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弘邑錄》第50章: 劫辰己世(31上)
  雪歇晨光十幾峰,半山綠白半山紅。

  風雪已停下許久,山澗不遠處有座小山,高度只有幾十米,此時山頂上卻站滿了人,足有百余人之多。

  趙東旭放下望遠鏡走上前,對楊晉說道:“九爺,他們已經收拾好行囊準備離開那個山澗。”

  “你吩咐下去,讓他們一刻鍾後準時出發。”楊晉說道:“還有,我看前方山峰險峻,可能需要攀爬,必須做好這方面的準備”

  楊潭緩步走到楊晉身旁,從表情看得出他憂心忡忡,“老九,我就不陪你去了。”

  “也好,你留在這裡,一旦有變故可以隨時接應我們。”楊晉說道。

  “你留下十幾個人,我們守在他們回程的必經之路。”楊潭轉身給楊晉一個深深的擁抱,輕聲說道:“你要小心點,不要逞強,遇到事情要學會審時度勢,適可而止。”

  身旁的趙東旭看著他們父子二人,說道:“九爺,我就不陪你去了。”

  “你留下來的話,我也就放心許多,照顧好老爺子。”楊晉說道。

  一個時辰過後,險峰峭壁下方,李顧四人並排行走在一條狹長的小道上。他們腰部位置都綁著一條粗繩,將他們拴在一起,以保證路上安全。

  這處懸崖下方不遠處,肉眼可見有一座小山,形似人像,只露出上半身,有頭部和肩部,狀如彎腰低著頭,朝向北方。

  這條小道僅容得下一人通過,而且還是斜著往下曼延,他們側著身體,緊貼著牆壁,小道上有積雪,每走一步都要極為謹慎。

  “這就是你們所說的‘羊壁'?我還以為只是山羊行走的斜坡岩壁呢。”秦慕蘭抱怨道。

  “要不是下方有座人像山,我也懷疑是否走錯道。”李顧說道。

  “應該不會錯,那座山應該就伏首山。”希迪說道:“而且這裡的地貌與那幅畫很相似,畫裡也有一條小道,雖然有些模糊不清。”

  “什麽畫?難道裡面也有‘羊壁'的線索?”秦慕蘭急忙問道。

  “關於畫的事,等以後有時間再來告訴你。”李顧說道。

  秦慕蘭沒有說話,她現在顧不上那麽多,慢慢跟著希迪的腳步,向前行走。

  她甚至都不敢往腳下看,就怕把自己看暈頭轉向,一不小心摔下懸崖。

  一行人走到半途時,沒曾想,意外事故還是降臨到秦木蘭身上。

  他們走到一個斜坡,角度度達到五十度,秦木蘭稍不留神,左腳一滑踩到一堆積雪上,這塊地方的泥土處在小路邊緣,而且有些松軟。

  秦慕蘭踩到積雪時,泥土很快掉落,突然間,她沒有站住腳,身體重心往前傾斜。

  李顧反應極為快速,他伸出右手抓住秦慕蘭的左臂。希迪見狀趕緊躍步走上前,大手緊緊抓住她的右臂。

  以此同時,走在最前面的利庫瑪拔出短劍,狠狠插在崖壁上,停下腳步,用盡全身力氣穩住身體,然後慢慢移動雙腳,將希迪和秦慕蘭拉上來。

  李顧也慢慢爬上小道,但是沒有松開秦慕蘭的左臂,他連忙詢問道:“你沒事吧!”

  秦慕蘭坐在小道上,還沒緩過勁來,一分鍾後,他才開口說話:“還好身上有軟甲,要不然可能要受傷。”

  李顧這才松了一口氣,沒想到她一個弱女子,內心卻如此堅強,“我們先在這裡休息,等下再出發。”

  利庫瑪從崖壁上拔出短刀,收回插入腰間的劍鞘,對希迪說道:“老大,

早知如此,我們就該拿機甲過來。”  “什麽機甲?能抗住得外力撞擊嗎?”秦慕蘭聽到有關物理的詞匯,立馬產生了興趣,全然忘記剛才所經歷的危險事情。

  “只是軟甲的強化版而已,也就是外型做得像盔甲。”李顧趕緊向她解釋,他就怕利庫瑪道出不該說的內容。

  他們目前所處的困境,恐怕需要重型機甲才行,但是重型機甲重量太大,無法攜帶過來。

  希迪知道李顧是何用意,還沒等秦慕蘭繼續追問,搶話道:“早上天剛蒙蒙亮,我就來到此地探究一番,通往伏首山只有這條小道。”

