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一統高武》第9章 武道劃分
  第二日清晨,張曉侯早早來到院子裡,將【太乙長春功】從頭到尾地打了三遍,然後趕緊用【洞察】技能觀察自己的人物面板:

  【張曉侯】

  體質:40

  力量:40

  身法:40

  根骨:10

  悟性:10

  “呵呵,完全沒變化!這【洞察】技能是不是壞了?我特麽……”張曉侯抓狂。

  “修行還悟宿根深,得知音,便明心,十二時中,外境不能侵。保命全真無別用,好容易,不難尋。一時堪破古通今,信閑吟。繼祖承宗行教化,享天爵,受人欽。”

  張曉侯轉身,赫然發現,尹志平站在自己身後,面色肅然地看著張曉侯。

  “拜見師傅。”張曉侯趕緊行禮,隨即疑惑道:“師傅,您剛剛吟的詩是什麽意思?弟子愚鈍”

  “此詩,為師是特意說給你聽的,大體意思就是練武一定要順應天道,需水到渠成,直達雲霄。切記!不可急功近利,要不然輕則走火入魔,重則身死魂消。”

  尹志平嚴肅道:“剛剛看你愁眉不展,掌法越練越凌亂,想是心中煩躁。你個小小孩童,有什麽煩心事呢?為師也大惑不解。”

  張曉侯默然半晌,像是下定決心,抬頭道:“師傅,徒兒聽說……聽說我全真教功夫進步慢,前十年,別的門派比咱們厲害,中間十年,咱們能和別的門派打平手,後十年,咱們功夫才高過別的門派。那到時……到那時我都多大了!”

  尹志平啞然失笑:“你聽誰說的?”

  “反正電視劇裡面都是這麽演的!”張曉侯心想。

  “我昨天就能感應到體內真氣了,可是今早我都打了三遍掌法了,怎麽力氣不見長啊!”張曉侯說道。

  “你這孩子,還挺要強,你才多大?就這麽著急拿天下第一啊?”尹志平打趣道,隨即正色說道:“因為你的心亂了,為師說過,練武一定要順應天道,什麽是天道?天道就是你的心,你的氣血,你的身體。欲速則不達!我全真教武功最重感悟,感悟突破一次,功夫便進步一大截!”

  “還有,誰說我全真功夫進步慢了?我宋國大俠郭靖,也就和我師叔馬鈺學了兩年內功,就已經能打過‘煉體大成’的【黃河四鬼】了,這還叫進步慢?大部分門派都是先練體,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由外入內,達到‘煉氣期’。可咱們全真教卻是內外兼修,等別的門派練出內力的時候,咱們都‘煉勢’了,是不是比別的門派快了一大截?還有,咱們的功夫還不容易走火入魔,不像唐國少林寺那群禿驢,功夫高一層,還得念經化解心魔,多浪費時間!”

  “噗嗤!”聽到尹志平罵少林和尚為禿驢,張曉侯忍不住笑了出來。隨即疑惑地問道:“師傅,您剛剛說的‘煉體’‘煉氣’‘煉勢’指的是什麽啊?”

  尹志平一拍腦門,才想起來從未和自己徒弟講解過武學境界的劃分,連連自責,趕忙說道:江湖上大致把武學境界劃分為五個層次,依次是【煉體期】、【煉氣期】、【煉勢期】、【問道期】、【合道期】。

  “第一層,叫做【煉體期】。是打磨自身,增長氣力的階段。普通士兵練習的“技擊”“太祖長拳”,各個門派的拳腳功夫,例如什麽“武當長拳”“羅漢拳”“鴛鴦腿”之類的,就是這一階段入門武學,煉體期大成,就是一些“金鍾罩”“鐵布衫”之類的橫練功夫了。基本上各個地方的豪強都是煉體大成的強者。

”  “師傅,那少林的“金鍾罩”才是第一層武學啊?”

  “.......................人家那叫【金剛不壞體】!”

