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加的提議,網絡作者反應很不錯,林葉果斷決定一星期之後開始發布。
廣告還是交給張婕來打,每天一個作家的訪談,明天開始采訪,每天采訪兩人,到開始發布的時候就有12人的存量,之後每天采訪一個,持續化進行。
林葉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增加30%的訂閱量,外加一個月內幾萬新注冊讀者。這個數據其實並沒有達到最終目標,但是如果現在能夠通過這個活動先增加這個數量,還是不錯的成果。
畢竟這些新注冊的人,將來會有關系群和連帶注冊的可能性,一個帶動幾個,就可以有幾十萬的新增量了!
不過光靠網絡運作,林葉還是覺得不夠,她希望帶動紙質書的老讀者一起加入網絡新家庭。他找來了劉志揚,讓他給每個書城送一些A5廣告頁,只要買書的人,不管是不是買的松苗的書,都發一張廣告頁。
雖然效果不知道如何,但是有總比沒有好,這些人中能有四分之一有興趣,就是成功的。單面大量印刷的成本並不是很高,一個菲林頁就可以解決。
網站發展初期,追求忠實度有些過早了,林葉就是想要吸引看熱鬧的人,然後再想辦法把人留住。
當王婆很累的,聰明人需要學會打開話題,讓群眾的輿論口水自行發揮擴大。口水越多越好,有人討論才有熱度,有了熱度,還怕吸引不了看熱鬧的嗎?
林葉這是現學現用,幾天前聽了談斯文的網紅理論,直接腦洞了一下,套用了這個理論在網站推廣和作家熱度上去了。
第一位接受采訪的作家是這次征文比賽冠軍,有話題性,熱度還在,可以再蹭一蹭。
話題從得獎感受,到日常八卦、生活小趣事,到他的人生觀、世界觀,最後繞到新書靈感和介紹。
人的記憶大多數是首尾深刻,所以米加把采訪結構做成題頭蹭熱度,題尾談作品,而中間部分則是采訪那些大家都感興趣的私人獨家。因為這樣,才能成功提起各位八卦群眾的興趣,把采訪內容繼續看下去,以便堅持到最後和作品有關的內容上。
接下來又采訪了幾個銷售量排名靠前的作家們,其中不乏一些本來就有眾多書粉的大佬們。
七天后推出的時候,果然掀起了一陣點擊率熱潮,每天的采訪帖點擊率過萬,回復率好幾千。林葉不厭其煩地看了大多數回復,決定讓那些受采訪的作家們參與網絡回復24小時,可能效果更好一些。
這個消息一出來,點擊率和回復率又一次飆升。自己的提問可以有大佬真人回復,很興奮有沒有?很多看書的人,很少有機會接觸作家真人,紛紛表示“終於遇到了活的作家”,讓人哭笑不得。
新書發表到第三周的時候,便是真實購買率的實踐檢測了。林葉和參與的眾作家們都非常緊張,也有些躍躍欲試的興奮!成敗就在這個星期揭曉。
根據往常其他網站的經驗來說,付費閱讀開始的時候,閱讀量會掉一半。那些試讀的人,免費讀的時候無所謂質量如何,看得下去就行,真的要給錢了,就要衡量一下是不是真的願意繼續跟下去。
特別是有些網絡書,讀者少了,不賺錢了,作者甚至編輯就會因為不賺錢,而采取棄書的方式。
但是松苗不一樣,松苗的每本書都已經完稿,而且全都經過編輯確認過,不會爛尾。這也增加了買書人的跟讀信心。
林葉腦子裡的估量是大約減少30%就算是成功的。
當這些作家紛紛進入訂購期之後,林葉查看了數據。數據顯示出大部分作家掉了20%,也有一小部分掉了30%~40%,這比她預期的結果要好得多。 而且單月訂購比單周訂購的人更多,甚至有人直接完本購買,一次性付清了一本書的量。這可比買紙質書高出來將近20%的費用啊!
林葉有些迷惑,為什麽買紙質書便宜,卻還有那麽多人選擇網絡訂購呢?她將這個疑問向穆林提出來。
“因為每個人都有手機隨身的習慣,可以隨時看書。這樣誰還願意隨身帶本書啊?”穆林解釋,“男人基本不願意背包,女人的包包也越來越小,書很大本,又重,何必呢?”
“這麽說,這是花錢買‘方便’?”
“你要這麽說,也可以。”
“我懂了。”林葉說著拿出手機布置下一步。
“你這是又有什麽鬼主意了?”
“沒有鬼主意,我要酬賓。”
“剛賺錢就要把利潤揮霍掉啦?”
“長期投資,給個‘雞肋’,讓他們連續花錢。”
“還說不是奸商?”
“此理論我們已經探討過了!”
“好吧,你繼續騙錢去,我不打擾你了!”
……
“劉叔,你去布置一下酬賓計劃。”
“酬賓?具體怎麽實施?”
“發布公告,連訂三個月以上的顧客,會收到一個酬賓碼,下一本書可以優惠10%訂閱。”
“為什麽不是直接這本書優惠?”
