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五兵秘》第4章 開戰
  夏日大漠的風,仿佛一匹狂野的駿馬,洶湧而來呼嘯而去,帶著夜盡天明前殘存的寒意,把睡夢中的人兒都一一叫醒。

  新的一天就這麽開始了。

  衛源早早就從睡夢中醒來,像往常一樣,他醒來後第一件事就是登上城中最高的主殿,獨自眺望遠方。

  在那遙遠的北方大地上,隱約還可以看見遍地的火光,那應該是突厥大軍的營火吧。根據探子傳來的消息,突厥大軍的先頭部隊距離守漢城已不足三十裡,如無意外,今天午時先頭部隊就會到達守漢城下。

  突厥人這次興兵十五萬來攻守漢城,僅僅是先頭部隊就有五萬。而守漢城的軍民,除掉那些已提前離開的婦孺和孩子,剩下的所有人加在一起也不過八千人罷了,其中還包括了兩千名年逾花甲的老人。

  八千對十五萬,這場仗該怎麽打?突厥人近年來崛起勢頭異常凶猛,不過幾年功夫就已統一了草原各部,大有當年威震四方的鮮卑人的氣勢。

  反觀守漢城呢?自從當初奇跡般地打退鮮卑人入侵後,大漠和草原上崛起的異族再也不敢招惹守漢城,即使南侵,寧可繞遠也要主動避開守漢城。

  正是在先輩們用赫赫武功建立的強大威懾力下,守漢城度過了近兩百年的承平歲月。

  兩百年,一段漫長的時光,漫長得足夠讓曾經所有的輝煌都落滿塵埃,讓尚武的精神被大漠溫暖的朝陽磨平了棱角。

  如今的守漢城早已沒有當初那股勇武氣勢,雖還保持著習武練兵的傳統,但在安穩太平裡練出來的本事,未經實戰總有花拳繡腿之嫌。又如何能比得上那些,在浴血沙場中培養出來的突厥精兵?

  這場戰爭,無論怎麽看,守漢城都毫無勝算。

  同時,這場戰爭又無可避免。包括衛源在內,每一個在守漢城裡長大的男兒,從小到大被灌輸的思想便是為守漢城奉獻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他們都是聽著先輩們沙場奮戰的故事長大,對於戰爭天生有種渴望。這種渴望在太平歲月裡被壓抑得久了,一旦有機會釋放,就會盡情噴薄。

  所以當聽說了突厥人將來攻城的消息,守漢城的男兒們沒有覺得害怕,反而熱情高漲,因為他們終於有機會像先輩們一樣奮戰沙場,建立屬於自己的功業。

  守漢城城門上的守漢二字是衛將軍提筆,衛家先祖親自動手刻上去的。守字像士兵舉盾,漢字如士兵持戟,連在一起,便是舉盾持戟守衛漢家天下。

  衛家先祖在衛將軍面前立下重誓,衛家男兒必世世代代守衛守漢城,守衛天下萬千漢人。所以即使明知處於絕對的劣勢,他和守漢城也不能退,必須拚死一戰。

  最初決定與突厥人一戰時,衛源也有過畏懼怯戰之心,不是怕死,而是怕守漢城毀在自己手裡,無法對九泉之下的先祖有個交代。

  他畢竟是一城之主,要對全城人的生死存亡負責,不能像其他人一樣盲目熱血,必須提前做好最壞的打算。

  他在最短的時間內想出了保全守漢城的辦法,又把自己那個在外面遊蕩的兄弟也招回城來,把最後的希望托付給了衛真。

  該做的、能做的他都做了,剩下的結果究竟如何,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隨著突厥大軍一天天的逼近,他漸漸發現自己內心的激動竟遠遠大過恐懼。

  從很小的時候,他就被告知長大後要成為守漢城主,肩負起守衛守漢城的重任。正是因為過早地承擔了這份沉重壓力,

他從小到大都表現出一種遠超同齡人的成熟,年紀輕輕就失去了少年人該有的活力,變得老成持重。  尤其在父親病逝後,剛滿十八歲的他就不得不繼承城主之位,開始與大漠、草原上的各方勢力斡旋。

