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西遊記二宋尋法》地圖(本書的眼睛)
  《西遊記》地圖給大家造成了一些困惑,猶如塊壘。不吐掉它不令人痛快。

  它不同於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在中國都是有地方可尋的。西遊記由於是神魔小說,和實際歷史中的大不一樣,很多國度地點在實際中找不到,地理和地球大相徑庭。經過作者多日潛心研究、東學西就、旁征博引、嘔心瀝血、、、、、(布拉布拉,此處省略1萬字),運用移花接木、以假亂真、東拚西湊、張冠李戴、口吐蓮花、弄虛作假、、、、、之功,現在:

  終於解決了這一世界性難題!地球和地仙界兩者高度對應了!(見封面)

  (此處作者自己鼓掌十分鍾)

  本小說地圖映射關系:

  以地球北極做地球世界中心,對應地仙界中心(斷裂的不周山)。

  地球地仙界

  北極(地球世界中心)斷裂的不周山(地仙界中心)

  北冰洋南海、西海、北海、東海,是地仙界四個內海,由龍族統治;在各洲之外是外海,海怪強大無比。

  亞洲東部分---南瞻部洲

  中國甘肅蘭州摩天嶺(是附近最高峰)---兩界山。(五指山的手掌在兩界山,五指下半截在太行山五指山,五指上半截在海南島五指山。原因,本書中後文“如來佛祖:“我當初鎮壓孫猴子的時候,一時沒注意,壓在了女媧娘娘的行宮幾十裡外。可能女媧娘娘剛才下界,發現此事,視為挑釁,把五指山上半截,一腳踢到了海南。我剛才,把孫猴子及手掌,又挪到了兩界山。改天遇到女媧娘娘,我告罪一聲。好了,現在繼續講經。””)

  伊朗(亞洲東西兩部分的連接點)如來的中指指頭。(如來在太行山五指山的中指綿延出去,進入地下,又從西北方伸出,在南瞻部洲、西賀牛州之間的海上,搭出一座山脈,便於唐僧西行時,不用在水怪眾多、風高浪險的大海橫渡。)

  高加索山脈(實際地球地理史,忒伊亞星和地球撞擊合並,假設補在這)---海

  亞洲伊朗西部分+歐洲+非洲西牛賀州

  挪威海---靈山前凌雲仙渡“一道活水,滾浪飛流,約有八九裡寬闊”,“脫卻胎胞骨肉身,相親相愛是元神”。(挪威海寬,可以看做是撞擊、漂移造成的。)

  冰島---靈山(佛教描述世界的四洲中心為靈山,西遊記部分借用該描述,但靈山在西牛賀洲。本書同時延續盤古開天、不周山為世界中心、不周山被撞斷、天破水淹余四洲,所以同樣將靈山挪到西牛賀洲。)

  北美洲北俱蘆洲

  南美洲東勝神洲

  南極洲玄龜的撐天四足。

  (當以地球北極做世界中心時,攤開來的世界地圖,正好分割南極洲為四塊,世界地圖的四個角)。

  尼泊爾藍毗尼花園、西藏岡仁波齊山的山頂、靈山腳下,是三位一體。但不同的修為只能走不同的路,才能到達靈山。

  聖路:佛祖、聖人可走。佛祖、聖人在尼泊爾能夠直接撕裂空間,到達靈山。

  凡路:凡人可走。地仙界的唐玄奘,訪的是靈山。人間界地球唐玄奘,是地仙界唐玄奘的影子,他訪的是尼泊爾。尼泊爾,是釋迦摩尼如來佛祖的轉世、涅盤地,

也是聖地。  仙路:中國西藏岡仁波齊山的山頂---印度教、藏傳佛教、古耆那教、天庭各自世界的常用入口、跳躍口。但凡人走不得,是雲路,神仙、佛祖才能走的路,天庭的西天門。仙人從此可以跳躍到靈山。

  凡路:陸地進入北冰洋靈山的線路,是指定取經人才能走的線路,是靈山後門。

  西遊記原文中,雲路和凡路的區別:“大仙道:“且住,等我送你。”行者道:“不必你送,老孫認得路。”大仙道:“你認得的是雲路。聖僧還未登雲路,當從本路而行。”行者道:“這個講得是,老孫雖走了幾遭,只是雲來雲去,實不曾踏著此地。既有本路,還煩你送送,我師父拜佛心重,幸勿遲疑。”

