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你的科技我來複製》第73章 航天的困難
  張逸點頭同意了雨汐的說法,接著又說道:“天馬共和國的基礎產業還沒發展起來,我們得先開始建設航天領域相關的企業。”

  雨汐停頓了一秒,似乎在找什麽東西,一秒後恢復正常。

  “主人我剛去搜尋了一下天馬共和國的航天相關領域,在我所得到的資料中顯示,這個小國家竟然發射過固體火箭。”

  “不可能我都沒聽過這個國家任何發射火箭的消息!”張逸反駁道。

  雨汐的投影扶了一下額頭“我就知道主人你不會相信的,但這條信息明確記載在對方航天部門當中,上次發射火箭至今有三年時間了,是一個運力為五噸的液體推進火箭。”

  張逸聽到這裡屬實有點驚訝讓雨汐把火箭資料發給他一份。

  “好的主人。”

  資料在一秒不到的時間內發送到張逸那裡,憑借著納米蟲副腦的輔助下張逸一下就讀完全部的內容。

  這是一份天馬共和國航天發展史也是“天馬座二號”液體燃料火箭的誕生過程。

  在二零零三年的時候天馬共和國國內經濟剛剛有點起色,面對日漸提升的通訊要求,天馬共和國的科學家日夜不歇地研究通訊衛星。

  長達七個月的時間研發出屬於天馬人的第一顆衛星,可以問題也隨之而來,衛星是造好了怎麽射上去就是一個難題了。

  於是天馬共和國到處求人幫忙發射衛星,在長達三個月的外交談判當中天馬共和國終於和大嚶帝國達成了合作協議。

  可是好景不長,鄰國戰亂突起,大嚶帝國也陷入了伽利略導航系統的建設當中,這次衛星發射計劃就這樣黃了。

  天馬共和國的專家什麽也不敢說,畢竟衛星還在對方手中只能忍氣吞聲,幾近輾轉後付出大量的金錢又把衛星運回國內。

  自此天馬共和國就下定決心自研火箭,從最開始的兩米長的液體燃料驗證火箭,到後面五米十米的火箭,一次比一次運載量更高,慢慢技術積累越來越豐厚,火箭性能也開始提升。

  就在三年前也就是二零一零年,這個時候天馬共和國火箭技術達到了一個小峰頂,液體推進五噸左右的物體上太空。

  也就是這年天馬共和國內數字信號衛星組網成功,同樣各種測試衛星一個接一個地飛向太空,完成各種任務。

  同年鄰國亞斯當聯邦不滿足於國土現狀對天馬共和國毅然決然發動襲擊,天馬共和國這邊防禦系統老舊,沒能攔截那些導彈,邊防部隊傷亡慘重。

  亞斯當部隊長驅直入佔領天馬共和國南面一片區域,這就是天馬共和國衰弱的導火索。

  事後天馬共和國發動了六次戰爭,兩國在那片地方糾纏不休,所有經濟都是圍繞軍工發展,航天技術也被丟在倉庫,隻保留研究部門養著這些科學家,但是沒有經費供他們研究。

  天馬座一號液體火箭所有研究資料完好無損地保存在航天部門,只需要重啟這個部門就可以得到這些技術,和一批火箭研究團隊。

  但是配套的生產廠幾乎都已經倒閉或者轉型民用了,沒有一家還在繼續堅持航天領域的元器件製造。

  張逸有些犯難了,他所有的勢力沒有任何火箭技術,更不要說工業領域的技術,這些科技樹完全是一片空白。

  現在要做的是運用納米蟲工業母機補全這些領域製造器械的空白。

  但是限於張逸擁有工業機床的圖紙設計太差,納米蟲構成的機床也只能勉勉強強達到國際二流水平。

  那些一流的機床是被限制出口的,張逸想要複製都沒有任何辦法,只能靠著工業機床在運行的過程中不斷反饋不足來做改進,雨汐在這種推演的場景沒有任何辦法,真能靠著一點一點地積累經驗。

  如果雨汐擁有足量的工業母機圖紙,那麽推演更高層次的工業母機那完全不是問題,但可惜的是張逸並沒有那麽多圖紙提供給雨汐。

  張逸又和天馬共和國那些已經被控制的國會成員探討了一下製造業發展和鼓勵輕重工業發展。

  張逸看著虛擬屏幕上四十幾個視頻窗口說道:“在座的各位已經知道【偷天換日計劃】了吧!我想各位很清楚我們現在面臨的是什麽?”

  “我們要面對未知的敵人,還要地方天馬共和國國內的反撲,周遭各國的窺視;這些都是致命的,那怕有一個方向失手了我們也就全面潰敗, 需要重頭再來。”

  “我們沒有時間了,又一個強大的對手此刻正在猥瑣發育,而我們在各類科技上面並沒有太大的進展,各位也看到那套單兵作戰裝甲了,以我們現在的科技實力是造不出來的,只能依靠我才能實現,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我們工業製造實力與對方不是要一個層次的。”

  “這也意味著對方的後勤能力的強大,倘若沒有納米蟲我們將會全面潰敗,要知道這是個擁有納米蟲同根同源物體的勢力或者國家。”

  “加入是勢力還好,就怕是國家,那麽我們現在這點製造能力和人口,完全不夠人家打的。”

  整個虛擬會議室鴉雀無聲,眾人大氣都不敢出,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領袖發飆。

  張逸屬實有點上頭了,因為那個智能的原因,張逸已經沒有睡過什麽好覺了。

  整天都在思考如何快速發展科技,之前發展科技完全是隨機,也沒有針對特定的領域進行科研攻關。

  只是劃分了各個領域的研究團隊,團隊協作性明顯變差,但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多點開花,沒有把雞蛋放到一個籠子裡。

  有個議員說道:“我們國內沒有那些機械設備,想要進行產業升級也沒有任何辦法,周圍國家不會售賣給我們的,就連國際三流水平的工業母機都沒有,談何發展?”

  張逸微微一笑“這個問題你們就不需要擔心了,我自有辦法。”

  那個議員沒有再反問,提完問題就立馬坐下來,槍打出頭鳥這個道理誰都懂,但總需要一個人來當出頭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