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乾隆四十八年》第769章 腹背受敵的西班牙帝國
就在趙新和魯奇談話的工夫,由兩艘馬尼拉大帆船組成的艦隊正沿著北美西部那彎彎曲曲的海岸線一路北上。這兩艘船一條名為“聖費爾南多號”,排水量1500噸;另一條名為“聖安東尼奧號”,排水量1900噸。

 要知道在北海鎮來之前,西班牙帝國在美洲西海岸就沒有什麽嚴重的威脅,除了各處港口的炮台,以阿卡普爾科港為基地的馬尼拉大帆船足以應付。當然了,之前德納瓦上將也是這麽想的,結果沉了一艘,重傷一艘。

 雖然西班牙方面已經知道了北海鎮大炮的厲害,但現從東海岸調戰列艦來也不趕趟兒。再說了,這次來是談判並索要俘虜的,弄兩艘戰列艦來耀武揚威毫無意義。

 此時就在“聖卡洛斯號”船尾那間船長室裡,幾根如同嬰兒小臂粗的鯨脂蠟燭將屋內照的纖毫畢現,擔任本次使團翻譯的希拉裡昂.迪茲修士,正在向包括大主教佩拉爾塔在內的使團諸人講述他在聖弗朗西斯科的所見所聞。在場眾人隨著他的講述,臉上的神情時而驚訝,時而憤慨。

 迪茲修士是在蒙特雷和使團會合的,而使團的大部分成員裡,除了加州州長何塞.華金.德阿裡拉加和方濟各會傳教團的主席費爾明.德.拉蘇恩,其他人都是從阿卡普爾科登船的。

 “你是說,中國人不光將我們的教堂夷為平地,而且在那裡蓋了一座他們自己的廟宇?”

 “是的,尊敬的主教大人。就如同我在澳門和馬尼拉見到的城隍廟一樣。只不過裡面除了供奉著他們自己的保護神,還供奉了印第安人的鷹神和狼神.”

 佩拉爾塔大主教插話道:“是Neoma?”

 迪茲修士搖頭道:“不是。是一個類似‘Teyquam’的女性神祇。她有八條手臂,盤座在一個蓮花座上,每隻手裡都拿著一種物品。”

 大主教聽到這裡,憤慨的道:“異端!真應該把他們送到火刑柱上燒死!”

 迪茲修士語帶謙卑的道:“您說的太對了!”

 好吧,關於上面這段對話必須得解釋一下了。

 話說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的歐洲諸國裡,西班牙算是對中國研究最深的。從十六世紀二十年代開始,為了更好的將基督教勢力滲透進中國內陸,先後出現了諸如沙勿略、馬丁.德.拉達、高母羨、埃斯卡蘭特、門多薩等帶有宗教身份的西班牙學者,他們甚至成為了歐洲最早的漢學家。

 在這些人裡,最為知名的一個“漢學家”就是胡安.岡薩雷斯.德.門多薩,隸屬天主教奧古斯丁派。有意思的是,此人從未到過中國,也不懂中文,卻通過收集同時代的資料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寫出了一部影響廣泛的史著——《中華大帝國史》。

 此書涵蓋了明代中國包括自然環境、歷史、文化、風俗、禮儀、宗教信仰、以及政治和經濟在內的諸多資料,可謂時下歐洲人了解古代中國最重要的一部百科全書。

 這本書有多權威呢?基本上從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早期,歐洲各國凡是被派到廣州的貿易代表,或者是被派到東方的傳教士,人手必備一本。

 在這套書裡,對於中國人的宗教和偶像崇拜的介紹中曾專門提到,明代中國民間--應該是在長江以南地區信奉的諸多神明裡,有三個最為重要,分別是Sichia、Teyquam、Neoma。第一個是釋迦牟尼,第二個是王母娘娘,最後一個則是媽祖。

 問題是金門那座道觀裡供奉的主神是鬥姆元君,乃是道教的先天大神,諸星之母。在道教的神話體系裡,這位一共有九個兒子,大兒子和二兒子分別是“勾陳大帝”和“紫微大帝”,其他七個就是北鬥七星。

 那位馬本初馬道長之所以要別出心裁的供這麽一位主神,究其原因還是在含而不露的拍趙新馬屁。

 紫薇大帝又稱“北極大帝”,位置最高,最為尊貴,乃“眾星之主”。歷史上的劉邦、劉秀、李世民和朱元璋都被說成是紫薇大帝轉世,而且他們的文治武功在中國歷史上都是極高的。聯想到北海鎮起家於關外北地,紫薇大帝在影射誰就不用說了吧。

 迪茲修士顯然對此並不了解,所以他想當然的將具有女性面孔的鬥姆元君當成了王母娘娘。

 此時又有人插話道:“他們的神職人員有多少名?”

