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溶器》第67章 是燭龍還是蠶叢
  第二天一早,我們如約又來到了博物館。

  劉浪和王強早早的就在大門口等我們了。為了搞清楚博物館725事件,劉浪請來了5位考古和歷史專家。我們一進交流廳,專家們就用火辣辣的眼神看著我們,我頓時感覺自己像是剛出土的文物充滿了秘密。

  劉浪讓我描述了725事件的經過,著重講述了祭祀的過程。專家聽得完全摸不著頭腦。

  因為沒有文字和任何圖示被發掘出來,對於正確完整的祭祀過程目前都是靠猜測。

  至於地面上畫的圖案,專家更是沒見過。我講了半天,喉嚨都快冒煙了,專家組的結論是,沒見過方式,不清楚目的,一切都還需要研究。這不是和沒專家一樣嗎。

  我見沒結果,還不如提個我想知道的問題“各位老師,館裡有什麽藏品是和燭龍有關的?”

  有位孫教授還真知道有那麽一樣。他對我說“館裡最大的那個青銅縱目面具就和燭龍有關。”這個信息讓我們很是新奇,都說這個面具是在紀念古蜀國第一代國君蠶叢,和燭龍有關這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我問孫教授“您能詳細講講嗎?”

  孫教授點點頭“這要從縱目說起,中文裡縱橫是相對的,縱指豎直方向,橫指水平方向,古籍裡記載蠶叢縱目,我個人認為不是指眼睛向外突出,如果要記錄向外突出可以用更準確的形容詞比如:突、凸、鼓、伸等,而縱目我覺得是說眼睛是豎著的,和二郎神的形象很接近,有沒有可能他有第三隻豎著長的眼睛?所以我認為這個最大的面具應該不是代表蠶叢,而是和另一個古神更接近,他就是燭龍。

  《山海經》有雲“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就是說有一個神,長者人臉,身子是一條紅蛇的樣子,眼睛是朝前生長的,他睡著便是黑夜,醒來便是白天。”

  教授點點頭“孫教授講得很好,我補充一下,直目確實是說眼睛朝前生長,‘正乘’二字幾乎在所有注解中都避開了,因為沒人知道這兩個字真正在指什麽。不歪不斜居中即為正。乘字甲骨文本意是人爬在樹上,往上的意思,在《玉篇》中釋為“升”。連起來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形象,燭龍神長著人臉,有一條紅色的蛇身,他的眼睛是朝前伸出的,在臉的正中,有一個向上升起之物。”

  教授這麽一解讓我頓時如雲開霧散,燭龍神本就是掌管光明與黑暗的神,古蜀人崇拜他就很合理了。而且這個面具生著一對完全不屬於人的龍耳。從4個方孔來看,應該當時是有兩根橫木把面具穿起置於很高的地方俯視大地,給人間帶來光明。就如傳說中所說,他會是在俯瞰無日之國嗎?

  我正思考著,糖糖也提了一個我想問的問題“傳說燭龍為無日之國帶來一隻密燭,從此這個國度便有了光明,古蜀人這麽崇拜燭龍神,難道他們從前就是生活在那個無日之國的嗎?”

  梁教授對糖糖說“古籍對無日之國的記載非常少,和三星堆一樣,我猜測這個無日之國應該是一處位於地下的國度,只有這樣才不見天日,只有靠燭龍的密燭才能獲得光明。古籍裡有這麽一句話‘龍銜燭於懸城,城通五路,各置一源,燭亮自穹出,四方乃明。 ’我理解這段話是在講燭龍神為無日之國帶來了密燭,把它放在一座有五條路的懸空之城裡,

五條路上各放著一種東西,密燭發出的光從城的上空射出,照亮了四面八方。”  我一聽五條路,馬上來了靈感,從桌上抓起筆在紙上畫了一個五輻的輪子。

  我把畫舉到胸前,走到五位專家面前“你們知道這是什麽嗎?”

  在場的專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孫教授指著我的畫說“你畫的是太陽輪吧?”

  啥?太陽輪,這個盡然叫太陽輪。“這是哪的東西?”我接著問。

  孫教授指了指1號館的方向“就在館裡掛著呢。”

  我大吃一驚,這東西盡然就在館裡,我上次去1號館怎麽沒注意到呢?

  我還想問問這個太陽輪的事,劉浪就把我打斷了“今天就到這吧,謝謝各位專家的協助,如果你們有什麽新發現請及時通知我們。”說完就衝我偏了一下頭,我領會他的意思,迅速朝門口走去。

  在門口,劉浪說“你先去看看你畫的那個東西,一會我來展廳找你。”劉浪有點怪怪的,他在還沒有完全討論完就結束了谘詢會,看起來好像不太禮貌,可能507的人就是這樣吧,我沒再多想叫著糖糖和教授又去了1號館。

  朋友聽我說

  ***(你的推薦票和收藏是我最大的鼓勵,謝謝的你支持,希望繼續看好我喲!每天我會在18點前更新3章,每天看更懸疑,養肥看更過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