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香芹和家人來劉家村三天后就回去了。
當然劉昌盛與張香芹小兩口是戀戀不舍的,生離死別的,老劉家老三劉昌浩如實說道。劉昌盛說老三這是羨慕與嫉妒。
張翠山給老劉家村帶來了一口袋山貨過年,有乾蘑菇、松子、核桃和板栗。還有,還有一大塊的牛乾巴。
張香芹給劉昌盛、孟美岐和劉福明一人送了雙自己做的布鞋。很合腳,輕便,劉昌盛三人都很喜歡。老媽孟美岐在家人面前連連誇,說張香芹心靈手巧還懂得孝順,老爹劉福明在傍邊連連點頭讚成。劉昌盛也穿上新鞋子,但隻顯擺了一天,趕忙收起來彈彈灰,打算過年時再穿。
生活如常繼續,大半月後,進入臘月了。
—————
剛進入臘月即到了1976年,臘月初八即1月8日。
才開年總理逝世了,從公社到大隊到生產隊到每個群眾,都舉行了莊嚴的悼念儀式。從廣播裡也知道了全國的悼念活動,大家都很哀傷,衷心的悼念著我們偉大的革命先驅,國家重要的領導人之一,一心為國家建設鞠躬精粹的偉人。
——————
劉昌盛是臘月十八的生日,這天生日還不賴,母親孟美岐特意給他準備了個煮雞蛋。劉昌盛又舍不得吃他把雞蛋白給了小七劉昌旭,雞蛋黃喂了小八劉昌菊。
小八劉昌菊還吃著奶,但母親孟美岐卻沒有多少奶水,只能開始吃點軟糯的東西。
—————
過年習俗,北方講究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比如最有代表性的東北歌謠: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殺灶雞,二十八貼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餃子。
板坡地處西南,與北方沒多大關系,但漢族彝族回族雜居久了也會帶上點其他民族的習性,例如家家在屋子中留個火塘。
雖然沒那麽多講究了,生活條件也艱辛,沒有那麽多吃食與玩樂。但必要的過年前準備還是有的。
除了前段時間準備貓冬的燃料、吃飽肚子的糧食外,例如裡裡外外打掃屋子,去誰家有毛豆的家裡換或買塊豆腐,有稻米的情況下去磨坊打製點糍粑或餌塊,誰家養豬了去換點老臘肉,最後再殺隻小公雞。
過年總要吃點肉的,過年總要做點餌塊的,這是板坡恆久沒變的規矩。
劉昌盛家裡還好,有劉昌盛未來丈人拿來的大塊牛乾巴,可以拿一截乾巴去換點豬肉。
————————
這年頭養豬基本都是虧本的,沒有豬飼料,每年每天辛苦的找豬草來喂豬,豬的長勢也不快,每年年末豬能長到200來聽就可以在村子裡稱雄了,但大部份的豬從小豬仔到可宰殺起碼要喂養個兩年。
劉昌盛家的小豬是今年才換來的,典型的烏東小黑豬,才長了100來斤,都舍不得殺。尤其小七劉昌旭寶貝的不得了,誰要提殺豬,他就和誰急,直接上去糾撤。老爹劉福明拍板,再養一年。其實殺頭豬能自家人都吃了也不虧,現在油脂少,給家人增加營養怎麽能說虧。農民說虧是每年辛苦喂養的豬有一半要上交食品站,而且沒有豬頭部分,自己要留尾巴。結果會換來一遝肉票,但問題是有肉票也不一定就能買到肉,肉都是供給了城裡的幹部了,哪裡有你的份。
看看食品站的職工的肥頭大耳,再對比老農民的面黃肌瘦,農民心裡就有點堵。結果是很少有人願意養豬送到食品站賣,
結果後來搞出個統購統收支持幹部,自己家樣的自己宰殺的見豬賣一半。 這樣大大損壞了養豬的積極性。
但,對農民來說,依靠賣了肥豬的錢為一家老少縫製新衣,或是置辦嫁娶、添人丁、喪葬等家中大事的主要經濟來源。而要將在自己家當寶貝一樣好不容易養大的肥豬賣出去,唯一途徑就是賣給食品站。
春節前有人家準備賣豬了,在準備賣肥豬的前一兩天,就得先派人前去食品站仔細“偵查”一番,問一問膀大腰圓的食品站管事第二天是否收購豬,也順便看看別人家出售的豬有多重多肥,估量自己家養的豬是否達到收購標準,再決定賣與否。
決定賣豬後,凌晨四五點鍾就得起床,將在路上不時發出“哼哼唧唧”聲音的肥豬趕至食品站大門外等候。路遠的人家就將厚實的竹條編成圈,將肥豬夾在裡面五花大綁地捆綁結實,讓它動彈不得,兩三個人再氣喘籲籲地抬著放到借來的牛車上,趕至食品站大門口,留下一兩人排著長長的隊伍,等收豬的專業人員在天亮之後打開大門驗收。
收豬人員在那些被驚嚇過度、或兩三頭東倒西歪地靠在一起、或爬在地上賴著不動的肥豬的脊背上先按按,估量一下肥膘肉的厚實度,然後再用手向上抬抬豬的肚皮,檢查一下是否在家被偷偷喂食過。如果感覺它們膘肥肉厚,達到收購標準,肚子裡也空蕩蕩沒有偷喂,便在豬背上打個記號,依次趕著豬排隊過秤。
從決定賣豬的頭天晚上到手中拿著過秤後的發票,賣豬的農戶這才放心地大大松一口氣,將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否則,就要在那裡一直惴惴不安地皺著眉頭,等他們將打有記號的豬過秤收購完畢之後,賠著笑臉, 去向收豬人員問清自己家的豬沒有賣掉的原因。
如果打探出是因為偷偷喂過,隻好再努力擠出笑容,忍著心中如割肉挖骨般的抽痛,讓他們除掉幾斤或十幾斤秤賣掉。被推趕、驚嚇的豬如果再趕回家養,會掉秤斤不說,下次賣豬還得耽擱掙工分的時間。所以無論怎麽心不甘情不願,一般都只能選擇除秤賣掉。
如果是因為豬太瘦的話,那麽對不起!你就只能先趕回家,養至能達到收購的標準再趕來賣。
————————
母親孟美岐找鄰居換來了兩條肋骨和一條豬尾巴,過年的肉算是有了。剩下就是打餌塊或糍粑的事情了。餌塊一般是當年的香米製作,糍粑就非要用糯米了。
劉昌盛家沒有分到糯稻,自留地裡也舍不得種這種產量低的糯稻,所以過年的糍粑就只能留在想象裡。
——————
餌塊的原料其實就是大米,只是需選取品質好、有香味、有黏性的大米。春節前,先將水裡泡過的米放到木篜子裡蒸,蒸到六七成熟時取出。就可以放進碓窩裡舂了。待熟米舂打成面狀後,就可以取出放到蒸板上搓揉,然後做成磚狀,這就是成了餌塊。
餌塊可以烤、煮、炒、鹵、蒸、炸,風味各異,久食而不厭。劉昌盛最推崇的是烤,把餌塊在蒸板上切成薄片,用火鉗搭在火上放上餌塊粑粑,烤到微焦黃時,就可以是吃了,有條件的可以蘸上砂糖或面醬。味道焦香,入口軟糯,實為美味。
——————
忙忙碌碌地,大年三十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