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乾隆四十八年》第121章 休整計劃
在拿到賠款的當天下午,趙新在和劉勝等人商議後,決定升錨啟航。

 不能再留在長崎了,再呆下去,九州、四國的諸藩大軍都要來了。到時幾萬人一擁而上,光用人命填,就能把自己這點人全耗死。

 至於荻藩,趙新決定這次就不去了。無他,這時代的荻藩跟薩摩藩一樣,欠了一屁股的爛帳;即便是去找茬兒勒索,也拿不到幾個錢。

 (歷史上到1836年的時候,荻藩外債共計九萬貫白銀。一貫為一千兩白銀,60兩銀換一兩金。)

 於是在一聲長長的汽笛聲後,雷神號掉頭向著東南方向的外海而去。野母呷瞭望所的遠見番直到雷神號消失在海平面後,才長長出了口氣。這艘把長崎攪的天翻地覆的“惡魔之船”終於走了!

 在返回仙台藩的途中,趙新等人開了一次小型會議。主要內容是對這次長崎之行進行回顧,總結教訓。

 首先就是隨船出行的人手嚴重不足。主要是合格水手不足,目前那些培養的島國水手能力跟不上。

 現在每次出航,船上不管是管理層面還是操作層面的事都是由趙新、劉勝和鄧飛負責,其他人輔助。從駕駛、靠岸、貨物裝卸、輪機保養維修,到主推進設備和各類輔機系統的使用維護全都需要現代眾參與。

 話說在雷神號的駕駛艙裡值班,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這個時代沒有衛星導航,所以值班負責人需要時刻保持雷達觀測,進行視覺瞭望,負責定位,修正航向,同時遇到警報還得緊急處理。最麻煩的就是經常要手動操舵。

 駕駛艙這個位置是沒椅子可坐的,值班負責人只能站著,或是來回溜達。每次的值班時間是四個小時,一天要輪換六次。每次值班時還要記錄航海日志。

 即便是趙新這個二把刀,值班時如果因為疲倦想打個瞌睡也是不行的,因為駕駛艙裡有一套“防瞌睡系統”(駕駛台航行值班報警系統)。這玩意每隔12分鍾就會響起刺耳的蜂鳴聲,如果這個時候不去按下那個“RESET”鍵的話,就會啟動駕駛艙報警;如果再不按,設在船長室的蜂鳴器就會響;船長室那邊再不按,全船報警。

 雖然報警聲音很刺耳,可是為了航行中的安全,誰也不會去把警報系統徹底關閉。

 至於甲板和船樓內一般設施在保養和維護時,幾個現代人還要分別指導那些島國水手操作。

 以上這些還不算,一旦有戰鬥還要參加。

 短時期內還可以湊合一兩次,時間一長誰也受不了。這次的遠航就把劉勝和鄧飛累得夠嗆,因為有些技術性強的工作,趙新、丁國峰和趙亮根本幫不上忙。

 現代設備的效能是依托於能夠熟練操作設備的人。沒有一批熟練掌握現代知識的人,就算是把飛機坦克搞來也沒用。

 所以趙新決定在本次回北海後,首先就是增加水手人數,並集中培訓三到四周。之後還要定期長時間培訓。

 不把這個問題解決,現代設備就會成為拖累,最後還是要回去使用符合當前時代條件的木帆船,再去招募一群這個時代的水手。圖什麽呢?

 其次的問題就是兵員嚴重不足。

 這一次佐賀藩險些偷襲成功,就是就是因為甲板上守衛不足。要不是後來劉勝和趙亮用機槍控制住了主甲板,趙新就要帶著平太等人退守船樓了。

 面對這個問題,再奢望等到明年去招募一群山東人是不現實的。所以眾人決定這次回到北海後,繼續擴編軍事力量,開始給這些士兵裝備SKS半自動步槍。

 這批SKS步槍就是趙新從安德魯那裡買到的第一批貨。

 考慮到7.62x39mm子彈在另一個時空裡生產的國家和廠家眾多,產量和庫存量巨大,價格低廉,趙新才決定采購了五千支。

 不過SKS半自動步槍的缺點也很多。垂直後坐力大,並且後坐力回復快;依賴配件;連續快速射擊時難以操控。

 最致命的缺點是容易走火。趙新要求安德魯對每一支步槍都要加裝擊針彈簧。否則即便是價廉物美,他也不敢要。

 考慮到十八世紀島國人的身體條件,趙新一直很猶豫是不是要拿出來使用。

 不過這次在與佐賀藩的戰鬥裡,甲板上火力不足的問題十分突出。平太他們在最初飛快的打完杠杆步槍的九發子彈後,一發一發的上彈就成了非常耽誤時間。甚至有好幾個人緊張的連子彈都塞不進去,掉的滿地都是。

 看來必須要把SKS拿出來了。

 討論完船員和兵源武器,劉勝問了趙新一個大家都十分關切的問題:“咱們這次拿到的十五萬兩島國金幣可以換到多少錢?”

