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乾隆四十八年》第319章 討薩之戰(3)
當趙新從石卷港出發的時候,島津重豪正坐在返回鹿兒島的船上。他現在可是後悔死了,早知道何必要蹚這趟渾水。他和松平定信三人千算萬算,誰能想到仙台藩那群混蛋居然跟北海鎮攪合到了一起!

  “石川村文這個貪生怕死的東西!早知他如此無恥,當初真該把他和那位仙台侯一起收拾掉!”

  一旁的薩摩藩家老小松清香道:“主公,眼下我擔心的是鶴丸城能不能守住。北海軍那巨舟......”

  “無妨,那白船再大,火炮再猛,還能開上岸不成?”

  話雖這麽說,島津重豪此刻也是憂心忡忡,當初北海鎮炮轟江戶之後,他曾經出城遠眺過那艘大白船,當時就把他震的魂不附體。他最怕北海鎮跟他談琉球的事,卻沒想到這一天這麽快就來了。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趕緊回到鹿兒島城,召集兵馬做好準備,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驚雷號上的會議室裡,柴田覺藏正在跟趙新和王遠方等人介紹薩摩藩的情況。之前在石卷港下船後,王遠方留在十丘濱率領其他部隊駐守,沒有跟隨趙新去青葉城。

  另外本次仙台藩討伐隊的主將是一門眾的第四席,湧谷伊達家九代目伊達安芸村常,今年28歲。湧谷伊達家往上倒追三百年,其實是陸奧國高清水亙理城主,從戰國時代起就是伊達家的重臣。慶長11年的時候(1606),獨眼龍政宗的庶子伊達宗根娶了亙理家的女兒,當了婿養子,之後便繼承了高清水亙理家,賜姓“伊達”。

  作為仙台藩的密探頭子,柴田覺藏為了這次行動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他把能找到的關於薩摩藩的所有資料都拿出來做了說明。等他介紹完了島津家族的情況,又說了一些島津家重要家臣的資料,最後才提到了薩摩藩的人口。

  “自享保六年起,有德院殿(八代目德川吉宗)諭令天下各地大名進行各國物產調查,之後每隔六年便再行統計一次,這些調查結果都記錄在歷年的《諸國人數帳》中。”

  柴田覺藏十分得意的說著。能從幕府裡搞到這個數據,他很是下了一番功夫--說白了就是行賄。

  趙新打斷道:“最近的一次是什麽時候?”

  柴田覺藏道:“天明六年。哦,也就是去年。”

  王遠方道:“薩摩藩有多少人口?”

  柴田覺藏翻了一會手裡的冊子,最後道:“五十九萬四千余口。”

  趙新問道:“沒有算琉球的人數吧?”

  “沒有。”

  趙新仰頭盯著天花板,想了想才道:“算上孩子和隱瞞的人口,差不多在六十五萬人上下......”

  眾人見他喃喃自語,也不知道這位在琢磨什麽。王遠方向柴田覺藏問道:“薩摩藩到底有多少武士?”

  柴田覺藏又翻了兩下冊子,說道:“城下士八千余人,鄉士八萬四千余人。”

  “這麽多!”王遠方嚇了一跳。

  趙新突然道:“才九萬多人?”

  一旁的劉錚訝然道:“我擦!大哥,九萬多武士你還嫌少?”

  當著外人的面,趙新沒法解釋。要知道在另一時空的幕末時期,薩摩藩的藩士最多時高達二十多萬人,佔到總人口的26%。眼下是幕末時代的初期,九萬多人當然不算多了。

  趙新沒有理劉錚,而是繼續對柴田覺藏問道:“薩摩藩的麓一共有多少?”

  柴田覺藏道:“最新的數查不到,不過寬永十六年的數字是八十七座。”

  趙新聽完翻了個白眼,這特麽都一百五十年前的數據了,你也好意思拿出來!

  劉錚來島國呆了幾個月,對幕府的體制多少也做了一番研究,此時他極為詫異的問道:“麓是神馬東西?”

  趙新淡淡的說道:“麓不是東西,也不能說是城,而是一種村落化的武裝據點......”

  接下來,趙新就對劉錚和王遠方講解了什麽是“麓”。

  話說江戶時代的薩摩藩因為曾在“關原之戰”中隸屬西軍,所以之後即便投降,也對德川幕府一直加以提防。當時他們面對德川二代目的“一國一城”令,采取了曲線救國的辦法。那就是除了本城鶴丸城外,將手下武士集中派遣到藩內各處要地,在舊有的山城遺址下,建設了名為“麓”的防衛據點,形成了一個遍布藩內各地的防禦網。

  在這些“麓”的中心設有“地頭假屋”,也就是當地駐守領主的住所,也用於藩主在“參勤交代”和巡視時的臨時居所,在地頭假屋的周邊則是重臣與鄉士的居所。這些據點雖然看著像是村落,可實際上內部的人員架構和管理跟城池一樣。

