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乾隆四十八年》第72章 我來我佔領
  由於熊島周邊水深不足,因此雷神號駛出海灣後,特意向南兜了個大圈,才轉向東北。

  進入洋面後,劉勝將船速提升到25節(46公裡/小時)。由於兩地的海上距離僅有一百多海裡,即便是繞了個遠,最多四、五個小時左右也到了。

  三個多小時後,雷神號抵達蒐楞吉島南面兩公裡的洋面。

  這裡就是南海十四島中最東側的一座小島。清代暉春駐防旗營每年巡視南海諸島時,最遠也就到蒐楞吉島為止。

  蒐楞吉島形如牛軛,面積不大,方圓僅有二十多平方公裡。趙新從望遠鏡中看去,只見島上密林遍布,根本看不出是否有人居住。

  “你看什麽呢?”劉勝在一旁隨口問道。

  “金子。”趙新沒有回答,他只是在心裡默默想著。“現在誰能想到,這座不起眼的小島上埋藏著儲量驚人的金砂呢?”

  歷史上自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廷無奈開放東北移民,想借此解決各地的流民問題,並填充邊疆實力,抵禦沙俄入侵。到十九世紀後期,蒐楞吉島上淘金的人數已高達數萬人。

  《北京條約》簽訂以後,沙俄侵佔了外東北大片本屬於中國的領土,之後便盯上了蒐楞吉島的金礦。分外眼紅的沙俄為了獨佔金礦,不顧《北京條約》“中國人所佔漁獵之地,俄國均不得佔,仍準中國人照常漁獵”的規定,決定以武力驅逐島上的淘金工人。

  在遭受了沙俄的第一次洗劫後,被逼無奈的數百名淘金工人攜帶刀劍火槍回到島上,誓與來犯者決一死戰。隨著起義礦工不敵沙俄軍艦的炮火,最後撤出蒐楞吉島開始轉戰南烏蘇裡的廣大地區,幾個月內竟發展到了兩三千人的規模。

  起義軍中以漢族礦工為主,也包括了不少當地滿族、赫哲、錫伯等各少數民族。他們轉戰各地,攻殺侵略者,將南烏蘇裡地區、興凱湖和綏芬河之間掃蕩幾盡,抗俄烽火燃遍了南烏蘇裡流域。

  而當時的滿清朝廷奉行投降媚外的政策,生怕起義軍轉入內地動搖統治,竟視其為寇仇,於是派出重兵與沙俄合作,進行圍剿。

  最終,在清廷和沙俄的雙重鎮壓下,1868年7月,這場聲勢浩大的反抗終於宣告失敗。四名起義軍首領戮屍傳首,在中俄交界的長嶺子懸竿示眾。

  這片遼闊的南烏蘇裡地區,對滿清的皇帝和權貴們,隻意味著人參、海參、貂皮、東珠;卻渾然不知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下面,埋藏著儲量驚人的金、銅、錫、鋼鐵、煤炭、石油等礦藏。無盡的原始森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遼闊肥沃的黑土地,數千公裡的海岸線。直到丟失了一百多年後,才引發了眾多國人的無盡歎息。

  “現在,我們來了!”趙新如是想到。“既然來了,就絕不會再被搶走!”

  雷神號駛過蒐楞吉島外海,這次航行的路程也就走過了三分之二,再有一會就可以看見西拉河的入海口了。

  一個小時後,隨著一聲汽笛長鳴,雷神號在西拉河口的外海上停船下錨。

  “趙新,你打算給我們這個新的城市起個什麽名字?”船長室裡的劉思婷突然好奇的問道。

  “北海。”趙新喃喃道。“這裡才是真正的北海。”

  “也對,什麽狗屁日本海!這裡是我們的北海才對。”劉勝聽到趙新的話後讚同道。

  趙新放下望遠鏡,笑呵呵的對身邊眾人說道:“從這裡到蝦夷地不過三百多海裡,你們覺得蝦夷地還能算是德川幕府的嗎?”

  “哈哈!趙總此言甚合我意啊!”鄧飛推開船長室的大門,

走了進來。  “主公,目前蝦夷地目前歸福前藩的松前家所有,現在的家主是松前志摩守道廣。”勝海舟站在趙新身後出言提醒道。

  “很快就不是了。”趙新的臉上露出一絲冷笑。

  根據十八世紀的《蝦夷地並周邊地圖》(蝦夷地並びに周辺図)所示,盡管松前藩得到了幕府的認可,擁有了對“蝦夷地”的支配權,可是能夠確實控制的領地從來就沒有超出過北海道最南端的渡島半島。不要說北方四島,就連北海道的廣大土地都完全不在其掌握中。

  此時除了趙新,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五年後還有最後一次機會,只要提前準備好,就可以把松前藩徹底從渡島半島趕出去。

