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烏蒙》第五十章 端午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二千多年來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的好天氣,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端午節,每個地方都有一些不同的習俗。就拿榕城縣人來說吧,端午節也有著自己的傳統習俗:女兒回娘家,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包粽子、煮蠶豆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余傳統都還保存至今。

  端午節這天,身處各地的親人都要回家團聚,在門頭上插菖蒲、艾草,一家老小圍坐在院子裡品嘗著美食,男人們豪爽地喝著雄黃菖蒲酒,孩子們則把雄黃菖蒲酒抹在肚臍眼兒上,因為老人們說這樣做是為了在炎熱的夏天來臨時,蚊蟲蛇類不敢近身,倘若近身傷了你,它就會現了原形,幾輩子不得投生(我估計是長輩哄小孩子罷了)。酒足飯飽之後,全家人帶著一股子興奮勁兒一起爬山比賽,摘栽秧果、扯破攀(白泡),個個忙得不亦樂乎,這就是傳說中的“遊百病”,只有遊了“百病”,美美的端午節旅程才算完美結束!

  在板坡,插菖蒲、艾草,喝雄黃酒,遊百病、戴紅線等習俗一直還保留著。

  ————————

  把掛菖蒲、艾草作為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端午節這天,烏蒙山區的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的門楣和門框兩側插上菖蒲、艾草。這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衛生活動。端午實在可算是傳統的醫藥衛生節,是人民群眾與疾病、毒蟲做鬥爭的節日。應該是五月正當初夏,雨多潮濕,細菌繁殖快,借助菖蒲、艾草的藥味,可驅趕蚊蟲,淨化空氣的緣故。

  菖蒲、艾草都是多年生的草本藥用植物,菖蒲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具有提神通竅、殺菌的功用;艾草入藥,性溫、味苦,祛寒溫,止下痢,乾的艾蒿繩點燃可驅蚊蠅,艾絨是針灸不可缺少的藥材。“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趨利避害。水城過端午,一般會將艾草綁成一束,然後插在門楣上,或是在門楣兩端分別插上一根艾草。由此,端午節人們在大門上掛菖蒲、艾蒿相沿成習,也就很自然了。

  ——————————

  端午節除有懸掛菖蒲的習俗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遊百病”。端午節當天,早晨家家戶戶采割掛好菖蒲、吃過中午飯後,男女老少總動員,一起外出“遊百病”。小孩子對於這一天的期待,猶如期待過年,因為這一天,不用上學,不用再幫大人乾活,可以帶上一幫小朋友上山采摘栽秧果、破攀、沙糖果……青年人則上山對唱山歌、談情說愛;老年人則采挖中草藥。端午節能讓每個人在遊玩中找到自己的樂趣,因此,一路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便是端午節最為常見的景象。

  每到端午節這天,來自板坡四面八方的人們經一兩個小時的遊走,全都聚於韓家丫口幾個山的山腳、山腰和山頂,人頭攢動、摩肩擦踵、人山人海,好不熱鬧。

  會唱山歌的就聚集在每個山頂和山腰對山歌,每個對山歌的場子一般都是男女雙方各三五人,雙方均要根據所唱山歌的內容,一唱一合,現編現唱,一直唱到太陽落坡才不舍地收場。不會唱山歌的就聚集在公路旁的山腳下,吃帶出來的吃食。

既不唱山歌,也不吃東西的,就到山上的樹林裡、草坡上,一邊遊百病,一邊采草藥。  通過上山遊玩,在遊走的過程中,可以鍛煉身體、讓心情放松下來,還可以采到夏枯草、天麻等各種草藥。端午節“遊百病”,既讓疲憊的心靈在綠意盎然、春暖花開的大山之中得到釋然,又寄托了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

  用五色線系於小孩手腕或腳腕處,稱戴紅線。戴紅線不可隨意脫去或丟棄,必須到農歷的初一才能放到家裡的火塘燒掉,這意味著讓火焰把瘟疫、疾病衝走由此可以保安康。

  ————————————

  雄黃酒: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和菖蒲根泡製的白酒。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製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清人顧鐵卿《清嘉錄·卷五》:“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又以余酒染小兒額及手足心,隨灑牆壁間,以祛毒蟲。”

  每到端午節,父親除了在我們的臉上、衣服上塗灑雄黃酒外,還要端著雄黃酒圍著房屋四周及屋內牆壁和角落走上一圈,邊走邊灑上雄黃酒,以防止蜈蚣、螞蟻、蛇等毒蟲靠近房屋或進入屋內。

  用雄黃酒塗於耳鼻上,以驅百毒,並以艾梗蘸雄黃酒灑於室內外防蟲毒。

  ————————————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

  包粽子、吃粽子過端午節的一件大事,端午節前兩三天就要準備好粽葉,以清水浸泡、洗涮,然後一片一片晾乾;再用清水浸泡潔白的糯米,浸泡後瀝乾水分;還要準備包粽子的所需餡料,萬事俱備便開始動手包粽子。

  小時候,劉昌盛常會看著母親孟美岐包粽子,母親孟美岐先用三至四片粽葉依次錯邊疊壓豎排,然後從中間折成三角凹形,讓粽葉卷成角形,用杓子把濕漉漉的糯米灌入,包的時候米一定要摁結實,把花生、豆沙、火腿等餡料放到中間壓緊,再把葉片翻覆過來,用力把米包裹好,然後用細毛線密密匝匝的把三角形的粽子纏好, 最後放到鍋裡去煮。

  小弟們總是迫不及待地圍著母親探詢煮熟的時間,母親會一遍遍告訴我們要耐心等著,等開鍋後二十分鍾就熟了。聽了母親的話,我們便會圍坐在煤火爐邊,一邊眼巴巴地瞅著冒著熱氣、發出簌簌聲的鍋,一邊嗅著鍋裡散發出來的縷縷粽子的香氣。

  ————————————

  今年,端午節這天一直在下雨,“遊百病”取消了,唱山歌也沒人去了,這些習俗就是能回憶來填了。連天的雨,金思琪就沒有回城,端午就被劉昌盛邀請來家過了。

  一大早。劉昌盛就提上提籃來到村子邊的自留地裡,穿著蓑衣辛苦在地角的連根挖了菖蒲,用鐮刀割了些艾草回來。和清明節一樣,劉昌盛拿了幾支菖蒲和艾草掛在門框上。把小的艾草戴在每個弟妹的衣服上,當然金思琪也不例外。

  過年的時候舍不得用的糯米,今天包粽子就必須用上,糯米也不多,也就5斤左右。家裡人口多,沒一會10多分鍾粽子就包好了,放到了鍋裡開煮。不一會香氣就出來了,蒸好撈出來,每個人就分了兩個,都當中飯吃了。

  白天,看著不停的雨,大家都很憂愁。沒雨乾旱愁,雨多了也愁。

  晚上,晚飯到是豐盛了些,有洋芋片,酸豆湯,黃豆腐,肉墩子,菜豆花。金思琪也吃得很樂呵,連連挎母親孟美岐廚藝好,沒吃過那麽好吃的榕城菜了。孟美岐笑成一朵花。

  傍晚,劉昌盛卻被同村的民兵隊長劉昌輝喊去大隊部了。

  看來有緊急情況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