“先讓他們吐點錢,不然體現不出優惠和不優惠的區別。”林葉解釋道,“再說了,下一本書再優惠,不想浪費的人,不是就一定會再繼續買書?然後繼續收到優惠,以此類推。我們需要長期計劃,穩定銷售。”
“書源呢?怎麽保證又有他們感興趣的書?”
“您怕松苗沒作家?”
“呃,哈哈哈哈!我多慮了!好,我這就去辦!”
叮咚!門鈴在這時候響了。
“大晚上的,誰來竄門?”穆林嘟噥著去應門鈴,“請問哪位?”
“是我,談斯文。”
“哦,上來吧!”穆林按開了樓下防盜門的鎖,“葉子,找你的,吉他男。”
“知道了。”林葉離開電腦,泡了茶,就見談斯文已經進門。
“坐吧!”林葉對談斯文說,“無事不登三寶殿吧?”
“聰明!”談斯文坐下喝了口茶,“我想跟你商量個事兒。”
“請說。”
“不是要發工資了嗎?我想問,我可不可以不要工資,用工資換個推薦位?”
“這是開後門?”穆林也在一旁坐下來,一副“我要八卦”的姿態。
“我要工資幹啥?當泛泛之輩的朝九晚五?不是我的風格!”
“你先說說你怎麽想的。”林葉開啟了聆聽模式。
“現在的推薦位有12個,上面大多數是訂購排前的大佬們,新人沒幾個。”談斯文開始闡述他的想法。
“我們新人想要曝光率,暫時無法和這些資深作家比拚,想要出人頭地,要熬到幾時?現在是網絡時代,喜新厭舊的程度堪比如換襪子,晚會的曝光熱度已經快燒完了!
“我得在熱度消退前繼續曝光啊!所以我希望能增加推薦位數量,或者增加一個推薦榜,你覺得呢?”
“讓我想想。”林葉沒有反對,也沒有立即同意。腦海的“思索機器”卻是像上了發條,颼颼地運轉起來。
的確,不單單是談斯文,現在的新人很多都沒有耐心和信心去堅持好幾年,等出了好幾本書之後才有知名度。很多有才華的人,因為沒有曝光率和官方的操作,在數據不如預期的情況下,便會另尋出路,甚至就此擱筆了!
想要留住好的苗子,就要給他們源源不斷的創作動力,讓他們知道,寫作也是一條可以走到底的人生好路。
松苗本身就是像蘇柏衫說的,勵志當文人墨客的伯樂的。那多給他們創造一些條件和途徑,也不是份外的事。
林葉同時也不想擠掉銷售明星大腕的推廣率,所以,談斯文的“新開一個榜”很有可行性。
但這個榜要如何開呢?
“我覺得可以開新榜,這個提議不錯。你有什麽具體的想法嗎?”
“想我說的,新人用保底薪資交換,上新書榜。時間周期半年不多吧?”
“半年,有的書都完結了,最多三個月。”林葉提醒,“而且,如果人太多呢?我們的榜單要怎麽定呢?多少人需要上榜,怎麽評定呢?如何做到公平,人人有機會呢?”
“這,我沒有想過那麽仔細。”談斯文陷入了失落。是啊,他只是一個想出名的文人,沒有想過運作起來還有很多的細節。果然,到了實際操作和經營層面上,他就沒轍了。
“你先等一下,可能還有一線生機。”林葉看他有些焉,給他打氣。同時拿起電話,給劉志揚又發了消息。
“林葉啊,剛剛說的事我在辦呢,還有什麽要提醒的?”
“不是剛剛的事。”
“啊?那是……?”又有新的任務了?
“我想問一下,你對新作者新書門類熟悉嗎?我們有多少類型的新書,每個類型差不多多少人?”
“差不多六個門類,每個門類50到100人不等。”劉志揚回答了她之後又問,“問這個乾嗎?”
“謝謝劉叔, 具體改天再說,您去忙吧!”
“好!”
放下手機,林葉有了新點子。
“談斯文,你看這樣行不?”林葉開始把想法說給他聽,“我們開新榜分六大門類,每個門類每星期推6本書。新手作家在發書一個月後,可以要求上榜。
“每本書、每個月只能上一周,只能前三個月上。提出上榜的人,每月扣除一周的薪水。
“作家可以要求在哪個階段上榜,上榜多少次。”
“為什麽讓作家選推薦次數和時間?”
“因為有的書開頭比較好,有的書慢熱,而且每個人經濟條件不一樣。讓他們自己決定比較自由。”
“我懂了,這個提議我讚同。謝謝!”
“其實應該我謝謝你!你讓我聽到了新人作家們的心聲,讓我可以更好地操作。”
“可是機會是你給的,而且你願意聽我的建議。我很感激,來的時候我是抱著吃閉門羹的準備的。”
“好了!你們別謝來謝去了!煩不煩?”穆林打岔了。
“談斯文,這件事情你先在網上發個意向。我不適合官方發送。因為聽起來像克扣工資。”林葉提醒道。
“哈哈哈哈!沒問題!雖然我覺得不會有人這麽想,不過我會辦好的!放心吧!”
“嗯,放手去做吧!”
“好!那我先走了,今天打擾了。”
“無礙。”
談斯文一走,穆林就樂了!
“哈哈!克扣員工工資還找槍手的大資本家!哈哈哈哈!”
鬧得林葉一陣無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