  兩洲大海:在西番哈密國界到觀音禪院之間,寬度大約“兩個月太平之路,相遇的都是些虜虜、回回,狼蟲虎豹。”“有五六千裡。”三藏道:“大的個徒弟,祖貫東勝神洲傲來國人氏;第二個乃西牛賀洲烏斯莊人氏;第三個乃流沙河人氏。”——《西遊記》第五十四回

  西遊記地圖雖然取材於佛教,但不太一樣。

  西遊記宋地圖,是原西遊記地圖、佛教地圖、地球地圖的融合。

  西遊記,和實際歷史上唐僧的行進路線,不太一樣;西遊記二宋話,和西遊記也不太一樣。很多地方原型來自中國各地,而不是原本就有的,用以表達作者寫作意圖為主,請大家諒解。

  本書中的西遊記地圖描述

  映射:“盤古腦中,一顆丹珠裹著一顆曇花種子,飛去了人間。丹珠化為地球。丹珠為盤古大腦本源意識匯聚,三清為盤古上丹田陽神所化。所以盤古身體所化的地仙界,與盤古意識丹珠所化的地球,有些互動聯系。地球可以算作地仙界的影子。”地球是地仙界在人間界的縮小影子、映射,但不完全一致。原因是仙人鬥法對地仙界的破壞、人間界的忒伊亞星(Theia)和地球發生過撞擊並分離出月球、大陸漂移。地球的磁極方向發生過多次變化。

  太古時期,耶和華在地仙界的大陸,為亞特蘭蒂斯大陸,在西牛賀洲西邊。人間界本來應該也會有映射,所乙太陽系的另一個行星忒伊亞星,受到映射引力影響,撞向地球的大西洋中央、歐洲西邊,準備在地球造一個小型亞特蘭蒂斯大陸。誰知地球自轉,位置撞偏了,撞到了今阿富汗地區(在地仙界是南瞻部洲和西牛賀洲之間的海)。並將地球另一邊撞出去一塊,後來成為地球的衛星--月球。)

  唐西遊地圖

  公元629年,實際歷史中唐三藏取經開始。(該年地圖暫未找到。)

  (下面有的是牽強附會,比如,《西遊記》中地仙界兩地相距是數十裡,地球可能是數裡。另外,山區、河流難行,有時繞半天,其實直線很短。)

  地仙界,唐僧的路線是:

  長安—蘭州—武威--敦煌--烏魯木齊—阿拉木圖—但羅斯---撒馬爾罕—馬什哈德—巴格達—巴爾米拉---安條克--伊斯坦布爾—希臘雅典—羅馬—摩納哥—法國馬賽—法國巴黎—比利時布魯塞爾—荷蘭阿姆斯特丹—德國漢堡—丹麥哥本哈根—瑞典歌德堡—挪威奧斯陸

  (在伊斯坦布爾,耶穌邀請去羅馬,

  在法國巴黎,楊寶寶,看著地圖,問為什麽不能乘船到英國南部,再從英國北部到靈山?宗皋說挪威北部有靈山的接引人,英國北部沒有。不坐接引人的船,鵝毛不浮,過不去。

  太古時期,耶和華在地仙界的大陸,為亞特蘭蒂斯大陸,在西牛賀洲西邊。人間界本來應該也會有映射,所乙太陽系的另一個行星忒伊亞星,受到映射引力影響,撞向地球的大西洋中央、歐洲西邊,準備在地球造一個小型亞特蘭蒂斯大陸。誰知地球自轉,位置撞偏了,撞到了今阿富汗地區(在地仙界是南瞻部洲和西牛賀洲之間的海)。並將地球另一邊撞出去一塊,後來成為地球的衛星--月球。)

  希臘—阿爾巴尼亞—黑山--波黑—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意大利熱那亞坐船到羅馬

  【

  阿拉木圖:(Алмат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最大城市,位於哈薩克斯坦東南部邊境,距新疆邊境500裡左右,距烏魯木齊約1600裡。

  】

  一、唐朝(“貞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639年9月):長安(西安)—(“一二日”,約地球西行200裡)--法門寺(陝西寶雞扶風法門寺)--(“數日”,約地球西北行800裡)--鞏州(甘肅南部隴西、通渭等縣的古稱)--—(“兩三日”,約地球西北行400裡)--河州(甘肅南部的臨夏的古稱)—(“數十裡”,約地球北行600裡)--雙叉嶺(甘肅古浪縣雙叉嶺)--(半日+半日,約地球北行520裡)--