  這十幾年來,他日日過得如履薄冰,不敢有半點行差踏錯,生怕因為自己的不謹慎而影響到守漢城。

  重重重壓之下,他的身體也開始像心一樣迅速成熟、衰老,如今的他滿頭白發、滿臉皺紋,看著完全就是個歷經滄桑的老人。

  可他才三十五歲而已啊!正處在人生中的黃金年齡,本該像大漠裡晌午的太陽一樣輝煌灼熱,卻因過度的消耗而早早變成了落日夕陽。

  這次再見到衛真,看到衛真還是那個朝氣蓬勃、熱情滿滿的狀態,衛源心中不由得有些嫉妒。

  人生有時候就是這麽的不公平,同樣出生在衛家,衛源從小就被父母長輩規劃好了人生,他只能按照長輩的規劃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不能逾矩也不能落後。而衛真就可以肆無忌憚、任性妄為,也沒有人去管教他。

  兄弟倆年紀只差了三歲,卻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他何嘗不想像衛真一樣灑脫自在,隻管好自身一人就好?這守漢城的城主雖然看著威風,可只有身在其位才明白高處不勝寒的滋味。

  如果可以,他倒寧願和衛真換個身份,好好瀟灑一回。但終究是換不得的,有些擔子一旦挑上,就再難放下了。

  所以每當他看到衛真過得灑脫自在,自己卻在痛苦裡掙扎,他便難免會生氣。同樣是衛家人,憑什麽所有事都是他在抗,衛真就什麽都不管?

  這大概也是兄弟兩人矛盾的根源,即使過了再久,他們的身份個性不變,這份矛盾也就不會改變。

  多虧了這次突厥人來襲,才讓兄弟倆人暫時放下對彼此的成見,聯起手來抵禦。衛源終於有機會把守漢城的擔子分給衛真,哪怕只是暫時的,也讓他心頭舒服了許多。

  與此同時,突厥人的到來,也讓他那顆沉寂已久的心又重新沸騰起來。他和守漢城其他的男兒一樣,同樣向往著建立屬於自己的功業。不管身心再怎麽蒼老,他畢竟是個才三十五歲的熱血男兒,那些被他壓抑在心中的狂熱一直不曾真正消失。

  現在大敵當前,戰爭一觸即發,他終於不用再壓抑,很快就可以盡情宣泄了。

  當了十七年的城主,他一直是為守漢城而活。今天,他終於有機會為自己奮戰一回了。

  他不禁有些期盼突厥人早點到來。

  既然無可避免,何不痛快一戰!

  懷著這樣的心情,衛真一直站在主殿上看著突厥大軍到來。等到了巳時,突厥大軍終於兵臨城下,他才緩緩從主殿上走下來,來到城牆上。

  守漢城的士兵都聚集在城牆上,一個個手持兵戈嚴陣以待,看著城下的突厥大軍,眼中同時有興奮和恐懼兩種光芒在閃爍。

  突厥大軍停在守漢城外一裡,他們也知道這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堅城,不想一上來就直接開戰,還是先派人走上前來勸降。

  只聽往日裡向突厥人和守漢城相互傳遞消息的突厥使者站在城下喊道:“守漢城的人都給我聽著,我們突厥大王數次向你們示好,讓你等歸順,你們卻不知好歹,惹怒了大王。如今大王的兄弟突利小可汗和古利咄將軍親率大軍來攻打守漢城,小小的守漢城輕易可滅。我們古利咄將軍仁慈,願意再給你們最後一次機會。只要你們乖乖獻城投降,我們突厥人保證不傷害你們。你們要是繼續不識好歹,古利咄將軍一聲令下,守漢城沒有一個人能活下來。要死還是要活,你們自己選吧!”

