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乾隆四十八年》第587章 邁索爾之虎
從本地治理到邁索爾三百多公裡的路途,鄧飛他們又是騎馬、又是騎大象的走了二十幾天才到。之所以走的這麽慢,是因為南亞次大陸長達五個月的雨季開始了。

 隨行的法國少校杜洛瓦在路上向鄧飛抱怨,說南印度這裡根本就沒有秋季,乾旱的夏天和冬天的分界線就是雨季。一到這個時候,什麽都發霉,空氣潮濕的讓人實在受不了。

 別看下雨,可天氣依舊濕熱,蚊蟲極多。好在隨隊的軍醫早有準備,帶了滿滿一大包清涼油,又嚴禁飲用生水,再加上及時的抗瘧劑藥物治療,這才避免了瘧疾傳染。

 法國人和泰米爾土著對小小鐵皮盒中那種散發著刺鼻味道的黃色膏狀物讚歎不已,因為它們既可以防止蚊蟲叮咬,又能止癢解痛。清涼提神,以至於隨行的法國醫生將其稱為“賽裡斯魔藥”。

 隨行的貿易部人員感到這是巨大的商機,乾脆向每個法國人和泰米爾軍官都發了兩盒清涼油,就當是打免費廣告了。

 果不其然,僅僅過了不到一年,北海鎮的清涼油和風油精便在貿易部的大力推廣下風靡了整個東南亞,成為了僅次於茶葉、瓷器和絲綢的出口產品,而巴城那裡由於各種原材料都極為豐富,也逐漸成了清涼油最大的生產和銷售基地。

 雖然預料到自己抵達邁索爾城後會受到歡迎,可當鄧飛一行人看到對方擺出的歡迎陣勢,還是被嚇了一跳。

 尼瑪!那位蒂普蘇丹居然用五百枚火箭彈當禮炮,將細雨綿綿的邁索爾城上空炸的藍光頻現,悶雷大作,簡直比過年還熱鬧。鄧飛心說不愧是蘇丹,真是又豪又橫,連放禮炮都這麽與眾不同。

 話說雖然中國人是將火箭應用於軍事的老祖宗,可從十七世紀明朝滅亡以後,像什麽“一窩蜂”、“架火戰車”、“神火飛鴉”、“火龍出水”、“明火飛箭”這些名字吊炸天的火箭武器都退出了歷史舞台,火炮和火繩槍成了戰場的主宰。

 可眼下,全世界能將火箭彈大規模應用於戰爭的要屬邁索爾蘇丹國,獨此一家!而英國人在幾十年後發明的“康格裡夫火箭”正是脫胎於此!

 從1750年代開始,邁索爾軍隊便開始裝備了火箭彈,並建立了一支正規的“火箭部隊”,人數大約在一千二百人,到了蒂普蘇丹繼位後,更是擴充到了五千人。在第二次英邁戰爭(1780-1784)期間,還是王子的蒂普和他的父親海德爾阿裡蘇丹便將其投入戰場,與英軍作戰。

 在1780年的“波利勒戰役”中,邁索爾軍隊的一枚火箭彈擊中了英軍的彈藥庫,由此導致英軍戰敗。到了第三次英邁戰爭,火箭部隊在“塞林加帕坦戰役”也取得了相當大的戰果,搞的英國人頭大無比。

 聽著挺帶勁的是吧?其實就是超大號的竄天猴!

 明代中國其實就有類似的火箭,比如在萬歷年間朝鮮之役中,明軍就曾使用了“毒火飛箭”和“明火飛箭”攻城,結構都差不多;只不過前者是放毒煙的,後者是放火的。

 十八世紀的歐洲也有火箭應用於戰場,但跟明代的一樣,都是采用紙質結構,也是用來攻城放火。而邁索爾王國的火箭則前進了一步,人家是用手工捶製的金屬圓筒來裝推進火藥和爆炸藥。

 這種火箭彈是以6~9米長的竹竿為導杆,在鐵筒的前段綁有鐵製的矛尖或是鋼刀片,依靠衝擊力殺傷敵人;平均射程一公裡,最大射程可達兩公裡!

 當然了,這玩意飛行軌跡肯定是不穩定,必須大批量發射才能減少誤差;然而也正是由於不穩定,才導致頂部的刀片會像飛鐮一樣旋轉,對經過路徑上的敵軍予以可怕的殺傷,打騎兵特別有效。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火箭彈是不裝刀片的,而是通過火藥爆炸的方式殺傷敵人。雖說捶打的金屬筒做工很粗糙,薄厚不一,可由此帶來更大的內部壓力,能使火箭產生更大的射流推力,最終導致其爆破強度比紙質結構更大,連帶著竹竿被炸飛的碎屑,使得殺傷力更高。

 不過火箭部隊再牛,邁索爾還是打不過英國人和馬拉塔、海德拉巴組成的聯軍。要知道雨季一來,火箭的殺傷力就會受到嚴重削弱,再有鬥志也白搭。

 在鄧飛他們抵達前,蘇丹已經收到了勒克萊爾總督的信,看過之後不由大為振奮。對這位四十一歲的統治者而言,只要是站在英國東印度公司對立面的,無論是誰,都是朋友!