  二、兩界山、舊名五行山(甘肅焉支山)--(“數日”,約地球西北行520裡)--蛇盤山鷹愁澗(甘肅青華山蟒墩閻家峽)--(“半日”)-落伽山(“敝處乃西番哈咇國界”,青華山)

  【注:焉支山:唐初與西突厥界線。焉支山有“五個山頭”峰,焉支山附近還有“大五個山頭”、“小五個山頭”峰

  】

  三、西番哈咇國(即哈密):(“兩個月”,約地球西北行2000裡)--觀音禪院(哈密市巴裡坤哈薩克斯坦自治縣仙姑廟,其東南400裡有黑風山黑風洞,觀世音收伏熊羆怪後,稱為哈密市觀音山)--(“五七日”,約地球西行1000裡)--

  四、烏斯藏國(為西藏別稱。貞觀十四年的“春融時節”,640年春):高老莊(“此處乃是烏斯藏國界之地,喚做高老莊”,新疆烏魯木齊市中心的高家莊。“福陵山雲棧洞”設為高家莊正東300裡的千佛山千佛洞)--(“有個月平穩”)--

  【注:烏斯藏國。象雄王國統治西藏,印度北部、巴基斯坦西部、新疆南部一部分,文化宗教輻射今印度、巴基思塔等中亞地區。但若乾年後,西突厥進逼、吐蕃逐漸崛起,645年,吐蕃滅象雄。

  新疆千佛山千佛洞:新疆昌吉的吉木薩爾縣城西南5公裡處千佛山西台地,唐李白,因摩擦被人刺了一劍,在千佛洞養傷,創作了《靜夜思》(此詩有多個版本,宋版抬頭望山月,明版舉頭望明月),唐悟空和尚(孫悟空的原型之一)。

  】

  五、浮屠山(阿富汗的興都庫斯山。約地球西南行3000裡):烏巢禪師(陸壓,巴米揚山谷大日如來佛,梵語毗盧遮那佛)---(640年“夏景炎天”。約地球西南行2000裡)--八百裡黃風嶺黃風洞(厄爾布爾士山脈,南臨卡維爾鹽漠)---(640年“歷夏經秋”)--流沙河(薩菲德河)--(640年“九秋”)--

  五、浮屠山(阿富汗的興都庫斯山。約地球西南行3000裡):烏巢禪師(陸壓,巴米揚山谷大日如來佛,梵語毗盧遮那佛)---(640年“夏景炎天”。約地球東南行2000裡)--八百裡黃風嶺黃風洞(厄爾布爾士山脈,南臨卡維爾鹽漠)---(640年“歷夏經秋”)--流沙河(薩菲德河)--(640年“九秋”)--

  【注:

  浮屠山:“有個月平穩。行過了烏斯藏界,猛抬頭見一座高山。”“這山喚做浮屠山”。約地球西南行3000裡。阿富汗興都庫斯山的巴米揚山谷,有巴米揚大佛,有兩尊大佛,西大佛為釋迦摩尼佛(本書設為多寶道人),東大佛為毗盧遮那佛。669年,唐朝在阿富汗設置波斯都護府。

  烏巢禪師:本書設為陸壓。陸壓因在封神中幫了西方教二聖,被邀請為大日如來佛,梵語為毗盧遮那佛。

  厄爾布爾士山脈:伊朗首都德黑蘭北部,環繞裡海南部,呈弧形走向,以岩層為主,長度約900公裡。最高峰是達馬萬德山,高約5610米。是伊朗最高峰,也是亞洲最高的火山。南邊為卡維爾鹽漠。

  裡海:裡海東邊最短距離500裡的鹹海,曾經是唐朝

  卡維爾鹽漠:

  阿拉伯河:伊朗西南部,底格裡斯河、幼發拉底河匯流而成。

  薩非德河(Sefid-Rud):主要流經伊朗西北部,總長約670公裡。主源克孜勒烏讚河發源於伊朗西北部山區,向東北切穿厄爾布爾士山,匯合厄爾布爾士山區河流沙赫河,自南向北流出厄爾布爾士山。從克孜勒烏讚河源頭算起,總長785公裡。是伊朗境內的第二長河。

  】

  六、西牛賀洲邊界(伊朗西部):萬壽山五莊觀(阿裡薩德爾山(Ali Sadr Cave))--(救樹、吃住約莫用了五、十天,)--(算三兩日)--白虎嶺(.裡海虎,阿薩達巴德Asad abad.三打白骨精)--

  【三老道:“你這猴子,不知好歹。那果子聞一聞,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活四萬七千年,叫做萬壽草還丹。我們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與天齊壽;我們還要養精、煉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不知費多少工夫。你怎麽說他的能值甚緊?天下只有此種靈根!”