  那突厥使者氣焰十分囂張,他平日裡多次奉命往來守漢城,當時守漢城和突厥還沒有完全交惡,衛源不敢開罪突厥,一直把他奉為上賓。

  突厥使者隻當守漢人懦弱好欺,一貫在守漢城裡作威作福。守漢人的忍讓更是助長了他的囂張氣焰,即使如今雙方即將開戰,他還是覺得守漢城人是懦弱的綿羊,根本不值一提。

  衛源早就看這個突厥使者不順眼了,以前是不想招惹強大的突厥,現在突厥人都打到城門下,也就沒有什麽可顧及的了。他決定要給突厥人點顏色看看,叫他們知道守漢城人也不是好惹的。

  “拿弓來。”衛源向身邊的士兵吩咐一聲,立刻便有人遞上來一把大弓。衛源抓起那把大弓,對著城下的突厥使者就是一箭。

  那突厥使者站在守漢城外五六十丈遠,這個距離明顯超過了弓箭的最大射程,衛源射出的箭在空中飛了不到五十丈就落了下來,最後射在距突厥使者七八丈遠的地上。

  “你們守漢人就這點本事,連箭都射不準,晚上跟女人乾事的時候是不是也找不準入口?還是讓我們突厥人來幫你們吧,我等著睡你們守漢城的女人可等了很久了,待會破了城,定叫你們城主的老婆跪在地上好好服侍我,哈哈哈……”突厥使者嘲諷道。

  衛源夫妻向來極受守漢城人尊敬,聽到突厥使者的辱罵,他們個個面露凶光,只要衛源一聲令下,他們馬上就會衝出去將那突厥使者分屍。

  而衛源卻對突厥使者的謾罵置若罔聞,他仍是不緊不慢地在弓上又搭了支箭射出去,射出去後跟著迅速搭上第二支箭射出。

  兩支箭一前一後沿著同樣的軌跡在空中飛行,後一支箭的速度比前一支箭的速度要更快些,兩支箭空中飛了三十丈遠後,後箭終於追上了前箭,一下扎在前箭的箭尾上。前箭受到後箭的衝擊,速度頓時大增,原本的飛行軌跡也被這股外力改變,迅疾地朝著突厥使者衝去。

  突厥使者原本料定自己站在弓箭的最大射程之外,就算有再多的箭射來也傷不到他,所以便有所松懈。他完全沒想到衛源竟會以這樣的方式增加弓箭射程,等他察覺到時,弓箭已在他身前不足一丈的距離。

  他趕緊側身閃躲,這突厥使者也是個好手,反應很是敏捷,然而還是慢了些,弓箭最終貼著他的左臉頰射過,在臉上留下一道老長的血痕。

  受這一箭驚嚇,突厥使者頓時不敢再留在城下,灰溜溜地拍馬往後退去。衛源一箭逼退了氣焰囂張的突厥使者,守漢城人見城主如此威武,不由得士氣大振。

  作為城主,衛源平日裡十分繁忙,但不管再怎麽忙,他每天總要抽出一兩個時辰來練箭習武,武功一直不曾荒廢。

  只是平日裡也沒人陪著他一起練,自己的功夫到底怎麽樣他心裡也沒底。現在一出手就嚇跑了突厥士兵,他的心裡總算有了些底氣。

  卻說那突厥使者灰溜溜地跑回突厥大軍陣前,向領兵的將軍報告。跟著沒過多久,他又領著兩個身材魁梧、滿臉橫肉的突厥士兵來到守漢城下叫陣。

  吃了教訓,突厥使者也學乖了,這一次他站在距離守漢城更遠的地方,扯著嗓子喊道:“守漢城人聽好了,我們突厥的阿史那都雲和頡利漠多兩位勇士要來向你們發起挑戰,你們盡管派人來戰,隨便你們上多少人都行。要是男人,就別放箭,出城來咱們手底下分個高低,你們要是不敢,就滾回娘胎裡吃奶吧。”

  聽到突厥人的挑釁,守漢城的男兒頓時紛紛向衛源請戰。

  衛源不由得皺起眉頭來,這些突厥人果然不簡單,大軍壓境卻不忙著攻城,竟提出陣前比武。明顯是要仗著自己的勇武,要來打壓守漢城守城將士的氣勢。

  看那兩個突厥勇士的身材就知道他們身經百戰,要是一對一單挑,守漢城的人多半吃虧,可要是以多打少,又有些丟份。關鍵突厥人還提前說了隨便守漢城出多少人,要真的派出多人應戰,就真是未戰而先露怯了。

  “城主,讓我去。我保證砍下那兩個突厥人的首級。”一旁的霍青也向衛源請命。

  霍青是守漢城的第一勇士,功夫在守漢城裡獨一無二,派他去或許有些勝算,另外再派誰和他一起去呢?衛源把周圍的士兵掃視一圈,最後選了身材同樣魁梧壯碩的譚平與霍青一起出戰。