  “我猜想,此道如此凶險,趙治才會將其命名為‘羊壁',意思是只要山羊能夠通過這個猶如牆壁般的小道。”李顧說道。

  幾分鍾後,他們修整片刻,繼續行走完剩余的路程。

  由於此前出現意外,故而四人只能緩步前行,動作極為小心。尤其是李顧,他每一刻都不能懈怠,緊緊盯著秦慕蘭,絲毫不能分心。

  中午時分,一行人終於走到懸崖底下,他們這段路程竟然耗費兩個多小時。

  直到此時,李顧才得以一窺懸崖底下全貌,這裡要說是山谷,也不完全正確,因為向東望去,除了伏首山,兩側聳立著幾座山峰,附近還有幾片原始森林。

  “這裡應該有很多年沒有人來到這裡,前面那些樹木都長得很高,藤蔓橫生,腐朽的樹枝遍地都是。”希迪說道。

  “有一點很奇怪,這裡竟然沒有積雪!”秦慕蘭驚訝道。

  “你難道沒有感覺到,此地相比懸崖上面暖和許多,可能是盆地效應造成的。”李顧說道。

  一行人開始穿過面前的原始樹林,除了紅楓樹,還有一些珍貴的樹種,如銀杏樹、雲杉樹以及紫楠。

  這一路上並沒有見到什麽動物,只有幾隻麋鹿在他們附近嬉戲玩耍。

  半個時辰後,他們到達伏首山腳下。

  此山不高,僅有二百米左右,山上樹木不多,只有少許松樹,由於冬天緣故,這裡連雜草都很少。

  “我和利庫瑪到山上探查情況,你們在這裡休息一陣。”希迪從包裡拿出粗布,包覆在已經捆綁好的樹枝,再淋上松油。

  李顧放下背包,對希迪說道:“那行,你們不要在山上停留過久,我隱約感覺這個地方有些詭異。”

  “這座山那麽小,我們應該不需要很多時間即可探查清楚。”希迪自信道。

  他們準備完畢後,立即出發,很快爬上面前的伏首山。

  李顧拿出一瓶能量飲料遞給秦慕蘭,後者接過瓶子後喝了幾口,還給李顧。

  “你喝完吧,我包裡還有好幾瓶呢。”李顧微微一笑,打開背包給她看。

  秦慕蘭只是輕輕答應一聲,但沒有喝完那半瓶能量飲料,而是拿在手裡緊緊握住。

  隨後的一刻鍾時間,二人默默的坐在那裡,沒有任何交談。

  最終李顧還是忍不住開口說話:“你昨天晚上看到那三塊玉,好像有心事。”

  秦慕蘭聽到這話後,思考一番,感覺不是什麽重要的事,便說道:“幾個月前,我的高中同學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正值假期,我那幾天在潭沙陪我母親。”

  “高中同學可能自己一個人很無聊,便央求我陪她一起參加婚禮,我實在拗不過她,所以就答應了。”

  “婚禮過後當天晚上,我和同學在新人的婚房鬧洞房,無意中發現新娘脖子上戴著一個青玉,上面雕刻有一個鳥形圖案,與你手裡其中一塊玉上的圖案極為相似。”

  李顧拿出那塊玉璋,遞給秦慕蘭,並說道:“你再仔細回想一下,你那天看到是不是這個圖案。”

  秦慕蘭近距離觀察玉璋,“我對圖像天生就特別敏感,那天我看到就是這個圖案,絕對不會錯。”

  “我之所以那麽清楚記得這些事,那是因為後來發生一件詭異的事情。”

  “發生什麽事?”李顧趕緊問道。

  秦慕蘭繼續說道:“這對新人婚後次日,兩個人無緣無故消失在婚房裡。失蹤當天,親朋好友嘗試著聯系或者尋找他們,”

  “但是一天下來,無果而終,親友只能報警,警察偵查婚房後,沒有查什麽有用線索,房子裡物品擺放相當整齊,現場沒有打鬥的痕跡,沒有留下什麽書信,與平常無異。”

  “我聽到這個消息後,也陪著同學一起尋找他們的下落,但是幾天下來,這對新人依然無影無蹤,毫無音信。”