  這些據點根據“地頭”武士的石高等級,佔地面積也各不相同。據點內各處院落的外牆均采用厚實的石牆修築,牆後還植以茂樹;各宅院之間便形成了數條稱為“馬場”的街道,平時是藩屬武士們訓練的地方;一旦發生戰爭,這種街巷構造則十分有利於抵禦外敵入侵。

  趙新為什麽這麽清楚?因為另一時空中那部有名的大河劇《篤姬》就是在熊本縣出水麓拍的外景,當初趙新坐著觀光牛車繞了一圈,足足走了25分鍾!那座出水麓佔地面積四十六公頃,外面有護城河環繞,簡直就是個平城。

  幾個人討論了半天,而那位湧谷伊達家的伊達村常面沉似水,一言不發。其實這位不是不想討論,而是無從插嘴。雖然被伊達家一門眾推選當了討伐隊主將,伊達村常其實也是硬著頭皮來的;畢竟島國都承平兩百年了,真正懂得戰陣之道的已經沒幾個人了。

  趙新跟劉錚和王遠方解釋完,這才對眾人說道:“八十七座是一百五十年前的數了。照我的估計,薩摩藩現在應該有一百多座麓。”

  事實上趙新還是說少了,眼下薩摩藩各地一共有一百一十五座麓。而在劃分給北海鎮的出水、伊佐、菱刈三郡裡就有十三個。因為這些麓都卡著薩摩藩內的交通要道,所以北海鎮要想佔據這三郡,這十三個麓必須全得拿下來才行。

  伊達村常這時終於開口道:“依趙王殿的意思,本次討伐不是打下鶴丸城一城的事,還有一百多個麓也要打下來?”

  柴田覺藏對伊達村常躬身道:“亙理守所言甚是!若我軍想徹底打垮島津家,必先攻佔這些外城,切斷島津家撤退的路線,否則我們只能窮追不舍。到最後......”

  伊達村常恍然道:“到最後他們以逸待勞,帶著我軍滿山遍野的跑,直到把我們拖垮!”

  趙新冷笑道:“還不止,到時九州乃至幕府的援軍一到,我們這點人就只能上船跑路。”

  南九州可不是關東平原,地勢高峻,山脈縱貫,而且還多雨。到時候島津家的武士退到山裡的那些據點跟你打遊擊,這場戰役可就拖成持久戰了。

別看島津家欠了一屁股根本還不起的債,現在北海鎮和仙台藩是想滅了薩摩藩的。南九州是島津家的基業所在,一旦島津家完了,近十萬藩屬武士裡大部分都會成為浪人。

  所以這根本不是打得過打不過的問題,而是薩摩藩從上到下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跟北海鎮和仙台藩拚命周旋!同時島津家也會想盡一切辦法活下去,爭取時間四處求救。別忘了,島津重豪可是德川家齊的親嶽父,幕府怎麽說都會從中斡旋,乃至命令周圍諸藩派兵支援。

  (話說那些動不動就炮轟鹿兒島城,然後讓島津家跪地投降的作者可以洗洗睡了。真當人家十萬藩士、一百多個武裝據點是擺設啊!鹿兒島城攻陷了就自殺投降?人家傻啊!)

  王遠方聽完趙新的翻譯,沉思片刻才緩緩道:“這已經不是攻城戰或者野戰了,這是打巷戰,搞不好傷亡會很大。我覺得......”

  他話說了一半,突然就止住不說了。劉錚還要繼續追問,趙新馬上岔開了話題。他轉頭對柴田覺藏和伊達村常道:“仙台藩必須增兵!這一千人根本不夠用,打下的麓都要派人駐守,這些地方也是以後仙台藩統治南九州的依仗所在。”

  伊達村常愕然道:“要增多少?”

  趙新道:“至少五千!一萬人更好!”

  “這麽多!”

  柴田覺藏此時已經知道北海鎮有一種能夠千裡傳訊的“神器”,被稱作電報。於是他對趙新道:“請容在下和亙理守大人商議一下,至於讓本家增兵一事,還請趙殿幫忙。”

  趙新點頭道:“可以,我讓平太先跟石川閣下聯系,等他趕到十丘濱的商館後,你們可以直接和他通話。”

  此時時間已經過了中午,趙新看了眼牆上掛著的表,便道:“上午就先到這裡吧。大家先去吃飯,其他的事下午再談。”

  趙新他們幾個先出了會議室,留下柴田覺藏和伊達村常商量。等三人去了食堂吃飯時,劉錚這才想起王遠方剛才的話。

  “王哥,到底這巷戰怎麽打?你剛才沒說完啊。”

  王遠方笑著看向趙新:“你知道我要說什麽?”

  趙新眨了眨眼睛,露出他那習慣性的狡黠,說道:“換武器、換戰術。”

  王遠方點了點頭,對劉錚道:“你明白了嗎?”

  “我不明白。”劉錚一頭霧水,這都什麽跟什麽啊?

