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段氏之再啟江湖》第165章 各派齊至
  大家坐在地上,韋一笑冷笑著說道:“司徒姑娘,現如今有了靠山,連故人也不認了?”

  司徒明月登時面紅耳赤,她沒想到明數中人突然到來,等大家都朝了相,要是再故意回避,未免太著於形跡,於是就硬著頭皮坐在了那裡,聽到韋一笑的諷刺,一時為之語塞。

  段子羽插嘴說道:“韋法王,你要是想逞威風,盡可以衝著段某來,劃出道來,我陪你來玩幾手。”作勢欲起。

  小昭莫名其妙的說道:“說得好好的,怎麽又要打架?”

  張無忌將楊逍想要立司徒明月為聖教主,卻被段子羽娶了過去這件事,大略的對小昭說了一遍。

  小昭聽完之後,恨恨的說道:“楊左使也太多事了,這東西害人最深,怎麽好的不學,偏偏要學這害人的東西。”

  她以不能和張無忌長相廝守為畢生大憾,實在是覺得做這勞子聖教主遠遠不如給張無忌做丫環來得快活,言下之意十分的忿忿不平。又說道:“公子,這規矩廢掉也罷,司徒姑娘和小弟弟郎才女貌,神仙美眷似的,韋法王,你可不要欺負司徒姑娘。”

  韋一笑雖然有張無忌在旁邊,心裡也著實忌憚段子羽的六脈神劍,順勢說道:“遵教主法旨。”心頭惱恨交迸,卻也徒勞無功。

  百劫師太笑道:“張教主和這麽多的高人光臨敝派,不知道有什麽賜教?”

  張無忌說道:“不敢當,張某約了少林、武當、崆峒、丐幫等各路英雄,特地入蜀借貴寶地商議一件大事,沒有提前奏請,擅自作主,還望師太見諒。”

  他話音剛落,武當四俠已經聯袂而至,接著少林寺圓覺、空智攜同三十六名羅漢堂弟子、丐幫史紅石和幾位長老、崆峒虛舟子和宗維俠、唐文亮、常敬之絡繹而至,不過前腳後腳而已,當真是約齊了來的。

  百劫師太既感到十分詫異,但是又心中篤定下來,有這麽多門派中人到了這裡,峨眉派肯定不會孤立無援,只是不解的是這些人為什麽肯赴張無忌之約,心下卻又深深的憂慮。

  張無忌和武當四俠相見之後,都感到驚喜逾恆,楊不悔攜帶著愛子殷融陽也隨同前來,張無忌跪拜說道:“六嬸安好。”

  楊不悔這麽多年來已經心裡不知道想過多少次“無忌哥哥”,乍然相逢,珠淚簌簌落了下來,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茬苒數年,殷融陽已經成人,身材修長,狼腰虎背,面容酷似楊不悔,俊秀溫文,張無忌感慨萬分的說道:“沒想到小師弟也已經這般大了,武當派後繼有人了。”

  武當四俠也都是這樣想的,當年準備將掌門之位傳給宋遠橋之子宋青書,沒想到宋青書為色所迷,弑殺了武當派第七俠莫聲谷,而後被俞蓮舟和張三豐清理門戶而斃命。

  張無忌是明教教主,除了他之外,七俠之後唯獨只有一個殷融陽,武當派掌門一職自然是非他莫屬。

  所以武當四俠傾力栽培,並沒有讓他在江湖上走動,以免惹出是非,這次張無忌飛柬邀請各派一齊到峨眉派議事,就帶著殷融陽到場,見見各派的首腦,以為他接掌武當派掌門之位漲漲資本。

  睽違多年,張無忌和武當派諸人自然是有說不完的話,說到張三豐遁跡雲海,都不禁悵然了良久。

  史紅石和丐幫長老與段子羽相見,也都十分歡喜,詳細詢問了他擊殺王保保等人的經過,真是聽得瞠目結舌。

  丐幫執法長老說道:“那八臂神劍方東白原來是敝幫的長老,當時有天下第一劍的美稱,沒想到他竟然投靠了韃子,為虎作倀,落得如此下場,真是自食惡果。”說著唏噓不止。

  眾人敘談了良久,張無忌輕輕擊了幾掌,庭院內頓時肅靜了下來,山風清勁,吹得眾人衣袂飄飄。

  張無忌開口說道:“張某此番驚動諸位大駕,乃是想和各門派英雄杯酒言歡,盡棄前嫌,不知道各位英雄意下如何?”

  他這次大肆招集武林首腦到峨眉,想和各門各派當面議和,否則明教一入中原,就先和各派打了個落花流水,更不要說共謀大業,推翻朱元璋了。

  武當四俠和他情誼深厚,又都在武林德高望重,本來武當四俠登高一呼,天下英雄無不聞風聽命,這項決議立馬就會達成。

  沒想到江湖上出個段子羽,武功之高固然不說,人又孤傲不馴,和明教的梁子結得最深,單獨他一個人不說,華山一派也和他牽絆很深,昆侖派又唯華山派馬首是瞻,峨眉派百劫師太自段子羽一出道,就盡力回護,甚至不惜和少林寺結仇,和段子羽同進同退,共榮共辱之勢天下皆知,如此這麽一來,議和能否成功的關鍵倒在段子羽一個人的身上,武當四俠反而無足輕重了。

  真可謂是十年風水倒流轉,誰能想到段子羽一個人能有左右整個武林命脈的實力。

  張無忌知道如果到華山派議和,等得到了華山頂上,恐怕也剩不了幾個人,要是在武當山主持這件事,又恐怕這幾派不給面子,拒不赴約,無奈之下便選定峨眉山為集會地點,料想段子羽看在百劫師太的面子上,必定會到會無疑,一番苦思躊躇,大費周章。

  張無忌議和的話一出口,各派都默默不語,這十幾年以來,除了武當派以外,各派無不和魔教打得七零八落,新仇舊恨,早就已經積聚成山,張無忌德望雖然高,卻也不是他之言片言能化解的。

  張無忌說道:“當年本教和各派的梁子結的何嘗不深,但是後來摒棄小嫌,共襄大舉,卒將蒙古韃子逐回漠北。沒想到近些年來,舊怨重啟,期間是非對錯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完的,今天索性全部揭過,一切都從今天開始,以前的是非恩怨暫且一笑置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