同,老益茶館。

  這間茶館自清末開館營業,至今已有一百年歷史,與傳統的會館一樣,裡面建有一個戲台,底下擺放幾十張八仙桌。

  此館一般下午和晚上都有京劇、相聲、京韻大鼓和評書等戲曲演出,茶客可以品著茶,吃點甜糕,同時觀看台上的傳統曲藝。

  戲台上有一說書人,七十歲上下年紀,身著灰色大褂,站在桌子後面,手裡拿著一把折扇,桌上放著一塊醒木。

  只見那名說書人醒木往桌上敲打,稍作停頓,緩緩述說道。

  黎民百姓都認識張飛,以前有的時候啊,玄德往廣庭大眾前一坐呀,關張兩個人垂手站立在兩旁,那是終日不倦。

  都知道,劉關張是結義的兄弟。張飛兩步走到跟前,“父老們,你們因何跪倒在這館驛的門前。”

  “三爺,您有所不知,是有這麽一回事。”

  “哎呀!”張飛氣得大叫一聲。“可惱哇,可惱哇呀。”好家夥,這聲音像半懸空打了個霹雷相仿。把那天使軍嚇得是抖衣而站呐。張飛叫這些父老,“趕快閃開了呀!”

  這些父老往兩旁一閃,張飛大踏步的就進了館驛。他到了院子裡一看,孔先生正在那兒挨打呢。

  他過去,左邊一腳,嘡的一聲,把那天使軍,踹到東牆外邊兒去了。右邊一腳,嘣的一聲,把那天使軍給踹屋裡去了。隨後一扽綁繩,突兒一下子把繩子就給解開了。

  他先救了孔先生,然後提溜著繩子,他就進了廳堂了。督郵大人正在這兒坐著呢,他還納悶兒呢,這誰這麽大膽子,吃了熊心了,還是喝了豹膽了。敢在本行院的館驛門前吵吵嚷嚷。

  這督郵當時嚇得眼睛就直了,看見外邊進來一座镔鐵塔呀。張飛往他跟前一站,張飛認識他,在城外邊接過他呀。

  “咄!狗官!你不是要勒索金銀嗎?來來來,你家三爺這兒,有的是蒜條金!”

  這督郵還沒等張嘴說出話來呢,翼德一抬手,啪!好家夥,這一巴掌,好像一扇磨盤一樣。督郵這腦袋嗡的一下子,當時就暈了。那金冠都給打癟了。

  翼德一抬手就把他頭髮給抓住了,嘣兒的一下子,像提溜個小雞崽子似的,由打館驛裡就把督郵給提溜出來了。

  他把督郵往栓馬樁子那一放,用繩子就給捆上了,哪來的繩子呀,就是剛才,捆孔先生那根繩子啊。他把督郵捆好之後。

  哎!我得拿什麽揍他呀?自己身上什麽都沒帶啊。鞭劍都沒有,誒,有了。

  館驛門口這兒有一拉溜十幾棵大柳樹,他一抬手哢嚓一下子撕下十多根柳條子來。嘣兒嚓嚓往一塊兒一擰,擰成了個大蒜辮子一樣,他就走到督郵的跟前。

  “你不是要蒜條金嗎?你家三爺爺,這裡有的是柳條銀!”說這話,他就把這柳條子舉起來了,“我先打死你這害民賊!有話再講呐!”

  劈!啪!噗!誒喲,把這督郵打的是狼嚎鬼叫直喊救命。誰救他呀,他那天使軍呢?不知道全鑽哪兒去了。

  正在這功夫就打那館驛旁邊小巷之中,急急忙忙走出一個人來。誰呀?來的正是劉備。

  玄德不是找那側門去了嗎,也沒進去,那側門鎖著呢,他隻好返回來。玄德剛走到巷口這兒,就聽著館驛前這個亂喏。

  他走出小巷這麽一看,哎呀,張飛正在用柳條子抽那督郵呢。這怎麽能行呢,那督郵,是十常侍的心腹之人呐。他趕忙上前,拉住了張飛。“三弟,不要打。”

  這時督郵也看見劉備了。“玄德公!你救我一命吧!”張飛一看,“大哥,您不要管,待小弟,將這害民賊活活打死作罷!”