  “你還記得新婚妻子的名字叫什麽嗎?”李顧問道。

  “名字不記得了,但是知道姓什麽,很特殊的一個姓,她好像姓凌”

  李顧聽完這樁懸案,陷入沉思,時間過去不久後,他逐漸理清頭緒。

  就在這時,伏首山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秦慕蘭站起來向山上望去,只見希迪和利庫瑪匆忙歸來。

  “怎麽回來那麽快,你們在山上是否發現什麽?”李顧問道。

  “我們在山腰上發現一個山洞!”希迪興奮說道。

  “這和我們此前猜想的一樣,大家先吃點東西,補充能量,休息一下,下午一點鍾準時出發。”李顧說道。

  他們四人吃了些乾糧,很快躺在地上休息。

  一個小時後,修整完畢,李顧拿起粗繩捆在腰上,另一頭連結這秦慕蘭。

  “我也是為你的安全著想,別介意啊。”李顧說道。

  秦慕蘭微微一笑,“愣著幹什麽,他們已經出發了,我們趕緊追上去。”

  李顧急忙邁步向前。“你別走那麽快呀!我可跟不上你的腳步!”秦慕蘭大聲喊道。

  這個山洞位於伏首山半山腰,洞口很隱秘而且長滿灌木以及藤蔓,利庫瑪用長刀斬斷這些植物。

  希迪和利庫瑪點燃火把,並用布巾蒙住口鼻,他們率先走進山洞。

  李顧和秦慕蘭跟在他們身後,二人用繩子連在一起,不能分開單獨行動。

  距離洞口不遠處,有不少石鍾和石乳,他們要麽在地上,要麽在洞頂,形狀各異,千奇百怪。

  “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李顧說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將軍山山底下也有一塊地方與此地相似。”希迪說道。

  “是的,沒錯。”李顧說道:“趙治選擇有喀斯特地貌的山洞,肯定有其特別的用意。”

  “你們看這裡,有很多石乳已經被割掉。”秦慕指著地下殘舊石墩說道。

  李顧蹲下來,仔細查看這些石墩,“從上面的刀痕判斷,至少有一千年多年的歷史。”

  “這與趙治生活的年代基本相近。”希迪說道。

  他們繼續往山洞深處前行,通過一條狹窄的暗道,來到一個空曠的地方。

  “原來這裡別有洞天啊!”李顧驚歎道。

  他解開與秦慕蘭相連的粗繩,將其放回背包。同時用電筒往牆壁上照射。

  這個內洞面積有籃球場一般大小,只是高度沒有那麽高,牆壁上有不少鳥窩, 也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小洞,裡面可能有蛇或者蜘蛛之類的爬行動物。

  左側靠近牆壁的地方,有上百個圓形小凹坑,大小不一,大的直徑可達一米,小的大概有五十厘米。

  李顧走過去蹲下來,用手拿起坑內的泥土,查看眼色,並湊上去聞了幾下。

  “這些都是熟土。”李顧站起來照射牆根處,“這些凹坑上原來擺放的是陶瓷,你們看牆壁底下有很多破碎的陶片。”

  “你能查出來這些陶瓷原來裝的是什麽嗎?”希迪趕緊問道。

  “這就不清楚了,按照趙治的所做作為來看,陶瓷裡裝的可能是藥膏或者丹石。”

  “你們快來看!這些是什麽?”他們聽到秦慕蘭的驚呼聲,二人循聲望去,秦慕蘭已經走到內洞深處。

  李顧很快走到她身旁,希迪隨後趕來,他手持火把瞬間照亮這裡,原來秦慕蘭見到的是青銅鼎。

  他們面前擺放這幾十尊青銅鼎,其中有幾尊規格尺寸很大,高約一米,長寬約為一米五。剩余的青銅鼎形狀不一,但都如水缸般大小。

  但是這些青銅鼎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害,畢竟歷經差不多兩千年,它們暴露在外面,受到氧化和山水的侵蝕。

  不過還是由三尊青銅鼎完整保存下來,其中有一尊為大規格的青銅鼎,其余兩尊器型較小。

  “我們分開前去查看一下這些青銅鼎的鼎身,看上面有沒有雕刻文字。”李顧說道。

  希迪和秦慕蘭很快向兩側走去,李顧則蹲下來,拿著手電筒照射面前的青銅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