 趙新拿著個計算器大致估算了一下,回答道:“想直接賣金幣是肯定不行的。這次我們拿到的島國金幣都是元文小判金,含金量大概是在65%的樣子。咱們回去還得把這些金幣融了,提煉純金。按照現在的黃金現貨價,差不多八千多萬美元吧。”

 鄧飛好奇的問道:“其余35%是什麽?”

 “銀,還有鉛和錫。”

 “八千萬美元可以買不少武器了吧?”

 “大哥,買了也要有人會用啊。我搞輛坦克來,大炮給誰用?總不能回回都讓咱們幾個衝鋒在前吧?咱們是授人以漁,不是天天自己去釣魚啊。”

 幾人一聽趙新的話,想想也是這個道理。

 “而且等老陳那邊荒地開發完,後續的大型農機設備就要跟上。”

 話聊到這裡,趙新笑呵呵問劉勝等人道:“你們開過上百萬的豪車沒?”

 眾人都茫然的搖了搖頭。

 “我也沒開過。不過這次給老陳定的那兩台拖拉機每台一百七十萬。”

 幾人聽了不由驚歎道:“我的乖乖!一台拖拉機居然這麽貴!”

 趙新道:“老陳是農業這方面的專家,貴自然有貴的道理。我親眼看過實物,國內的產品真是沒法比。”

 陳青松讓趙新采購的這兩台拖拉機,就是著名的“JohnDeer”8R系列輪式拖拉機。其發動機馬力為245到370,配備9.0升PowerTech發動機,6缸9.0升24氣門高壓共軌發動機,儲備扭矩高達44%。

 不過趙新最看重“JohnDeer”的地方並不在於其使用了多少先進的技術,而是人家把用戶體驗做到了極致,操作上的大量一鍵化操作,可以讓駕駛者的學習成本得到極大的降低。

 人家廠家的口號就是,讓拖拉機的操作和自動檔汽車一樣簡單。駕駛室裡連座椅和方向盤都是真皮包裹的。

 幾人七嘴八舌的歪樓都歪到了拖拉機,那麽接下來就會聯想到油料。

 鄧飛這時說道:“趙總,咱們得給船加油了。我早上看了一下,油艙裡的重油只夠咱們再跑一次的。”

 趙新之前就跟鄧飛他們說別老叫自己“總”了,大家都是一起戰鬥過的兄弟,叫名字就行。可鄧飛幾人都說“趙總趙總”的都叫順口了,一時半會兒也改不過來。

 “那這次要買多少重油?”

 “五十噸肯定是要的。”

 話說大型遠洋船舶使用重油的主要原因就是價格便宜。如果全部使用柴油的話,成本將高的嚇人,即便是趙新這樣的土豪也玩不轉。當然燒重油發動機的變速性能差,所以雷神號在進港時還得使用柴油發動機,便於應對頻繁的加減速。

 另一個時空的不凍港就是某條著名的輸油管線終點,所以重油的采購相對方便。

 現代大型船舶加油,一般都是在錨地拋錨,然後由供油船靠泊,再通過輸油管線或是陸地油罐車連接,將燃油注入航行船舶的油艙。

 話說輪船加油可不是汽車加油,加滿就開走完事。沒人會一次將油艙加滿,都是計算好運輸路程的油料損耗後,就加那麽多,然後到了目的地再加回程的油。

 每次加油前需要都將原來的存油進行駁艙,再把加裝的油料放到空艙中避免不同燃油公司的燃油不相容,同時還便於測量計算,降低溢油的危險。

 加油前需要測量所有的油艙,記錄空高,型深及溫度。考慮吃水差和橫傾,利用艙容表計算出油量體積,利用密度和溫度表,把該容積單位的燃油轉換成標準溫度下的體積和重量。

 最後還要檢查燃油種類和數量,看粘度、密度和硫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買重油這事是個大行動,需要前期做很多準備,而且還要在北海這邊建一個小型儲油庫。

 幾人討論了半天,最後決定建一個類似於加油站的地下油庫,主要存儲船舶用油和柴油。

 地下埋罐的優勢在於隱蔽性強,安全性高,油氣散失量小,火災和爆炸的危險也能大大降低。而且油庫置於地下不易被發現,可減少人為和自然因素破壞的機會,利於防火、防爆、防地震。

 在佔據北方黑龍嶼的產油地之前,只能讓趙新來回倒騰了。不過買油這事不能過於頻繁,采購一次最少也要滿足半年的使用量;而且還要去搞定另一時空的當地關系才能辦成這個事。

 趙新一邊想一邊在本子上記錄,最後居然寫了滿滿七八頁的采購內容。看到到自己要辦的事居然這麽多,趙新有一種要瘋的感覺。

 這時鄧飛提了一句:“趙總,這次我們還去蝦夷地嗎?”

 “去。必須的。除了蝦夷地那邊,我們這次回去需要暫時休整一段時間。打好基礎,為我們明年的大規模農田開墾和南下山東做好經濟和軍事上的兩手準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