  劄格洛斯山脈:(Zagros Mountains),伊朗第一大山脈。位於伊朗高原西南部,西北、東南走向,綿延1200千米。最高峰為海拔4,547米的扎德·庫山(Zard Kūh)。

  阿裡薩德爾岩洞:(Ali Sadr Cave),位於哈馬丹西北75公裡,劄格洛斯山脈中間。地質學家認為這座山形成於第二個地質時代或侏羅紀時期。阿裡薩德爾洞穴有11公裡深,但是路途險阻,只有2公裡能供人參觀,可以通過小船。據考古人員發現認為山洞曾有原始人居住。為世界上最大的水洞,是伊朗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

  】

  七、寶象國界--碗子山波月洞(巴格達東約三百裡的拜德拉,半圓形山。三公主、黃袍怪)---二百九十九裡—寶象國都(伊拉克巴格達,波斯帝國的第二個首都,波斯象兵)--(641年“三春景候”+六百裡)--平頂山蓮花洞(敘利亞魯馬納山。金角銀角)---(“說不盡那水宿風餐,披霜冒露,師徒們行罷多時”)

  【

  謝赫山:海拔2841米,敘利亞全國最高峰,位於西南部。

  唐朝初年,阿拉伯半島上的大食逐漸強大起來,並於634年開始入侵波斯。651年,薩珊王朝最後一個國王伊嗣俟敗亡,波斯被阿拉伯帝國侵佔。

  在前18世紀德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就提到了巴格達(意為“天賜”)為一重鎮。在中國史籍中被稱為“黑衣大食”的阿拉伯阿巴斯王朝(750-1258年),最初定都在安巴爾。這個王朝的第二位哈裡發曼蘇爾(754-775年)認為安巴爾不適合作京都。於是親自勘察,選中了位於底格裡斯河右岸一個叫巴格達的小鎮,決定在這裡建立新都。

  創建智慧館

  巴格達

  830年,哈裡發馬蒙在巴格達創建國家學術研究機構“智慧館”,聚集不同民族及宗教信仰的著名學者,將希臘、波斯、印度等國的古典著作加以收藏、整理並翻譯成阿拉伯文,促進了阿拉伯科學文化的發展。9-11世紀,巴格達***學術方興未艾,蘇菲派、穆爾太齊賴派、艾什爾裡派及阿拉伯語言學派的學術活動十分活躍,各派別學者在宮廷的讚助和庇護下著書立說,在古蘭經學、聖訓學、教法學、凱拉姆學及文學藝術方面均作出了重大成就。據載,巴格達曾建有30多所各類宗教學校,其中11世紀塞爾柱朝首相尼扎姆·穆勒克建立的尼采米亞大學和13世紀哈裡發建立的穆斯坦綏裡耶大學最為著名,曾培養出大批著名學者和官吏。同開羅、科爾多瓦並稱為***世界三大文化名城。

  巴格達遭受洗劫

  巴格達的清真寺

  1258年和1401年,巴格達曾遭蒙古旭烈兀和帖木兒軍的兩次洗劫,大量建築古跡文物遭到摧毀,巴格達收藏的經典全部被投入河中,據說墨水將河水染黑。後來巴格達置於伊兒汗國和帖木兒帝國統治下。1534年和1558年分別被土耳其人和波斯人佔領,並在1638年後長期受奧斯曼帝國的統治。1917年被英國殖民軍佔領。

  】

  八、烏雞國界---寶林寺(644年夏)--烏雞國都(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

  【

  三藏道:“徒弟呀,西天怎麽這等難行?我記得離了長安城,在路上春盡夏來,秋殘冬至,有四五個年頭,怎麽還不能得到?”