 鄧飛他們一行進城後在驛館裡休息了一天,隨後便在杜洛瓦少校的引領下見到了大名鼎鼎的“邁索爾之虎”。

 據說這位蘇丹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和一位法國朋友在森林裡打獵,結果遇到了一隻老虎。老虎首先撲向法國人並咬死了他,等轉頭撲向蒂普時,他連火槍都沒用,僅憑一把匕首就殺死了老虎。從此之後,他便贏得了“邁索爾之虎”的稱號。

 因為痛恨英國人,他甚至讓法國工程師為他造了一架“老虎咬英國人”外觀的機械風琴,演奏時木偶的手還能動,該裝置被稱為“Tipu's Tiger”。在另一時空裡,這玩意後來成了英國人的戰利品,被放進了倫敦的V&A博物館。

 哦,對了,在儒勒凡爾納的作品裡,那位著名的尼莫船長就是蒂普蘇丹的侄子。

 剛經歷了一場失敗,並且割地又賠款的蒂普蘇丹顯得有些憔悴,他的個頭比鄧飛略微矮一點,目測在1.76米的樣子。或許是因為頭上長年壓著裝滿黃金鑽石的帽子,導致他的脖子很短,不過肩膀很是寬大。

 雖說蘇丹的法語很流利,不過雙方還是通過隨行的翻譯進行著對話。在雙方相互問候致意後,蘇丹馬上問出了他最為迫切的問題:“鄧將軍,北海鎮能給我帶來什麽?”

 這位蘇丹其實是見過中國人的。大約在十二年前,某位來自廣東的商人覲見,那人穿著一身官袍,還說自己是什麽清朝的大使,並送給他一匹絲綢。對帶清根本不了解的蒂普蘇丹被華麗精美的絲綢迷住了,於是便盛情款待了對方,還回贈了不少禮物。

 “蘇丹陛下,英國人是不會讓貴國有喘息之機的,他們很快還會聯合馬拉塔人和海得拉巴向您發動進攻。”

 蒂普蘇丹不由一驚,語氣裡帶了幾分急促:“哦?你是從英國人那裡聽到了什麽嗎?”

 鄧飛淡淡道:“蘇丹陛下,這是明擺著的事,現在整個印度敢於反抗英國人的王公只有您了。英國人要想掌控全印度,他們必須要消滅邁索爾才行。也正因如此,我和我的同僚們都十分佩服您的反抗行為,也願意給予援助。”

 “馬拉塔人和海得拉巴就是一群糊塗蟲!邁索爾王國根本不是他們的敵人,英國人才是。他們以為自己聯合英國人佔了大便宜,殊不知邁索爾王國沒了,他們也就沒價值了!”

 “是的,用我們中國人的話說,就是狡兔死,走狗烹。”

 蒂普蘇丹眼睛一亮,呵呵笑道:“很又意思的形容!請問,您能給我什麽幫助呢?”

 “不同的軍隊訓練方法、遠超英國人的先進武器、以及配套的戰術。如果您信任我們的話,只需要兩年,北海鎮就將為您訓練出一支無敵的軍隊!”

 蒂普蘇丹沒有因鄧飛的話而激動,而是變得嚴肅起來。作為一個王國的統治者,他深知天上不會掉餡餅,也沒有白來的好處。

 沉吟片刻後,蘇丹淡淡的道:“那麽,貴方想從我這裡獲得什麽呢?”

 鄧飛微笑道:“說了您也許不信,其實我們對貴國沒什麽特殊要求,尤其是領土。”

 “哦?”

 鄧飛轉頭看向坐在自己左側的焦循,對方會意,於是從隨身攜帶的皮包裡取出一張地圖,在兩名侍者的幫助下打開。

 蒂普蘇丹的宮廷裡雖然有法國人送的地球儀,可他對馬六甲以東的勢力范圍並不了解,只知道在北方和東方是龐大的清帝國。然而當他看到代表北海鎮勢力范圍的紅色竟然遍及整個東亞,上至寒冷的北冰洋,下至炎熱的巴達維亞,甚至連清帝國的部分區域也收入囊中,不禁大為震驚。

 事實上不僅是蘇丹,法國少校杜洛瓦也是極為震撼,他兩眼發直的掃視地圖上那龐大的區域,第一次認識到了北海鎮的實力。

 “其實我們和清帝國已經對峙了很多年了,要不是俄國人突然入侵黑龍江流域,迫使我們發動反擊,北海軍現在都打到喜馬拉雅山了。”

 杜洛瓦指著東西伯利亞的那片土地愕然道:“中將閣下,這就是你們反擊的結果?”