 迪茲修士道:“我只看到了三個人。在中國這樣的人被稱為道士,同樣裝束的人我曾在澳門見到過。”

 大主教佩拉爾塔點點頭道:“你繼續說。”

 迪茲修士道:“我代表教區向中國人提出了抗議,希望允許我方恢復教堂,並對拆除教堂的行為予以賠償。不過他們的那位總督對此明確表示了拒絕。”

 聽到這裡,大主教佩拉爾塔和費爾明.德.拉蘇恩相互對視了一眼,眉頭深深皺起。相比於中國人武力搶佔聖弗朗西斯科,教權受到侵犯更讓他們感到憂心忡忡。

 要知道西班牙對美洲殖民的征服過程,實質上采取的就是教權和王權相結合的手段,這跟新教國家的殖民方式有著很大不同。

 英國、法國、荷蘭這些新教國家搞的是重商主義,貿易為先,他們才不在乎土著信不信上帝,有錢賺就是上帝,先把勢力范圍圈出來再說。俄國人更是如此,對毛皮的渴求讓他們一手屠刀一手利誘,對土著皈依與否同樣不看重。

 西班牙和葡萄牙不一樣,作為開啟大航海時代的老牌殖民帝國,其海外擴張的主要動機是攫取東方財富和傳播天主教,企圖建立一個橫跨世界的“天主教帝國”。

 他們通過數以萬計的傳教士為先驅,深入印第安部落和鄉村,一手高舉著十字架,一手揮舞著火槍長矛,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強迫土著改變信仰和生活方式,從宗教文化上對殖民地進行同化,使當地土著變為種植園體系下的農奴;並由此在南北美建立了一套龐大的教會系統,設置了一套和總督行政體制平行的教階制度。

 截止十八世紀二十年代,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建立的教堂總數高達八萬座,僅在墨西哥總督區就修建了1.2萬所教堂。對於北美西部的許多印第安人來說,他們遇到的第一位歐洲人就是傳教士。

 方濟各會傳教團的主席費爾明.德.拉蘇恩沉吟片刻,隨即一臉急切地對佩拉爾塔道:“大主教閣下,這次回去後,請您一定要在皇家最高議會向諸位議員說明情況,聖弗朗西科教區無論如何都不能失去。如果需要,我會向總督閣下和諸位議員陳情。”

 別覺得拉蘇恩是在小題大做,要知道盡管已經是十八世紀末了,可西班牙帝國在歐洲諸國中依然是一個極端保守、對宗教極端狂熱的國家,這與其歷史密不可分。

 西班牙的誕生是十字軍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回其領土的結果,史稱“收復失地運動”。到了十六世紀,羅馬教會在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的衝擊下分裂成為天主教和新教,北歐大部分地區脫離羅馬天主教的統治,成為新教的勢力范圍;而西班牙則成為守衛天主教的頑固堡壘,大力傳播天主教成為歷代西班牙國王孜孜以求的目標。

 所以說北海鎮在金門地區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向由王權和教權相結合的西班牙殖民體系發起挑戰,這遠比丟失幾處殖民據點的問題要嚴重的多!

 佩拉爾塔聞言歎了口氣,緩緩道:“恐怕這件事很難得到本土的支持。你知道的,我們和法國人的戰爭已經到了關鍵時刻,無論是本土還是東部行省都無法派兵支援。再有一個,你們都知道,就是聖多明各。”

 “唉!怎麽會這樣。”在場的修道士們都發出了沉重的歎息。

 這個時間點的西班牙帝國非常苦逼,遠在歐洲的“法國大革命戰爭”已經進入了關鍵時期,“比利牛斯會戰”已經臨近最後決戰關頭,西班牙軍隊是當仁不讓的主力。

 話說在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中,讓後人津津樂道的一般都是瓦爾密戰役、熱馬普戰役、土倫戰役。但事實上,“比利牛斯會戰”才是確保法國大革命戰爭勝利的重要砝碼,同時也為後來拿破侖時代的半島戰爭做下了鋪墊。

 為了應對法國軍隊在東線的進攻,西班牙軍隊精銳盡出,用九萬人的龐大兵力,在加泰羅尼亞北部邊境直至地中海海濱,建立了一道由90個堡壘組成的防線。在另一時空的歷史上,這場戰爭將會持續到明年7月,最終以法軍擊敗西班牙軍隊主力,攻陷畢爾巴鄂為結束標志,西法由此締結戰爭同盟。