  大馬士革:意為“手工作坊”。印度阿育王向邊陲地區和周邊國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內的佛教使團以傳播佛教,斯裡蘭卡、緬甸,甚至敘利亞、埃及等地都有他們辛勤的足跡。敘利亞孕育了基督教,又興盛了***教和佛教。在阿育王的石刻銘文中說,他與希臘化世界的許多統治者交往並互換使節,其中有敘利亞的安條克二世,埃及的托勒密三世,馬其頓的安提柯·貢那特,錫來尼的馬伽司和伊比路斯的亞歷山大,可以確定的是,那些身披黃袈裟的傳教信使曾在亞歷山大城和塞琉古王朝古都安條克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敘利亞: Syrian Arab Republic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國名釋義阿拉伯語意為“高地”。或稱為“沙姆”,意為“左邊”。古稱“玫瑰的土地”。

  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  ,Abbasid Dynasty)為阿拉伯帝國的第二個世襲王朝,古代中國史籍中稱之為黑衣大食。於750年取代倭馬亞王朝,定都巴格達,後於1258年被蒙古旭烈兀西征所滅。阿拔斯王室是***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伊本·阿卜杜勒·穆塔裡卜的後裔,

  “大食”:是波斯語中Tazi或者Taziks的音譯,Tazi/Taziks受到了波斯語中“塔吉克(Tadjik)”的影響,有學者認為這個詞又來自於古敘利亞語中的“塔邑(Tayyi)”,Tadjik和Tayyi的共同點是二者均為阿拉伯地區的部落名稱。

  “白衣大食”、“黑衣大食”和“綠衣大食”:對應的並不是同一時代的阿拉伯人。按照時間順序,三種顏色的衣服分別對應著阿拉伯地區的三個強大的王朝——倭瑪亞王朝、阿拔斯王朝和法蒂瑪王朝。這三個王朝所崇尚的顏色不同。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均稱阿拉伯帝國為“大食”,[1] 7世紀中葉起,唐代文獻已將阿拉伯人稱為多食、多氏、大寔等。倭馬亞王朝和科爾多瓦哈裡發國因為旗幟尚白,所以中國史書稱為“白衣大食”。[2]阿拔斯王朝因為旗幟尚黑,被稱為“黑衣大食”,法蒂瑪王朝稱為綠衣大食。[3]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

  】

  實際歷史中,玄奘是偷渡出國西遊的,有時不走尋常路。由於唐初邊境不穩,唐太宗李世民禁止處境。)

  1、焉支山,又稱燕支山:

  中國甘肅名山,又稱胭脂山、燕支山、刪丹山、大黃山、青松山、瑞獸山,現代地理常標注為大黃山。祁連山脈支脈,甘涼交界處,甘肅永昌縣,古今軍事要地、甘涼咽喉。漢武帝時,驃騎將軍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與匈奴戰,斬首八千余級。匈奴“失我焉支山(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無藩息”。公元628年左右,唐朝佔領了焉支山一帶,隔開了突厥國和西突厥國。

  2、觀音山:

  3、哈密市巴裡坤地藏寺仙姑廟景區

  巴裡坤地藏寺仙姑廟景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地區,由地藏寺、仙姑廟等景點組成。

  巴裡坤曾有清代享有“廟宇冠全疆”之稱。據《鎮西鄉土志》載,自“道光年間,營有四營之廟,三鄉有三鄉之廟,廟宇之多巍然誠郡之壯觀也。”

  楹聯:“姑息堂前受姑息姑息姑息,奈何橋上叫奈何奈何奈何”(西廂房)“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在漢城、滿城七裡半的范圍內就建有57座廟宇群,當時按城內人口計算50人為一座廟的奇觀,再加上三鄉廟宇就有近百座廟宇在巴裡坤草原上掘起。寺廟內容之廣是中國罕見的。

  有佛教、道教、喇嘛教、***教、基督教、耶酥教,另有德、賢、仙等。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都毀於一旦,現僅存有地藏寺、仙姑廟,同時也是新疆境內保存最大,最為完整的廟宇群落。

  西遊記“這觀音院正南二十裡遠近,有座黑風山,山中有一個黑風洞,洞中有一個妖精,”

  4、烏斯藏

  在西藏歷史上,曾有“藏”、“蕃”、“吐蕃”、“藏茹”、“衛藏”、“烏斯藏”、“烏思藏”、“西藏”等各種不同的稱謂。

  藏”和“蕃”兩個詞出現時間非常早,保存於敦煌藏經洞中的藏文版歷史文書,有這樣的記載:“南日倫讚讚普(松讚乾布之父)以蘇孜(即瓊保·邦色)忠順可靠,用乃將藏蕃二萬戶悉賞賜予之”。