  不過將來事將來再說,眼下要緊的是開始下船登島前的準備。

  趙新叫上鄧飛和王遠方,三人下到甲板後,又叫上了潘秀成和瑟爾丹。五人來下到船尾水門處,各自檢查了一下所攜帶的裝備,便登上了衝鋒艇。

  隨著船尾兩道水門的先後開啟,鄧飛啟動衝鋒艇,在船上眾人的目光中,向著北海港的灘頭衝去。

  二十多分鍾後,衝鋒艇停在了灘頭。趙新等船停穩後,下船便抬起槍口衝著天空開了幾槍。

  大群覓食的海鳥從沙灘上飛起,不一會又在不遠處落了下來;幾十米外的灌木叢中,似乎有受到驚嚇的動物快速跑動,一陣蹄聲響起。

  “是鹿。”瑟爾丹淡淡的說道。

  趙新讓四人往岸上前出二百米查看情況,自己則守在海灘上,說要通知船上的流民們準備登岸。

  王遠方知道趙新不願意當著別人的面使用玉佩。所以不再多說,隨即招呼眾人一起進入林中偵查。

  過了幾十分鍾,等四人回到沙灘上時,便看到沙灘上已經堆放了大量的紅色浮筒。之前熊島上的臨時碼頭就是用這些一個個的紅色浮筒組裝拚接而成的。

  鄧飛駕駛著衝鋒艇離開,他將接來更多的流民,一起拚接簡易碼頭。

  幾個小時後,隨著一個簡易碼頭的完成,雷神號上的婦女和兒童們開始下船上岸。

  接下來的幾天裡,碼頭還需要逐步擴大,向海面延伸,這樣才能停靠兩艘巡邏艇和趙新的那條大遊艇,以及雷神號,這樣才能讓那兩百多匹戰馬下船。

  陳青松等人是第三批登岸的,上岸後他馬上就帶著幾個人開始了新營地的選址勘測工作。這廝扛著一台趙新送他的徠卡水準儀,經過兩三個小時的測量,參照了趙新提供的地圖資料,最終選定了一塊位於西拉河入海口西北側兩公裡的一塊區域。

  這塊地方的地勢十分平坦,且目測的海拔高度要比西拉河的水位要高出幾米的樣子。只要後期對河岸進行加固,就可以防止西拉河因水位升高後引發的洪水。

  照例,劉勝舉著一面由流民婦女們提前縫製的紅色大旗,插在了陳青松選定的宿營地中心。獵獵招展的紅色大旗上,讓一乾現代眾感到惡俗不已的“第八項目工程部”七個大字引人注目。

  “我說,趙總幹嘛選這麽個爛名號啊?”登島後的洪濤洪大夫看到紅色大旗的上醒目的黃色大字後,頓覺渾身不得勁,心頭一陣惡寒。他連忙找到正在扛著電鋸準備伐木的王遠方問道。

  王遠方也覺得趙新這名號起的太別扭了。不過事多一忙起來他就顧不上了,這會洪大夫一問,他也只能說道:“趙總說他自有妙計。我們問他,他也不說。”

  “呸,他還真把自己當個包工頭了!”緊跟洪大夫的劉思婷表示嚴重鄙視。

  “這事不急,等咱們站穩了腳跟再跟他說改不改的。”王遠方不再多說,扛著電鋸就加入了總共也才十幾個人的伐木“大軍”。

  登岸的一百多人分成了兩批,一部分人負責在選好的宿營地區域伐木清理;另一部分人在海灘上繼續組裝簡易碼頭,這其中就有那十幾個清兵的俘虜,由持槍的吳思宇和拿著一把順刀的潘秀成負責監視。

  “哎,你買的這機器真好用啊。”陳青松拿著一個控制面板,操作著趙新從歐洲買的開荒設備,不由發出了讚歎。

  “特麽國內根本沒有賣的,害的我大過年的跑到歐洲買的現貨。”他身旁的趙新操作著另一台開荒機,就跟玩賽車遊戲一樣,在灌木叢裡開來開去。

  一眾島國伐木工和趙新身邊的額魯,張著大嘴看著眼前的這台怪獸。六米寬的除草大鋸如同饕餮一般,所過之處,成片的灌木叢和一人多高的荒草便倒伏在了地上。

  話說咱這算不算仙家手段呢?趙新瞥了一眼身旁發傻的額魯, 不由洋洋得意。

  “這機器是不是還能開荒播種啊?”陳青松突然問道。

  “是啊,加裝掛件而已,開荒、播種、收割都可以用。不過效率肯定沒有大型機械高。”

  “真好,當初我下基層那會兒要有這個就好了。”

  “別想了,農村根本買不起這個。好幾十萬一台呢。我買這個還是為了應對黑土地上的沼澤。要是用人來開荒的話,一不留神,人和牲口都得陷在沼澤裡。”

  陳青松看著開荒機身下那四個碩大的如同狼牙棒一般的帶齒寬輪,深深的點頭表示同意。

  伐木組將十幾顆大樹伐倒後,眾人又將樹根從土裡刨出,並回填土石。趙亮開著一輛小型的雙輪壓路機,在清理完的區域內來回壓實地面。

  夜晚來臨後,大部分人都返回了雷神號上過夜。初步清理的宿營地區域內,僅搭設了兩個帳篷,供值夜的人使用。

  趙新原本讓所有人都回到雷神號上,可瑟爾丹提出要和雅爾哈一起在夜裡值守,以防被砍伐的木材和設備丟失。於是,趙新便讓額魯、魯壽山、潘秀成與恆吉四人,陪同瑟爾丹和雅爾哈在岸上守夜。

  為防意外發生時能盡快提供支援,他自己和劉勝、王遠方、丁國峰四人,當夜就住宿在了停靠在碼頭的遊艇上面。

  是夜,當忙碌了一天的趙新洗完臉剛要睡下,一支響箭從林中射出,淒厲的聲音頓時驚動了遊艇上的四人。

  趙新二話不說,穿上防彈衣,拿起槍就從客艙裡衝了出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