  “哎呀玄德公,我再也不敢了!您趕快讓他住手吧!”

  正在這時候,關羽也來了。雲長一看,“打的好!大哥,咱們就把這害民賊殺了,殺了這個贓官,然後咱們遠走高飛。此地,乃棘荊之地,非鸞鳳久棲之所。”

  玄德點了點頭,“二弟說的對,本應該,讓三弟翼德,將這害民賊督郵活活打死。”可是玄德是個忠厚之人,“留他一命吧。贓官,你今後必須改惡向善。”

  “啊!玄德公,我一定痛改前非。”

  說著話,玄德吩咐人,到衙門裡,把印信拿出來了,往這督郵頸項上這麽一掛。然後劉備,帶著二弟雲長,三弟翼德,揚鞭策馬而去!

  他們兄弟三人要投奔何方呢?咱們下回再講。

  二樓包廂裡,有兩個人正在品茶聽評書。

  “好!”李顧大喝一聲,轉頭看著趙東旭,“怎麽,趙先生不喜歡聽評書?”

  “我還是喜歡小曲或者大鼓多一些。”趙東旭說道。說完拿起茶杯,靠近鼻子問一下,嘗了一口。

  “我覺得茶還是慢點喝好,可以細細品嘗其中的味道。”李顧緩緩說道。

  “我可等不了那麽長時間。”趙東旭再次喝了一口茶,“你此番來京,是不是想出手那塊玉?”

  “並不是。”李顧拿起一塊點心,一口吃下去。“哦?那你到潘家園做什麽?”趙東旭問道。

  “不便相告。”李顧說道:“你派人跟蹤我?”

  趙東旭擺擺手,說道:“並沒有,我只知道你來到京城,怕你將此玉出手,所以叫人在潘家園裡外盯著。”

  李顧思考一陣,岔開話題說道:“你應該多聽評書,比如此前台上那位老先生講評的《三國演義》。”

  “我連小說原本看不下去,更別說評書了,不過現如今正在播出電視劇,倒是看了幾集。”趙東旭說道。

  “方才評書後半段講述的是,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後,張翼德驛館為救民而怒打貪官的故事”

  趙東旭並未作聲,只是默默的品嘗點心。李顧繼續說道:“這世上罪惡的來源,不外乎一個貪字。”

  “那你也不問一下, 他們為什麽要貪呢?”趙東旭開口說道:“還不是因為人有無窮無盡的欲望。”

  “你倒是挺了解你自己的。”李顧微笑道。“你這是什麽話!”趙東旭有點生氣,要不是為了李顧手上那塊玉,早就翻臉了,此時他也只能壓著怒氣。

  “他們三人在桃園結拜為異性兄弟,此後十幾年,關張二人跟隨劉備東征北戰,佔據蜀地。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劉備並未派兵救援,怕後方失守,蜀地不保。”

  “劉備自私自利,沒有援助關羽,才導致其敗走麥城,遇到東吳強將呂蒙,兵少寡將而落敗,最終被斬首。”

  “我不懂得這些。”趙東旭說道。“是我多言了。”李顧說道:“說起三國劉關張,他們還有一位兄弟,和你的姓一樣,姓趙名雲,字子龍。他是真定人,也就是現在的常河與晉安一帶。”

  “看來我和趙雲是老鄉啊,我就是晉安人,早年間來京城闖蕩,有一點小成就。”趙東旭說道。

  李顧暗道:“果真猜對了,怪不得那天看到玉璋就確定為真品。”

  片刻時間後,李顧繼續試探他,“所以有點錢以後,就想到處買古董?”

  趙東旭停頓一下,並未立即接話,他看一眼旁邊的年輕人,示意這名手下離開包廂,到外面守著。

  “你出個價,我是真的喜歡那塊玉。”趙東旭說道。“那天不是出過價錢了嗎,一千萬。”李顧說道。

  “你是不是故意的啊。”趙東旭說道。“那你就叫真正的買家來和我談。”李顧不假思索的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