  同為敦煌文獻的《讚普傳記》,將“藏蕃”解釋為“既是地理概念,又是行政區域概念”。

  即“藏”,泛指日喀則以西、以北廣闊地區,“蕃”,為農業人口的自稱(與牧業人口自稱的“卓”相對”),泛指雅礱、拉薩以農業為主的地區。

  二、從“藏茹”到“烏斯藏”

  松讚乾布在統一西藏高原後,對轄區進行了行政劃分,將居於各地的零散部落,以地域為單元分為“四茹”加以管理。

  據藏文《五部遺教》記載,吐蕃全境共劃分為四個茹:藏茹(茹拉)、約茹、衛茹、葉茹。(“茹”藏語“翼”或“部”的意思。)

  這次西藏歷史上重大行政變革後,“藏、衛、約、葉”為吐蕃境內四大行政地區的名稱。

  其中,“伍茹”、“約茹”是以拉薩為中心,大體上相當於“衛”的地區,而“葉茹”、“藏茹”則是以日喀則為中心,大體上相當於“藏”的地區。

  “衛藏四茹”的稱謂由此而來。

  需要注意的是,“衛藏四茹”僅為吐蕃的核心區,阿裡地區不在其內,另有一茹。藏東的昌都地區和林芝地區,也不其內。

  吐蕃王朝崩潰後,末代讚普朗達瑪的二子各自擁立,互相攻伐。

  因其盤踞的拉薩河谷與山南雅礱河谷,分屬“伍茹”、“約茹”之地,故也稱“伍約之爭”。

  元朝將西藏收入版圖後,曾存在一個“吐蕃”、“烏斯藏”混用的時期。

  但此時“吐蕃”的含義,已不是特指今西藏地區,而是泛指包括青海、甘肅、川西北在內,有吐蕃人聚居的廣大地區。

  例如,元朝設置的“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朵思麻宣慰司)和“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朵甘思宣慰司),分別是青海﹑甘肅、四川阿壩,以及四川甘孜和西藏昌都雪區。

  而管理“衛藏四茹”的,則是1280年(至元十七年)設置的“烏思藏宣慰司”。而後又於1292年,將衛藏與阿裡並行管理,設置了“烏思藏納裡速古魯孫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這名字實在是太長了,也不知道蒙古人是怎麽把它念出來的。)

  這個巨長無比的名字裡,“烏思藏”其實就是“衛藏”,藏語中“衛”的讀音即為“烏思”。

  “納裡速”是“阿裡”的蒙文讀法,“古魯孫”意為“三圍”(三廓)。

  “烏思”、“藏”、“納裡速”三地相加,才有“三路宣慰使司”之名。

  5、大勃律

  據漢文史籍記載,巴爾蒂斯坦及其周圍地區很早便是和藏族有直接淵源關系的古羌人遊牧之地。同時巴爾蒂斯坦也在藏文古籍所說的古象雄范圍之內,而象雄是藏族古代文化特別是苯教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發源地。該地在唐代稱為大勃律,與緊鄰的小勃律起成為唐朝和吐蕃在西域長期爭奪的地區。

  6、興都庫什山巴米揚大佛

  亦稱為興都庫斯山脈,“Hindu kush”(意為殺死印度人),據傳說就是因戰爭中被俘虜的印度人在翻越該山、押送到波斯時,被極寒的大雪山凍死而得名。

  在巴米揚石窟群中有兩座大佛,一尊鑿於5世紀,高53米,著紅色袈裟,俗稱“西大佛”;一尊鑿於1世紀,高37米,身披藍色袈裟,俗稱“東大佛”。東面的大佛像是釋迦牟尼,西面的大佛像是毗盧遮那佛。

  毗盧遮那(大日如來),佛名號。梵音Maha^vairocana,漢譯:平等覺、法界無量。

  實際歷史中,貞觀十九年(645年)回到唐長安。

  古浪縣地處甘肅河西走廊東端,其境內漢長城總長度73公裡,實存包括壕、牆體、烽火台共38公裡,基本呈南北走向;明長城總長度150.9公裡,分為明正德年間和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修築。