 “是的。”鄧飛抿了一口侍者遞上來的咖啡,解釋道:“經過兩場戰爭,我們打敗了數萬俄軍,還俘虜了蘇沃洛夫,甚至他們的元帥魯緬采夫也差點成為俘虜,還將國境邊界推進到了葉尼塞河。而這,就是侵略者必須付出的代價!”

 “我的上帝!”杜洛瓦倒吸一口涼氣。要不是他親眼見到了北海一號的火炮試射場面,絕對會以為鄧飛在講故事。

 鄧飛轉頭看向一臉動容的蒂普蘇丹,微笑道:“蘇丹陛下,我聽杜洛瓦少校說,在您的治下,是嚴格禁止鴉片的,是這樣麽?”

 “對!鴉片和大麻會毒害我的子民,削弱他們的鬥志,使人變得不事生產。只有魔鬼才能培育出這些東西,在我的領地內,只要發現有人種植和吸食,一律處死!”

 “您說的太好了!可是現在英國人將孟加拉麻窪所產的鴉片走私進廣州,而且逐年增高,毒害我們的人民。作為即將接管這片土地的政權,我們是絕不允許的!所以我們必須要給英國人一個教訓。”

 蒂普蘇丹微微頜首,對此表示理解。

 鄧飛繼續道:“您和我都清楚,英國人對土地的貪婪是無法滿足的,他們的目標是要佔領整個印度,並奴役這裡的人民。法國政府雖然跟您有著良好的長期合作,可他們國內目前發生了動蕩,無法對貴國進行有力的支援。至於奧斯曼帝國,他們和俄國人的戰爭遠未結束。”

 蒂普蘇丹和鄧飛一連談了三天,通過和對方深入的交流,他感到北海鎮將是邁索爾抵禦英國人的強有力幫手。之後他在參觀了北海軍特戰營,並觀看了擊發步槍和12磅炮的火力展示後,更加堅定了這種想法。

 法國人跟邁索爾的關系雖然一直保持緊密,可法國方面在軍事上的援助其實是不成體系的;少量的志願者和工程師並不足以提升邁索爾軍隊的戰鬥力,而北海鎮的出現恰恰彌補了這一空缺。

 於是又過了兩天,蒂普蘇丹和手下的大臣親自和鄧飛等人進行了協商,最終達成了一攬子的軍事合作計劃,並正式簽署協議。

 雙方約定,北海鎮將在1792年8月中旬以前,派出一支由三百人組成的訓練營,從邁索爾王國的軍隊中挑選五千人作為常備軍,進行嚴格的訓練,為期兩年。第一期的訓練人數不低於兩千人,第二期則擴大到三千人。

 此外,北海鎮將在1793年12月底之前,分四批向邁索爾王國提供包括一萬支擊發步槍、三百門12磅炮和相關彈藥在內的一系列軍事物資;而邁索爾王國則以將來對英、馬拉塔人和海得拉巴聯盟戰勝後的賠款分三次支付,總額不低於三百萬英鎊。

 事實上蒂普蘇丹雖然剛支付了一筆巨額戰爭賠款,可邁索爾王國實力仍在;在這位蘇丹的統治下,邁索爾以高產的農業和紡織製造業成為時下印度的主要經濟強國。根據英國人的統計,邁索爾老百姓現在的平均收入是印度其他地區的五倍之多。

 另外,鄧飛在和蘇丹的交流中隱隱透露,北海鎮可以支持蒂普蘇丹成為南印度的皇帝,跟莫臥兒帝國分庭抗禮。蒂普蘇丹聽了,不禁怦然心動。

 要知道不管是蒂普蘇丹還是印度的其他王公, 他們在名義上都效忠於莫臥兒皇帝莎阿南二世。當初在加冕為國王之後,蒂普蘇丹立即尋求莫臥兒皇帝的授職。他懷著忠於莎阿南二世的心情贏得了“Nasir ud ”的稱號,即海德拉巴的統治者。

 這件事由此引發了海德拉巴的實際統治者尼扎姆.阿裡汗的敵意,最終促使海德拉巴和英國人聯合。而馬拉塔人曾是是莫臥兒抵禦外敵的最大武力,但自從1748年和阿富汗人的戰爭慘敗後,馬拉塔人也不聽話了。

 此時的莫臥兒帝國已經陷入衰落,對各地王公的統治也是徒有虛名。莎阿南二世控制的實際領土,除了德裡地區還在手裡,已經淪落成後世的巴基斯坦加阿富汗了,這也給了英國人各個擊破,分而治之的契機。

 鄧飛給的這個“甜棗”,其實也是和趙新商量了很久,經過多次推演才定下的。法國人自顧不暇,根本靠不住,而邁索爾王國的面積又太小。要想在南亞次大陸對抗英國人的不斷擴張,給他們搞事,最好就是讓蒂普蘇丹統一南印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