  霍青和譚平分別騎上兩匹大宛良駒出城,出城後那兩個突厥士兵立刻拍馬迎了上來。

  兩個突厥人一個使長錘一個使大刀,都是力量十足的武器。譚平手持一把寬大長槊,也是同樣的力量型武器,四人裡唯有霍青手上隻抓著一把青鋒長劍,在氣勢上明顯弱於其他三人。

  譚平知道霍青的功夫是靈巧一派,對上純靠力量型的武器,劣勢大於優勢。所以他上來先纏住了使長錘的突厥人,把使大刀的留給霍青。大刀雖然也靠力,但畢竟還有技巧在裡面,不像大錘那樣完全靠力駕馭。

  四人分成兩兩一組纏鬥到一塊,譚平和使長錘的突厥人的比拚完全是力量上比拚,沒有任何技巧可言。

  兩人你一錘我一槊地連連發力,手中武器大力碰撞在一起的聲音不絕於耳,雙方的身材力量都相仿,一時之間也分不出個高下來。

  再看霍青和使大刀的突厥人打鬥,又是另一番情形。使大刀的突厥人長刀連劈,將霍青的身子全都籠罩在刀的光影之中。

  面對突厥人氣勢逼人的進攻,霍青也是絲毫不讓,他手握三尺長劍,不停地點、刺、掃、削,手上劍招連綿不絕,仿佛一泉涓涓細流,雖然氣勢單薄,但卻源遠流長、後勁連綿。

  兩組人都是勢均力敵,場面上看著好不激烈,守漢城人與突厥人的目光現在全部集中在這兩組拚鬥上。誰能勝出,都將會對自方的氣勢有極大提升,同時大大打擊對方氣勢。

  一陣激烈拚鬥後,譚平這組對戰首先分出了勝負。譚平和那突厥士兵的力量不分軒輊,但胯下坐騎卻有分別,譚平所騎的是守漢城裡最好的大宛良駒,那突厥人所騎的突厥駿馬雖然也是良駒,但與大宛的駿馬相比還是差了一些。

  譚平和突厥人拚力氣,武器碰撞的衝撞力最後都傳到了他們身下的駿馬之上,兩匹馬都是很能承力的寶駿,剛開始的時候都能承受。但隨著比鬥持續,越來越多的壓力傳來,兩匹馬在耐力上的差距漸漸也就體現出來,大宛良駒終究勝過了突厥駿馬。隨著雙方又一次武器撞擊,突厥人胯下駿馬終於承受不起這大力衝撞,嘶鳴一聲倒地。

  突厥人跟著胯下駿馬一起倒地,譚平看到打敗突厥人的機會頓時大喜,拍馬立刻衝上去,舉起長槊就朝突厥人腦門砸去。

  那突厥人身經百戰,經驗十分豐富,他剛一落馬就立刻往前一滾,避開砸下來的長槊,跟著長錘往大宛良駒的肚子上一捅,馬立刻疼得身體不停擺動。馬上的譚平沒有任何防備,立刻便落下馬來。

  譚平落馬後突厥人立刻跟上就是一錘打來,這時譚平整個身子都在地上,有力也使不出來,最好的辦法是學著突厥人那樣往後翻滾避開,調整身形站起來再與突厥人馬下對決。

  然而譚平明顯沒有突厥人那樣的對敵經驗,落馬後立刻就慌了神,看到突厥人大錘打來,想也不想就舉槊抵抗。

  他的力量雖然不輸給突厥人,但人坐在地上不僅力量使不出來,長槊和大錘撞擊的力量也全部順著武器傳遞到身上,頓時就被打得口吐鮮血。

  佔據上風後突厥人立刻乘勝追擊,連續幾錘揮打下來,譚平這時想躲也躲不掉了,只能舉槊去硬抗,抗了三下便再也沒有力氣,突厥人第四錘落下來,譚平的腦袋頓時就被砸了個稀爛。

