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你的科技我來複製》第31章 偷竊能源被察覺
  80%的熱能轉化率是非常恐怖的,汽車引擎的能量利用率不足40%。

  在能源泵建成之後張逸立馬讓納米蟲斷開和電網的連接,不然事情會很嚴重。

  命令滯留在輸電塔的納米蟲,分解成原來的物質。

  納米蟲的分解是發生在原子層面上,納米蟲要分解成吞噬之前的物質。

  這是在誇克級別的原子製造,讓納米蟲強行聚集身邊的誇克組成金屬原子。

  分解過程要比吞噬緩慢許多,相對於張逸來說這也慢不了多少,十幾微秒就可以完成一系列的分解過程。

  整座電塔連帶著下面的地基都變成了原本的金屬原子和水泥分子團。

  原本位於地下五十多米的能源中樞和能源發射裝置,都分解了。

  在距離點塔不遠處地小山地下一千米處,一座能源中樞緩緩形成。

  與此同時在北電分公司...

  湯姆森在忙著檢查儀器,突然發現儀表上數值恢復正常,忙活了一晚上沒有找到故障發生在哪,事發地點也沒有找到。

  看到儀表恢復正常,湯姆森第一反應是松了一口氣,雖然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但是儀表數值恢復正常意味著這件事情沒那麽嚴重。

  至少在馬克那裡是沒什麽問題了,湯姆森心想還是先通知一下上級,讓上級做決定,他一個小人物可不想擔這些責任,撥通總監馬克的電話嘟嘟幾聲後提示忙線中,又焦急等待片刻繼續撥打,終於接通了,馬克焦急的聲音從聽筒傳來。

  “你那邊有什麽發現嗎?找到事發地了是嗎?”

  湯姆森有點汗顏,抹了抹頭上的虛汗。

  “總監我並沒有找到事發地,這個可能跟我們公司使用的衛星定位系統有些關系。我打電話是想告訴你儀表數值恢復正常了,這表明漏電或者是線路短路的地方被斷開連接了。”

  馬克終於安撫好有點激動的情緒,聽完湯姆森的解釋趕緊追問到:“電路搶救團隊都到哪了?”

  “到達哈溪市了,目前沿途沒有發現線路有任何的問題,多次檢測線路屬於正常,還沒有找到出事的線路。”

  “抓緊時間排查,在五天之內找到事發地,這是上級的要求,是我們公司發生的一次重大輸電事故,所幸沒有人員傷亡,這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好的,我這就聯系電力救援組,三組分別乘坐越野車直升機還有電路搶救車出發了,排查線路最長的是乘坐緊急救援直升機的那組。”

  “讓他們把眼睛擦亮,不要放過任何疑點。”

  北電分公司總部大樓會議室裡也在因為這件事爭吵不休。

  此時身處基地的張逸已經睡著了,納米蟲的能源系統初步搭建完成,國內的納米蟲能源問題暫時沒有辦法。

  袋鼠國這邊有了一個堪比核聚變的強力能源,而且是可以增加能源總量的那種。(可張逸不敢加裝啊,怕給地球吸死了(/(°∞°)\))

  就在火山熱能轉化裝置(能源泵)建設完成之後張逸就睡著了,已經快凌晨四點了,兩天未眠雖然納米蟲的身體可以不休息,但腦子需要休息,兩天來經過一件件事情的刺激,精神高度緊繃,突然間放松下來感覺真的很累,倒頭就睡。

  次日,臨近中午張逸才醒來。

  睜開眼那種那個交流界面就收到一堆的消息...

  多數是幾個能源系統運行狀況,還有就是北電正在派人排查線路這個消息。

  張逸卻沒有絲毫擔心的狀況,然後詢問了一下排查人員的方位就不管了,因為早在昨天張逸就已經切斷了納米蟲與電網的連接。

  今天張逸首要完成的任務是設計一款小型的機器人,用於納米蟲位置轉移和防衛措施。

  還有給基地附近安裝監控,給基地帶來周圍環境的視野,布置天羅地網,讓外人無法靠近。

  張逸腦海中現在的知識量和小型圖書館有一拚。

  只是對於知識的運用真的不熟練,借著這次機器人的設計融會貫通腦中的知識,做到一法通萬法通。

  張逸需要的是納米蟲轉移和偵查的能力。這讓張逸想到那天晚上用玩具直升機運送納米蟲的事情,直升機的飛行狀況不穩定,但是四旋翼無人機呢,這個的穩定性可是經過後世的考驗,鷹醬軍方都在用dj的無人機,被媒體爆料,可見四旋翼無人機的穩定程度。

  無人機的痛點有兩個,一是續航問題,體積不大的無人機要攜帶足以驅動自身的能源,再一個是攜帶物體不多。

  在後世眾所周知,續航能力是保障無人機作業的先決條件,續航時間的長短以及續航穩定性的高低,決定了無人機應用場景與用途的多寡。

  一直以來,我國無人機續航能力普遍在航時30分鍾以內,這使得應用大量集中在航拍娛樂等消費領域。

  但在10年之後,伴隨著電力巡檢、交通執法、農業植保、消防救援等工業級應用需求的不斷釋放,我國工業級無人機的快速崛起,使得無人機對於自身技術和功能品質有了更加專業化的要求。

  在此基礎上,原本的續航能力也亟待快速提升。

  對於作業環境複雜性和特殊性上的考慮,一方面工業級無人機要求自身續航時間能夠更長,有更充分的時間完成作業;另一方面,工業級無人機也要求續航穩定性更高,從而在作業過程中更好保障安全。此外,續航副作用也要求減少。

  可張逸的無人機哪裡需要這麽多應用場景,這些東西以後肯定會做,現在張逸需要的隻一個能攜帶納米蟲並且自身擁有攻擊力和監視能力的無人機。

  能源這塊張逸完全不用擔心,掌握了類似基站的無介質能源傳輸方式,這是一個顛覆性的技術,後世無人機怎麽強大依舊擺脫不了續航的焦慮。

  電池材料的限制是一個痛點,沉重的電池佔用著無人機百分之五十的重量,張逸的無人機可以去除電池重量用來安裝一些其他設備增強無人機的各項能力。

  普通無人機需要算力模塊來完成指令的分析運算,自動返航,距離測算等。

  納米蟲構成的無人機完全拋棄了這一模塊,其本身就擁有龐大算力,還可以接入納米蟲網絡。

  接入網絡的計算機可以隨時得到整個基地算力的支持,三位測繪,三維建模這些工作的算力都需要基地來提供,同時基地可以控制這些無人機進行集群式任務。

  並且無人機會攜帶一個地空攝像頭和小型雷達,所謂的地空攝像頭是一個類似魚眼攝像頭的雙面攝像頭,可以做到全方位的監控。

  期待有一天能給它用上磁懸浮的技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