 如果說本土的戰爭已經迫在眉睫,遠在拉美的西屬聖多明各如今也陷入了亂局,導致新西班牙行省在美洲的軍隊深陷泥潭。聖多明各其實就是後來的海地和多米尼加的統稱,前者如今是法屬殖民地,後者是西屬殖民地。

 從1791年開始,海地就爆發了黑奴起義。為了給法國添亂,乃至將法屬聖多明各收入囊中,新西班牙行省方面從去年開始公開支持起義者,甚至將黑人起義軍編入自己的二線部隊,給予黑人官兵以西班牙國民享有的全部權利。

 問題是那位被稱為“海地國父”的杜桑.盧維杜爾,其畢生目標是解放聖多明各島上的所有黑奴,而不只是加入西班牙軍隊的四千名官兵。然而他的提議遭到了西班牙方面的拒絕,杜桑於是就從起義部隊中獨立了出來,自稱“黑人部隊總司令”。由於其在黑人中間巨大的號召力,結果不管是法屬還是西屬各地的種植園奴隸們紛紛逃亡加入他的部隊。

 這下西班牙人不幹了,支持你是讓你給法國人添堵,怎麽狗咬呂洞賓,回頭挖偶們的牆角呢?於是西班牙人轉而支持其他起義軍領導者,甚至還軟禁了杜桑的妻兒。

 這下杜桑也不跟西班牙人玩了,轉而跟法國方面眉來眼去。到了今年2月,國民公會終於做出了廢除聖多明各奴隸製的決議。7月,當消息傳到杜桑耳中,他便徹底倒向法國。

 西班牙一看杜桑反了,知道光靠自己一家應付不了,於是向英國發出了邀請,咱兩家一起瓜分法屬聖多明各如何?

 英國方面欣然同意,並派出了首批7600人的遠征軍。別看英法在歐洲打的你死我活,可英國軍隊在太子港登陸的時候,歡迎他們的都是支持奴隸製的法國人。

 按說英國人從西部沿海進攻,西班牙軍隊從北面和西法殖民地邊境線進攻,兩大帝國伺候著杜桑一家,小樣兒的無論如何都該繳械投降才是。

 然而令西班牙方面意想不到的是,英國軍隊在抵達聖多明克後的兩個月內,黃熱病大規模爆發,無論軍官還是士兵,不是已經死了就是在等死的過程中;於是杜桑趁著這個機會,集中兵力對付西班牙軍隊,如今已經打進了西屬聖多明各的地盤。

 所以你看,歐洲和中美洲都亂成了這個鳥樣,新西班牙行省哪有工夫對付盤踞在上加利福利亞的北海鎮?作為皇家最高議會在美洲的代表,地位僅次於行省總督的佩拉爾塔大主教對此太清楚了!

 相比於大主教和方濟各會傳教團這些人,在座的加州州長德阿裡拉加更在意能不能把聖弗朗西斯科地區收回來。然而就在五天前,當大主教佩拉爾塔抵達蒙特雷的時候,也帶來了新西班牙總督胡安.維森特.德格梅斯.帕切科的一封信。

 在這封信裡, 帕切科總督命令他務必配合大主教把被俘的官兵要回來。在徹底了解中國人的實力之前,要盡一切可能避免和金門鎮的中國人繼續發生武裝衝突,以免造成加州的局勢進一步糜爛,為此甚至可以放棄聖塔科魯茲以北的全部管轄權。

 但是如果中國人試圖以這次戰爭的勝利為要挾,妄圖對加州西海岸提出領土主張的話,則要堅決頂回去。

 德阿裡拉加看完信便知道自己帶兵奪回聖佛朗西斯科的想法算是沒戲了。而且總督大人的說法無異於脫褲子放屁,純屬為了臉面好看。地盤都讓給人家了,還好意思說不同意人家的領土主張?

 一、關於奧古斯丁派。天主教四大托缽修會之一。明代萬歷年間,西班牙教會曾多次派遣奧古斯丁派傳教士進入福建傳教,一直到了清康熙十九年才在廣州成立傳教據點,之後曾短期在湖南常德、澧州和嶽州設立教區。“大禮議事件”後,該派被全部驅逐。二、從宋代開始,鬥姆元君成為了一個跨越佛道兩教的神祇,對應的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摩利支天菩薩。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