  這組對決譚平完全輸在了對敵經驗技巧上,百丈開外的突厥大軍看到自己人取勝,紛紛傳出震天呼喊,那高亢的叫喊聲仿佛一朵帶著電閃雷鳴的烏雲籠罩在守漢城眾人頭上,只要另一組比試突厥人再勝出,暴雨就會傾頭澆下。

  另一組比試雖然還沒分出勝負,但場面的優劣已經十分明顯。霍青的使劍技巧十分嫻熟,劍招連綿不斷,使大刀的突厥人根本近不了身。

  突厥人在連續揮刀後,氣力漸漸難以為繼,刀法上的破綻愈發明顯,只要再有片刻功夫,衛真的劍就能突破大刀的防禦,直接攻擊突厥人的胸口。

  使錘的突厥人看到自己同伴情況不妙,立刻衝上去援助。這樣一來,霍青就成了以一敵二,原本一帆風順的情況頓時急轉直下。

  守漢城上的眾人看到突厥人以多打少,頓時破口大罵,但叫罵聲很快就被突厥大軍的叫喊聲壓倒。看著自己的勇士把守漢城的人打得連連閃躲,突厥人的氣勢頓時高漲到了極點。

  霍青在兩個突厥人的聯手攻擊之下,不斷地往後撤。這兩個突厥人的武功都不及他,隨便對上哪個他都有必勝的信心,但要同時以一敵二,卻不是他能做到。

  兩個突厥人追著霍青打,很快就把霍青逼得險象環生。只見站在地上的那個突厥人對著霍青胯下駿馬的脖子便是一錘砸來,他攻擊的同時,使大刀的突厥人也正好攻來。

  霍青只能選擇揮劍去抵禦突厥人的長刀,眼睜睜看著另一人的大錘打中胯下駿馬的脖子,同時身體跟著馬一起栽倒下來。

  看到霍青栽倒,兩個突厥人同時迎了上來,他們速度很快,根本不給霍青閃避的機會。眼看霍青就要重蹈譚平的覆轍,這時他忽然把手中的劍往地上一刺,同時伸出另一隻手從地上抓起一把沙子,隨後兩隻手同時使力,分別往前拋出一捧沙子,兩捧黃沙精準地落在了使錘人和使刀人所騎駿馬的眼裡。

  一人一馬同時被黃沙迷眼,駿馬發出一聲嘶鳴,抬腿往左右一掃,那使錘的突厥人距離馬本來就近,這會正忙著把沙子從眼睛裡擠出來, 駿馬突然來這麽一下,他根本來不及反應,胸口上結結實實被馬踢了兩腳,人立刻飛了出去,再也站不起來。

  變故來的突然,馬上那使刀的突厥人反應過來時自己的同伴已經倒地不起,原本大好局勢頓時煙消雲散。惱羞成怒的突厥人一刀砍在身下馬匹的頭上,砍掉馬的頭後,身子順勢前滑落地,舉起刀咆哮著就朝前方的霍青衝去。

  霍青不緊不慢地站起身來,看到突厥人攻來,他冷哼一聲,手中長劍迎著突厥人的刀便上。

  這時他也不和突厥人玩什麽靈巧迂回的戰術了,對著突厥人的腦袋就是一陣劈砍,他的力量雖然不如突厥人,但這使刀突厥人的力氣早在之前的比鬥中消耗了大半,霍青則一直留有余力,現在他把剩下的余力全部使了出來,突厥人頓時抵擋不住,很快便被霍青刺中心臟身亡。

  解決了突厥人,霍青分別把這兩個突厥人的頭割了下來。他舉起突厥人的頭向城牆上的衛源示意,守漢城士兵們頓時爆發出一陣響徹雲霄的叫好聲,氣勢大受鼓舞。

  原本籠罩在守漢城人頭上的烏雲,這時全轉到了突厥人頭上。突厥人本想仗著自己的勇武打壓守漢城士兵的氣勢,沒想到最後卻是霍青以一敵二取勝,反而令守漢城人氣勢大盛,突厥大軍氣勢受損。

  突厥人的計劃破滅,他們也失去了最後的耐心。

  只聽到突厥大軍軍隊裡傳出一陣響亮的號角聲,陣前的突厥軍旗往前一揮,蓄勢待發的突厥騎兵頓時呼喊著朝守漢城衝了過來。

  真正的戰鬥,這就開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