  《71戰狼班小組繪製《西遊記》取經路線圖》白文星、趙智宇、張磊、張匯源:

  高僧玄奘:為取經“偷渡”出境回程抄了近路

  2015年05月15日 09:51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卜松竹

  極大促進了中外交通的開拓

  研究者指出,中國古代對外交通路線的形成和發展與佛教文化交流的關系十分密切。特別是在中古時期(漢至唐),佛教僧侶西行求法,東來傳教,或陸路或海路,往返於中國本土與域外諸國之間,是古代東、西方交通往來的重要內容,客觀上促進了中古中國對外交通路線的開拓和發展。

  按照陝西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介永強的說法,佛教傳入之初,東漢末年即有外國僧人來華譯經。隋唐時期,佛法經像盛於中國,可查的唐代外來高僧就多達五六十人。

  而西行求法之第一人,為曹魏時期的朱士行。他當時抵達了西域的於闐。到了東晉南朝之際,法顯的西行最為著名。他從長安出發,經過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到達印度。

  介永強指出:“有唐一代,中國僧人掀起西行求法運動的新高潮,西行人數之多,遊歷地區之廣,空前絕後。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者首推玄奘法師。”

  介永強認為:“中古時期,佛教高僧大德或逾越流沙,或泛漾洪波,‘投命於不必全之地,以達萬一之冀’,著其先鞭,導夫先路,極大地促進了中古中外交通的開拓和發展。中古中外交通路線的承前啟後,繼往開來,論其功績,除了商人,無出緇流沙門之右者。”

  玄奘西行誕生了兩部重要的著作:《大唐西域記》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前者記述了玄奘西行親身經歷的110個以及傳聞聽說的28個城邦、國家、地區的歷史地理,其中對地理位置、山川地形、城鎮都邑、道路關隘的記載,成為後世學者研究中西交通路線時比定地名的指針。後者則按玄奘經行的路線記述,更清楚地反映了唐代中外陸路交通路線的脈絡。

  加上之前的《法顯傳》、《宋雲行紀》,幾部著作在時間上連續性的記載,對於後世比較完整地研究古代中國對外交通等問題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回程抄了近路4年回國

  雖然關於玄奘西行的線路仍有很多地段難以確鑿考證,但大的路線還是可以勾勒出來的。據介永強的考證,玄奘西行及返程的線路為:從長安出發,經隴山古道,歷秦州、蘭州、涼州、瓜州,出玉門關後,渡莫賀延磧,到伊吾,至高昌,從高昌繼續西行, 至“阿耆尼國……西南行……至屈支國……西行六百余裡,經小沙磧,至跋祿迦國……西北行三百余裡,度石磧,至凌山。此則蔥嶺北原,水多東流矣……山行四百余裡,至大清池……清池西北行五百余裡,至素葉水城。城周六七裡,諸國商胡雜居也……自素葉水城,至羯霜那國……素葉城西行四百余裡,至千泉……千泉西行四五十裡,至怛邏私城……”

  怛邏私即今哈薩克斯坦江布爾,玄奘從此出發又經過赭時(今烏茲別克斯坦之塔什乾)、康國(即撒馬爾罕)、羯霜那國(今烏茲別克斯坦之沙赫裡夏勃茲),又西南行200多裡至鐵門(今烏茲別克斯坦恰克恰裡山口),再循東南方向渡阿姆河,經吐火羅斯坦至印度。他是先沿著絲路東段關隴南道西行,然後在西域境內依絲路中段中道,最後循著絲路西段北道前行。

  貞觀十六年(641),玄奘起程回國,他溯恆河西北行,渡印度河上遊,經今阿富汗喀布爾河流域進入吐火羅國故地,再穿過瓦罕走廊達摩悉鐵帝國(瓦罕之南)、東行至波謎羅川(即瓦罕河谷)越過蔥嶺,至揭盤陀國(今新疆塔什庫爾乾),但未從絲路中段西域南道東行,而是經烏铩國(今新疆莎車),繞道佉沙國(今新疆疏勒)、斫句迦國(今新疆葉城)到達瞿薩旦那國(今新疆和田),由西域南道,經尼壤(今新疆民豐)、折摩馱那國(今新疆且末)、納縛波故國(今新疆若羌),到達羅布泊地區,再到敦煌,沿絲路東段南道,於貞觀十九年(645年)回到唐長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