  王遠方解釋道:“打巷戰和打野戰不同,面對隨時可以朝自己射冷箭、打冷槍,最後還能消失的無影無蹤的對手,再讓所有士兵端著製式步槍恐怕是不行了,咱們必須得換武器。”

  趙新低聲道:“不光是這樣,這一次還得削弱仙台藩的兵力,讓他們最後只能投靠我們。”

  北海鎮沒有裝甲車,也沒有飛機。驚雷號上的大炮眼下只有三門d30,轟的再遠也夠不著出水麓那種地方。所以左輪手槍、機關槍、手榴彈、狙擊步槍乃至無人機全都得上。

  當然,在最開始打那幾個麓時,面對迫擊炮的猛烈炮火,薩摩藩的武士肯定會驚慌失措,倉皇逃命。可問題是現在北海鎮和仙台藩要佔領瓜分啊,島津家難道還能一路跑到江戶去當寓公?

  吃過午飯,趙新讓潘秀成和虎吉兩位團長把下面的營長和連排級軍官全叫到餐廳來開會,幾十個人把餐廳坐的滿滿當當;門外的過道上則由警衛排站崗,嚴防外人偷聽。

  趙新讓人找來一塊白板,他根據自己當初遊覽出水麓時的回憶,首先講解了薩摩藩那些武裝據點的建築特征和街巷結構。接著由王遠方作為戰術教官,給軍官們仔細講述了如何進行街巷戰,以及在進行街巷戰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王遠方的戰術意圖是,北海鎮在抵達據點外圍時,不能冒險進攻,要先采取無人機偵查,然後將各團的迫擊炮集合到一起,對據點內各處實行大密度火力投射,最後再讓仙台藩的部隊進入據點內清剿。在戰鬥過程中,除非仙台藩的人馬死傷慘重,否則北海鎮絕不派兵進入。

  在這一期間,各團從上到下的每一級主官要在每次攻克下據點後,要進入現場實地觀察,熟悉街巷和院落的結構;同時以排為單位,對士兵進行講解,務求讓每一個士兵都明白如何進行街巷戰。

  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北面那三個郡的據點還得北海軍自己打才行。

  同時,王遠方又針對南九州的地理、氣候、水文等情況,再度講解了叢林戰和山地戰的注意事項和戰法。

  雖然在座的各級主官對於在外東北如何進行山地戰和叢林戰都很熟悉,不過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南九州,在地形地貌、植被、氣候、生物跟外東北可是完全不同。亞熱帶叢林的高溫度、高濕度和較大的降雨量對士兵和武器裝備都將是嚴峻的挑戰。茂密的植被將極大削減武器和通信裝備的作戰范圍和效能,而士兵的耐力和武器攜載能力也會被嚴重削弱。

  歷史上任何一次的叢林作戰裡,重武器都不是主角,這一點直到後世依然是真理。

  應對叢林作戰,裝備很難指望,不光是樹木能有效的阻擋密集的子彈,還能吸收爆炸破片。遇敵時隨意投擲手榴彈是絕對不行的,否則撞上茂密的樹枝彈回來那場面可就樂子大了!

  輕武器最大限制就是距離問題。北海軍即使是使用射程在50米之內的輕武器,對間接瞄準火力的定位和校正方面也存在困難。而且這也會使士兵極其容易在敵人在鐵炮或是弓箭來襲方向的情況下發生誤判, 導致向錯誤的方向移動,從而陷入十分危險的境地。

  在十八世紀末的這個時空裡,徒步行進將是北海軍叢林作戰的主要運動方式,而且會十分艱辛;王遠方估計在阿蘇山和祖母山這些地區,每天的行軍速度甚至會小於五公裡。

  除此之外,夜間扎營、尋找水源等問題也很重要。這年月古人最喜歡乾的事就是在水裡下毒,當然倒毒藥是不可能的,搞幾隻腐爛的動物扔在上遊汙染水源,毒不死也能讓人拉肚子拉的手腳酸軟。

  這場戰術講解會一直開到了深夜。期間,趙新和在十丘濱的平太取得了聯系,讓他馬上去青葉城見石川村文,帶到十丘濱來。

  雖然北海鎮和仙台藩做了充足的戰前準備,不過也正是因此拖延了進攻南九州的時間。在等待的這些天裡,島津家現任家主島津齊宣便接到了江戶發來的飛腳傳書。

  這位歷史上天璋院篤姫的祖父在看到信後,頓時嚇得手腳冰涼,連夜派人火速召集各地家臣登城開大會。與此同時,鹿兒島城和周邊的那些武裝據點也打開武庫,召集城中藩士,整頓武備。

  島津重豪在信中就是一個意思,戰!不過這可不是打呆仗,等著人家炮轟居城。他告訴島津齊宣,面對強悍的北海軍,一定要避敵鋒芒,節節抵抗,爭取時間等待幕府的斡旋和援兵的到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