  “額,師傅您接著說”

  “第二層,叫做【煉氣期】。是由外到內,積攢體內力量的一個過程,江湖上說的真氣啊、內功啊,我們統一叫內力,都是一個意思,而且內力達到一定程度,還能反哺肉身,延年益壽。如果說第一層還能靠努力修煉個一年半載成功的話,那麽“煉氣期”可就沒那麽簡單了,有的人在這卡了一輩子。而一旦“煉氣期”小成,你就能提氣飛奔,身法靈活了,這就是江湖中所謂的“輕功”。所以說,“煉氣期”就是這個江湖的主流,所謂“江湖高手”,你最起碼得是“煉氣期”小成。而“煉氣期”大成,那可就厲害了!開碑裂石,摘葉飛花........”

  “師傅,那豈不是說內力越高越厲害?那還有後面的武學劃分做什麽?”

  “你說的沒錯,按理說內力越高就越厲害,可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家不會站在那裡讓你打的,你內力再高,打不到人,有什麽用?而你能打到人家,可是人家不疼,你怎麽辦?所以說,內力、招式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為師接著說........”

  “第三層,叫做【煉勢期】。這個階段最看天分,就是練武之人在修煉內力的同時,已經將對武功的熟悉程度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境界,他們練武不再拘泥於招式,所有出手都是習慣成自然,對於刀劍的反應遠遠快過一般高手,更多的利用天時地利來戰勝敵人。他們對“煉氣期”並不具備壓倒性優勢,但是在內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煉勢期”的高手可以仗著更快、更準、更有利的出手獲勝。大部分“煉氣期”高手,都是靠著苦練一套功夫來讓自己武功提升,讓自己達到“煉勢期”,只是有的成功了,有的卻卡在初期。而【煉勢期】大成的高手,就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

  “第四層,叫做【問道期】。練武之人在“煉勢期”大成後,不再滿足於肢體反應和天時地利,開始考慮如何控制自己的真氣、招數,讓自己能夠用最簡單的招式發揮出天地之威,這時就演變出了【心】、【體】、【技】三道。

  所謂“問道期”大成,就是將【心】、【體】、【技】中的任何一道領悟到了極致,每個國家的頂級高手,都是這個境界。

  其中的【心】道,就是明悟本心,知道自己為何而戰,進而能夠升華境界。在對敵的時候,能夠在任何狀態下影響敵人血液的流動、氣息的流動、精神的波動,甚至直接讓對手走火入魔,進而輕易取勝。例如魔門的【道心種魔大法】就是典型的【心】道,不過【心】道太看天賦,對於悟性高的人可以一瞬間達到,對於其他人來說,那就難了。

  其中的【體】道,就是讓自己的外功、內功合二為一,讓身體以最舒服、最沒有消耗的途徑,打出最大的威力。這個【體】道主要看修行和毅力,例如蒙古國金剛宗的【龍象般若功】、白駝山莊的【蛤蟆功】、還有你提到的【金剛不壞體】........都是典型的【體】道。

  其中的【技】道,就是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武技,或是將自身武技感悟到人武合一的層次,一旦達到這個層次,使出同樣的武技,你的威力卻是別人的數倍。例如華山的【獨孤九劍】、丐幫的【降龍十八掌】、武當的【太極功】、慕容家的【鬥轉星移】.......都是【技】道。”

  “第五層,叫做【合道期】。這個境界就是將【心】、【體】、【技】三道合成一體,稱作武道宗師也不為過,整個江湖都是鳳毛麟角。至於怎麽修煉嘛.....為師也還不太清楚。”

  一番話下來,聽得張曉侯血脈噴張。

  “師傅!那【合道期】的宗師,能厲害到什麽地步?”

  “嗯......這麽說吧,以一敵萬,還是能做到。就好比遼國的‘戰神’蕭峰,一個人打退了蒙古數萬兵馬,重陽祖師都誇他天賦異稟,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合道期】的宗師。”

  “那咱們祖師爺是不是【合道期】的宗師呢?”

  “哈哈,那是當然,要不然重陽祖師為何被叫做【道祖真君】呢?咱們全真教之所以能是宋國第一大派,就是因為咱們有從【煉體期】到【合道期】的修行經驗,所以,曉侯,你可一定要努力練功,為師期待將來你會是全真教第二個【合道期】”尹志平滿懷期望地對張曉侯說道。

  張曉侯瞬間對自己的未來燃起了希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